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結束後,什麼產業發展得更好?

用戶192293773520



阿飛1010


疫情結束以後我覺得餐飲行業應該發展比較好,因為疫情原因大家都在家裡面憋著,很多回鄉人想吃外面的美食也吃不到,首先我自己來說,疫情結束之後我就想嘗一下家鄉的美食,還有就是美髮行業在家憋這麼久,應該都想美美的做個造型吧!


鹿帷馬


不可否認,這些年的經濟大發展確實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同時人們也犧牲掉了很多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同時也誕生了很多行業泡沫以及個人不良消費習慣。

經過本次全國大剎車後,從外在需求上講,

第一,房地產行業依然會上行,特別是一線城市,家國概念越加厚重,有國才有家,有家必有房,隔離這麼多天,有自己的房子多麼重要。

第二,汽車產業,疫情期,無論是返鄉到崗高潮期,還是生活採購,公共交通系統停運,有一輛自己的車多麼重要!

第三,必需品實體店,特指生活必需品銷售渠道,例如生活超市,副食便利店等。

第四,醫療衛生用品行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本次教訓一定會在國人心中留下恐懼,日常衛生防護用品需求必增,參照日本口罩率。

第五,農副產品生產銷售產業,民以食為天,未來集成式規模生產會成為主流,不用多講。

從內在需求講

第一,文化需求,前面提到因為經濟大發展,國人捨棄掉的傳統,經過這次宅家反思,個人文化需求提升,包括政府主導的線上教育等平臺也會迎來發展期。

第二,保險業,天災人禍,無論是普通民眾還是創業者,不可逆的疫情期,個人經濟損失及身體損失,還有產業損失都非常嚴重,痛定思痛,保險需求會被正視。

第三,自媒體,網絡平臺,封閉期間互聯網成為絕大部分人消磨時光的唯一手段,各自媒體內容閱讀量,吸粉量激增,各視頻平臺播放量及囧媽的顛覆性操作,。

最後提下,網貸信用卡等超前消費,這次應該會讓很多人驚醒,忘掉偽精緻吧,努力工作,在自己口袋的才是真的錢!望大家安好!



小黑視評


這次疫情,來勢洶洶,尤其發生的時間在春節期間,對各行各業衝擊很大,大概來說,有三種情況:受損的、受益的、沒啥影響的。

  受損的行業

  NO.1水果店。這個可能大家不會想到,但是損失絕對的NO.1,現在水果生意不好做,年前很多水果店主進了不少貨,準備春節期間大賣一場的,而現在,受疫情衝擊,大家都躲在家中,儘量不出門,水果又是有保質期的,爛得快,所以,這個行業真是損失慘重。網上看到很多視頻,水果降價甩賣的,價格驚人的便宜。

  NO.2餐飲業。春節期間是餐飲業的黃金時期,各種聚會十分火爆,年夜飯通常要提前訂座。但是,今年,情況大不相同,不但大家不敢出門,各種渠道也呼籲大家不要聚會,於是乎,不但餐飲業沒有什麼生意,很多之前的訂單都取消了,退錢。而飯店之前已經儲備了食材,還有工作人員都已經到位,這次突發事件,猝不及防,讓老闆們焦頭爛額,損失慘重。

  NO.3旅遊業。春節時旅遊高峰,今年春節疫情來勢洶洶,旅遊業遭受重創。2019年春節期間,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今年春節旅遊業基本算是凍結了。

  NO.4娛樂業。電影、酒吧、歌廳、網吧等娛樂業,這個等同於餐飲業,這段時間基本沒有什麼顧客。拿電影來說,這次春節的賀歲電影號稱史上最強,結果虎頭蛇尾,《囧媽》《唐探3》等全撤檔了,市場預測票房才70萬,相比之下,2019年春節檔票房58.59億。

  NO.5交通運輸業。今年1月底,交通運輸行業出行人才減少約7成,旅客出行銳減,部分城市封城封路,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行業受影響極大。

  NO.6教育培訓業。現在教育培訓市場是一塊非常大的蛋糕,對國人來說,孩子的教育是重中之重,在教育方面捨得花錢。這次大家都不出門了,學校都停課了,教育培訓業受衝擊很大。

