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一線廠商中,為何小米的市場份額越來越低?這3個原因繞不開

國內四大一線廠商中,小米的市場份額是越來越低了,曾幾何時,小米一度是國內市場份額最高的廠商,彼時的雷軍可以說是意氣風發,還小小diss了一下華為。而到了2018年,小米份額變成了國內第二,第一則被華為拿了去,到了2019年,小米市場份額繼續下跌,最終定格於10.5%,在四大一線廠商中添為末位。

四大一線廠商中,為何小米的市場份額越來越低?這3個原因繞不開

這樣問題就來了,曾經國內市場份額第一的小米,為何會混成這個樣子呢?連OV都走到小米前面去了,小米這是怎麼了?筆者認為,這是由於3個很現實的原因。

1、手機不太注重外形設計,總是把跑分性能當核心

四大一線廠商中,小米手機在外形設計方面向來不怎麼重視,小米9發佈會上,雷軍表示與設計師溝通後茅塞頓開,“自己當時犯了個大錯誤”,“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讓小米一下變得很Low。

四大一線廠商中,為何小米的市場份額越來越低?這3個原因繞不開

從小米9開始,小米的手機才漸漸好看了一些,小米9後蓋搞了個幻彩色,可以說是一種進步。不過話又說回,設計這個東西不是修道,一朝頓悟,就能得道飛昇。一直不怎麼重視設計,一重視就能設計出高顏值的產品,這顯然不太現實。

四大一線廠商中,為何小米的市場份額越來越低?這3個原因繞不開

今年的小米10外形方面仍然不是很出彩,正面挖孔曲面屏倒是無可厚非,因為今年安卓廠商估計都是這種設計,但背面這個造型,和去年的小米CC9 Pro也太像了,除了多了點字,其他3家沒有誰家旗艦是這樣搞的話?

四大一線廠商中,為何小米的市場份額越來越低?這3個原因繞不開

2、產品線越發縮短,機海戰術都快玩不轉了

眾所周知,安卓廠商是比較擅長玩機海戰術的,一年發款N款手機,產品線拉得很長,以謀求佔領各個價位的手機市場。四大一線廠商中,其他3家廠商去年機海戰術仍然玩得起勁,華為Mate系列、P系列、nova系列、暢銷系列四大金剛鐵打不動,nova去年甚至發步了nova5和nova6兩代機型,榮耀就更不用說了,一個20就玩出了N款機型,20、20s、20i、20 Pro、V20、20青春版。

四大一線廠商中,為何小米的市場份額越來越低?這3個原因繞不開

OV也不差,OPPO一個reno也搞了N款機型,reno、reno2、reno3、reno3 Pro、reno Ace、renoZ,A系列K系列也出了幾款手機,而vivo光是一個線上的iQOO系列就搞了五六款手機出來,線下則有X27系列、X30系列、vivo S1、vivoS5、vivo NEX3等等。

四大一線廠商中,為何小米的市場份額越來越低?這3個原因繞不開

反觀小米呢?去年好像就圍繞小米9出了3款手機,小米9、小米9SE、小米9 Pro,還有個1億像素試水的小米cc9 Pro,大屏的Max系列和Note系列去年均無新機發布,Note系列更是斷更2年了,最後一款還是2017年發佈的。而小米經營了三代的MIX系列去年也沒發佈新機,似乎也要斷了,要知道MIX系列號稱面向未來的黑科技旗艦,代表著小米的探索和創新,現在就這麼不探索了,實在有些可惜。

四大一線廠商中,為何小米的市場份額越來越低?這3個原因繞不開

3、缺乏核心競爭力,沒有“人無我有”的東西

如果說小米沒有核心競爭力的話,OPPO和vivo同樣也沒有什麼核心競爭力,芯片、屏幕、內存等核心硬件同樣依賴供應鏈,似乎沒什麼區別。其實區別還是有的,OV好歹有個65W的超級快充充門面,目前還是業界最快的快充,並且OV也是最早做快充、最早推出升降式攝像頭手機的廠商,給人的感覺要稍微好一些。

四大一線廠商中,為何小米的市場份額越來越低?這3個原因繞不開

而小米就不同了,除了MIUI系統外,好像並沒有什麼其他地方特別突出,而MIUI系統雖好,但本質還是安卓,小米也沒有打算為MIUI系統建設如App Store那樣的生態。因此,在系統方面,MIUI並不能與其他廠商拉開太大的差距,並且MIUI還有個內置廣告過多的槽點,絕非毫無破綻。

四大一線廠商中,為何小米的市場份額越來越低?這3個原因繞不開

總的來說,小米市場份額持續下降已成不爭的事實,雷軍在2018年小米年會上提出了“十個季度內,國內市場,重回第一”的口號,只是隨著一些問題的不斷擴大,小米的這個目標似乎越來越難以實現了。最近在小米和榮耀持續打“口水仗”的時候,OPPO公佈了自己的自研芯片計劃,這家廠商似乎也已經意識到了一些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