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裡應不應該積極競選班委?

美食傑出家


我現在大一,擔任的職務有學生會成員,寢室長,還有就是班長。就我目前的情況來看,在學校裡擔任一些職務是有必要的,但是不要什麼職務都想當,有野心是好事,但不要太大。因為真的會很累。

基本上部門的幹部都是大二的學長學姐,大一隻是積累一些部門經驗,寢室長只要管好自己的寢室,安排人打掃衛生,及時的解決寢室內部矛盾就好。最累的職務就是班長了,上傳下達的作用,要和輔導員溝通,關注同學之間是否存在矛盾(不過大學裡基本上完課就都回寢室了,除了室友和幾個班委,其他人基本不太交流),一些部門活動的要求,還有學科競賽之類的也是通過班長將內容下發,很多時候還會有開會和幹部培訓。所以有時候看到室友在睡覺,自己卻要開會,也是一種痛苦的感覺啊。

不過,好處還是很多的。畢竟有舍才有得嘛。當了班委之後,和老師接觸的次數就比較多了,這個對之後評獎評優還是有點幫助的(當然還要靠自身的努力),班長通常會做很多文件,然後就會了解更多關於辦公軟件的技巧(每學會一樣,都很有成就感哦),班長還要通過一些數據和對比了解班裡的情況並改善,我覺得這也可以鍛鍊一些思維吧,這些對之後入職都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不過,個人感覺大學期間還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不要為了擴張人脈或是什麼而拋棄了學習。

以上為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手機用戶54705164873


有些人確實把班委的作用誇的太大了。

我是班裡的心理委員,一個閒職,很閒,所以得看你當的是什麼班委。一般班裡有點什麼事都是班長,團支書,學委,組織委這些來處理的,很多事情很多活也是這些人幹,像心理委員整個學期下來基本啥事沒有,讓人懷疑我是不是班委。

另一個是關於獎學金助學金,入黨什麼的。其實班委佔不著什麼好處。助學金的話,我們班的班長是沒有機會得的,因為要避嫌;獎學金還得拿成績說事,成績好加上德育分才能評獎學金,如果班委中有人掛科了那掛科的班委就得自己辭職,我們這班委不允許掛科。入黨的話看和同學相處的好壞了,一個人在班裡人緣很好,就算不是班委那天入黨也會比班委容易;還有人說班委和老師更容易接觸,這個不好說,一般是有事才去找老師,老師有事才會去找班委,而且那些特事的老師一般是團委黨委的老師,你還以為能把關係搞得多好?而且一個專業有不止你班一個班委。真正想接近老師,也就是任課老師對自己平時成績影響較大的老師,直接課後多問問題或者當個課代表有用得多。還有人說方便認識學生會什麼的沒必要,想認識學生會的直接加個學生會就行了,而且學生會的作用也並不大,本人也加了學生會,基本上是瞎忙,學生會每個部門有每個部門的分工,但也都是小打小鬧,不是一些體力活就是一些無聊活動的準備工作,一般大事學校是不會交給學生會的。

最後,當班委有時候是會得罪人的,這得做好心裡準備。當班裡有一些決策什麼的很多是班委一塊商討,但決策結果可能不會令所有人滿意,尤其是班長,學委,很多事情做不到位或者同學不滿意的話不說當場噴,私底下也會噴。

若是想賺德育分還不如多參加活動來得實在。

大學最主要還是學習,學習成績才是最關鍵的,有些人想靠當班委來對學習產生多大的幫助怕是想多了。班委就是幫忙班級裡做做事而已,學校會給一點德育分僅此而已,獎學金助學金一般是很公平的需要公開公示的,班委能有多大的本事能私自優先自己?如果有心為班級出力或者想鍛鍊自己處理班級問題的建議競選班委,如果是為了一些私利如獎學金助學金而當班委的話,這個算盤還是不要打了。


品質優秀


如果有機會的話,建議當一下班委吧。

第一。我在大學時就是個普普通通的小白,什麼職務都不是,學生會,社團,班委,都與我無關,現在想來挺後悔的,其實大一開學時我還是爭取過的,在班裡競選過學習委員,去社團面試過,但是很遺憾都鎩羽而歸,這就牽扯到了另一個問題,就是怎樣當上班委,今天就先不討論這個問題了。

