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回看孔子的一生!

《論語》是一部經典大作,這其中也貫穿了孔子的一生,讓我們一起讀《論語》,憶至聖先師——孔子!

《論語》中回看孔子的一生!

孔子曰:“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孔子說:“我小時候也是窮孩子出身,所以會做很多事。據記載,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母親顏徵在,在尼山禱告生下孔子,所以孔子名仲尼。孔子三歲時父親便去世了,十七歲時母親去世,孔子年少時,在村子裡做過會計,放過牛羊,而且每件事都完成的很好,賬目管得井井有條,牛羊養得膘肥體壯。

《論語》中回看孔子的一生!

子曰:“吾十五志於學。”

孔子說:“我十五歲的時候就立志於做學問。”孔子在年少時已經立下志向,而且孔子做學問不單單是為了混口飯吃,正如孔子說:“三年學,不至於谷,不易得也。”就是說學東西學了三年還不著急找份工作,是很難得的。全身心地追求學問,這是孔子一生的事業。

孔子十九歲時娶了顏徵在為妻,二十歲生下兒子,由於魯公送了一條鯉魚,所以為兒子取名孔鯉,字伯魚。

《論語》中回看孔子的一生!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孔子入了太廟,每件事都要問。有人說:“誰說這個鄹大夫的兒子懂得禮呀?他到了太廟裡,什麼事都要問別人。”孔子聽到了說:“這是禮呀!”這一段是孔子在魯國的太廟裡發生的一件事,孔子到了太廟後,問這個是幹什麼的,那個東西是做什麼用的,每件事都問得很清楚,有人就說,這個鄹人之子懂禮嗎?進去太廟後什麼事都問,這件事傳到孔子那裡,孔子說,這就是禮呀!這裡說一下鄹人,鄹,是一個地名,在今天的山東曲阜東南,孔子在這裡出生,孔子的父親曾做過鄹大夫,所以這裡所說的鄹人之子就是孔子,這個時期孔子已入朝為官。

《論語》中回看孔子的一生!

子曰:“三十而立。”

孔子在三十歲的時候已退出政壇,開始了自己人生中的教學生涯。那時候只有貴族子弟才能學習知識,普通的老百姓是沒有機會的,可是孔子開設的學堂卻沒有門檻,只要你來,就教你。而且這個學堂開設的很成功,當時很有權勢的孟僖子都把自己的孩子送過去讀書。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談到季氏(魯國的大夫)在自己家廟的庭院中使用六十四人舞列的事說:“這樣的事他都忍心去做,還有什麼事他不忍心做呢?”

這是魯昭公二十五年發生的事。八佾是指八八六十四個人排成隊伍跳舞,這樣的陣仗只能在魯公的朝廷上演,季氏卻在自己家的庭院中擺這樣大的場面,是屬越級了。不久魯昭公就和季氏打了一仗,結果魯昭公敗了,魯國亂了。

《論語》中回看孔子的一生!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魯國亂了後,孔子便到了齊國,在齊國聽到了《韶》樂,有三個月嘗不出肉味來,說:“想不到《韶》樂的美妙竟能達到這樣的境界。”

在齊國時,齊景公向孔子詢問該怎麼行政,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句話很有名,就是說皇帝你要做得像皇帝,臣子要做得像臣子,父親有父親的樣子,做兒子的有做兒子的樣子,這樣各安其位,國家才能平穩發展。但是孔子並沒有能留在齊國為官,原因是齊國使臣晏嬰在齊景公面前說了孔子很多壞話。孔子在齊國呆了一年,便返回魯國了。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孔子返回魯國後依然從事教書的工作,這是孔子的中年時期,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是孔子依然樂在其中,他說:“吃粗糧,喝白水,彎起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在我看來就像浮雲一樣。”孔子很厲害的一點就是在任何時候,都能享受生活,並且樂在其中。

子曰:“五十而知天命。”

孔子在五十一歲時在魯國從政當官。幹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夾谷之會。

魯定公與齊景公在夾谷(夾谷在齊國,今山東萊蕪境內)舉行會談,由孔子輔助。當時齊國與晉國爭霸,想讓魯國服從自己。齊國一位大臣向齊景公建議,讓當地人用武力挾持魯君,迫使魯國屈服,齊景公接受了他的意見。會見進行到一定時候,齊國人藉著歌舞表演的名義,讓一群人拿著武器擁到臺前。孔子見勢,當即快步衝到臺階前,斥責說:“這種野蠻的樂舞為什麼會拿到兩國國君會面的場合上來?”齊國國君只好命令他們退下。

齊國官員又請求演奏宮廷音樂。齊景公同意後,上來一群侏儒小丑,亂叫亂鬧。孔子又上前說:“匹夫戲弄諸侯的,應斬。”齊景公無奈,只好下令把這些人斬了。齊國又在會盟的文書上做文章,也沒有得逞。

齊國失敗了,魯國取得了勝利。這是孔子從政做的一件大事。

第二件事是墮三都。

當時的魯國,季孫,叔孫,孟孫三家大夫專權,他們建立自己的城池,擁有自己的武裝,威脅了國君的權力。孔子認為這樣的局面破壞了社會的穩定,導致動亂。建議魯定公毀掉三家所建的城。季、孫兩家的拆毀成功,而孟孫家堅決抵抗,沒有拆成。“墮三都”的計劃失敗了。

《論語》中回看孔子的一生!

孔子周遊列國

由於定公祭天之後沒把祭肉分給孔子,這預示著對孔子不再重視,所以孔子開始了周遊列國。

再次返魯

六十八歲的時候,才返回魯國。,以後專注於教育,一直到公元前479年,在魯國去世,享年73歲。

孔子的一生創立了儒學,他是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