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遵醫囑,可拿不到藥。”救命藥一藥難求,有何解決辦法?

在過去的一個月時間內,謹遵醫囑用藥成了壓在湖北眾多慢病患者身上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儘管在各大媒體平臺,慢病各領域專家陸續發出各種警示:“新冠肺炎感染後發展到重症的患者往往帶有基礎疾病,慢病患者群體在新冠肺炎的疫情下更危險、更脆弱。所以,慢病患者切不可自行停藥,斷藥後也絕對不可以選擇忍一忍、等一等……”

“我想遵醫囑,可拿不到藥。”救命藥一藥難求,有何解決辦法?

◎ 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疾病和腎臟疾病成為殺傷力最大的四大基礎性疾病。/ 上觀新聞

但是,慢病患者心中總有說不完的苦。在微博、知乎、豆瓣等平臺總能看到諸多患者的抱怨:“我想遵醫囑,可我就是拿不到藥。”

在“封城”下的整個湖北和各種“硬核”的地方城市,慢病患者想要規律用藥幾乎不可能。

“有誰知道縣裡哪家藥店有賣倍他樂克片?我爸有心臟病,這個藥已經吃完好多天了,快遞不送黃岡,我家附近的藥店都不賣這個藥,有這方面消息的朋友嗎?拜託了!”2月15日,來自湖北黃岡羅田縣的劉易陷入了兩難,父親已經連續一週斷藥了,他著實有些擔心。

新冠肺炎突如其來,對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場考驗。尤其對我國3億慢性疾病患者而言,這場考驗關乎生命。

“我想遵醫囑,可拿不到藥。”救命藥一藥難求,有何解決辦法?

◎ 常見慢性病。/ 智研諮詢

劉易的父親是心臟病患者,在2019年末被查出早搏,醫生囑咐一天一片,每天堅持服藥。然而,劉易怎麼也沒有想到,在2020年初,疫情打亂了父親的用藥節奏,湖北武漢爆發新冠肺炎遭遇封路,同屬湖北的黃岡也人人自危,使得需要定期去醫院開藥的患者不得不放棄前往醫院就診,以降低交叉感染風險。但同時,由於出行不便,許多患者家中的常備藥出現了斷檔的情況。

“我真的太發愁了,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又不敢去醫院取藥,生怕父親本是小病從醫院回來就變成大病,那太得不償失了。”無奈之下,劉易只能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平臺紛紛發帖,希望能夠得到解決辦法。

面臨這一困境的患者並不在少數。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湖北地區有近1300萬慢病患者,他們的大規模缺藥將有可能導致新冠疫情的潛在次生風險。

PART.1 害怕去醫院轉線上購藥 收到的答覆是“停運”

慢性疾病患者購藥本身就是一件麻煩的事。

平常,為了能夠幫助父親買藥,劉易會反覆跑醫院,這也無謂地增加了時間成本。“到社區醫院取藥,藥品種類經常會不全。而到大醫院取藥,規定只能開7-14天的藥量,所以,我經常會經歷‘醫院掛一次號,取一兩盒藥’的情況。”

雖然常常吐槽,但眼下父親的藥物真正出現斷檔時,他更是深感無力。“出門不方便、縣醫院門診關閉、周邊藥房無藥,去大醫院更是成了件奢侈的事。鄰居懷孕6個多月,想要去產檢都出不了村。”在疫情爆發後,湖北多家醫院已無普通患者就醫,絕大部分醫院正在進行整頓,改變醫院內佈局,接診後只接收發熱患者。

“我想遵醫囑,可拿不到藥。”救命藥一藥難求,有何解決辦法?

