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時期陳郡謝氏家族的興起與興盛

導語:"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唐朝詩人劉禹錫曾如此作詩,抒發了對歷史興衰變幻的感慨。晉代盛極一時的王謝二族隨著時間的流逝被埋藏在了歷史的塵埃裡,似乎成了古老的傳說故事。然而,琅琊王氏,陳郡謝氏,蘭陵蕭氏......這些以姓氏冠絕,名留史冊的龐大家族正見證了中國歷史上這一至關重要的歷史時期——魏晉南北朝。其中,陳郡謝氏以其在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出色的成就,成為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歷史重要的見證者之一,以其為例的名門名士,更成為了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標誌。

魏晉南北朝時期陳郡謝氏家族的興起與興盛

魏晉風流

選官制度的變更鑄就士族門第的興盛

我們可能會有所疑惑,歷史上驚才絕豔的人物不知凡幾,代代傳承繁盛幾代的家族也並非全無,但他們無一不因改朝換代或獨秀一枝而絕代消泯。但是,為什麼唯獨魏晉南北朝時期湧現瞭如此多的歷經多個朝代,延續百年的龐大家族,為什麼這些家族能夠在不同領域中都有所施展?這一切都要從魏晉南北朝時期特殊的選官制度開始說起。

在封建王朝下,一朝官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論是參與國家大事決策,還是為君主排憂解難,都對朝臣的能力和素質提出了要求。這就意味著國家需要一套固定有效的選官准則,以選拔人才任官述職。而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上,有這麼三套選官制度基本成為了貫穿整個中國古代史的選官主旋律——察舉制,九品中正制,和科舉制。其中從漢代開始延續的察舉制通過"舉孝廉"等手段來選取人才,而科舉制是魏晉南北朝結束後入隋唐以來才逐步成型的一種選官制度。與這兩種截然不同,自曹魏而起的九品中正制可以說是貫穿整個魏晉南北朝的選官制度,也是獨屬於魏晉南北朝這一時期的選官制度,可以說,沒有九品中正制,就沒有而今歷史上這一個魏晉南北朝。

那麼九品中正制何以能成為中國封建社會三大選官制度之一呢?這正是因為其擁有一套獨特的選官流程,這也正與我們提到的士族門第的形成有關。

察舉制度腐敗和僵硬導致中央人才匱乏,魏時曹丕初設地方中正官,以家世品行才學為標準,將人才分為九等,層層推舉考察授予不同的官級。儘管這一舉措擴大了人才選取的範圍,然而實際上是對世界大族的妥協,自此以後士族大家壟斷人才選拔大權。如此一來,寒門子弟難登朝堂,可以說士族通過此種做法,實現了政治和文化的雙重壟斷,這樣的資源籠絡的結果,無疑正是士族門第進一步壯大,走向了繁盛。陳郡謝氏等士族也由此登上了歷史舞臺。


魏晉南北朝時期陳郡謝氏家族的興起與興盛

九品中正制一覽

推動陳郡謝氏家族走向繁盛的榮譽之戰

追溯陳郡謝氏的家族史而上,可以從曹魏時期的典農中郎謝纘說起,那時的謝氏家族在各大名門望族中並不處於上流層面,相對而言可以說是比較弱勢。約莫西晉末,東晉初時,謝家才勉強能說誕生了一個可以名留史冊的人物——謝鯤,雖然說謝鯤一生努力,才為謝氏家族奠定了較高的地位,然而,此時的謝氏家族並不能算是頂流士族,更別說和當時如日中天的琅琊王氏相提並論,甚至直至東晉中期,謝氏家族也依舊不為各大老牌士族所看起。

也許,沒有這場至關重要赫赫有名的戰役,陳郡謝氏並不能發展到如而今所見的浩大繁盛,將會像其他眾多士族一般被大眾的視野遺忘,甚至於歷史的車輪也將朝著另一個方向隆隆駛去,漢族發展的歷史將就此被徹底改寫。而這場關鍵戰役就是歷史上那場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淝水之戰。

在那之前,謝家出現了一個真正名垂青史的人物,後來也正是他,成為了謝家當之無愧的代表人物——那就是謝鯤之侄,謝安。謝安所處的時期正是謝氏家族的上升時期,他以其個人出色的才能和絕佳的眼界推動著謝家在朝堂中佔據了更高的地位,通過宦仕一途,使得謝家發展極其迅速,伴隨著謝安總攬朝政大權,陳郡謝氏也成為了東晉最後一個"當軸士族"。

淝水之戰開戰前,掌管了長江下游的謝氏家族與上游當政的龍亢桓氏分庭抗禮,幸而謝安不斷從中調和周旋,才能在戰場上實現無間配合。除此之外,謝安也做好了周全的戰略準備,由自己坐鎮五州為都督,於此同時舉薦了謝玄,謝琰等優秀青年人才,並與桓氏通力合作,與桓衝桓伊等人密切配合,以以八萬人大勝有八十萬軍力擁有絕對優勢的前秦,並乘機北伐,擊潰了北方原本由前秦統治的北方民族政權。

自此以後,東晉往後十餘年再未受過北方外族的侵略,更為後來的南北朝格局奠定了基礎,可以說,淝水之戰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一個至關重要的歷史轉折點。陳郡謝氏也迎來了它的鼎盛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陳郡謝氏家族的興起與興盛

淝水之戰戰略動態圖


魏晉南北朝時期陳郡謝氏家族的興起與興盛

淝水之戰戰況

席捲魏晉社會的崇玄之風

老莊玄學,來由已久,魏晉之初,再復興盛,成為當時獨有的社會風氣,玄學家也在當時擁有了很高的地位,受人崇敬。而謝家的崇玄之風,可從謝鯤談起。"若遇七賢,必把臂入林",謝鯤慕七賢,好談玄,在他的帶領下,一眾謝氏子弟也紛紛成為談玄名士,佔據重要地位,諸如謝安,謝玄,乃至謝靈運,謝道韞等人,這些赫赫有名的人物無一不是精於玄談之士。甚至留下了"東山氣度"的美名。

這樣風氣正順應了當時的社會風氣,謝家名士在帶動社會風潮的同時,其實也正是受到了社會風尚的影響,玄談,也正是在諸如陳郡謝氏這般士族世家的引領下,成為中國古代文化史中獨特的魏晉風向與象徵。

魏晉南北朝時期陳郡謝氏家族的興起與興盛

魏晉玄學

結束語:在奔流不息的歷史長河中,一個家族的興亡衰勝也許毫不起眼,然而我們從中卻可以窺見一整個時代的風貌風向,興衰轉折。當陳郡謝氏不僅僅再是一個脫胎於九品中正制,興盛於淝水之戰,擁有玄學家風的普通士族,我們也可以從它身上,穿越千百年,溯流而上,得以窺見一個魏晉南北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