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有口打不到魚,打到又跑魚,是什麼原因?

用戶7619458153668


釣魚有口打不到魚,打到又跑魚.

這是很多釣友朋友碰到的問題,作為一個遊離於黑坑和野釣的釣友,分享下這方面的經驗.

小雜魚鬧窩

小雜魚不管是在野釣還是黑坑都會碰到,這些魚一般不是我們的目標魚,也是世界性難題,只能放平心態,儘量去避免.

線組搭配

用的鉤子和釣的魚體適合性相差太多,比如說你說用袖10去釣1-2兩的小鯽魚,這樣子就會造成空竿的機會非常多.這時可以適當調整鉤子的大小.

抓口時機

我們平常在作釣時,對於調漂方法,其實很多.就單單說黑坑,10個人裡面至少有8種調釣方法.所以你要對自己的浮漂出口漂像一定要了解清楚,相同的漂不同的人樣,出來的漂像都會不一樣.特別是如果你新換了一支漂,很有可能就會碰到這種問題.所以對自己的漂相即出口一定要非常瞭解,不管你是調靈釣靈,調頓釣頓.

兩種跑魚

跑魚又分為水面跑魚和水底跑魚.水底跑魚,多為鉤子過大,線組過粗,釣得太靈導致.水面跑魚,關係到你遛魚的技術,釣得過頓,比如說羅非這種魚,如果吃得太深,牙齒已經磨到線上面,這樣子來回幾個回合,你的子線就很容易斷,導致跑魚.

魚本身問題

天氣不好,魚進食慾望低,很多時候開口不好,所以吃口起來很多都是陰口或者蹭食,這個時候你刺魚,很多都打不中,甚至有時候都是打身上來,導致跑魚的機會非常大.

操控問題

這個是基本功,中魚之後遛魚是需要一定技巧,不能強攻,也不能一味退讓.要保持給魚牽引力,但又不能過強.魚不動,你一定要動;魚在動,那你適當要讓一讓.要保持一進一退,持續洩力.這個過程往往是釣魚人最享受的過程,美名曰:手癮.

碰到這個問題,如果從以上幾個方面去調整,相信會有不錯的收穫.

漁者智釣,我是漁動,一個有著十年釣齡的釣魚人,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也同意我的觀點,請動一動您爆護的小手,為我點贊,也歡迎隨時與我交流.謝謝!


漁動


原因一、沒有找對底,雙子線都是彎曲的,而且鉛墜離底距離很近,也就5~8釐米左右,

這種情況,尤其是子線還略長一些,一般對摺後15釐米以上,20釐米以內,出現這樣的情況比較常見,為什麼?因為子線幾乎是全躺底,加上子線長度,導致魚群進窩覓食後,觸碰到了鉛墜,產生了虛假的動作,因為鉛墜離水底的距離不大,魚在蹭線、撞鉛墜時,漂相很容易給出小頓口的動作,如果是老鳥,很少會把鉛墜放的這麼低,一般至少會離開一個子線的長度,就算是釣鈍,也不會彎曲的這麼厲害,但是新手不太講究,如果釣目再放低一些,一個黑漂或者一個頓口就馬上提竿,正口是很困難的,但是掛上魚,可能性是很大的。

原因二、商品餌開餌,狀態有點散,而且調漂有點鈍

當魚層錯亂,但是又沒有偏離的太厲害時,在野釣鯽魚時,用商品餌開餌,餌料的狀態有點散,沒落底就散掉了,這個時候,底棲的鯽魚群,會在餌料提前霧化的位置開始搶食,但是漂調的比較鈍,雙子線都是彎曲的,因為鯽魚漂吃鉛輕,在鯽魚群搶食的時候,撞線、蹭線、撞漂,形成的虛假漂相比較多,有經驗的老釣友,為了防止小魚鬧窩,要麼用滑鉛釣組,要麼就會開軟黏餌,在開餌上,很少出現這樣的問題,但是新手則不同,可能餌團吸水不均勻,又或者是腥餌時間不足,導致了餌團提前脫落,魚層又離底,搶食時造成的虛假漂相,提竿後要麼空竿跑魚,要麼就掛鰭或者掛鰓。

