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一家武漢三級醫院的“超負荷”運轉

新冠肺炎疫情下,一家武漢三級醫院的“超負荷”運轉

武昌醫院西院區門診部。澎湃新聞記者 湯琪 圖

從武漢市武昌區和平大道通往武昌醫院西院區門診樓的小徑,是一條“斷頭路”,若開車進去,只能調頭原路返回。這座醫院和周圍的幾棟居民樓幾乎緊挨著,它像一滴水,淹沒在附近密集的老舊小區裡。

這滴“水”對它所處的武昌楊園地區來說,是“救命的水”。

六年前,武昌醫院被核定為三級醫院,填補了附近地區公立三級醫院的空白。2013年調任武昌醫院院長的劉智明,是該院近年來發展的推動者和見證人。

新冠肺炎疫情下,一家武汉三级医院的“超负荷”运转

武昌醫院指揮部。澎湃新聞記者 湯琪 圖

去年12月以來,一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疫情從武漢發起,席捲全國。疫情蔓延之時,平日裡就幾乎滿負荷運轉的武昌醫院被改造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第二批定點醫院。

2020年2月18日10時54分,51歲的劉智明因感染新冠肺炎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去世。這是疫情發生後,第一位因新冠肺炎犧牲的醫院院長。在武昌醫院從普通綜合性醫院改造為定點醫院期間,劉智明已經出現低燒症狀。但重任當前,他一直堅持在一線指揮,直至改造任務完成。

武昌醫院紀委書記2月20日在接受包括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內媒體採訪時坦言,武昌醫院從“開戰”以來就樹立了一個目標,要以最低的代價打贏這場“戰役”。疫情以來,該院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作出了巨大的犧牲。

這座原本院感專家評估僅可改造出300個左右床位的醫院,最終實現504個床位用於收治患者,最多的時候收治床位達到527個。

新冠肺炎疫情下,一家武汉三级医院的“超负荷”运转

2月20日,院長劉智明的簡介海報還掛在武昌醫院外。澎湃新聞記者 鄭朝淵 圖

帶病堅守的院長

多位劉智明的家人和同事如今已經非常明確,早在1月23日武昌醫院被改造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第二批定點醫院前,這位院長的身體已經處於不適的狀態。

與劉智明共事了三年的武昌醫院副院長黃國付2月20日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透露,在1月21日之前,武昌醫院已經接收到一批新冠肺炎的疑似患者,醫院特地把重症監護室(ICU)的床位全部騰出來,作為收治的病區。

按照武昌醫院紀委書記洪毅的說法,該醫院收治疑似患者的時間或更早。

他告訴澎湃新聞,那時還沒有給這個病命名,ICU裡隔離起來的疑似患者都是沒有做核酸檢測的。

“他當時就是一級防護進去的。”據洪毅介紹,作為神經外科專家,劉智明都要深入一線對每個收治在ICU的患者進行探視,並一一掌握他們的病情。但當時,由於整體防控意識薄弱,劉智明在面對這些疑似患者時,僅做了一級防護。

“可能是在那個時候被感染,因為沒有做病原學追蹤,我們也只能是猜測。”洪毅說。

1月20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接受央視採訪時,首次對外宣佈新冠肺炎是肯定的人傳人。第二天,武昌醫院就接到指令,要求三天內把現有住院的499名其他疾病患者全部轉出,確定該院為發熱患者定點收治醫院。

劉智明的妻子蔡利萍是武漢市第三醫院光谷院區重症病區護士長,據她介紹,在1月20日前後,丈夫便開始輕微發熱、全身沒勁。只不過當時,她並未意識到,出現在丈夫身上的反應就是新冠肺炎的症狀。

1月22日上午六七點左右,蔡利萍又接到劉智明打來的電話,說醫院很忙,就不回家了,馬上要上班。她當時感覺劉智明的呼吸有點急促,告知他不要輕視這個問題。

同一天,洪毅還與劉智明一起在單位食堂吃飯。據洪毅回憶,當時劉智明曾說起自己“角膜有問題,眼部有乾眼症”,洪毅還以為他在開玩笑,調侃說“你能吃、能喝、能跑,哪裡都不像得病了”。

事實上,劉智明當天已測過兩次體溫,一次是36.8度,一次是37度。下午,他打電話告訴告訴妻子,自己走路氣喘,疑似感染,已經在武昌醫院接受治療。次日,確診。

1月24日,他因病情加重,被轉入武昌醫院ICU。

新冠肺炎疫情下,一家武汉三级医院的“超负荷”运转

武昌醫院西院區外。澎湃新聞記者 鄭朝淵 圖

重任下的病區改造

明知身體有恙,為何不“退”?

