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中秦国和赵国哪边的压力大?哪边先崩溃的?

京东李达康


题主在题目描述中认为秦国压力大,主要提出2个观点,一是赵国本土作战,补给线较短,秦国跨国作战,后路有危险。二是如果秦赵同时崩盘,会被其他国家趁机夺回土地,所以秦国压力更大。

这两点其实都是占不住脚的。

第一,秦赵两国的补给形势来说,赵国并不占优。

长平之战确实是秦军逼近了赵国边境,但秦也并非跨国作战。相反,秦经过长期对韩魏的蚕食,也已经占领了山西西部的大片领土。秦王后来督战时到达的河内郡,就是秦军蚕食山西的基地。秦军产粮地不但有巴蜀,也有关中。从关中顺渭水东下运输很便利。而赵军的粮食,从其河北平原运输,虽然路线看似比秦关中过来要短,却还要翻越太行山,其难度比秦军水运到河内再运到长平更大。

第二,国际形势秦也比赵要强,赵国很难指望其他国家援助

题主说秦国一旦崩盘会遭到其他国家的反噬,这种“各国联合抗秦”的美妙景象只存在于纵横家们的嘴里。如果各国真的有这样的觉悟和勇气,他们也不会在长平之战时候对赵国袖手旁观了。

事实上,在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前夕,除了秦赵之外,天下五国的立场是这样的:

最强大的楚国,在公元前278年被秦国暴揍夺取都城郢之后,迁都陈地,后面十多年在春申君黄歇领导下,不遗余力的对秦国阿谀奉承。前272年秦魏楚共伐燕国。前262年又把州地割让给秦国。

另一个强大的齐国,自从被乐毅率领五国联军讨伐+楚国背刺弄得差点亡国后,就尽力不参合西边的事情。

韩魏两国,早已被秦国打得服服帖帖。其中韩国在前262年就下令上党太守冯亭投降秦国,冯亭不愿意才投降赵国,引发的长平之战。而魏国在两年后还需要信陵君窃符救赵,才成功实现了赵魏联盟。

燕国远在北边,长期以来和秦国关系不错,反而对赵国和齐国是非常愤恨。后来长平之战赵国惨败后,燕国第一个跑来趁火打劫。

再加上赵国自己也不争气,和周边国家关系搞得并不好。公元前263年,赵军就向燕国、韩国大打出手:

齐安平君田单将赵师而攻燕中阳,拔之。又攻韩注人,拔之。

而在长平之战的相持阶段,赵国又在外交上失策,丧失了结成反秦统一战线的最后机会:

赵王与楼昌、虞卿谋,楼昌请发重使为媾。虞卿曰:“今制媾者在秦,秦必欲破王之军矣,虽往请媾,秦将不听。不如发使以重宝附楚、魏,楚、魏受之,则秦疑天下之合从,媾乃可成也。”王不听,使郑朱媾于秦,秦受之。……对曰:“王必不得媾而军破矣。何则?天下之贺战胜者皆在秦矣。夫郑朱,贵人也,秦王、应侯必显重之以示天下。天下见王之媾于秦,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矣。”既而秦果显郑朱而不与赵媾。

所以,即使秦军真的与赵军两败俱伤,诸侯也没有胆量挑衅秦国。实际上历史上长平之战打完,秦军确实伤亡非常巨大(白起说死伤过半,有点夸张,但伤亡惨重是肯定的),但并没有诸侯敢来收复被秦国占去的土地。


最后,秦国是耕战立国,又占据肥沃的关中和巴蜀地区,其粮食生产无疑远远超过赵国。而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也在赵军之上。所以初期王龁对廉颇时候,就已经让赵军伤亡惨重,数员大将被斩。而长平之战对峙到后期,是赵军粮食先不够,被迫向齐国借粮,而齐国又没借。

赵王之所以在战争前期急着向秦国求和,后期又换上赵括为主将,实在也是战场形势没有办法,让廉颇再带着下去,赵国先要饿死,所以才孤注一掷指望赵括翻盘。

只不过,廉颇的策略其实是正确的——赵军对秦军,打是肯定打不过的,唯一的方法只能是持久战,拖着双方一起挨饿,我全饿死,你也饿死一半人。这种烂账,秦国或许会觉得自己吃亏——但仅仅是相对的吃亏而已,距离“崩溃”还差得远。