第二,雖然不是當事人,但作為旁觀者,我仍然覺得大學時當班委是有必要的。一個很要好的朋友就是班長,她在大學裡真的是混的風生水起,當然其中她肯定是付出了很多,要幫老師各種跑腿,跟同學傳達各種事情,組織很多活動,處理同學間的矛盾等等,的確是很辛苦。

第三,同時,她也收穫了很多。因為是班長,在班裡很有發言權,因為處理過很多事情,也鍛鍊了她的能力,跟老師,輔導員相處的也很好,順利成為了黨員。大學期間還自己去各種地方旅遊,收穫頗豐。

可能因為我是旁人,不知道她的付出,當然也無法完全體會她的收穫。

總之,我覺得,如果你希望大學過得自由點,可以不考慮當班委,如果想要在大學裡鍛鍊自己,有所經歷,可以試著爭取一下班委。

加油(ง •̀_•́)ง


MANINO



我認為大學裡面必須競選班委,而且要選出真正有責任心,肯為同學老師服務的好班委來。


第一,班委必須是有責任心的,最好有一技之長的。


大學生的業餘時間相對比較充裕,這時候就需要班委搞一些活動來熟悉彼此,甚至是瞭解社會。



記得我自己讀大學時候,我們班上的班委就非常優秀。


在我們軍訓之後,班委就帶著我們去野炊,那一次野炊我們第一次發現,我們的生活委員居然做得一手好菜。


歐同學的牛肉炒土瓜丁,那是我吃過的最美味的一道菜,我相信,它的味道也停留在很多同學的味蕾裡。


而“12·9”的歌詠賽,則讓我們發現,我們的文娛委員,鄭,特別特別優秀。


他是個男生,卻不僅歌唱得好,舞也跳得很棒,在他的帶領下,只要學校有搞各種文娛活動,我們班一定可以獲獎,不是冠軍就是亞軍,讓我們老神氣了。


第二,班委一定要有服務意識,這點特別特別重要。


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我相信每個班上都有家庭比較貧困的同學。



這時候就需要班委有服務意識,為這些同學牽線搭橋,幫他們找到可以勤工儉學的崗位,好讓他們可以順利地度過大學四年。


當年最讓我感動的是,我們班的班委,在我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一直為我捐款。因為他們知道我家庭比較特殊,父親年紀很大,供我讀書非常吃力,每次的報名費都是借來的。


所以他們班委就合計,每人每月都從自己的菜票裡面勻出一點來資助我:所以,其他同學一直都是83.5元每月,而我則是103元。


可惜我直到一年多後才知道,每每想起這件往事,我總是雙眼滿含熱淚,感謝同學們對我的厚愛,感恩同學們的默默付出。


第三,班委自己的表現也不能太差。


因為只有班委自己的成績好,才更有說服力,才更有威望,才可以更好地開展各種活動。



如果自己的成績或其他表現都不咋地,開展活動沒人響應,那麼一段時間下來,你這個班委也就是形同虛設了。


總之,要想競選班委,自己也需要比較優秀,但服務意識最重要。


能在大學當班委,絕對是件非常好的事情,它可以為你今後的學習,工作帶來好處多多,當然,當班委,本身就是一件比較累的活兒。


西瓜甜甜啦


想當就去爭取吧。沒有什麼必要想這麼多的。我覺得班委的歷練還是要有的。不為什麼,因為當過班委後你以後去社團啊或者學校什麼的地方競選啊,都有優勢。當班委雖然有點累,但是益處也不少。第一提高了你的辦事能力。第二能增強你的人脈,在大學整天呆在宿舍無所事事的人太多了,估計好多人畢業後連班裡好多人都不認識,而當班委就有了很多跟同學交流的機會,認識的人自然也多,當你有問題的時候大家也樂意幫你。第三,當班委,如果評優評獎學金會有一定的優勢,當然,這也和第二點有關係,你人脈好了,大家對你靠實力拿來的獎學金也沒有什麼質疑。

