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狂欢,素人时代的直播经济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宽带基础设施的完善,推动着“云”生活模式的转变,办公、教育、医疗、电影,甚至旅游、售楼处、汽车、餐饮、娱乐业,都有向云端转向的趋势。李佳琦、薇娅的走红让人们见识了“直播带货”的魔力,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直播因“宅经济”再次显示了强大的“带货”能力。而与此同时,“云睡觉”“云蹦迪”等由居家隔离无聊而引起的“云上狂欢”,也在改变着人们的认知。

疫情之下,生活方式全面“云端”化

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习惯和方式,与之对应的是人们的生活全面云端化,对此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在展开云上服务。在协同办公、远程会议上,华为Welink、腾讯会议、会畅通讯、Zoom、瞩目等企业在疫情期间免费使用,由服务提供商安排云计算中心,以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向企业提供服务,实现在会议室、电脑、移动状态下的多方视频沟通。教育部门推动线上复课,实现“停课不停学”,在线教育平台,比如学而思、作业帮、猿辅导,相继推出免费直播,希望以此形式发展潜在用户,吸引客户留存。

在医疗领域,微医、丁香园、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纷纷推出疫情地图与新型冠状病毒线上咨询服务。同时,武汉协和医院、上海同济医院等线下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平台,也开设了在线问诊-发热门诊,网上答疑解惑,对初期、轻症居家隔离病人,给予专业远程指导。在生鲜电商领域,“云买菜”也火了起来,出现了半夜抢菜、预约订单爆满等现象,导致平台不得不运用共享员工、分时段下单、大量备货等手段来应对。

严重依赖线下的一些行业,比如房地产、汽车、餐饮、旅游、线下娱乐业等,在线下受到严重冲击的特殊时期,也纷纷借助直播等方式,向线上转型。在房地产领域,房企推出“云售楼部”,置业顾问们变身主播,把直播间布置成“售楼处”,或是在实景样板房进行直播,线上看房成为了特殊时期的选择。在汽车领域,宝马、一汽大众、东风小康、长城汽车等车企,也纷纷采用直播、VR看车、在线订购、试驾上门体验等方式蓄客。

在餐饮领域,堂食生意受损,但外卖火热异常。很多线下餐饮品牌,也选择直播方式,树立品牌形象,培养疫情下的消费者信任。自称“账上现金流撑不过3个月”的西贝餐饮集团,也转战线上,为顾客提供线上送餐和食材订购服务。旅游领域,也流行起了“云旅游”,到旅游平台上翻看旅游攻略、视频等。线下娱乐业,也借助抖音、快手,通过娱乐场景的转换,满足人们对现场娱乐的需求,打赏收益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线下损失。此外,快手还联合一二线城市的众多夜店和厂牌,发起了“云蹦迪”直播。

疫情之下,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皆被云包围,餐饮店把后厨变成直播间、大厨直接带货,各大汽车品牌开始“云卖车”、手机品牌排队开新品“云发布会”、全国500个楼盘直播“云卖房”,明星们开了一场“不见面音乐会”,连各大博物馆的国宝也开始在线“云工作”……

云上云下直播经济,睡觉引围观草莓大棚变直播间

2月10日凌晨2点,江西南昌95后抖音短视频博主“谁家的圆三”正在睡梦中。不过与他人不同,他睡觉是在手机直播镜头前进行的。等“圆三”醒来,他被“吓一跳”,共计54万陌生人在线围观了他睡觉。当天下午5点,“圆三”再次打开了直播,直播间人气在1分钟内达到了10万,网友们都催促“圆三”去睡觉。

根据抖音平台数据显示,当天约有1857万人围观了“圆三”睡觉,直播结束后,“圆三”的粉丝涨了60万,收获了7.6万元打赏。瞬间,“云睡觉”风潮在互联网上传播开来,在抖音平台上,模仿“圆三”睡觉直播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网友将自家猫睡觉的画面放在了手机镜头前,也获得了不少打赏。

