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教育我的孩子在班里不要太拔尖,这样好吗?

潮汕chen姐姐


同意,我从一年级起就跟他说不要考前三,五六名就可以了,但其实我认为小学,前三分之一就可以了。

我和老公都是拔尖过来点,博士毕业,所以了解所谓拔尖的心态和历程。

小学内容,要拉开距离,就靠认真,刷题,然后在外面上课,超前学,我觉得这是浪费时间,所以从来不刷题,不上奥数,有空就多看书,听小说,聊聊天,早睡觉。老师经常说我们孩子太可惜了,使劲抓抓就是尖子生,我也不说什么。小学的尖子生,都是假的,没必要争。我自己的孩子,自己知道,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强,就等着以后发力了。

很多女生,凭借刷题和补习,成绩数一数二,觉得不可一世,这对性格的培养也没有好处。

但是,这是也前提条件的,家长要给孩子准备好学校,不需要择校考试,能够从容的学习。


九锡2019


刚才才和二年级的儿子讨论这个话题,头条真有毒。

话说,大宝一二年级都在班里表现得比较优秀,大考小考基本排前面,各方面表现都不错,连带着老师经常在群里表扬我这个妈妈,我感觉吸引太多目光了,都不怎么敢在群里发言了,枪打出头鸟哈。

这不,期中考试刚过,就今天老师起码在群里夸了孩子和我这个妈妈不下5次,感觉好心累!刚才就问儿子,怎么办?大宝说,只能再接再厉了呗,只能更强才行了,不然就很不好了!

所以,我认为还是有利有弊的吧,我是担心孩子以后承受不了失败的压力,另一方面,孩子也有可能会越来越努力。


佳茗5962872


我是一名宝妈,我家孩子今年刚上一年级,踏上了他为期9年的义务教育,虽然他现在的成绩并没有惊天动地,排在班级中游,如果我家孩子可以做到在班级里拔尖的花,我大概会开心到晕过去!所以我真的不太理解你这和做法,为什么要教育孩子在班里不要太拔尖呢?

相信每个父母对孩子的期望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且如果小孩子能做到在班级里拔尖的话,说明他是真的聪明而且有下过苦功,作为父母这时候应该多表扬,而不是要求他低调。

教育孩子不要太拔尖这个问题,要看孩子的能力以及现在处于哪个阶段。

有时候,拼了小命的去争取,也未必能得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成绩,所以如果在孩子还没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甚至成绩本身不太好的时候,教育孩子不拔尖,那恐怕会起反效果。

这时孩子正愁找不到借口,结果你和他说,不用拔尖。哦,那感情好啊,这么烂的成绩,可不是没拔尖么!这也就不用再继续努力了。

只有当孩子的成绩,已经基本稳定跻身于第一梯队,再向上前进已经非常费力的时候,这时告诉孩子“不要太拔尖”,可以有效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这才是有意义的。

我认为父母最好不要贸然对孩子说不要太拔尖,对他好强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对你小孩的成长是不好的,有可能会造成他再也对什么也不感兴趣或者感兴趣也没有以前那种好强的激情去做或学习,也可会引起他的反叛性,也可能觉得你不爱他。


宝妈啊玲


我也是这样跟自己的孩子说的。我家孩子今年二年级,很好强,喜欢被夸奖,会因为得不到老师的奖励而失落,会因为老师不叫他学霸而耿耿于怀。

像这类争强好胜的孩子,一定要让他淡化名次。如果低年级他一直都名列前茅,到了高年级没办法保持,他的优越感会很受挫。我们不该助长孩子的骄傲,也不能跟孩子强化成绩的重要性。我个人觉得孩子考的差不多就行。在班里能排在15名内就可以了,不能总让他当第一第二。当第一名的确很光荣,无数光芒环绕着孩子,不由让他沾沾自喜。如果有一天,他考差了,不仅家长接受不了,老师更是失望。大家都忘记了,他只是个孩子,出错是很正常的。然而,大家都认为他没有尽力,对他加以批评。

当第一名要背负太多的压力了,我们怎么忍心让孩子承受那么多。我们应该教会孩子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以平常心去面对成绩和名次。孩子就该快乐地学,快乐地成长!