◎ 1月21日,武漢市第七醫院發佈緊急公告稱,該院被確定發熱患者定點診療醫院,門診全部用於接診發熱患者。

無奈之下,劉易決定網上購藥。但是,在找到需要購買的藥物,與藥師簡單溝通後,劉易得到的回覆卻是:停運。“我在線諮詢了一家醫藥電商平臺的藥師,她告訴我,黃岡很多地方快遞公司都進不去。”劉易說。

針對劉易反映的情況,39深呼吸在第一時間聯繫了阿里健康大藥房和1藥網相關負責人,也得到了同樣的回覆:對於來自湖北孝感、黃岡、荊州、天門、咸寧、仙桃等地區的用戶,受限於物流停運的影響暫時無法提供送藥服務。

“為了方便湖北武漢城內的居民得到及時救治,我們為他們開通了綠色通道,聯繫了EMS和順豐兩家快遞公司,以便藥物及時送達到患者手中。但是湖北除了武漢之外其他地方的快件快遞公司都不收。所以,目前藥物供給問題比較大的地方不在武漢而在湖北省其他區域。”阿里健康相關負責人說道。

“我想遵醫囑,可拿不到藥。”救命藥一藥難求,有何解決辦法?

◎ 阿里健康大藥房網站的物流公告。/ 網絡截圖

如此,面對現實存在的情況,慢病患者只能將解決方案寄希望於自行調整藥物劑量。“藥快吃完了,是不是可以選擇隔一天吃一次,或者停一段時間,等過一陣能去醫院再吃?”來自湖北孝感的54歲方阿姨同樣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三年前的一次體檢中被查出患有心血管疾病後,在醫生的建議下,方阿姨開始了每天服藥治療,也就是在那時起,她的日常開銷中,多了一筆藥費賬單。

用藥控制心血管疾病成了方阿姨每天必須進行的一項工作,但此時,她的藥物快斷檔了,方阿姨尋思:是否可以靈活變通調整劑量。

“我記得此前剛開始服藥時,我是從最小劑量的藥物開始。服藥一週後發現,效果不好,開始了兩種藥物聯合應用,在病情正常維持1-2個月,我又逐漸減掉第二種藥,直接用最小劑量的藥物來維持效果,”方阿姨告訴39深呼吸,“不管如何換藥或改變劑量,總之,用藥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而既然當初可以靈活變換藥物種類和劑量,那麼,現在問題應該也不大。”

對此,醫院專家提出來反對意見。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心內科副主任李勇教授介紹,慢性疾病強調及早治療,心血管疾病防治和指導理念都越來越強調將血壓降得低一點,過去指數是降到140,現在是降到130以下;糖尿病也是一樣,患者需要及早地控制血糖,伴有心絞痛的患者更該及早用上抗血小板藥物並且長期維持治療,以預防嚴重的心肌缺血事件發生。

“慢性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慢性穩定性冠心病)就像休眠火山一樣,如果將血壓、血脂、糖尿病及吸菸等危險因素嚴格管好,疾病就會變成死火山。如果任何危險因素都置之不顧,任由其自然發展,它就會變成隨時可能爆發的活火山,導致嚴重的後果。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慢性疾病特別強調生活方式改變,並須對血壓、血脂、血糖採取藥物治療以嚴格管理,而對高危的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抗血小板藥物的長期使用對於疾病的全面管理也非常重要。”李勇教授說。

“我想遵醫囑,可拿不到藥。”救命藥一藥難求,有何解決辦法?

◎ 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由脂質、膽固醇、鈣和其他物質組成的斑塊在血管內形成而引起的慢性炎症疾病。/ 網絡

“可是,到了不得不停藥的時候,只能變通處理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方阿姨多少有些無奈。為此,她嘗試在線問診,可是在線醫生也都建議,不可自行調整藥量。“對於這藥需要吃多久,醫生的回覆只有四個字:藥不能停。”

網上買藥不能送達,停藥後會出現不良反應,誰能為慢病患者提供最佳解決辦法?這已經成為當下湖北慢病患者最想知道的答案,而慢病患者無法正常用藥的窘境更好比一把劍懸掛於患者頭頂之上,隨時有落下來的危險,這種局面必須馬上扼制,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PART.2 救命藥一藥難求 多方舉措仍難解決購藥難題