有人利用“直播睡觉”引围观,有人在用“直播带货”解决农产品滞销难题,形成了“上万个果蔬大棚变成直播间”场面。王锡荣是草莓种植户,由于受新冠肺炎影响,道路不畅,春节后,王锡荣家的草莓出现了滞销。眼看大棚里的草莓滞销越来越严重,王锡荣不得不站在镜头前做起了“带货主播”,想通过直播的方式,把草莓卖出去。直播给王锡荣带来了直观的收益,草莓一下子从滞销变成了脱销,店铺每天的销量最高能达到3.6万斤。

不仅淘宝直播平台,疫情期间,多家电商利用直播的形式,启动了“助农”计划。在拼多多平台上,一位名叫王耀忠的商家,直播两小时就卖出了一万斤洋葱。快手电商邀请众多头部主播,免费为需要帮助的农业类电商账号助力卖货。苏宁方面推出了“家在苏宁拼购”直播计划,利用苏宁线下门店主播+网红主播,对农户商品进行一对一帮扶计划,苏宁流量+直播带货。

素人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

网络直播在走过了1.0时代PC端的秀场直播和2.0时代的游戏直播,来到了3.0时代——全民直播时代,不但大牌艺人和关注度高的品牌公司开始直播,就连普通素人人群也爱直播,直播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素人直播的快速发展备受关注。

互联网新技术和新平台的涌现,直播和短视频行业如打了鸡血一般,空前火爆,由此也产生了不同网红类型,其潜在的经济价值也相应不同。用户主权时代,网红只是摇旗呐喊的代言人,背后则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环境的极大成熟,这些都标志着新时代的来临:人人都是自媒体的素人时代。

电商直播,从价格体系、选品到呈现,都是独一无二的,“电商+直播”实际上缩短了买家和卖家之间的心理距离,从电视广告到网站广告,到现在坐在沙发上便可以手机观看,仅仅一个手机屏幕的距离,主播和观众的互动性不断在加强。与此同时,电商直播更给与了素人一个“火”的机会。

疫情之后,直播经济蓝海依旧

传统电商时代的拼流量操作已成为过去式,品牌与粉丝产生深度的情感连接已成为新风口。通过全场景融合进行营销布局,整合线上线下流量,升级购物体验,提供多种场景化购物通道,升级营销玩法,让更多的普通人、粉丝自发成为品牌的口碑推广大使,将人的“社交资产”实现“货币化”,对品牌打造持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移动端兴起,80、90的崛起,社交碎片化,很多品牌利用用户日常生活中的碎片化时间,通过轻松自然、生活场景化的直播渗透品牌意识,不知不觉中促进用户消费行为。微网红和素人一样,更贴近年轻人的生活,素人直播“离消费者更近”,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观看直播,若对商品感兴趣可以马上下单购买。

网红是社交电商的“利器”,他们自带社交属性,了解产品、懂得针对粉丝喜好去甄选产品,能为粉丝们节省大量甄别商品的时间,为粉丝带来全球高性价比产品,再加上网红自身的话题性、长期的互动内容产出与粉丝产生的强社交关系使得网红拥有其他营销推广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社交电商是基于社交关系的线上交易行为,和传统电商相比,社交电商的“人、货、场”也有其特色。比如,人的“去中心化”,这意味着人群碎片化和小众崛起。过去,KOL是“中心”,现在一个普通的素人也拥有成为意见领袖(KOC)的可能。

疫情过后,对于那些需要亲临体验才能体会到快感的特殊行业来说,大流量还是会回归到线下,线上只能作为一个小分支,用来收揽和过滤更多的新消费者。但是对于“宅经济”下的云上狂欢者而言,有了铺垫性的赢利,如何黏住用户,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将变得尤为重要。疫情之下,直播经济的爆发,一方面验证了线上线下结合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证实了线上经济的蓝海依旧广阔,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面对直播,很少人能够将防御值彻底拉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