我自身的話,現在是班委,下星期任學生會某一部門部長。雖然好多人說學生會水太深,也遭很多人不屑,但是我還是想歷練一番,那些沒經歷過全聽憑他人說的人,完全沒有資格評價我做出的選擇。而且,水太深又如何,誰不想在大學能有個豐富多彩的經歷,難道天天除了上課宅在宿舍就不是水太深?而且還是溫水。所以你決定有想法的事情,就無需在意別人的看法,想做就去做,就像有人大學寧願單身不敢追女神男神,而有人雖然長得不咋地,但是男女朋友不缺,這就是選擇。別人勸你不去做的事情,有部分人是為你好,有部分人是從沒做過認為不好也對你說不好,還有一部分人沒能力做飯也勸你不做。你是相信自己還是他人的看法呢?如果覺得有道理,給我點個贊吧,碼字不容易,謝謝。


零度微視角


在大學要不要當班委?為什麼?

以我個人而言,我覺得可以當一下。我從小學開始擔任學生幹部,一直到大學。從小學時候的勞動委員到副班長再到大隊長,到初中時候的班長再到學生會主席,到高中時候的班長再到廣播站站長,到現在大學的班長到學生會主席。


可能學生幹部在很多人眼裡並不被人所重視,更甚至在部分學生眼中,學生幹部就是老師安排在班級同學中的眼線。說的難聽點兒,可能就是老師的走狗。但是在擔任學生幹部期間,你所能學到的和你所能得到的,真的只有那些經歷過學生幹部的人才會懂得。

小學的學生幹部或許並不多麼重要,因為在這個階段,大家都還是孩子。都還處在一個滿心只有玩耍的階段,這個階段作為學生幹部所學到的東西,或許並不多。但是到了初中階段的學生幹部,我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且初中階段正處在叛逆期。有了學生幹部這層身份也就相當於對我們自己。加了一層枷鎖。讓我們時刻提醒自己是一個學生幹部要嚴格的要求自己,所以大大避免了走上叛逆期染上一些壞習慣等等。到了高中階段,或許很多人說要準備高考了做什麼學生幹部,但其實不然。高中的學生幹部是真正能夠學到東西,也是真正能夠體會到學生幹部含義的。


到了大學,如果有能力的話我們可以去考慮參加一下班委的競選或者是院校兩級學生會的學生幹部應聘。因為大學中,不管是班級還是院校兩級的學生會或者是其他的社團學生組織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自治。而在一個自治的大環境中,學生幹部總是起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的事情需要我們自己動腦去想、動手去做。

作為班級學生幹部在班級管理中如何通過自己的管理藝術得到大家的肯定,讓大家對自己有所信服,提升自己在班級中的公信力。只有當大家都對自己信服的時候,學生幹部才能真正的帶好這個班級。而得到大家的信服或者說是肯定則是學生幹部最難的一點,需要在工作中不斷的去探索去研究去琢磨。


那麼作為院校兩級學生會幹部或者其他社聯等學生組織學生幹部時所面對的問題,則是對相關班級的對接工作怎麼樣得到大家的配合、組織的種種活動如何讓大家滿意等等。或者是在想要組織一些活動的時候,需要我們跑來跑去的去溝通學校以及其他活動開展所涉及的各種各樣的關係,更甚至是為活動的正常舉行拉來贊助等。

在大學中擔任學生幹部,可以很好的提升自己的組織能力和語言交流能力,以及對於電腦office辦公應用的操作能力。但是同樣也要做好吃苦的準備,甚至是還要面對各種各樣的誤解、忍受各種各樣的委屈。


大學四年,做好自己。有計劃的去過好大學生活,不要像一條死魚一樣躺著宿舍裡打遊戲。讓大學生活過得有意義。


小峰談教育


有必要,有能力就要去競爭



錦衣夜行的好好先生


可以當,但不要當副班長和學委,大一如果還有早讀晚自習的話,副班長每天都要早到,睡懶覺都不行,每天跟考勤的學習部人員清點人數,整整一年。學委的話,我以前就當了兩年學委,收發作業,給老師帶話筒ppt,收四六級計算機錢存銀行轉賬,各種分組,課堂不敢玩手機,成績還要好,因為一般課堂老師問問題沒人舉手,其他同學就起鬨學委回答,學委你好


