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方舱数字图书馆开通,“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进方舱

上图方舱数字图书馆开通,“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进方舱

文字有力量,精神有寄托。“方舱读书哥”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全民抗“疫”时,阅读也是战“疫”神器。

澎湃新闻了解到,2月22日,上海图书馆联手湖北省图书馆,向湖北武汉方舱医院的患者和医护人员开通“上图方舱数字图书馆”:通过湖北省图书馆“方舱数字文化之窗”的“浦江伴读”频道,把“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 2020特别网聚活动和上图各大优质资源送进武汉方舱。

上图方舱数字图书馆开通,“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进方舱

打开微信,添加“湖北省图书馆”小程序,在“服务”栏点击“方舱数字文化之窗”即可。

就在2月21日,上海新闻出版局宣布偕同沪上各大出版社及音频平台共同发起“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2020特别网聚活动,集中推出一批线上阅读活动和文化服务。“上图方舱数字图书馆”将作为2020特别网聚活动的专业分会场与“中央舞台”联动互动,开通“悦读时刻”栏目,将上海的各类精品阅读资源送入湖北武汉的方舱医院。

今天20:00首场导读分享将由上海“硬核医生”张文宏教授分享健康与阅读,节目还将联线正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上海女医生。换言之,在湖北武汉方舱医院的人们可以第一时间看到这期节目直播。

据悉,在方舱医院建设之初,湖北省图书馆就针对疫情特别推出了“方舱数字文化之窗”,现已接入8万册电子图书、42万个图书音频、8482个视频、10万古诗词,连环画1080册,3万个专业课程等数字资源。

上图方舱数字图书馆开通,“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进方舱

上图方舱数字图书馆的数字资源

除了“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2020特别网聚活动,此番新开通的“上图方舱数字图书馆”,富含上海图书馆的海量优质数字资源:“名家寄语”资源包提供了90多位各界名家的手书寄语,其中包括闻玉梅、杨雄里、葛均波、张文宏等医学名家,以及陈佩秋、任溶溶、奚美娟、易中天、熊月之、赵丽宏等文化界人士的作品。

“微阅读”资源包则提供了王蒙、易中天、严歌苓、余秋雨、刘慈欣等名家的电子书1.7万余种,2万小时的听书资料,3500部阅读视频以及4500多本英文原版书。

同时,“上图讲座”资源包提供了530场精彩纷呈的在线讲座,其中有王蒙、葛剑雄、樊锦诗、林帝浣等众多名人;“家谱”资源包共有3万余种,其中8565种家谱全文影像可供线上查阅:此外,上海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全国报刊索引》晚清民国期刊全文库将开放 2万余种期刊,近1000万篇文献还包括80余万幅的图片库,其中就有当时原版原式的伍连德珍贵照片和防疫报道。

“为什么叫 ‘浦江伴读’,这里有 ‘君住长江头,我在长江尾’的意思。希望我们上海的所有数字资源和文化力量,能陪伴在方舱医院里的百姓,能给他们带去一份精神力量。”

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周德明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最初他在湖北省图官网看到了“方舱数字文化之窗”,觉得这个想法非常之好,于是和湖北省图联系,希望将上海图书馆的数字阅读资源一起接入方舱。“与此同时,上海新闻出版局偕同沪上各大出版力量,共同发起 ‘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特别网聚活动。我们觉得可以一起做好这个事,成为这股力量的其中之一。”

周德明说,这个计划的落地也经过了重重考量:“比如方舱医院里的病患需要打发时间,如果是纸质图书,恐怕还有消毒方面的顾虑。出于安全的考虑,我们觉得最好还是数字资源。为了版权问题,我们一一征得了合作方的同意,让原本只为上图读者服务的资源也能为方舱所享。”

“从决定临时闭馆的那一刻起,我们就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公共图书馆服务如何助力抗疫。在网络阵地上坚守并探索读者服务转型,是所有图书馆人的共识。”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看到武汉地区图书馆同仁们在抗疫最前沿——方舱开展实地与线上的阅读服务,上图人马上有了驰援湖北的想法。

“我们深信阅读也是抗疫神器,因为就如毛姆所说的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培养阅读的习惯能够为你筑造一座避难所,让你逃脱几乎人世间的所有悲哀’。我想,阅读是一项能帮助人们平复焦虑心情的活动,公共图书馆行业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应该有所作为。”陈超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