  受益的行業

  NO.1在線遊戲、網絡直播等行業。居家隔離導致在線遊戲等行業收入大幅上漲。拿騰訊的《王者榮耀》來說,除夕這天的流水為20億左右,破了該遊戲的歷史記錄,吸金能力令人髮指。

  NO.2醫療醫藥相關行業。這個無須再說了,大家都懂的。預期股市開市後,醫療醫藥板塊要暴漲了,手中有這些股票的偷著笑吧。

  NO3.網商、快遞業。這個也無需多說,大家出門減少了,網絡購物增多了,快遞業也受益。

  沒什麼影響的行業

  機關事業單位、國企等等。這些行業旱澇保收,基本沒什麼影響。

  綜上所述,這次疫情對經濟影響還是很大的,有的行業受損,有的行業受益。惟願疫情早日結束,武漢加油!


婁磊崗


疫情過後,對於很多產業的啟動和修復都有一個過程!但對人員聚集性產業負面影響最大!

一、有負面影響大的產業:

1、餐飲業:大家對聚餐和飲食的安全性更加關注,且可能儘量不去餐廳就餐;

2、旅遊景區:旅遊景區人員複雜,人員聚集,危險性大,會有較長時間修復;

3、電影院:雖然大家很久沒有娶電影院了,但防控疫情期間大家養成的習慣,就是不到人員聚集和通風條件不好的地方去成為一種選擇,電影院也需要有個修復過程,不會井噴式增長;

5、大型商超:依然因為人員聚集會受影響;

6、演藝業:因為

二、有望快速發展的產業:

1、醫療康養產業:醫療,健康, 養生,健身,休閒等會火熱復甦;

2、酒店賓館業:憋壞了的人們約會不再會去人員聚集的場所,而是選擇酒店賓館相對封閉的安全空間;

3、教育培訓產業:防控疫情落下了很多學生的學習,考生面臨中高考,必然會加大學習力度;

4、電商產業:電子商務這次沒有因為疫情防控造成致命打擊,疫情過後,很多傳統營銷將會重新佈局電商平臺;

5、網絡表演:線下演藝將會有一段時間適應復甦期,網絡表演將會快速發力,催生一大批網絡直播和網絡表演人才;

6、中介行業:房地產中介和人力資源中介會十分火爆;

7、金融服務業:很多企業和實體因為2個多月沒有流水進入,資金異常匱乏,需要金融服務業介入解決融資問題;

8、不良資產處理產業:因為資金鍊斷裂很多企業和實體處於破產邊緣,被迫處理部分或全部資產以度難關或成為一股潮流!

9、諮詢業:很多企業,政府和個人在疫情後時代需要重新選擇和定位發展方向,需要大量諮詢機構和智庫的介入,會催生大批諮詢機構迅速崛起。


郭建蘭文旅大視野


個人認為 健身休閒消費迎來井噴式發展。

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可明顯增強呼吸系統和免疫系統的功能,增強體制是我們保護自己的最佳方式。歷次重大疫情發生後,都會引起人們對自身健康的迫切關注,參加體育鍛煉、強身健體的願望會更加強烈,隨著體育需求的增加,體育消費更加趨熱。以非典為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調研組發佈的《關於全民健身服務業調研報告》指出,非典之後,北京市大約20%的群眾新購買了體育健身器材,羽毛球、籃球等銷量增加了三成,甚至在短時間內體育器材商店還出現了熱銷器材的脫銷,此外,室外健身場地使用率大大提高,各類健身設施分外搶手,北京東單體育中心室外各類場地日均人流量增加1倍 。