原因三、魚群上浮在上水層

當魚群因為各種原因,上浮到上水層時,我們多會採取打行程或者飛鉛釣法來打浮,這個時候如果餌料的味型給力一點,會誘使魚群聚集在上水層,此時中魚,是沒有辦法幫判斷具體能打到正口還是偏口,如果子線再略長一些,掛到魚身、魚鰓的幾率是很大的,一般在競技釣、野釣小鯽魚時,只要出現魚群上浮了,這種偏口多,正口少的現象就很多。

原因四、淤泥醬層底,臭坑爛底

不管是和黑坑還是野釣,魚道了臭坑爛底,那必然是淤泥底、醬層底,換句話說,水底是虛泥中有實底,但是魚群覓食是在虛底覓食,不少釣友在遇見這種水底時,調漂把鉤餌落到了淤泥底的實底,餌料完全被淤泥包裹起來,而底棲魚實際上,是在淤泥底的虛底上覓食,在覓食的過程中,撞到子線,漂相反饋是有力的大頓口,提竿之後,要麼是空竿,要麼就有極大的幾率錨住魚鰓、魚鰭,但是並不怎麼常見;遇見了這樣的情況,調漂要儘量多留調目,如果眼神好,釣目也要放高,同時開餌,比重輕些。


小崔野釣


釣魚有口打不到魚,或者打到了跑魚。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先來分析有口打不到魚的幾個因素。

一。子線過大,魚鉤過大。往往在釣魚時總是看見有漂像,可是子線過大,魚鉤過大。魚在吃食的時候容易擋口或著魚嘴剛吃到一半沒有完全吃牢就出現漂像,提竿了。所以空槍。處理辦法是把子線和魚鉤放小一至兩個號看看。

二。餌料過硬,在配比餌料時沒能按正常水比開餌,導致餌料過硬,入水後魚在吸食餌料時,剛入嘴有漂像,提竿因餌料硬不能刺中魚唇,所以也會跑魚。處理辦法是根據魚情而定把餌料適當開軟一點。

三。魚漂調得過於靈敏,當魚吸食餌料的同時產生的氣流使魚漂出現漂像,事實是餌料根本沒有入魚口。處理辦法是適當的把浮漂上拉一至兩三目。也就是調鈍一些。

第二個問題。打到了又跑魚,分析是魚漂調的過於靈敏,隨說刺中了魚嘴,但刺的太淺,太薄。還有就是個人的遛魚手法,碰見個體稍大的魚要借鑑各位大師們遛魚的技巧和手法。

以上是我個人釣魚經驗分析的原因和解決辦法,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我是海珊天萌,天涯遊釣帶你遊釣天涯。謝謝🙏


海珊天萌


這種情況也是經常發生的,首先考慮餌料狀態的大小,軟硬程度,適口性,其次就是浮漂的調釣是否符合魚情的需要,很多時候你釣的挺好突然出現這些情況,那就是魚情變了,所以你的釣法和調釣,餌料都要跟著魚情變才可以。跑魚和上面說的也有很大關係,魚鉤的問題,不要去考慮質量問題,很多時侯跑魚後魚鉤完整,你是看不出來的,其實是溜魚時鉤門被拉開,魚跑後鉤門又彈回來你看不出來的!這是鉤型和魚鉤鋼號造成的,比如新關東就容易跑魚,子線的粗細,長短,餌料,調釣,還有小藥的添加量,基礎餌料味型是否對路等都會出現這些情況,所以,你就要用推理方式一步一步的推斷排查,及時該換才會減少這種情況發生,這種情況時無法避免的,只能減少!做到減少就對了!


