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3《致命女人》:给妻子廉价的爱,就可享受无微不至的照顾

在"控制型"男人的情感关系中,只要出了问题,夫妻双方都怪女人。——题记。

豆瓣9.3《致命女人》:给妻子廉价的爱,就可享受无微不至的照顾

豆瓣9.3的高分美剧《致命女人》,用黑色幽默来描绘女性在婚姻中的各种遭遇和情感困境。很多人把这部戏看作是女权主义,其实不然,故事始终还是从男性为主导的婚姻生活出发,表现出3对不同性情的夫妻,在各自的婚姻中是如何制造矛盾和解决问题的。

其中1963年的一对中产阶级夫妻——妻子贝丝和丈夫罗伯让我印象深刻,因为在贝丝身上,我看到了全职太太的卑微和孤独,而罗伯则舒适得如"单身贵族",享受妻子照顾的同时还不忘出轨。

于是这就产生灵魂一问:"女人为何杀人?"

问得更明白一点:是什么导致妻子,要杀了给自己富裕生活的丈夫?

一、全职太太的日常:照顾他是我的荣幸

贝丝是个没有经济收入,与社会脱节的全职太太。

她曾经怀抱成为钢琴家的梦想,但婚后为照顾丈夫和家庭而放弃了,后来女儿意外亡故,从此她的生活重心就只围绕着丈夫罗伯——以他的喜好为喜好,以他的快乐为快乐。

直到搬了新家,她的婚姻迎来了不可预知的变数,只是当时她还一心倾慕、仰视着丈夫,一切以他为尊,而她始终尽责地扮演优雅妻子和万能保姆的角色,不管多劳累都乐在其中。

比如剧中贝丝为丈夫续咖啡这一幕:罗伯的手指点了点杯子,而训练有素的贝丝立刻心灵神会。

豆瓣9.3《致命女人》:给妻子廉价的爱,就可享受无微不至的照顾

这个手势是带有"使唤"味道的,在外或许可以用来示意服务员,可罗伯却对妻子用了这个手势;有人或许认为这是夫妻的默契、是潜意识的动作,但实际上,是罗伯驯化了贝丝,而贝丝也甘于服从。

邻居希拉敏感地捕捉到了,她为贝丝仗义执言,<strong>认为罗伯不该像使唤佣人一样对待妻子,但贝丝反而觉得希拉无礼,极力维护罗伯。

这让我想起朋友说的一件关于她父母相处的"小事":

爸爸要吃猕猴桃,让她削皮盛碟子上,她说猕猴桃对半切开拿勺子挖着吃就可以了,不用去皮。没想此话一出,爸爸怒道"这么点事都不肯干,生你有何用",而妈妈也生气地瞪了她,接着立即手脚麻利地把猕猴桃去皮切好,再插上牙签,服侍周到地送到爸爸面前。

朋友没有因为爸爸骂自己而生气,却因父母这样的互动模式而后背发凉,因为这样的"小事"每天都发生数次,她看到了妈妈在婚姻里的顺从、委屈和奉承。然而她为妈妈打抱不平,妈妈却反过来教育她:尊重一家之主要从"小事"做起。

豆瓣9.3《致命女人》:给妻子廉价的爱,就可享受无微不至的照顾

这如同希拉为贝丝声援,但贝丝却"反击"了希拉,因为她觉得"看手势而续咖啡"是"小事",她的重点放在对丈夫的"照顾"上,但希拉的重点放在对妻子的"尊重"上。

显然,无论是朋友的妈妈还是贝丝,她们早已习惯为丈夫鞍前马后、照顾周到,这样的相处模式早就牢不可破,甚至已成为点缀丈夫"尊严"的一部分。

◆很多人都模糊了"大事"、"小事"的本质:在婚姻中,我们往往是透过"小事"才看清对方的真面目,因为凭下意识给反应,真心话总能随口而出;但遇到"大事"反而会再三斟酌,因为或许会涉及面子和利益,对方为了维持形象总会刻意伪装。