综上,长平之战实际上从开战的一瞬间起,未能组成反秦同盟的赵国就一定输定了,差的只是怎么输而已。廉颇中期的战略确实是相对对秦国伤害最大的一种,但也仅仅是能让秦军付出比较大代价而已。想指望令秦国先崩溃,那是想多了。


巴山夜雨涮锅


长平之战中,赵国面临的压力大一些,所以赵国注定要先崩溃。

从长平之战本身而言,赵国大举出兵的举措,超出了秦国的预料,因而造成秦国准备不足,被赵国抢占了先机。造成了秦军在总兵力上处于劣势,而赵军还占据了地利。

赵国统帅廉颇,估计原本是想,利用军队数量优势,利用地利,拖垮秦军,拖死秦国。一旦秦国最不得不撤军,赵军还可以挥师夺走秦国不少土地。

然而廉颇此举,也会给赵国带来巨大的风险:

1,赵国国力会损耗巨大。

2,赵军会伤亡很大,主要是赵军粮草补给不足,会导致大量的赵军饿死。

3,赵国处于四战之地,赵国倾力抗秦,导致其他方向防务空虚。时日一久,倘若齐丶燕、楚起歹心,赵国将腹背受,有亡国之忧。

反观秦国,除了要防着楚国外,没什么风险,况且秦国有涵谷关之险,不存在亡国之忧。

因此秦国在心理上,占据优势。赵国在心理上处于劣势。赵王心神不宁,只想着早日结束战争,故而才启用“纸上谈兵”的赵括。最终才会有长平战败的结果。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廉颇将军,只关注战局,而不关注全局,更没去理解赵国的忧思。因而廉颇将军,最终不是败于战场,而是败于政治丶败于人心。

廉颇将军不懂政治丶不顾及全局,因此他只是将才,而非帅才。这一点,白起将军与廉颇将军,是半斤对八两。

赵王则更不值一提,赵王贪心,又没有风险承担能力,更不善于利用外交手段,去搞合纵连模,去策应廉颇将军。反而疑神疑鬼,中途换将,最终导致赵军覆灭。

廉颇不输白起,赵国不如秦国,赵王不如秦王。如此一比较,赵国面临的压力,还是比秦国大。因此,长平之战一开局,就注定了赵国失败的结局。

有很多时候,台面下的暗战,比台面上明刀明枪的战斗,更为凶险。


鬼影147951010


当然是秦国的压力更大。

第一,秦军后勤压力更大。

秦军比赵军多20万。20万人不是开玩笑的,那是要天天吃饭的。就算一人一天只吃一斤粮食,那么秦军一天就比赵军多消耗20万斤粮食!


这些粮食还是千里条条运到前线的,路上消耗的粮食更多。古人曾经进行过测算,千里运粮,路上要消耗十分之九,只有十分之一能够到达前线。

秦军劳师远征,赵军是在家门口作战,秦军后勤运输线比赵军远的多的多,要跋山涉水从四川盆地和关中运粮,稍微知道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蜀道运粮之难。

所以,秦军的后勤压力比赵军大的多得多,秦军的粮草消耗比赵军多得多。


第二,秦国仇家太多,国际环境太差。

秦国到处欺负人,就像现在的美国。各国恨透了秦国,只不过敢怒不敢言。如果赵国能够坚决抵抗,拖上一年半载,国际形势必然发生有利于赵国的变化。各国见有机可乘,一定会出兵共抗秦国。到那时,各国联手,秦军必败。

可惜赵国国君,昏庸愚昧!先是贪图小利而招惹秦国,后又意志不坚、信心动摇向秦国求和,求和不成又惊慌失措、孤注一掷盲目决战,偏偏又识人不明用了一个纸上谈兵的白痴赵括。45万赵军,就这样被昏庸的赵王一手葬送!