小小小歐陽


疫情結束後,我認為有二個行業會發展的更好,第一就是我國的農業,農業是我國第一產業,.這此疫情對農業的影響可以來說是非常小的,除了蔬菜,水果。遭遇封城封村難以銷售外,農業的產出包括糧食,漁業,牧業在疫情肆虐其間也受到了大小不同的損失,緊接著蝗災也接種而來,直接影響著國際糧食的產出。而糧食是國民的命脈,疫情過後,人們必定會注重糧食的生產和糧食的深加工,這就給今後的糧食發展帶來了新機遇。第二,生物醫藥產業,生物醫藥產業是我國的新支柱產業,尤其剛剛暴發的新冠肺炎病毒,就給生物醫藥研發創造了極好的機遇,也給這個新支柱產業帶來無限的商機。


姚社朝


個人認為以後會更有潛力的產業

如下:

一、大健康產業

二、人工智能產業

三、線上教育

四、網絡銷售

五、自媒體行業

歡迎您的觀看

蟹蟹蟹蟹


無往生心2020


“疫情致2萬多員工待業,貸款發工資也只能撐3個月!”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在接受採訪時的一番話引發了輿論譁然。

海底撈中國大陸所有門店“熄火”,中信建投估計,僅海底撈2020年應收賬款損失或將高達50億元,歸母淨利潤將損失約5.8億元。

北京最大KTV北京K歌之王宣佈破產關店,王思聰曾在此一夜消費250萬;國內最大PHP培訓學校兄弟連教育停止運營,員工全部遣散……

在新冠肺炎這隻“黑天鵝”飛來後,一些行業無法倖免地陷入了“冰河期”。

根據恆大研究院此前發佈的《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分析與政策建議》,因此次疫情影響,今年餐飲行業零售額僅在春節7天內就會有5000億元的損失。

更令人焦慮的是,疫情對行業的衝擊並不僅限於春節時期。萬聯證券在研報中就提出,參考非典時期,預計本次疫情對旅遊、餐飲、酒店、景點板塊造成的負面影響將持續較長時間。

手機屏前的網友們坐不住了,紛紛大喊:“放我們出去,奶茶火鍋飛豬攜程大麥萬達淘票票一會兒就給撐回來!”“疫情快點過去,我要報復性消費把GDP拉上去!”

真的、真的好想念,奶茶火鍋烤冷麵

——第三產業反彈潛力大

近日,“我實在太想喝奶茶了”“火鍋是什麼味來著”變著花樣上熱搜。

“天啊,夢裡夢到喝了一杯珍珠奶茶,那個甜味,真的超真實。”“我已經半個多月沒吃火鍋了!我快哭了!”每天都有無數的“愛而不得”的男孩女孩發出這樣的呼聲。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陳歆磊表示,疫情結束之後餐飲業肯定會出現報復性消費,當年SARS過後就是這樣。

正如有網友所言:我的報復性消費,主要是指報復性地吃喝。

當然,除了吃,“美”也是重要的。

“年前種的睫毛掉完了,燙的頭髮快沒彎了,做的美甲長出一截了,我還是沒能邁出村口一步。”盈盈是名美甲師,本應初六就恢復營業的她,目前還待在老家沒有回來。

“疫情過後,我最想做的就是打扮得美美的出去瘋玩幾天。但現在看來不太可能了,因為每天都會有客戶在微信問我什麼時候能開業,等疫情過去,第一件事就是來店裡做指甲。”

“有客戶跟我說,如果理髮店再不開門,全國男生即將進入流星花園狀態,女生即將開啟超級女聲模式。”阿海是名髮型師,他的店所在商鋪要求不早於2月17日開業。

“我們理髮師的群裡有人開玩笑說,燙頭行業年後會迎來高潮,因為大家的頭髮都有足夠的長度和量了。”

諮詢公司凱度近日發佈的調查報告指出,在疫情期間,旅遊、餐飲、外出娛樂等行業受到了非常大的衝擊:這三個行業有約75%的消費者徹底取消了相關消費,還有約17%的消費者減少了支出。

但是這三個行業的消費反彈潛力巨大:有82%的消費者會恢復外出餐飲消費、78%的消費者恢復旅遊、77%的消費者恢復外出娛樂。

運轉起來,就能恢復

——第二產業等復工

“我們公司的賬戶上就只有一兩萬人民幣,你敢信?”小薛是青島一家轉口貿易公司的財務,她告訴記者,公司的貨還都在港上,港雜費就是很大一筆支出,找車運輸也不大好找。

“大家都沒上班,沒貨也沒業務,資金週轉就受影響;沒有錢進賬,貸款到期了可能都沒錢還。這兩天我們老闆自己聯繫了兩家銀行,打算換貸款銀行了。”