这就造成本末倒置的现象:很多人在婚姻相处中不深究时常发生的"小事",反而看重不常发生的"大事"。

二、检讨自我:为了夺回他的心,我愿意改变自己

在贝丝为自己是个称职的"全职太太"而自豪时,丈夫的出轨狠狠地甩了她一记耳光。

但在亲眼目睹丈夫的不忠后,她的第一反应除了伤心难过,就是反省自己,率先为丈夫的出轨找了理由:肯定是我不够好他才出轨的。

所以与小三艾普尔见面后,她选择与对方结交为友,想从艾普尔口中探知丈夫出轨的原因。

豆瓣9.3《致命女人》:给妻子廉价的爱,就可享受无微不至的照顾

但罗伯没对艾普尔说过不喜欢妻子什么,所以她对贝丝的评价都是"臆想"的,可从中我们也可看出,艾普尔的观念和心思完全以"迎合"男性喜好为主的,她站在男性的角度看女性和婚姻,这无疑是助纣为虐,无形地把女性的姿态放低到尘埃里。

然尽管如此,贝丝听后还是认同了她的观点,并立刻行动起来:由内而外,从头到脚地改变自己。为了艾普尔所说的"新鲜感",<strong>保守矜持的贝丝甚至在夫妻性事上也做出改变,只为取悦丈夫。

可罗伯根本不在意她的改变,因为"新鲜感"出轨对象就可以给自己,而妻子只需要维持"本性",不影响他享受舒适的家庭生活和美味的晚餐即可。

所以当他说"我只要你做回原来的贝丝"时,请别自作多情地感动了,因为他是指做了新打扮之前的贝丝,而非鼓励她寻找自我;他只希望一切维持原状,因为妻子的改变在他看来是"危险信号",若她有了精神追求和自我意识,这将会损害到他的利益。

豆瓣9.3《致命女人》:给妻子廉价的爱,就可享受无微不至的照顾

而且罗伯这般自私地对待贝丝,是从一开始就如此的;贝丝曾与他分享自己的梦想,但罗伯不是赞同,而是奚落和打击,他并不认为贝丝有才华,甚至内心也害怕她有才华,所以他抢先把贝丝的梦想扼杀在摇篮里,从而成功地把她束缚在家庭里。

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在《依恋: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卑微》

里说明了贝丝"中计"的原因:

"许多女性不自觉地将两性感情这幅画面分作前景和背景两部分。前景是男人具备的一切优秀品质。这些品质被关注、放大、美化。凡是不利的迹象都被归入背景,忽略不计。"

因此这对单纯的贝丝而言,爱人否定,比任何打击都来得锥心刺骨。尤其罗伯在她眼里是那么耀眼、聪明,所以当他嘲讽自己时,贝丝相信了自己的"平庸",同时也把照顾罗伯和家庭当作自己唯一的"事业"。

如今面临婚姻危机,贝丝为了挽留罗伯,又害怕艾普尔会取代自己,她不惜撒谎说自己得了"癌症",只有6个月可活,却不曾想,这个谎言在后来成为罗伯的"可趁之机"。

豆瓣9.3《致命女人》:给妻子廉价的爱,就可享受无微不至的照顾

之前曾流行过一句描述婚姻关系的话:

<strong>你把老婆当王后,你就是国王;你把老婆当保姆,你就是保安。

然而这句话不过是自我安慰的心灵鸡汤,实际上,以经济实力决定家庭地位,由男性掌握话语权的婚姻——如贝丝这样没有经济收入,不得不依靠丈夫而活的她只能是保姆,而丈夫永远是国王。

而且罗伯的"控制手段"持续支配着贝丝,使她对自己有求必应,不惜牺牲她的需求和人格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蚕食鲸吞的过程就是苏珊·福沃德提到的"情感勒索"。

有人或许认为,婚姻里不就是"我进你退"、"我赚钱你顾家"吗?确实如此,但"你"这个角色,绝大状况下都是女性在退让,也总是女性在反思检讨,卑微地认为自己不够好。

三、再三努力依然徒劳:我已心灰意冷,只想离开他

既然罗伯否定妻子,那么他对小三是真爱吗?

