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小学生的历史教育现状,你认为效果如何?应如何改进?

ZjK东北Ren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上学生与教师互动


新动态a


1

我觉得现在学校历史教育的现状很不令人满意。

首先,从升学的角度来说,(初中)历史学科的分数占比很低很低。

既然考试分数占比这么低,那我们可以设想历史考试的内容会是怎样呢?

可以预见的是——历史考试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篇幅来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对我们当今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启示……。

也就是说,在这样的背景下,历史考试充其量只是考一考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死记硬背程度如何罢了。

所以,这样的历史课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一个亲戚的孩子在高一年级分科的时候死活不肯选读历史,因为他说他非常厌倦历史课的死记硬背。

这是非常可惜和令人痛心的!

2

其实由于历史学科本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历史课堂是最容易做到妙趣横生和让学生得到丰富的文化滋养的。

而且,历史课太重要了!

第一,读史可以使人明智。

这句话是英国17世纪的哲学家培根说的。

我们每个人的错误其实古人也犯过,所以读史可以让我们吸取历史教训和经验,避免或者尽量少犯前人所犯过的错误。

读史还可以极大地增长我们的智慧。

毛主席就是一个很好的事例,据说他在去世前几天都在读史书,眼睛看不见了,就让一位大学教授读给他听,他在中南海的藏书高达十万册,读而未藏的书那就没办法统计了。

可以说,他的思想智慧之所以能超出他那个时代,与他长年读史书、因而得益于历史文化的熏陶和滋养是分不开的。

唐太宗李世民也说过一句名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所以说,历史课的重要性绝对不可小觑!!!

第二,一堂好的历史课绝对不应该是死记硬背那么简单和枯燥。

老师在课堂上除了讲解书本知识之外,完全可以补充讲解历史事件的背景,也可以补充一些相关的有趣的史料。

(我们的历史太博大精深了,有趣的史料太多太多了)

补充有趣史料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更进一步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增加上课的趣味、活跃课堂气氛。

第三,更重要的是,老师还可以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比方可以在课堂上提问——大家对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看法或者感想?或者你能从这一历史事件中得到什么启示?

或者提出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让学生参与热烈的讨论或者举行辩论赛。

每个学生或者每组学生可以在本子上提纲挈领地写出自己或者本组的观点,(停一停),其实我们发觉——这个过程不就是在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写作能力吗?

然后让他们各抒己见或者每组安排一个代表来论述、让不同组的学生参与辩论,这些辩论的内容如果写成文字,难道不就是一篇议论文吗?

所以说,这个讨论或者辩论的过程其实是在锻炼学生写议论文的能力。

而且辩论本身不就是训练他们的表达能力吗?

那么怎样提问呢?

就像头条问答那样提问啊!

学生也可以像在头条作答那样用文字作答啊!

这不就把历史学活了吗?

对回答得好的学生,老师也可以设一个“青云奖”——精神鼓励和表扬。

相信语文老师会非常感激历史老师。

毕竟自古文史不分家!

语文写作的课堂上,当你旁征博引的时候,有很多引语和成语不就是来源于历史典故吗?

第四,老师还可以顺带讲解传统文化知识,所以历史课也可以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起到助攻的作用。


传统文化里面的内容教学可以教会学生为人处世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我们当今社会的物质文明虽然已经很发达了,但是我们的“幸福”指数是不是也跟着水涨船高了呢?

我看不见得!

很多人由于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导致自己的人生过得很迷茫很痛苦,甚至有些青少年学生出现了心理方面的问题、比方抑郁和焦虑……。

而我们的祖先对为人处世和人生的意义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遥遥领先于世界的。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被誉为“近代社会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曾经说过:“人类的希望在东方,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中华文明必将成为世界主流。”

还有不少西方名人也对中华文明有着类似的论述。

说明我们的古圣先贤的确给我们后代子孙留下了迈向“幸福”的指南针瑰宝。

历史课堂也可以涉猎这些传统文化知识!指导我们学生人生的前进方向、培养学生为国家社会作贡献的正确价值观、利己利人!过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人生。

总之,除了物质文明的发达之外,我们的“幸福”指数也要跟着提高!