在微博、知乎等平臺發出斷藥缺藥聲音的網友不計其數。

“我在湖北,父親慢阻肺,家裡的常備藥馬上就吃完,藥店沒貨醫院不敢去,我要急瘋了!”;

“父親直腸癌晚期,因為疫情無法去醫院開藥,現在疼痛難忍,我該怎麼幫助他?”;

“外婆患有糖尿病,村裡書記去藥店沒買到瑞格列奈片,已經斷藥了,怎麼辦?急!急!急!”;

“有誰知道哪家藥店有賣替米沙坦片的嗎?我爸爸糖尿病患者,藥已經用完很多天了,京東不送湖北,美團附近藥店都沒有這個藥,有這方面消息的朋友嗎?拜託了!”

……

“我想遵醫囑,可拿不到藥。”救命藥一藥難求,有何解決辦法?

“我想遵醫囑,可拿不到藥。”救命藥一藥難求,有何解決辦法?

“我想遵醫囑,可拿不到藥。”救命藥一藥難求,有何解決辦法?

“我想遵醫囑,可拿不到藥。”救命藥一藥難求,有何解決辦法?

◎ 眾多網友反映斷藥情況。/ 網絡截圖

實際上,慢病患者當下的窘境也受到了政府部門的關注。

2月2日,國家醫保局發出通知,在特殊時期,為方便患者到醫療機構買藥,尤其是慢病患者的長期用藥,國家醫保局將積極支持“長處方”,實現“便民辦”。支持醫療機構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合理增加單次處方用藥量,減少患者到醫療機構就診配藥次數;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經診治醫院醫生評估後,支持將處方用藥量放寬至3個月,保障參保患者長期用藥需求。

針對這一政策,上海某醫院專家對39深呼吸解釋道:在上海、北京、廣州或者非疫區的患者,處方的期限都有了明確的延長,這對患者而言非常有利。患者在藥物吃完之前,可以先在網絡預約掛號,拿到醫生開具的處方單後前往社區衛生中心,當地的社區醫院都可以根據上級醫院醫生的處方直接開具延伸處方,之後會有醫藥公司通過遞送將藥物送到小區,如此,患者完全都可以不去醫院。

“我想遵醫囑,可拿不到藥。”救命藥一藥難求,有何解決辦法?

◎ 2月7日,廣州市醫保局宣佈支持“長處方”政策,患者經醫生評估,一次最長可以開3個月的處方藥。/ 廣州市

但從字裡行間可以發現:湖北區域並不包含在內。39深呼吸調查也發現,這一政策的確尚未在湖北正式實施。“雖然政策已經下發,但是我們線上平臺仍未接收到湖北區域‘長處方’訂單,一方面,這可能與民眾的知曉程度有關;另一方面,湖北區域的患者連出門都是奢侈,更別說去醫院了。所以,從目前情況來看,長處方並未能及時惠及湖北的患者。”某醫藥電商平臺相關負責人對39深呼吸說道。

此外,也有醫生向39深呼吸透露,這一政策雖已頒佈,但醫院尚未發現有患者前去開具“長處方”。

在此窘境下,各大電商平臺紛紛發出“湖北地區缺藥登記”服務。據阿里健康透露,目前,平臺已經收到成千上萬份來自湖北用戶的緊急缺藥求助信息。其中包括慢阻肺老人、癲癇兒童、肝移植手術患者,甚至還有重症肌無力的罕見病患者,他們無一例外,都需要長期服用治療藥品,一旦停藥,極有可能引發各種斷藥反應,嚴重的會危及生命。

“我想遵醫囑,可拿不到藥。”救命藥一藥難求,有何解決辦法?