上将嗳福斯


从各方面的史料来看,压力最大、首先顶不住的都是赵国。

秦国的后勤没问题

秦国并不算异地作战。首先,在长平之战前,经过秦国的多年蚕食,韩魏的国土已经被压缩得极为狭小;请看下图,秦国的东扩,并不是尖刀式的突进插入,而是由北往南整体往东平移:

在南边,白起于公元前279-278年陆续拿下鄢、邓、西陵、郢,这都是楚国的传统根据地;又平定巫、黔中,设置黔中郡,楚国西边的领土丢失殆尽。

而在北边,秦国之前早已从赵国攻城略地。公元前281年,拿下石城;前280年,占据光狼城。至于光狼城的位置,请看下图,距离长平非常近(下边缘的黄圈)。

至于中线的韩魏就更不用说,秦国多年来一直以武力打击、口头威胁相结合,不断从两国割肉,这对难兄难弟逐渐被东挤,从上面第一张图可以看出,曾经身处韩国境内的周天子领地已经直面秦国(“韩”字左边特殊颜色部分)。而且秦国每次攻城略地后,都会立即设立郡县,可以很快转化为生产力。

因此,长平之战,秦、赵两军其实都身在国土前线,下图更为直观:

其次,两国国力相差太过悬殊,秦国“农战”打造的国力,远非赵国可比。而且当时秦国筹备前线军粮,并不需要直接从巴蜀长途跋涉而来,可以先从关中及就近的河西运来,至于巴蜀的粮食补充到关中即可;同时,赵括被围后赵国向齐国借粮食被拒,而秦国却有余力征集河内15岁以上全部男性劳动力补充到长平,两国的后勤压力大小一目了然。

其次,长平之战,秦、赵都不会有帮手

长平之战前,东方各国很久没有像样的合纵了:

自从五国伐齐后,齐国一直处于恢复期,并且与各国产生了深深的裂痕。虽然齐、赵在公元前265年结盟,甚至田单前往赵国为相,但从长平之战时齐国拒绝借粮来看,范雎的“远交近攻”战略早已生效:齐国也许愿意看到强大的赵军被削弱,毕竟秦国离自己远、赵国却近;

南方的楚国在前几年被烧了祖坟后,早就自顾不暇,此时正与秦国和亲;而魏国也被打得够呛,并且为了确保魏国不生事,秦王还想魏王打了空头支票,声称长平之后,把之前韩国从魏国得到的垣雍还给魏国(《战国策·魏四》)。

况且,各国诚然不愿意秦国强大,但是也不愿意看到赵国占便宜。坐观成败、趁机渔利才是他们的最大利益。但他们没想到赵国会败的如此惨,直到两年后的邯郸之战,楚、魏等国看形势不对,才真的对赵国施以援手。

其三,从赵王急于求和来看,赵国压力更大

廉颇与王龁在长平交手几次后均告失败后,赵王就想着求和:

王龁因伐赵。赵军战数不胜,亡一裨将、四尉。赵王与楼昌、虞卿谋,楼昌请发重使为媾。

而虞卿认为,秦国此次占据优势且势在必得,一定不会答应求和;因此不如派人给楚王、魏王赠送重金,若对方接受,秦国一定怀疑这两国与赵国有勾结,如此一来,赵国才有谈和的资本。

但赵王坚持派郑硃前往咸阳。而各国见到赵国向秦国主动示好,更加不敢趟这趟浑水。

正是在这种骑虎难下的尴尬局面下,耗不起的赵王希望尽快决战定胜负,这才换上主攻的赵括为将。而显然秦国也不愿意这样拖下去,范雎的离间计也加快了赵括走马上任。


双方数十万军人在长平对峙,秦、赵两国自然都有压力。但主动求和的是赵国,主动求战的也是赵国,可见赵国毫无疑问是压力更大的一方,也是首先崩溃的一方。


正史漫谈


题主好,先答第二个问题,显然在秦国还没有崩溃迹象的时候赵国已然崩溃了。关于两国哪边压力大些,可能大家观点不太一致,我认为还是赵国压力要大些。赵国虽然接收了上党郡,但并未及时派兵驻防,战争之所以发生在长平是因为秦国已经出兵上党郡,赵国才派兵应战,最后廉颇选择在长平防御。