第五,历史课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爱国情操。

中华民族历史上涌现过无数的英雄人物,那些英雄人物虽然已经离我们现在很远了,但是他们的精神时时刻刻都在滋养着后人。

每当国家有难时,总有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保卫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历史课堂可以通过学习我们浩瀚的历史和众多的历史英雄的故事,来培养我们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

3

所以说,历史课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加倍重视它,并且要把枯燥无味的历史课堂变得妙趣横生!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如此则学生幸甚!


趣谈英语


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的面向未来。

[赞][祈祷][祈祷][祈祷]

从我观察和理解的角度,我认为当下的历史教学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what]

可以说当前学校的历史学科的教育不能算历史教育,只能算历史知识的传授与灌输。因为很多历史老师缺乏历史学科的课程观,当一个历史老师缺乏了正确的历史课程观,只围绕着历史的知识点打转转,为了考试而服务的时候,为了分数而去学习历史的时候,历史教学也就会变得枯燥无味。单纯历史知识的灌输只会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碎片化的历史知识,而不能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不能对历史当中的人和事儿做出客观的公正评价,当然也谈不上爱国主义教育,历史传统教育,文化教育等等。[赞][赞]

真正的历史学科教育应该是从历史的学习当中继承和发展民族的精神文化,正确理解历史事件当中的人和事,从一个民族的历史当中汲取向前发展的力量,这才是历史学科教育的根本。[赞][赞][赞][赞]

当然历史学科的学习,也要依靠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辩证思维,批判思维,系统思维,逻辑思维,在学习方法的掌握上,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学习历史就很好。

这是需要老师在历史教学当中,应该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致远语文


当前中小学生的历史教育现状,总的来说效果还是不错的。

中小学生的历史教育目前主要依靠课堂教育,手段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除了课堂上的课本文字、图片,老师讲解以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短视频、历史电影、电视剧、历史记录片等影视来接受历史教育,这些都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穿入时空,让学生更直观地去了解、认识历史长河中的人物和事件,得到感悟和启发。

除了课堂内的教学手段外,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大城市)还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文化之旅研学实践活动,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种活动更能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通过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相关历史文化古迹,了解隐藏在历史深处的动作故事,加深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了解和认识,增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前,我认为在中小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短板是:

一、历史知识容量太大,(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给学生背诵记忆造成很大压力;

二、考试中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不强。问题层出不穷,表现为张冠李戴、以偏概全、回答不完整,或者不知道用什么知识点去回答、分析等等问题。

为进一步改进当前的历史教学,笔者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仅供参考!

【1】在背诵记忆历史知识点的问题上,老师要多加引导,给学生提供一些记忆方法,如:纵向横向比较法、归纳总结法、时间记忆法、列表记忆法、顺口溜记忆法等等。

【2】在运用知识点分析问题时,老师也应多加引导,特别是对于材料分析题,首先应该分析,材料和课文中的什么历史知识点联系紧密,分清该知识点是啥时期(时代)的内容,明确的这一点,可以说就把握了试题的一半分值,然后再组织语言进行回答,尽量回答全面、条理,书写清楚、规范。做为学生也应多做题、多总结、多积累。变难为易,变复杂为简单。

【3】如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多组织学生进行历史研学实践活动,没有条件的也应尽量创造条件。纸上得来终觉浅。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做为教育部门的领导、学校校长更应该支持老师们这样做,并提供最大的帮助。不应因为安全问题把教师、学生的锁在校园里,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精神扼杀在摇蓝中。我们要敢于作为,敢于担当!乃民族教育之幸也!