鯰鯉大殺手


關注

我們在釣魚的時候最討厭的應該是沒口,但是有時候有口了卻不是我們想要的也很煩。但是更煩的是明知道窩子裡有魚,魚口也有,可總是抓不準口那就更煩了。說起抓不準口,很多人都下意識的認為是小魚鬧窩,但現在還是春天啊,小魚鬧窩也沒有夏天那麼誇張。那麼問題出在哪兒呢?又該怎樣調整呢?

調整策略一,改變餌料的狀態

在春天的時候,小魚鬧窩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誇張,如果還出現有口抓不住魚,極有可能是餌料的狀態出了問題。在夏秋季抓不住魚口的時候,大多數時候都是小魚鬧窩,那麼很多釣友都會用玉米粒或者其他顆粒來作釣。於是就下意識地照搬這個經驗,也換成玉米粒,或者用比重很大的搓餌來釣。實際上呢,春天的水溫遠遠沒有夏秋季那麼高,魚口也還是很輕,如果照搬夏秋季的經驗只會讓魚口更加糟糕。

這時候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調整餌料的狀態,增加餌料的適口性,可以將原來的餌料調軟一些,霧化好一些,比重輕一些。味型不一定要調整,春天的魚兒一般不會挑食(除非它們真的吃不動)。

調整策略二,釣鈍點

抓不住真實魚口,有可是線組過於靈敏。那麼這時候可以將釣組調鈍一些,為啥呢?因為線組在偏鈍的情況下,能過濾一些小魚信號,以及魚兒的假信號(比如說蹭線,蹭漂等等)。在釣鈍的情況下,這些虛假小動作就是不會出現的,但是現真實的魚口或死口卻能很清晰的表現出來。總的來說,如果不是小魚鬧窩,浮漂有動作卻抓不住真實的魚口,多半是釣得太靈敏了。

調整策略三,改變浮漂

春天魚口還比較弱,所以很多釣友都喜歡用吃鉛量超小的浮漂,但是有時候在釣得比較鈍的情況下還抓不住真實魚口,那多半就是浮漂吃鉛量出了問題。要知道一個吃鉛量1克的浮漂和吃鉛量2克的浮漂,即使用吃鉛量1克的浮漂釣鈍,也比吃鉛量2克的浮漂釣離底還靈敏。如果在釣鈍的情況下,還是抓不準魚口,不妨試試換個吃鉛量大的浮漂,說不定真實的魚口就出現了。

調整策略四,換個魚鉤

以上幾種辦法都想過了還是沒改善,那就只能換鉤了。很多時候水裡的魚太小而我們用的魚鉤又比較大,那麼這個魚口就很難抓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總是出現頂漂,頓口少,提竿總是不中魚。很多釣友總以為是餌團太大的原因,其實不止單純的餌團太大,還有鉤門太寬的緣故。要不然餌團太大,等餌料霧化之後,就只剩下一小團了,為啥提竿還是不中魚?鉤門太寬很容易被魚嘴擋在外面,提竿當然沒辦法中魚了。

總結:野釣的時候,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因素影響魚口,一時間也沒辦法全部都舉例說明,但遇到有口不中魚,以上4個調整策略應該還是比較實用的。新手釣友們遇到這種情況,以後可以試著從這4個方面開始調整,可別只會調整餌料。

舉報/反饋


阿祥321


一句話:調目太高,釣目太低;也就是說釣的太靈敏了

具體到你說這兩種情況,一:有口打不到;具體原因就是釣的太靈敏以後,窩子裡小魚去拱食也會有頓口或者黑漂情況,這時候你是怎麼打也不會打到的

二:說打到魚很容易脫鉤跑魚,這個是因為釣的太靈敏後好不容易目標魚來吃餌,剛開始吸餌馬上浮漂動作很漂亮抬杆往往剛鉤到嘴皮,稍微一掙扎就脫鉤跑魚了,也就是你說的造成打到魚但脫鉤的情況