黃國付認為,劉院長在一線的堅守,一部分原因來自於武昌醫院從普通綜合性醫院改造為定點收治新冠肺炎患者醫院時所面臨的巨大壓力。

據湖北日報此前報道,武昌醫院原名武昌鐵路醫院,曾隸屬於原鐵道部鄭州鐵路局管理,為廣大鐵路職工及家屬提供醫療服務。2004年,該院交由原武漢市衛生局直屬管理,更名為武漢市武昌醫院,完成了從企業醫院向行業醫院的改制,面向社會提供醫療服務。

2014年6月,該院順利通過原湖北省衛計委組織的專家現場評審,被核定為三級綜合醫院。2013年調任為武昌醫院院長的劉智明,是該院近年來不斷髮展的推動者和見證人。

上述報道稱,武昌醫院填補了武漢市武昌楊園地區公立三級醫院的空白,該區域此前醫療資源比較匱乏。

武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王珣在劉智明住院後去病房探望過。2月20日,她在接受包括澎湃新聞在內媒體採訪時表示,武昌醫院所在區域附近確實沒有一個比較好的、大型的三甲醫院,劉院長和該院黨委書記都希望未來能把武昌醫院打造成優秀的三甲醫院,能更好服務於周圍的老百姓。“劉院長為這件事操了很多心”。

更讓劉智明操心的是,新冠肺炎疫情不斷蔓延,第二批定點醫院改造任務落在了包括他在內的武昌醫院1000餘名職工肩上。

黃國付告訴澎湃新聞,1月21日下午4點,武昌醫院接到改造指令,要求下午6點就正式啟用發熱門診。“我們下午4點半召開了職能部門的動員會,5點又召開了全院臨床一級主任的動員會,會後立即啟動改造工作。”醫院決定,把西院區過去的日常門診樓改成發熱門診,1月22日和23日兩天,還要進行隔離病房改造。這期間,劉智明一直在一線指揮。

“在這之前,我們沒有改造方面的經驗,當時也不太清楚會進行什麼樣的改造。”王珣說,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很早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因為他們是專門的傳染病醫院,而武昌醫院就是普通的綜合性醫院,要改造為收治呼吸道傳染疾病的醫院是很大的考驗。

據《中國新聞週刊》報道,1月21日下午5時,劉智明曾給武漢市第三人民醫院前任院長、老同事金捷打電話告知了這一消息。對於這次改造,金捷有些不確定,因為時間太短了。

當時,武昌醫院還有499名其他疾病的住院患者需要轉移至結對的醫院,有些人還處於病重、病危狀態。

上述報道稱,轉為定點醫院之前,武昌醫院的物資和設備緊缺,沒有專門的員工通道,不具備處理傳染病的條件。

“超負荷”的運轉

改造成為傳染病的定點醫院,對院感再造的要求極高。

“我們醫院的院感是經過了幾輪專家督導的。”黃國付對澎湃新聞介紹,一開始是武漢市的院感專家來指導,第二輪來的是國家衛健委支援的院感專家,第三輪來的是支援該院的空軍軍醫醫療隊的一批院感專家。

他透露,根據院感專家的意見,武昌醫院可改造收治的床位應在300個左右,但基於患者的需求,基於當時接到的指令,最終完成了504個床位的收治,最多的時候(1月23日)達到527個床位。其中,東院區的一棟準備在今年拆遷的舊樓裡都安置了140個床位。

在病房改造的這幾天,包括劉智明、黃國付、洪毅在內的院領導都在通宵達旦指揮工作。洪毅告訴澎湃新聞,武昌醫院的醫護人員、其他在職員工共1034人,其中有三分之二的醫護人員投入到了這場“戰役”中,基本上把該院的所有人員抽空了。

“不僅僅涉及硬件改造和流程再造的壓力,也涉及專技人員不足的壓力,正因為是院長,要統籌安排,加上他平時身體好,可能沒當回事。”再次憶起劉智明確診住院前的工作片段,黃國付至今從情感上不願相信斯人已去的事實。

洪毅坦言,武昌醫院從“開戰”以來,就樹立了一個目標,要以最低的代價打贏這場“戰役”。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武昌醫院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作出了巨大的犧牲。

2月14日,劉智明從武昌醫院轉入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後,開始接受插管治療,最終於四天後宣告搶救無效離世。

洪毅透露,目前,武昌醫院共有26位醫護人員被感染新冠肺炎,但相對於其他有的醫院來說,感染率是較低的,沒有出現明顯的聚集性醫護人員感染。

目前,其餘被感染的醫護人員狀態穩定,正在接受“一人一方案”的治療。“我們會盡全力做好醫護人員的防護裝備供給、營養保障、輪休制度及工傷待遇。”黃國付說。

武昌醫院一棟新修的大樓已經在東院區落成封頂,這只是該院擴建的一期工程,未來還會有二期、三期,肉眼可見的發展藍圖原本令全院職工充滿寄望。

“我們醫院的新樓修好了,但劉院長不在了。”一名武昌醫院的護士在微信朋友圈留下了無盡的感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