太行晨曦1


曾几何时,我对历史如痴如醉,件件历史事件,个个历史人物,鲜活的生活在我脑海中,这是学生年代。

做老师后,才发现,历史并不重要,小学可以说是形同虚设;中学的历史,只不过是应试考试下要背的知识点,学生和家长谈及历史,要记的东西太多,好繁琐,只要死记硬背就行。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鉴,亦可以明事理。历史这门学科,可以了解过去的事情,感受古人的智慧,总结规律,用在当下。

而现在的历史课堂,没有在课上体现出其精髓。甚至出现占用历史课堂的局面。所以,应当更重视历史课堂。可以从以下方面改进。

1、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各学校监管力度,禁止主科占副科现象。

2、历史教材的研发,更多的要贴合各层次的学生,多贴生活实际。

3、各老师在课堂上不要只讲重点考点,只顾刷题。而应该在上课的时候,多谈古论今,应用于生活实际,多组织辩论赛,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历史变成一门指导人生活的学科。


知之说事


只能用惨淡来形容。

1.部分区域逐渐淡化了历史学科的教学

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虽然从各个中学的课表上还能看见历史学科的踪影,但其课时量明显被别的学科所占据。尤其是近两年以来,这种现象越演越烈,历史学科的课表安排似乎有一种快要从学校教学的舞台上被挤掉的趋势,使得本就繁多的教学内容于零星的课时安排中出现了不相吻合的局面。

2.考试的“指挥棒”让一线教师失去了教学的动力

通过近两三年的教学改革我们可以发现,初中历史最终纳入中考评比的折扣分数比例已经从原来的100%变成了10%,这样的折扣比例的确严重伤害了历史教师对历史教学的积极性,同时也从很大的程度上有意无意地告诉学生一个错误的结果:历史不重要。

3.历史教学的理念与社会现实相脱节的现象极为明显

大多数教师却忽略了这个重要的教学目标,而吧学生的思维禁锢于单纯的知识记忆的层面,把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扼杀于无形之中。





伍老师数学课堂


目前中小学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忽略国学经典教育,虽然总是在谈,但是为了成绩还是忽略着。

国家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和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提提出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在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来说是一个启迪。

因为,我见过,有的孩子和奶奶吵架,奶奶毫不在意。不尊重老人。有的孩子甚至不尊重师长。同学相处自私自利。过意不下去了。家长有个很好的理由。孩子还小?殊不知从小看大,孩子六岁之前形成的性格,会伴随他一生,实际上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层面的要求,国学经典很重视。

谦让 友善,敬老,团结,乐学,勤奋,尊师,爱国,…这些是学生必备的基础美德。学校有内容,可是讲完之后,孩子回家咋样?和成绩无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基础。试想自己奶奶都骂,唯我独尊的自私自利,会怎么样?

我认为改进方法,家校联合,把传统美德落实到位,要学习,先做人。从修身开始,培养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担当的人。


赵凤军


“历史”教育的现状不理想(也须是学的个案),“历史内容”被教的过于简单化、表面化、形式化。

重要首先反复要讲清楚“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和发展过程(过程、过程、过程)的内在必然性,过程中“具体(历史)事件”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过程中“事件”现象之间又是怎么样的因果性。

形而上学的“历史”肯定没意思,运动、变化、发展的“历史”才有吸引力,从中才有“经验”可以汲取。


人笨就守拙



我们中小学的历史教育不是要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而是,用川普的话来说,通过历史来告诉我们:HOW TO MAKE CHINA GREAT AGAIN.显然,我们的历史课本是给了标准药方的:要独立、要自主、要摈除落后思想、要专心致志发展生产力。于是,只有满足这两种条件的历史才会让我们的教材感兴趣(成为重点):

1)这个国家/地区必须在这个史实后变得强大了;

2)这个史实必须满足上面开的药方里面的某一种。于是,美国独立战争被如此定性,似乎就不那么让人感到意外了。

总结:我们的中小学历史教育以“励志”作为核心,目的是为了让广大中小学生了解一些别人“成功的经验”,才能闷声搞建设,共同大发财

Sci投刊指导李老师


新中国成立至今,可以取得如此大的进步,屹立于世界名族之林,这与中小学教育密不可分。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产生了许多高分低能儿,一味地不求底线的去追求分数,导致出身社会一味追求结果,忘记本心。

中小学教育估评制度有待改进,可以将分数评价制该为等级制,一二线城市目前已经实施,但农村还没。

强化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多开手工课。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丰富学生体育生活,达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