yang410738573


我觉得这种教育方法不好。

第一,我觉得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的不想考第一的学生也不是好学生。

我记得我当学生的时候,是想拔尖的,而且是想成为第一的那种人,偏偏我小学的时候经常是全校考个第三的那种。每次成绩下来,我都能难过许久,而且考试完的那一段时间,我会学到晚上很晚。终于在五年级的时候我后来居上成为了年级第一。

好学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会受到老师的特别关注和喜欢的。而且你还会成为学校里无人不晓的风云人物,每次发言,颁奖各种好事老师都会想到你,也会让自己更有自信。

说句不好听的话,你和一个一般的学生吵架,同时犯错,老师会认为那个同学欺负你,耽误你学习,受批评的一定是那个同学。



第二,现在是一个出名要趁早的年代,而不是藏拙的年代,好机会稍纵即逝,抓不住就不再来

以前我们老祖宗总是讲究中庸之道,并且奉为经典的为人处世之道。

但是现在年代变了,你需要越闪亮越好,你需要抓住每一次表现的机会,让老师注意到你。你甚至可以成为神童,成为天才,让你的人生提前和别人不一样。

为什么?因为现在是一个速食的时代。老师同样的也没有那么多的功夫去发现你的内在。而你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就不能低调,而是要让他看到。



第三,俗话说的好啊,会哭的孩子有糖吃,拔尖的孩子讨人喜欢。

你可以看到无论谁提到什么人,都会说谁谁家的孩子多么厉害,多么优秀。你很少听到有谁提谁谁家的孩子多么平庸。。除非是混到特别差的那种,成了邻里之间的谈资。

所以最后,我觉得家长的教育观念也要更新换代,而不要停留在以前的思想里。


煮酒论高考


我感觉不好,你不让他太拔尖,孩子心里就会有一种不用太积极的想法。感觉自己学的还可以,不用在复习了,不用太辛苦了,自己学的够用了。长时间下去怕影响他的成绩,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鼓励她,如果他成绩好可以上更好的学校。我女儿初中班长年组700多人考前10,班级总是第一,很优秀,高中考的实验。高中上一年了和女儿说,在班级里也就是20多名吧。所以说多么优秀的孩子也要多鼓励,人外有人,你去的环境好的学校学苗都好。你的孩子如果有能力,还是要鼓励他能学到最好。他的起点将来也一定会很高。


关注孩子成长问题


好,很好,非常好,这样子孩子就可以潜伏在班里,当适当的时候就变成一匹黑马,秒杀全场?

错,大错特错,有四点必须说出来:

第一:如果他能力非常好,然后在班里就一直考中等分数,久而久之,他会变得非常高傲,认为第一名本来就是我的,只不过我没认真考而已;

第二:一直隐藏真正的实力,最终的后果就是不知道自己的实力到底有多少,就算在适当时刻真正变成黑马,那么如果考砸了,对他的自信心也是一种莫大的打击;

第三:别的学校雪孩儿不知道,但我见过的学校,基本会对孩子的成绩进行排名,试问这样子对孩子公平吗?人们只会记住状元,探花被知道的可能性有多少?

第四:当孩子一直以普通的成绩展现在老师面前,那么老师会觉得这孩子平平无奇,肯定不会重视孩子,很多人说千里马肯定会遇上伯乐,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你不展现你是千里马的能力,不证明自己是金子,谁会认可你?


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尽最大能力考出自己的好成绩,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不是吗?


雪孩儿


一般家长的思维都是教育孩子要出人头地,要当尖子生,追求卓越,您的想法确实很独特,我想这更彰显了家庭的自信,其实有很多名人也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太拔尖。

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曾说:“让你的孩子努力考7-17名,第一名和最后一名都是他的朋友如果你的孩子是第一名,那就让他别那么努力,轻松点进七到十七名里,那才能成功嘛。如果你的孩子是后几名,那就让他努力进到前17名里面。”

现在世界精英都不是当年的尖子生,他们在班级的排名是第七名到第十七名。原因就是这些孩子人际关系更好,可以和第一名做朋友,也可以和最后一名做朋友,而且孩子压力小,生活更轻松,是创意最好的。

无独有偶,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的教育理念也是不许孩子考第一。他曾在孩子中考前,跟孩子说,“你要是考上了北京最好的高中,我就跟你急,你要是考了第一,就跟你断绝父子关系!”

