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子:汴宋文化的藝術結晶

春聯、對聯,是我國文學和民俗相結合的文化產物。寫春聯、送春聯,又是書法藝術和賀新春、迎新年、送祝福的年節文化大平臺。不管是春聯、對聯,還是楹聯,老開封人都管它們叫對子。這對子始於何時?學界說法不一,可是史料記載的天下第一“對”,確與汴宋有關。

趙匡胤在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打起大宋王朝的皇旗,定都開封汴梁,並將每年的農曆二月十六自己的生日,定名為“長春節”,又稱“聖節”。 趙匡胤馬不停蹄,緊接著就發動了統一全國的戰爭,派王全斌伐後蜀。後蜀廣政二十八年(公元965年),宋朝大軍包圍了後蜀的國都成都,因寡不敵眾,五代十國的後蜀末代皇帝孟昶開城投降。在我國曆史上50多個朝代400多位皇帝中,孟昶與其父是罕見的聖人後代。孟昶自幼愛學,文學、書法、繪畫、音樂,觸類旁通,皆有造詣,我國曆史上的第一個翰林書畫院就是由他創辦的。

據《蜀檮杌》(該書又稱《外史檮杌》,是宋人張唐英編撰的,紀錄前後蜀兩朝80多年史實的現存唯一的地方史著作)記載:“蜀歸宋前一年歲除日,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符版於寢門,以其詞非工,自命筆雲:‘新年納餘慶 嘉節號長春’。”這副對子成了名聯,一是,歷來史籍和今日學界都公認孟昶所寫之聯為天下第一聯,也就是天下第一“對”;二是對子中所寫的“嘉節號長春”,和趙匡胤的生日紀念“長壽節”是偶然的巧合,或是孟昶有意而為之,答案是肯定的。雖然天高皇帝遠,強弱是砝碼。弱皇討好強皇那是肯定的,說起來大宋和後蜀還有一字之緣呢。孟昶的父親為孟保胤,而宋太袓為趙匡胤,共為一個胤字可見志同道合。何為胤呢?胤者後代、後世之謂也。大宋皇帝宋太祖是匡扶後世,後蜀皇帝蜀高祖是保佑後代,兩位皇帝的天子之心昭昭然,同為世人稱道。

孟昶將對聯貼在自家門上,其崇敬之心,趙匡胤是深知其意的,他不會讓孟昶感到失望的。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投降的孟昶被轉至京師開封,拜為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封秦國公,可謂高官厚祿。 孟昶不僅把翰林書畫院引進到北宋的京師,也把書寫春聯對子傳播給了京師的上上下下。在汴宋這個文人學士大家雲集之都,在這個商業史無前例發達的大都會,無論是政治土壤、商業需要、情感表達、節慶渲染,都讓春聯有了充分發揮的大舞臺。可以說,北宋時期是我國春聯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期。王安石的名詩《元日》中寫道: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宋人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卷之十《十二月》一節中記載:“近歲節,市井皆印賣門神、鍾馗、桃板、桃符。”何為桃符?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有關“桃符”的詞條中,作如下解釋:“古代在大門上掛的兩塊畫著門神或題著門神名字的桃木板,認為能壓邪。後來在上面貼春聯,因此借指春聯。”這一權威的註釋說明了桃符進化為春聯的演變過程。宋人寫春聯已成常態,而且百花齊放、佳作滿目。宋人張邦基的《墨莊漫錄》中記錄有蘇軾寫春聯的事。該書是一本專門記敘文人軼事、詩詞文類,包括春聯頗具文學價值的史料筆記著作。書中寫道:“東坡在黃州,一日逼歲除,訪王文甫,見其家方治桃符,公戲書一聯於其上:門大要容千騎入 堂深不覺百男歡。”有資料顯示,王安石、李清照、米芾、黃庭堅等都是寫聯的高手。在我國古代,書法家的概念不明顯,辦公、書信、科舉考試等,人人都是用毛筆書寫,書法是基本功,過去“字如其人”的說法就源於此。而寫聯的大家高手,所寫內容為首要,而書法只在其次,時至今日則不然,進入現代,書法藝術獨樹一幟,書法家和芸芸書法愛好者追求的是書法藝術,而不是僅僅寫字而已。臨近春節,寫春聯就成了書法家和廣大書法愛好者最繁忙、最貼近生活、最有意義的公益活動。

從汴宋文化到今日開封書法,因為東京汴梁春聯的長久盛行,使書法在開封有了一個厚重的發展基礎。走在開封老城區內,有讓人看不盡的楹聯,是來汴文人遊客眼中的一道風景。2008年,我市被授於“中國書法名城”稱號,我市僅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就有162人,省書協會員600多人,對他們來說,書寫春聯對子應是手到擒來。每逢新春佳節,各級政府、各行各業,送春聯活動都開展得熱火朝天,不缺寫聯高手是重要的一點。

1952年10月30日,毛澤東主席在視察黃河後來到開封龍亭參觀。他登上龍亭大殿後,在大殿東側闕門處石闕上所刻的對聯,引起他老人家的注意,對聯是康有為1923年4月30日遊龍亭時所作。對聯為:“中天台觀高寒,但見白日悠悠,黃河滾滾;東京夢華銷盡,徒嘆城廓猶是,人民已非。”末署“癸亥三月南海康有為題”。對聯字體雄渾蒼勁,聯意深沉雋永,毛主席凝視良久,並叮囑秘書抄錄下來。這是在開封現存完好、最為有名而且經由人民領袖欣賞指點過的名對子。

城廓猶是,人民已非,傳統再繼續,人民素質大提高。《開封市志(第六冊)》第三十六卷《民俗》中,記載有我市古今對子數十副,甚有價值。其中春聯有:爆竹聲中除歲 桃符萬象更新;五風十雨皆為瑞 萬紫千紅總是春;天增歲月人增壽 春滿乾坤福滿門。其中,商業對子有:杯杯名酒同慶國慶長治 盤盤佳餚展望錦繡前程;生意興隆通四海 財源茂盛達三江;經營不讓陶朱富 貨殖何妨子貢賢;精調山珍海味 美饈四海佳餚。不少對子至今還在使用,像“雖無易牙調羹手 卻有孟嘗待客心 ”,位於宋都御街東側的餐飲名店“稻香居”一直高懸在店門。老開封的不少老店的對子,還頗為招人喜愛,也可見擬聯人的文學功底,像旅館掛的對子“三更燈火思鄉夢 午夜星斗盼征程”,中藥店掛的對子“但願世上無人病 何妨架上藥生塵”,染房掛的對子“一棒打開三江水 雙手捧出五色雲”,理髮店掛的對子更是詼諧幽默:“進門來烏雲秀士 出店去白面書生”。由此看,古都汴京,其對子的傳統文化之恢宏可見一斑,對子雖然是文學題材中最簡小精悍的藝術形式,但對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其作用尤為獨特,它們是歷史文化的寫照、是汴宋文化的藝術結晶。這可謂:汴梁如夢正繁華,紅紙春聯真風雅,對子叫絕神筆下,細品欣賞是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