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打卡点海陵岛平兰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海陵岛平兰村,位于闸坡镇东北部,距镇政府3.6公里。平兰村有10个自然村,共有1258户,总人口为5768人,被誉为“活肺氧吧”“鱼米之乡”。村民世代赶海,以海为生,渔家文化风情浓郁,堪称“宋韵渔风”的完美呈现。村内自然资源丰富,盛产各类海鲜水产品、五谷杂粮,尤其以番薯芋头著称,闻名遐迩的“海陵番薯粥”和“烧畲”典故就出自这里。是以“红树林、水禽、海岛”为风光特色,以南宋文化和烧畲文化为内涵的生态文化景区。

生态旅游打卡点海陵岛平兰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灵谷庙坐落在村首,庙门西向,正对浅海湾,庙宇彩饰艳丽,浓装重彩,灵谷庙奉祀的是南宋国舅杨亮节,正殿的供台主位是战神“灵谷公”,神坛两侧有真人大小彩塑。彩塑造型栩栩如生,服饰华丽,庙里香客如云,声名远播。杨亮节乃是赵昰母亲杨淑妃之弟,以国舅身份辅佐年幼的外甥赵昰掌管朝政,支撑危局,后战死海上(一说积劳成疾病死),被追封为王爷,因杨亮节生前为侯,死后封王,此庙便叫“侯王庙”。

生态旅游打卡点海陵岛平兰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灵谷庙于1822年重修,当时阳江县令李云在《重修灵谷庙记》自述:“嘉庆年间予宰阳江,因公过海,始识张太傅墓所在与侯王之庙在灵谷也”。李云于嘉庆14—18年在阳江任职,即说明1809—1813年前已有侯王庙。另按灵谷守庙老人的回忆,他的17世祖顺治年间迁居海陵时,就已见香火鼎盛的侯王庙了。则至少在1660年前阳江已有了侯王庙。因此,灵谷庙至少已有500多年历史。

生态旅游打卡点海陵岛平兰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平兰村古称平畲村,是古代海陵八堡的上四堡之一。古传下来的海陵八堡歌中,便提到平兰村的烧畲文化,是烧畲文化的代表。古时多位诗人均有记载烧畲文化: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煮井为盐速,烧畲度地偏。”;仇兆鳌《农书》:“荆楚多畲田,先纵火熂炉,后经雨下种……杜田曰:楚俗,烧榛种田曰畲。”;唐•刘禹锡《竹枝词》之九:“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宋•陆游《村舍》诗:“山高正对烧畲火,溪近时闻戽水声。”

生态旅游打卡点海陵岛平兰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平兰村辖区内,总面积257.9公顷,红树林郁闭度高,林相良好,平均树高约1.9米,既有白骨壤、秋茄、桐花树、红海榄、木榄等5种本地真红树,也有拉关木、海桑、无瓣海桑等3种外来引进真红树,还有苦郎树、黄槿、海檬果、玉蕊、银叶树等多种半红树。此处的海水盐度和土壤粘稠度尤为适合海榄雌生长,是白海榄雌的天堂。

生态旅游打卡点海陵岛平兰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海陵试验区利用红树林的资源,开发红树林观光、观鸟、水上休闲和科普教育等生态旅游项目。其中常见的鸟类有白鹭、大白鹭、夜鹭、池鹭和牛背鹭等。早晨,鸟鸣声从四面传来,此起彼伏,白鹭扇动着雪白的翅膀,展示着绅士般优雅的舞姿,更是呈现出一派“红林鹭影”的唯美场景,让人赏心悦目。

生态旅游打卡点海陵岛平兰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跨海木栈道,通过架空、迁回式的栈道将陆地与红树林区域连接起来。栈道穿梭于红树林之中,既给游客近距离观察红树林的机会,又给游客提供观察红树林树下海洋生物的平台,如弹涂鱼、招潮蟹、林中小鸟、白鹭等,提高游客的生态旅游体验。(供稿:海陵试验区党政办 整理/艾影 编辑/连顺 图片/业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