【戰“疫”一線 黨員志】基層“最美”抗疫醫生 ——記高新區老莊子鎮中心衛生院住院部醫生

“劉大夫,檢查裝備、核對信息,咱們馬上去接新留觀者入院......”,隨著電話裡傳來急切的聲音,他放下正在書寫的病案,嫻熟地穿上隔離衣,坐著疾馳的救護車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中。他是老莊子鎮中心衛生院住院部的一名醫生,名叫劉國倉。面對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他放棄了回家,將所有心思都用到了工作中,不熟悉他的人會覺得面對嚴峻的防控形勢,我們所有人都應義不容辭,但熟悉他的人知道,他這般工作拼的就是命啊!這樣說,不僅僅是因為其工作性質存在可能被感染的風險,而劉大夫也是一名尿毒症患者,2004年經過手術換了腎,需要長期服用大量藥物,本就瘦弱的身體不僅要對抗病痛,更要用他一雙並不健壯的肩膀擔起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值守醫生的重任。他說:“作為一名醫生,現在老百姓需要我,我絕不會退縮,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是醫者的光榮使命,我們一定要齊心協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戰“疫”一線 黨員志】基層“最美”抗疫醫生 ——記高新區老莊子鎮中心衛生院住院部醫生

“張姐,10床說睡不著覺,而且還有點小情緒”,剛剛為5床留觀人員檢查完心肺功能和體溫,張友芹大夫經過消殺後就以最快的速度趕到10床,用一向溫柔的聲音細緻地詢問10床留觀人員,並對其進行了詳細檢查,“除血壓略有偏高,心電圖、體溫均正常。”在看著10床留觀人員服下降壓藥後,張大夫並沒有離開,而是和10床聊起了家常,排解留觀人員心中的顧慮和壓力。在進行消殺脫去束縛了6個小時的隔離衣後,已是深夜子時,但張大夫的工作並沒有結束,還要繼續書寫病案,為明日留觀期滿14天的5床準備離院手續。張大夫半年前患了脊髓炎,時至今日還要吃大量的激素藥物、抵抗力極差,面對高強度高風險的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她依然選擇了堅守,將丈夫和女兒的擔憂、將自己的身體病痛拋在腦後。

張洪,住院部三名醫生中最年輕的大夫。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從不退縮,無暇照顧剛剛大手術出院的妻子和幼女,毅然決然投入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為隨時掌握每一位留觀人員的身體狀況,張大夫每天穿著密實的防護服在各個病房裡循環為留觀人員進行查房,對有基礎性疾病的留觀人員需要每日兩次進行心肺功能檢查和數次體溫測量。為了保證數據準確,張大夫總是親自看讀體溫計刻度,所以在每間病房裡需要至少停留二十分鐘,一次查房下來需要半天時間,不要說喝水,就連吃飯都是擠時間或者不吃,以減少穿脫防護服的次數,當實在堅持不住脫掉防護服的時候,臉上、手上早已經痕跡斑斑。脫了防護服的他也不敢有任何鬆懈,需要將腦子裡所有關於查房的記錄一一謄寫到病案上。

【戰“疫”一線 黨員志】基層“最美”抗疫醫生 ——記高新區老莊子鎮中心衛生院住院部醫生

為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他們勇毅“逆行”,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他們的使命擔當,守住了疫情防控安全線,他們在我們心中永遠是“最美”的基層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