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桷村“硬核”保农产品供给

黄桷村“硬核”保农产品供给

自贡网讯(记者 黄鸿)2月21日,大安区何市镇黄桷村,走进鸡场大门,经过消毒池,拉开保温帘,一股热浪迎面扑来,鸡场内成千只“雪山草鸡”扑哧着翅膀相互追逐,发出“咯咯咯”地叫声。村民魏四康戴着口罩,抓起鸡苗查看,念叨着,“再等一个月就出栏了。”

一个多月以前,黄桷村相继购进近8万只鸡苗,代养户经4个月精养后即可出栏销售,预计利润可达25万余元。然而,疫情突然来袭,让代养户倍感忧心,说起当初的心情,魏四康仍心有余悸,“当时很担心,怕辛苦打了水漂。”

这批鸡苗就是代养户的指望,必须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全力确保代养户不受损失。为此,该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联合村“两委”制定了“最严”管控措施:代养户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得外出,除农技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鸡场,同时,邀请管理人员对鸡场开展每天两次的消杀,并对代养户按时测量体温,确保将疫情隔离在鸡场外。

魏四康介绍,这段时间以来,自己和妻子都住在鸡场,“马上就要出栏了,现在更要特别小心”,他说,虽然像“鸡保姆”,但自家每月有6000多元的工资,还有分红,“累点也值得,希望疫情早点过去,好进下一批鸡苗”。

不远处的宋家坝(小地名)百亩蔬菜精品示范园,近百个雪白大棚一字排开,颇为壮观。掀开塑料门帘,大棚内宛如初春,菜秧从陇上破土而出,生机盎然,数名农户正对秧苗进行管护作业。

支持春耕生产,将有效稳定市民的“菜篮子”供给。为此,该村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间保生产措施,要求示范园严格管理,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园区,同时采取错峰劳作的方式,避免造成农户聚集。在此基础上,积极联系农技人员,在保温、施肥、管护上想办法,确保蔬菜生产不受疫情和天气影响。

业主介绍,在农技人员的建议下,为满足蔬菜生长所需的温度,示范园采用了地暖供热的方式维持大棚温度。只见大棚外围的锅炉正冒着火苗,热水通过拇指粗细的导热管通向大棚,确保温度在适宜范围。“目前,种植有黄瓜和苦瓜,还试种了小南瓜,预计在四月初即可全面上市。”据悉,该批蔬菜总产量可达80余万斤,将平价供应给本地市场。

疫情发生以来,黄桷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多措并举确保农产品“产得出、供得上”,积极想办法、出点子,引导业主改变过去“靠土地”的传统生产方式,采用“靠技术”现代生产方式。目前,该村毫不放松地全力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有序推进农业生产,将为市民“菜篮子”提供安全可靠的农产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