◎ 支付寶搜索“缺藥登記”,進入湖北專區。/ 手機截圖

可是這一登記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湖北地區缺藥的患者一定要在平臺登記,否則無法拿到所需藥物。

同樣是來自湖北孝感的56歲王美霞是冠心病患者,在2019年10月剛剛配置了支架,必須同時服用兩種抗血小板的藥物,且必須堅持服用足夠的劑量。在出院之前,醫生交代她一定要定時連續服用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一年以上。可是,現在藥已斷檔,根本沒辦法出門去醫院,王美霞不知道該怎麼辦。隨後,王美霞只能在兒子的幫助下通過線上購藥平臺進行缺藥登記,期盼得到回覆。

“目前登記藥品需求的用戶遍及湖北全境,且大多來自當地的鄉鎮。其中慢病用藥需求佔比高達87%。”阿里健康“缺藥登記”項目負責人梁素娟介紹,該項目基於阿里健康“全球找藥聯盟”平臺搭建,目前已與全國數百商家建立湖北缺藥救援小組,緊急聯動湖北當地的物流配送企業,打通一條24小時的特殊綠色通道。經過幾個晝夜的努力,已為半數以上的登記用戶送出亟需藥品。“但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是,由於疫情期間的出行和物流限制,仍然有一部分隔離地區的登記用戶,比如湖北孝感、黃岡、荊州、天門、咸寧、仙桃等地,無法及時獲取我們已找到的藥品”。

“我想遵醫囑,可拿不到藥。”救命藥一藥難求,有何解決辦法?

◎ 平臺顯示湖北6個城市停運。/ 手機截圖

藥網工作人員也對39深呼吸表示:“我們藥物庫存充足,孝感地區也能送到。但是湖北地區的訂單必須要通過缺藥登記的入口進入。只有通過這一模式我們才能配備專門的藥師進行對接、處理,最終將藥物送達到患者手中。也就是說,如果通過常規的渠道進入購買頁面的訂單都不接收。”

可見,要想打通最後一公里仍有諸多難題亟待突破。

PART.3 最後的掙扎 為了續命值不值得去冒險?

“實在不行,只能離開湖北去其他城市的醫院就醫取藥了。”

丫丫來自湖北孝感安陸,父親患有糖尿病需要長期服藥,但眼下,現有藥量最多隻夠3天,“我爸中間還斷了兩天沒有吃,這藥在小縣城買不到,我們一直在武漢醫院開的。”

2月16日,丫丫在淘寶上幫父親做了缺藥登記,但是隔天淘寶短信就告知她沒有藥,隨後,她跑到社區醫院也被告知沒有這種藥,而醫藥電商平臺也顯示買不了、送不到。

“武漢不知道何時才能解封,父親馬上就要斷藥了,該怎麼辦?沒有菜我們家可以湊合一天兩頓,但藥不能停,時間不等人啊!實在不行,我們只能去其他地方試試了,”丫丫打算帶著父親去其他城市的醫院,“新聞說在武漢地區死亡的病例中,大概51%的人都是有高齡和慢性病的疾病病史。慢病患者一旦感染了新冠肺炎,會在基礎疾病的基礎上感染炎症,並進一步擴散演變為重症。所以,為了保險起見,還是去其他地方比較好。”

“我想遵醫囑,可拿不到藥。”救命藥一藥難求,有何解決辦法?

◎ 2月4日,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蔣榮猛表示,武漢確診死亡病例平均年齡68歲。/ 微博 @央視新聞

當丫丫打算為了續方而冒險離開湖北時,還有不少其他非肺炎危重患者不得不為了繼續治療,在手足無措之際發出求救信息。2月18日,有網友在微博發佈求助帖稱:家人因患癌在武漢協和腫瘤中心治療並在手上置picc管,而picc管需要每週維護,但是在武漢協和腫瘤中心被徵用於新冠肺炎患者治療後,家人一直找不到地方進行picc管維護。