絕對園丁


釣友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個人覺得釣魚最怕的是不管怎麼辦都沒有口,最鬱悶的是有口打不到,最生氣的是打到了還跑了。[捂臉]所以我覺得,首先有口是最幸福的,但有口打不到或是打到了跑魚應該是自己的原因,不能怪魚。我覺得,釣魚沒有固定點套路,要釣者學會因事適時而表。無論是野釣的大神還是黑坑的大師,他們之所以能成為大師是他們有著超強的應變能力,知道遇到什麼情況應該怎麼樣來調整,最終獲得可喜的魚獲。所以面對以上情況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調整;1.子線太粗。子線粗了,雖然魚吃餌但是擋口,魚不能順利的將魚鉤吃到嘴裡,所以會造成經常空槍或是跑魚。因此建議把子線換細。2.餌料太硬。餌料硬同樣也會影響魚吃口。這就好像是魚很想吃但是咬不動,從而完成空槍或是跑魚。因此建議把餌料做成軟粘。3.餌料搓的太大。餌料太大也影響魚吃口,就好像我們自己想一口吞下一個橘子,最後會被噎到一樣的道理。因此建議可以適當的把餌搓小。4.魚鉤太小。鉤子小是造成空槍和跑魚的主要原因,如果是在釣個體大一點的魚經常出現這些情況,那麼建議你及時把鉤子換成大點試試。5.魚太滑。特別是黑坑滑魚,多明顯的黑漂或是頓口,就是打不到直接可以把你釣的喪志。個是覺得遇到這樣的情況要可以餌打粘、搓小、讓口,只打穩口。6.竿子拋的太滿。就拿我自己來說,才釣黑坑的時候心想拋的遠點好,所以經常都是拋滿竿,這就造成魚吃鉤竿子立不起來拔河跑魚。總的來說,釣無定法,要根據魚情及時變通。以上僅為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如有不妥之處望諒解,謝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b6700032012e8215942\

胡人913


1、魚鉤或餌料過大,魚過小。比如你用5號伊勢尼或者搓餌準備釣鯽魚和鯉魚等魚種,可是釣位附近剛剛開始都是小白條,麥穗,鰟鮍等小魚,就會造成浮漂有明顯的動作,但打不到魚。

2、子線過粗或過硬。很多人剛剛開始學釣魚都有這樣一種心理,就是怕線細了斷線跑魚,都用比較粗的魚線,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子線的粗細針對所釣的對象魚必須合適,不能過粗,線要柔軟,這樣魚在吸入時才能有良好的適口性,不至於擋口,一般1.0的子線針對3斤以內的魚都沒有問題。

3、釣組有問題。比如鉤在水底的狀態,調的過鈍,就會造成錯失最佳提竿時機,造成跑魚,調的過靈,遇到滑口魚,又會出現假信號,造成有口打不到魚,這個就需要釣者據有豐富的垂釣經驗,根據釣場實際情況合理調整線組。

4、釣者的心態。我們都知道釣魚時一定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 ,浮漂的動作很多都是轉瞬即逝,真正的死口是很少的,這就要求釣者垂釣時做到手不離杆,眼不離漂,心不離釣,在浮漂有真正的吃口信號時第一時間揚杆,這樣才能儘量避免有口打不到魚的情況。

做好以上幾點,希望對你有用。




魚愉娛


應該有二個主要原因,一,浮漂調的太靈,在向上拉點。二,大魚小鉤,小魚大鉤或鉤邦的有問題,看下子線邦鉤處子線在鉤的正面還是背面,應在鉤口處。


海鷹啟航行天下


水溫多少,是否有人電過,魚食霧化怎麼樣,附近是否太吵,夏天的魚好釣,其它季節就不一樣了!

如是海竿,食必須酸,臭,香突出!祝你玩的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