最菜數學學霸


在我看來大學學委分為三類。

第一類學生工作類,代表任務班長,團支書,他們會開大量的會參加大量培訓,代表學校和團委管理學生,在大一是非常累的,例如我們班長最多一天開三個會,除了上課就去開會,有時飯都吃不上,有些影響學習。但是這對人的鍛鍊也是顯著的,特別接人待物方面。

第二類學習類,代表任人物學習委員,學習委員主要是通知講座,批改試卷,講解試卷,監督自習。而且在很多學校對學習委員有要求,比如我們班就要求全班成績前5才能擔任,給了學習委員一種學習緊迫感。

第三類混加分類,代表任務體育委員,組織委員,他們在某個時間段會有一些工作,但是大多數時間是自由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加分。

大學生活豐富多彩,無論你想幹什麼學習永遠是基礎,除非你有巨大的能量讓學校為你改變。打一個比喻如果說科創,社團,學生工作是零那麼學習就是他們前面的一。如果這個一沒有,其他做的再好都是零。

大學一定不要掛科。



找尋拉里


以我個人而言,我覺得應該爭取班幹部。我從小學開始擔任學生幹部,一直到大學。從小學時候的勞動委員到副班長再到大隊長,到初中時候的班長再到學生會主席。

可能學生幹部在很多人眼裡並不被人所重視,更甚至在部分學生眼中,學生幹部就是老師安排在班級同學中的眼線。說的難聽點兒,可能就是老師的走狗。但是在擔任學生幹部期間,你所能學到的和你所能得到的,真的只有那些經歷過學生幹部的人才會懂得。

小學的學生幹部或許並不多麼重要,因為在這個階段,大家都還是孩子。都還處在一個滿心只有玩耍的階段,這個階段作為學生幹部所學到的東西,或許並不多。但是到了初中階段的學生幹部,我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且初中階段正處在叛逆期。有了學生幹部這層身份也就相當於對我們自己。加了一層枷鎖。讓我們時刻提醒自己是一個學生幹部要嚴格的要求自己,所以大大避免了走上叛逆期染上一些壞習慣等等。到了高中階段,或許很多人說要準備高考了做什麼學生幹部,但其實不然。高中的學生幹部是真正能夠學到東西,也是真正能夠體會到學生幹部含義的。

到了大學,如果有能力的話我們可以去考慮參加一下班委的競選或者是院校兩級學生會的學生幹部應聘。因為大學中,不管是班級還是院校兩級的學生會或者是其他的社團學生組織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自治。而在一個自治的大環境中,學生幹部總是起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的事情需要我們自己動腦去想、動手去做。

作為班級學生幹部在班級管理中如何通過自己的管理藝術得到大家的肯定,讓大家對自己有所信服,提升自己在班級中的公信力。只有當大家都對自己信服的時候,學生幹部才能真正的帶好這個班級。而得到大家的信服或者說是肯定則是學生幹部最難的一點,需要在工作中不斷的去探索去研究去琢磨。

那麼作為院校兩級學生會幹部或者其他社聯等學生組織學生幹部時所面對的問題,則是對相關班級的對接工作怎麼樣得到大家的配合、組織的種種活動如何讓大家滿意等等。或者是在想要組織一些活動的時候,需要我們跑來跑去的去溝通學校以及其他活動開展所涉及的各種各樣的關係,更甚至是為活動的正常舉行拉來贊助等。

在大學中擔任學生幹部,可以很好的提升自己的組織能力和語言交流能力,以及對於電腦office辦公應用的操作能力。但是同樣也要做好吃苦的準備,甚至是還要面對各種各樣的誤解、忍受各種各樣的委屈。

大學四年,做好自己。有計劃的去過好大學生活,不要像一條死魚一樣躺著宿舍裡打遊戲。讓大學生活過得有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