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乱军战略上的失败,未能占据洛阳之武库,荥阳之敖仓

汉景帝时期,由于晁错的削藩之策,让诸侯各国恐慌且不满。这时候,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由于不满朝廷削减他们的权力,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名联兵反叛中央政府。

吴楚乱军战略上的失败,未能占据洛阳之武库,荥阳之敖仓

吴王刘濞是汉高祖刘邦哥哥刘仲的儿子。刘邦建立汉朝后,封立刘濞做吴王,统辖三郡五十三个县。当刘邦让侄儿刘濞前来,观察他的面相后,大吃一惊说:“你的容貌有反叛之相。”这时候,刘邦内心后悔起来,但已经任命完了,于是就轻拍他的后背,告诫他说:“汉兴立以后五十年间东南方向将有叛乱发生,难道是你吗?然而天下同姓是一家人,你千万不要造反!”刘濞叩着头说:“不敢。”

吴地是个富庶的地方,这里有产铜的矿山,可以用来铸钱,东边还可以煮海水为盐,因此这块地方是个繁华之地。刘濞坐拥吴地,时间长了,他就认为吴地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不容许有他人染指,甚至连西汉中央政府也无法碰及。

吴楚乱军战略上的失败,未能占据洛阳之武库,荥阳之敖仓

汉文帝时,刘濞的儿子刘贤入京,因与太子刘启(后来的景帝)下棋之时发生争执,刘启大怒,失手打死了刘贤。刘濞晚年丧子,悲痛万分,心中的痛苦又化为仇恨。

刘濞招募天下亡命之徒来此偷偷铸钱,其他郡国官吏想要追捕逃犯,吴王刘濞总是收容他们而不交给别的郡国。如此做法有三十多年,因此刘濞手下聚集了大量的亡命之徒,时刻准备着举兵造反。

吴楚乱军战略上的失败,未能占据洛阳之武库,荥阳之敖仓

在公元前154年,刘濞就带领楚、赵等七国公开叛乱,史称七国之乱。这次叛乱吴王刘濞蓄谋已久,心中早就有了大致的战略规划。首先是南越国,它临近长沙,所以派他们攻巴、蜀之汉;而东越王、楚王、淮南王三个王,和吴国一起向西进攻;齐地诸王平定河间、河内后,与吴国在洛阳会和;燕王、赵王可以依靠匈奴,联合匈奴军队进入萧关,直取长安。

吴王刘濞的战略规划有条不紊,不过这却是一个不太高明的战略规划。吴王的大将军田禄伯指出了错误。军队集结在一起西进,没有其他道路出奇兵,难于成功。所以他请求吴王刘濞让自己率领五万人,另外沿着长江、淮水而上,收聚淮南、长沙的军队,攻入武关,和联军会师。这也算是一着奇计了,或许会出奇制胜!

吴楚乱军战略上的失败,未能占据洛阳之武库,荥阳之敖仓

可是吴王刘濞太子规劝说:“父王是以造反为旗号的,这样的军队是难以委托他人的,委托他人如果他也造反,该怎么办呢?”刘濞也就没有同意田禄伯的建议。

这时候,有人又提出了更加高明的战略规划,此人是桓将军,他提出吴国大多是步兵,步兵适宜在险要地形作战;汉军多战车骑兵,战车骑兵适宜在平地作战。所以吴国军队应该绕过途经的城邑,不必攻下,直奔洛阳和荥阳。洛阳是天下的兵器库,而荥阳旁边有一个秦朝时期留下的粮仓—敖仓。如果吴国攻下洛阳和荥阳这两地,那么吴军就掌握了天下的武库,吃着敖仓的军粮,依靠山河的险要来命令诸侯,即使不能入关,天下大局实际已经决定了。

吴楚乱军战略上的失败,未能占据洛阳之武库,荥阳之敖仓

这个战略性建议非常重要,吴楚叛军最后失败就是因为军粮,周亚夫断了叛军的粮道。如果吴国占领了荥阳的敖仓,那么粮草根本不会断,刘濞也不会短短三个月就失败了。所以刘濞的失败在于没有战略眼光,叛军从战略上就输了。

后来吴王刘濞向西猛攻梁国,周亚夫派精锐的兵士断绝淮、泗的交口处,阻塞吴国的粮道,使得吴军在梁地不仅疲敝,而且粮食被吃尽。刘濞最终也兵败被杀,声势浩大的吴楚七国之乱短短三个月就平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