一般认为长平之战始于公园前262年,终于公园前260年。参战双方是当时七雄中的两大强国秦国和赵国。



首先分析秦国,秦国自秦穆公时期扫平西戎游牧部落以后就开始执行东扩的战略了,至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又使得秦国开始走向了国富民强的道路,经过几代君主的经营,秦国一路壮大。对秦国而言,秦赵两国是早晚有一场大战的,长平之战直接原因是赵国接收上党郡,但是其根本原因还是秦国东进的战略所致。从这方面来讲秦国对这场战争看的很重,秦昭襄王在思想和军事上都有相对充分的准备。所以战争后期秦国直接梭哈了,全国平民升一级爵位,15岁以上男子全部上战场。这场战争秦国当然是有压力的,因为他必须胜利,一旦输了,秦国在七国中地位会下滑,其他六国也势必会趁机报复。

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始走向强国之路,也是唯一能在军事上与秦国抗衡的国家。虽然子孙不太灵光,但到赵孝成王时期,赵国还是强大的存在,能臣有虞卿,武将有廉颇。但是赵国对战争准备并不充分。接收上党郡之后没有第一时间驻兵防御,等到秦国派王龁出兵占领上党后,才匆匆派廉颇驻防长平,军事准备不足当然让赵国更敢压力,所以在第一次交战败阵后,又派十前去求和。加上由于秦国准备充分,派出相国范雎四处收买贿赂各国大臣,让他们不要助赵,更让赵国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压力更增。战争后期赵国连粮食都需要借,三重压力:军事准备不足、粮草准备不足、求和不得求援也不得。显然赵国方面压力更大吧。(个人愚见,不喜勿喷🙏)


我的足球世界


秦国与赵国的长平之战打的异常激烈,伤亡士兵,战线之长在世界古今交战史上都可以排进前十。赵国先是启用老将廉颇,廉颇打造百里石墙以求固守,秦国虽兵力强盛但也无计可施,秦赵之战陷入僵持对峙阶段。随着战争的深入,双方都调兵遣将以求赢得胜利。赵国因后方物资供应不济,赵王被迫撤回廉颇,动用名将赵奢之子赵括以求速决。秦国方面也派出王炸级战神白起以求扭转被动局面。

后来的战争随着纸上谈兵的赵括屡屡失误而被白起坑杀40万赵军,秦军取得决定性战略优势,进攻赵国国都只是分分秒秒的事情。后来因秦昭襄王听信国相范睢谗言撤回白起,赵国得以苟延残喘。如果秦王支持白起的战略方针,赵国被灭是大概率事件。

总而言之,秦国国力军力远在赵国之上,又有巴蜀之地源源不断的粮食供应,完全可以克服劳师远征的不利局面。为此,笔者认为长平之战中赵国压力远大于秦国,而且赵国率先崩溃。





ZB龙哥


很高兴为您回答,首先从两边国君赵国赵孝成王年年幼执政,而秦国这边秦昭襄王正正值壮年,正是做事的年纪。

韩国本以打算把上党割让给秦国,以讨好秦国。而上党军民主动投靠赵国,韩国国君觉得你赵国不费一兵一卒得到这么一大片土地,乐得看热闹。魏国。虽然战国初期独霸近百年,最有希望统一六国,然而魏惠王决策失误,将重心从西线转到东线,给了秦国可乘之机。长平之战前,魏国的河西、河东、河内之地尽失,被秦国压得动弹不得。虽然信陵君主张救援赵国,但魏昭王不同意,这才有了窃符救赵的故事。

至于粮食方面商鞅在秦国“废井田,开阡陌”,颁“恳草令”,扩大面积,使当时秦国每个劳动力负担的耕地,比关东诸国高出一倍,在同等条件下能生产出更多的粮食。简单来说商鞅对秦国人说你只需要做两件事种地、打仗。秦国完全是一个战争机器。

长平之战的胜负有很大一方面原因在于赵国高层,胜负不过是双方政治经济外交上的综合实力所决定的。


史争朝夕


秦国自公元前359年秦孝公赢渠梁任用魏国人卫鞅为左庶长实施变法以来,于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分两次进行了改革。其主要内容大致为:

1、在政治上,彻底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2、在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逐步实施土地私有制,重农抑商,发展国家经济根本;