不只是学习期间不当尖子生,即使成人参加工作之后,不必太过展露锋芒,也是一种态度。如papi酱关于“职场C位”的观点曾引发网友的大讨论。关于职场C位,普遍的情况是,敢于展示自己、抢占C位的人在生活与工作中总是能获得更多的青睐。

但papi酱却认为,不管是C位还是D位,适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在职场中保持努力好好态度,且拥有独立的思考,遵从内心不忘初心。

家长有时这样教育孩子不要在班里太拔尖,但是孩子本身的想法却是想得第一,可以说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得第一的,这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本职工作就是学习,如果所在班集体的学习气氛很浓,孩子很容易被感染,积极向上,刻苦用功。

而且孩子如果已经到了尖子生的层次,是不甘心落后的,成绩稍微一落后,自己就会想办法改变方法,迎头赶上,孩子追求学习成绩名次,只要心态积极,能够正面对待压力,家长还是要鼓励孩子。

欢迎关注胡萝卜妈妈育儿说,70后俩娃妈妈,大孩子小宝宝的育儿知识尽在这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胡萝卜妈妈育儿说


你好,我是J老师,我来说说的看法。

孩子的教育,是每个家长头疼的事情。至于您的这种“不拔尖”的做法,我先保持中立态度。

我们先按着这个思路我们一起想一想孩子的发展。如果不让孩子拔尖,是不是就是说不让孩子在学校做事情低调,学习不用学太好,有活动尽量的躲得远远的,即便是参加活动也要宽宏大量的让给别人,能表现好的也要留点余地。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宽宏大量、不要嫉妒、做人要正直、诚实。这样长此以往孩子内心会有什么感觉:学习无所谓,活动与我无关,我必须做到“低人一等”。

我们经常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一个人活在世上就是要做点成绩、做出成就,不枉来世一次,您让孩子从小这样碌碌无为,以后真的难成大气。

我个人的意见是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孩子做任何事情只要做到尽心尽力,哪怕没有成功,也无愧于心,既然孩子可以“拔尖”,我们就要引导孩子养成正确的得失观,不能因为一次失败而灰心,也不能因为每次优秀而骄傲。很多的事情是需要孩子自己去发现,去理解,我们大人做好正确的引导,不要给孩子说这是正确,那是错的,正确引导孩子明事理才是最重要的。

个人见解,如有不妥,欢迎交流,不喜勿喷!




J老师百分课堂


你好!

你一直教育你的孩子不要在班里拔尖,这样做一点也不好。

第一:我分析下你这样做的动机。

1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信息如此的灵通。有的家长可能看了太多的育儿文章,大致说小学和初中里前几名拨尖的学生,长大后学习会退步了。

具有潜能力的孩子,一般成绩都在7-15名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大学习越好。

2 .有的家长确实是为了孩子考虑,拔尖的学生必然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应对学习。而且,还要上很多的兴趣班。

家长为了给孩子减轻些压力,告诉孩子不需要那么拔尖,只需努力就好。这其实也是家长的态度。

第二:这样做好吗?

这样做一点都不好,为什么?

因为我也有这样想法,也怕孩子思想上有太大的压力。我经常告诉儿子不需要拔尖,班里第二也挺好,可结果呢?

原来,他的数学成绩都在90分以上,现在呢,下滑到了80分,这也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

翻看每张卷子我发现,他每道题都会做,但就是太粗心大意了。儿子看到我对他的学习抓紧了,自己也用心了,这次单元测试就考了班里的第一。

第三:这样做的弊端。

家长经常给孩子输出这样的思想,他学习的积极性就小了,思维也会发散,说白了,就是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养成细心的习惯。

孩子会认为,反正父母又不要求我拔尖,考的差不多就行。这是非常可怕的,长此以往,他也不会主动学习,人变得懒散了。

第四:家长该怎么做呢?

不知你家孩子是什么情况,我高度重视的结果就是每天只要翻看他的作业,关注他的学习,他也就积极用力的学习了。

家长这样做,效果还是挺明显的,要是觉得有用,不妨也试一下。

希望能帮到你!我是 ,不对之处,还请大家帮我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