於是,在超期14天且置管穿刺點發紅的情況下,該患者家屬不得不緊急求助在線問診平臺的專家進行遠程視頻指導,並在家動手花了一個多小時勉強維護。

據39深呼吸了解,患者在置管後第一個24小時必須換藥。之後如果傷口癒合良好,無感染、滲血時,每7日需要更換敷料和通管一次。而picc管長期不維護或者維護不到位,患者隨時有感染和血栓的風險。

“官方發佈的非定點醫院我們基本也都電話聯繫了,有的電話一直處於忙音狀態,打通了也表示不接待患者picc維護拔管,少數可接待的醫院聲稱不接診外院患者。武漢不僅僅只有新冠肺炎患者,在醫療資源緊張的武漢,現在我們不奢求可以繼續每週維護,更不奢求繼續住院檢查治療,只是希望能有一家醫院能接收患者拔管,讓患者不再承受感染和血栓的風險。”該網友說道。

目前,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北上廣一線城市三甲醫院的醫生馳援武漢,武漢當地也出現了患者由於醫生集中新冠肺炎治療而被轉移了,諸多患者陷入無法治療的窘境。除了上述網友外,很多已經被診斷為III期肺癌的患者也不由得心急如焚,“如果因為疫情延誤了治療,III期轉變為IV期,我該怎麼辦?”一位III期肺癌患者對39深呼吸擔憂地說道。

“我想遵醫囑,可拿不到藥。”救命藥一藥難求,有何解決辦法?

◎ 當肺癌進入IV期,表示癌症已經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 新華社

面對患者的訴求,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射治療中心副主任樊旼教授表示,新冠肺炎的存在會導致患者群體對其安全性造成擔憂,這是客觀情況,但在當前形勢下,腫瘤患者或是其他免疫力低下的群體,更該注重保護自身安全減少前往醫院的可能。

“我們要根據當地具體疫情情況和政府給出的明確防控措施安排,從大局出發,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可以先考慮接受一些相對比較簡單的治療方式,如此,在疾病明確的情況下,依然能控制病程。同時,為後續同期進一步治療創造更好的條件,這是眼前患者可以採用的切實可行的方式。”樊旼教授說。

劉慈欣在《流浪地球》裡說: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發生在武漢的新冠肺炎,最後還是演變成了一場災難,它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疫情之下,人們的生活也處處充滿無奈。

“我想遵醫囑,可拿不到藥。”救命藥一藥難求,有何解決辦法?

◎ 2020年,有一個如《流浪地球》裡全球災難般的開局。/ 《流浪地球》劇照

當下,患者無論是治療還是用藥,都無法像正常時期一般規律進行,也正是此時,39深呼吸希望,在日常生活中,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如果一定去醫院、社區、藥房配藥,一定要做好保障。一方面,出門全副武裝,戴眼鏡、戴口罩、戴手套,減少密切接觸病毒。另一方面,一定要前往未收治冠狀病毒肺炎的醫療單位去配藥,提高安全保險係數。

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情緒管理對患者而言也至關重要。患者不可過度地緊張,年紀較大、病程較長、病情較重的患者需調整生活習慣,避免吸菸、飲酒,以防出現影響肺功能的情況,畢竟,只有全方位做好自我防護才能更好地應對疫情後的正常疾病救治。

截至發稿前,39深呼吸欣慰地看到,隨著各行各業陸續復工,作為國民經濟“動脈系統”的物流業也在逐漸恢復活力。國家郵政局2月19日宣佈,我國快遞行業已恢復四成以上,物流行業超過一半快遞員已返崗。

“我想遵醫囑,可拿不到藥。”救命藥一藥難求,有何解決辦法?

◎ 世衛組織藍圖發佈疫苗最新臨床試驗進展。/ 世衛組織官網

希望就在眼前,湖北和其他重疫區的慢病患者目前可能還要繼續彷徨無措,但我們相信,這樣的日子不會太久。

願,所有疫情下的非新冠肺炎患者都能得到更好的救治;

願,烏雲儘快散去,陽光普照萬物生機。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姓名除專家外均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