3、在社会方面,奖励耕战、废除爵位世袭;施行小家庭政策,以利于增殖人口,征发徭役和户口税等。

由此可以看出,秦国变法中最重要的是将国家的力量统一集中到了中央,改变了奴隶分封权力过于分散的问题,是一个国家形成了一个拳头。孝公死后,虽商鞅被贵族势力处死,但变法的制度被进一步得到执行与发展,并没有半途而废。至前261年,长平之战爆发时,已历经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四世99年的努力,此时的秦国已是拥有巴蜀和汉中两大粮仓,拥有兵力近100万的超级大国。其历代君王的目标就是崛起于西方,统一六国,建立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战国七雄中的赵国无论从疆土,人口,实力上来看都不是最强大的。甚至连三强都数不上,楚——地方千里,带甲百万,地处南方,战略地位可攻可守;齐——雄占东方,国家财富居战国之首,民众且粮足;魏铁甲步兵(魏武卒)称雄七国,数次攻赵甚至占据邯郸3年之久;只有燕,韩实力稍逊。而赵地处各国之要冲,可谓争地也!北有胡林、匈奴,东有强齐,南有悍魏,西有虎狼之国——秦。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赵似乎只有招架之力,事实上武灵王改革前都是如此。然而,秦国的变法自强让包括赵国在内的东方六国看到了强大起来的希望。赵武灵王志向远大,眼光不凡、意志坚定。即位之后在前307年,立排众议大胆推行移风易俗,以“胡服骑射”为起点选练精锐弩弓骑兵,在六国中率先组建起了强大的骑兵部队,进行了相当彻底的军事改革。

从前307年至前296年的十二年间,赵国西破林胡、楼烦、北灭中山,拓地千余里。赵国原本就是以武立国,民风骠悍、崇尚气力、慷慨悲凉之士甚多,又得兵法之教,故在变法后迅速成为战国中后期的北方军事强国。其崛起速度之快,出乎天下人意料之外,足令六国为之侧目。在战国中后期,东方三强(魏、齐、楚)相继衰落,秦国之威独步天下之时,赵国时为中流砥柱,其作用可谓是举足轻重。此时的赵国不仅是秦国东出一统天下的最大障碍,也随时有可能成为秦国争夺天下的最大竞争对手。并且,秦军自变法后不可战胜的神话便是在阏与之战毁于赵军刀下。至此,秦国独大演变为两强争霸。

为什么要以赵括为主将?赵括真是只会纸上谈兵的庸才吗?赵国的人才分析:赵胜、赵奢、廉颇、李牧、田单、乐毅等良将辈出。其中廉颇善守;赵奢善攻,只可惜长平之战时已死;赵胜善于中枢,长平之战是主要负责把握总体和粮道;李牧倒是一位可以与白起一厢抗衡的名将,只可惜要守边境。乐毅倒是非常胜任,只可惜已抱病在家,不能领军出征。田单本是齐国人,到赵国时间不长,虽然高居相位,但群臣仍视其为外人,军中高级将领恐怕多有不服。田单只可坐镇,而不可出征。当上党危局的情况被赵国上下所认识之后,群臣议论纷纷,蔺相如托病不出。群臣中有坚持用廉颇的,有建议用赵括代廉颇的,还有建议用蔺相如代廉颇的。孝成王准备用赵括为将,但他想听望诸君乐毅的意见。

乐毅虽然卧病在家,但对外面的形势非常了解。乐毅认为,从秦昭王的战略部署来看,秦赵之间必有一场大决战,而上党地区就是秦赵决战的第一战场。乐毅说如果他不是染有重病,力不能行的话,他愿意为孝成王出征上党,但是身体不行了。乐毅建议孝成王以赵括代廉颇为将;以赵胜为将防御邯郸地区;以李牧依然守边;调廉颇回来防备燕、齐、魏趁赵国与秦国在上党决战之机对赵国进行攻击。乐毅进一步解释了这样做的原因。赵括少年即在军中,军事经验丰富,有攻城和野战的经验,而且有在阏与和赵奢大破秦军名将胡阳的盛名,军中敬畏其父子。而且赵括军事理论深厚,赵军将领多从其研习兵学,对他都很佩服,以他为权威,能够服从他的调遣。赵括有其父赵奢之风,治军严整,深念君恩,可以信赖。