但同時,小薛也告訴記者:“不過怎麼說都是第二產業,等大家都復工了,慢慢會好起來。”

凱度的報告也顯示,日化等第二產業有著較好的發展前景。從較長期的變化來看,雖然在疫情期間大家已經盡全力買了防疫產品,疫情結束後,83%的消費者仍然會購買口罩和消毒液儲備在家裡,65%的人會把戴口罩變為日常習慣,76%的人會重視購買的個人與家庭清潔用品的殺菌消毒功能,63%的人會為了消毒而購買相關家電。

正如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所言:“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是階段性的,是暫時的。本次疫情與春節重合,對旅遊、餐飲、娛樂等服務業造成了影響,延長假期和推遲開工,對工業生產和建築業也會產生一些衝擊。因此,疫情可能會對我國一季度的經濟活動造成擾動,但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後,經濟會較快回到潛在產出水平。”

渡盡劫波,買房買車?

——汽車市場將迎一波短暫消費高峰

“疫情告訴我們,上班了一定要買車,不然班都上不了。”

“疫情告訴我們,能買房的時候別猶豫。特殊時刻,房東不租給你,酒店你進不去。”

這段時間的你,有沒有這樣的感想?是不是把搖號和存錢提上日程了?

13日,中汽協表示,此次疫情對汽車行業一季度的運行情況巨大,行業產銷將會出現較大幅度下降。1月份的汽車銷量同比下降27%,新能源汽車銷量更是同比下降54.4%,幾乎腰斬。

“但疫情結束後,抑制的消費需求將會在短期內得到釋放,汽車市場將會迎來一波短暫的消費高峰。”

汽車行業機構分析稱,此次疫情將引發居民對於公共出行安全的思考,這對於居民首次購車需求會產生新的刺激點,或將加速產業格局的優化調整。

專家:房地產市場會逐步回溫

面對全民戰“疫”,眾多房企銷售按下了“暫停鍵”。北京、福州、廣州、成都等多地陸續叫停了售樓處的銷售活動,建築、交房、公積金辦理等上下游環節也紛紛被延後。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從2020年1月下旬開始,大部分開發商的成交量相比往年春節期間的成交量下跌了95%。

交易停滯,必然讓房企感受到更大的資金壓力。為順利簽約,降價促銷是不少企業的選擇。中國指數研究院研發中心總經理白彥軍指出,在一季度以及二季度,各大房地產開發商降價的促銷的預期比較明顯。

中國指數研究院研發中心研究副總監曹晶晶也表示,樓市短期調整不可避免,無論主動或被動購房需求都會受到一定影響,樓市“小陽春”也會受到衝擊。但影響主要集中在一季度,二季度開始,隨著疫情逐步受到控制,房地產市場會逐步回溫,需求等總體或呈現向後順延的狀況。

火鍋店會被擠爆炸,一口氣去奶茶店買十杯,東北澡堂子裡的泥能把下水道堵了……


若心飛揚何懼悲傷


疫情來臨時,宅在家中成為主要的生活方式。雖然不能再出去呼朋喚友,餐館就餐人數大幅度減少,但是一些春節訂單改為延期。外賣依然火爆,特別是美團推出的“無接觸配送”,可以大大降低病毒傳播風險,讓消費者足不出戶依然可以享受各種美食。

網購可以避免了人們到人群密集的場所購物,更受到消費者歡迎。平時喜歡出去浪的,也改為去超市購買日常生活用品,實體店再次出現了排隊的現象,每天都不缺客源,很多餐飲消費需求變成了到實體商品購買生鮮產品, 超市、便利店迎來了增長季。

還有服務業恢復速度快,製造業持續擴張。

當前我國服務業佔據主導的經濟結構,服務業的快速恢復,對全國經濟增長會產生明顯提振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