秦国和赵国在上党决战必然是一场巨战,乐毅认为赵国有能力指挥如此巨战的有四个人,赵胜、赵括、田单、李牧和他本人。此时匈奴大举进犯赵国北部边疆,李牧的压力很大,根本无法抽身。而乐毅染病无法出征。田单本是齐国人,到赵国时间不长,虽然高居相位,但群臣仍视其为外人,军中高级将领恐怕多有不服。田单只可坐镇,而不可出征。对于魏冉居陶国对邯郸的巨大威胁,正可以用田单来抵挡。赵括是公室出身,与其父素有威名,是指挥上党战区的最合适人选。乐毅本人虽不能亲自带兵打仗,但无碍于给孝成王当一个好军师。孝成王认为乐毅的见解十分深透,对廉颇、田单和赵括的安排可谓各得其所。于是命赵括为将,率军解救上党。

赵括到长平后,严明了军纪,对廉颇使用的将领多有裁撤。廉颇好用勇敢军人为将,但多不善谋,不善统御。秦王听说赵括已到长平,怕赵括对王龁不利急调武安君白起。赵括见秦军的集结与部署大为变动,知道武安君已到军中。战开始了。赵括率军猛击白起军,白起军向西撤退。眼看就要退到沁水东岸了。突然,赵括发现,沁水东岸沿线有秦军的营寨。这是白起命令驻守在沁水东岸光狼(今山西端氏西北)的秦军在一夜之间扎起的营寨。白起军进入背水阵中,拼力死守。赵国的皮牢守军被王龁阻击,没有完成赵括的控制沁水沿岸、东渡夹击白起军的指令。晋阳的守军被秦将司马梗阻击无法南下完成对皮牢军的支援。赵括军虽然屡次冲入秦军背水阵,但在沁水中的秦国战船马上又配合岸上的秦军将进入秦寨的赵军消灭。这些战船是坐镇野王(今河南沁阳)的秦昭王派来的。赵括与白起在沁水东岸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消耗战,两军难分胜负。

赵括无法消灭白起军,也摆脱不了他们。由于秦军列的是背水阵,赵军突破他们没有意义,突破后,面对的是一条又宽又深的沁水,水面上是秦军的战船。赵括想退回长平,但稍一行动,白起军就死死地缠上来,赵括明白了,白起是要全歼他这支赵军。大军作战,粮食是关键。白起军有沁河上的秦舰补充给养,而赵括军却只能吃随身携带的少量粮食。赵括不得已,命一支赵军断后,掩护大军东撤。但就在快到长平的时候,前方出现了一片营寨,一股数量极大的秦军堵住了归路。这是秦昭王从野王发来的援军,目的在于断赵括的退路和粮道。赵括被秦军死死地围住了。长平、晋阳、皮牢的赵军拼命向赵括靠拢,秦昭王派出的野王军、司马梗军、王龁军也拼命地阻击。整个河东战场的形势是冲与堵,只要秦军有一路被突破,秦军就会满盘皆输。秦昭王让穰侯从陶国对邯郸加紧进攻,使赵国不能抽调兵力援救长平。

赵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粮食。随身携带的少量粮食早已吃光,粮道又被切断。战马也都杀了,可以吃的东西都吃了。最后,赵括不得不下令以军中残、病、弱、老者为食。赵括曾派赵军中英勇之士刺白起,白起受伤。在被困了四十六日后,赵括选军中一个酷肖自己之人,穿他的铠甲,用他的旗号引一军向晋城(今山西晋城)突袭,而自己引一军向长平突围。秦军射死酷肖赵括者,以为赵括已死。秦军围住赵括军,向赵军喊话,说赵括已死,劝赵军速降。于是,赵括诈降。白起发现,赵军虽降,但仍然不乱,疑是诈降,怕赵军反复。白起想先将赵军解除武装,再尽杀之。便假意接受赵军投降。赵括对手下的将领说,赵军并未战败,斗志未懈,白起不会真心受赵国投降的。秦军的接受赵军投降必然也是假的,秦军在解除赵军武装后,会再攻赵军。赵括打算在向秦军接受投降这时,利用与秦军接近的机会,先动手。在受降时,赵军突然向秦军发动袭击,两军再战,死伤无数,赵军终因力竭而败。





同窗生71


现在好多人认为长平之战是决定天下归属,既胜者灭六国一统天下。长平之战对秦赵两国都是生死之战,两国必然全力以赴。个人认为秦国略有优势。

长平之战起因是秦国攻打韩国,韩国不敌割让上党给秦,上党人民太守不满秦国,将上党送于赵国,赵国接受上党。韩国割让上党给秦国,上党就是秦国领土,赵国属于强抢,秦国占理。

综合国力上,秦国强赵国那么一点点。

地形上,秦国远离本土长距离作战,赵国国内作战且有地形优势,赵国明显占优。

外部环境两者相差无几。长平之战刚开始时,赵国有过想合纵对付秦国,秦赵两国也有和谈,使其余各国不明秦赵两国真实想法。不战两大强国要扩张则其余几国为鱼肉。战该帮那一个,战胜了还好,输了国有没都不一定。与其这样,还不如趁两强国对战,自己发展自强。

秦国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秦王一代雄主,对赵之战坚持三年却从无退意。反观赵国,从一开始在战与和之间徘徊,最后又是粮草不济主动出战,地形优势也没了。


凌晨想着你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秦国与赵国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北)进行的战役。周赧王五十三年(公元前262年),秦武安君白起攻克韩的野王(今河南沁阳),使韩上党郡(治壶关,在今山西黎城东北太行山口)与韩本土道路断绝。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乃将上党郡献给赵。周赧王五十五年秦令王龁进攻上党,拔之。赵孝成王使廉颇为将,驻军长平,以御秦军。王龁攻长平,廉颇筑垒坚守,秦数挑战,赵兵不出。

秦乃派间谍至赵,使赵任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代廉颇为将,同时密令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代王龁主持军事。而赵括一到任,便令赵兵出击秦军。秦军诈败退走,赵括追逐前进, 至秦军壁垒。壁垒坚拒,不得入。而秦出奇兵断赵军后路,赵军被一分为二,粮道断绝。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而筑壁垒坚守,以待援救。秦倾全力围困赵兵,赵兵饥饿四十六日,皆相杀而食。赵括突围未遂,被秦军射杀。赵军败,士兵四十万人降白起。白起怕赵降兵寻机反抗,将其全部坑杀,仅遣其幼者二百四十人归赵。

在这场战争中,起始来说双方都有的是正常的迎接大战的思想压力,但是都有必胜的打算和计划。赵括呢骄傲自大的性格使其对自己的缺陷缺乏清醒的认识,赵括接手兵权之后,在没有做太多的侦察工作,连对方将领都没有弄清楚的前提下,便草率地选择了中央突破。赵括的军事理论依据是“以逸待劳”,“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然而他的一切结论都是在不了解秦军动向,或者说想当然地认为秦军不会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得出的。他想当然认为自己一定能打胜秦国。

而秦国知己知彼,运筹帷幄,首先赵孝成王不听赵括母亲的话赵括不能用和秦国施反间计让范雎别有用心传播的一些街谈巷议就用赵括换了老而厉害的廉颇,然后秦将战神白起竟然学起了廉颇的龟缩战术,赵军无从进攻,同时秦军不断袭扰,搞得赵括首尾难顾,晕头转向。故秦国亦志在必夺。

战争中是赵国先崩溃的。在赵括发起主动向秦军进攻以后, 秦国战神白起竟然学起了廉颇的龟缩战术,佯装溃败,引赵军不断进攻,同时秦军不断袭扰,搞得赵括首尾难顾,晕头转向。后来 秦军兵分两路,一路迂回到赵军大营的背后,从正面朝赵国东垒大本营攻去。另一路去截断了赵军通往邯郸的补给线。赵军屡战不克,精疲力竭,断粮后崩溃,秦军包围了赵军,赵括率军突围,被箭射死,赵军因主帅阵亡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状态,纷纷放下武器,老老实实做了俘虏。后秦军坑杀赵军降兵四十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