不见得,反而是贝丝看到艾普尔的闪光点,她欣赏艾普尔的梦想和自由,哪怕对方是个道德有瑕疵,明知罗伯是有妇之夫依然和他保持不伦恋的小三;但善良到纯直的贝丝还是跳出原配这身份,以女性的角度去怜悯被罗伯恶言相向的艾普尔。

豆瓣9.3《致命女人》:给妻子廉价的爱,就可享受无微不至的照顾

假戏真做的贝丝把艾普尔当成了好友,并在知道她怀孕后极力阻止她堕胎,还告诉她由于自己的疏忽而害死女儿的事,最后甚至考虑收养艾普尔的孩子。

有人认为贝丝魔症、缺心眼和过于圣母心,但恰恰是因为她此时的"盲目善良",让她在后来发现丈夫可恶的真面目时,才能爆发出那么多觉醒的力量,和惩罚罗伯的勇气和决心。

至于"恋爱脑"的艾普尔,明明已经见识过罗伯对自己的无情,但当罗伯知道她怀孕后,丑陋的嘴脸却360度剧变,并承诺6个月后与她结婚。而艾普尔居然喜出望外地接受了,丝毫没怀疑罗伯前后不一的态度,更忘了这个男人不久前才对自己弃如敝履。

苏珊·福沃德说:"控制型男人一会儿甜言蜜语,一会儿蛮横霸道,反而让女人欲罢不能。"这个结论,艾普尔用"实力"证明了。

豆瓣9.3《致命女人》:给妻子廉价的爱,就可享受无微不至的照顾

但这件事对贝丝而言却是晴天霹雳,"还有6个月可活"的谎言,不仅绊住了她的脚步,冷却了她的希望,还成为罗伯顺理成章,毫无心理障碍的抛妻理由。

但罗伯对艾普尔"负责任"的真实想法,不过是想要孩子和一位全职太太;因为贝丝即将"病逝",他需要有人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保持生活质量,所以艾普尔若真的成为他的妻子,那她也不过是"第二个贝丝"罢了。

豆瓣9.3《致命女人》:给妻子廉价的爱,就可享受无微不至的照顾

罗伯虽然看起来彬彬有礼,但他外表有多俊朗内在就有多冷漠自私,临床上称这种人是"反社会病态人格",即我们常说的"人渣"——他们有迷人的外表,内里却缺乏或者根本没良心,从不反省自己给别人造成的伤害,换着花样玩弄他人于股掌之上。

所以无论是对贝丝还是艾普尔<strong>,罗伯一直都在用谎言和廉价的感情去蒙骗她们。

四、女性觉醒,绝地反击:我要在不违法的情况下杀了他

贝丝高估了罗伯的责任心和对自己的感情,在她以为与罗伯的感情正在好转时,命运却对她开了玩笑;贝丝心如死灰,她曾经对邻居萨拉夸奖丈夫的那些话,如今想着都充满讽刺。

豆瓣9.3《致命女人》:给妻子廉价的爱,就可享受无微不至的照顾

于是她退缩了,收拾好行李准备结束这段貌合神离的婚姻,但罗伯的女秘书却因承受不了心里的愧疚,主动向贝丝告密和忏悔,不仅告诉她罗伯多次出轨的真相,还让她看清罗伯自私阴暗的一面。

一直以来,罗伯都把女儿的死归咎到贝丝身上,沉重的自责让贝丝多年都无法释怀,然而此刻骤然得知内情:当时罗伯正和女秘书偷情,但女秘书偷跑时没把院门关好,这才意外导致女儿死亡,他们才是害死女儿的间接凶手;

<strong>但罗伯明知真相却对贝丝只字不提,为了隐瞒出轨的事,他甚至将错就错——让不明真相的贝丝背锅,用话语和责难不断加深她的痛苦,好遮掩自己的过错继续"逍遥法外"。

可见罗伯这种"控制型男人":就是通过不断地贬低女性来取得掌控权,同时推卸责任,不认为是他的非难给妻子造成痛苦,并且对发生过的事进行篡改,使之符合自己的视角。

豆瓣9.3《致命女人》:给妻子廉价的爱,就可享受无微不至的照顾

但俗话说得好"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迟来的真相让贝丝觉醒了。

罗伯那隐晦又阴暗的自私,让她的愤怒燃至沸点,为了消除自己多年的冤屈和替女儿报仇,贝丝决定要他以死谢罪。

不过在动手前,贝丝甚至还给他最后一次机会,但罗伯依旧说谎,可见"装睡的人是叫不醒"的。那一刻,罗伯的逃避和欺骗让贝丝更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他死不足惜。

豆瓣9.3《致命女人》:给妻子廉价的爱,就可享受无微不至的照顾

其实回顾罗伯对贝丝的所作所为,他或许没有恶意,但绝对是精致的利己主义,每当他心虚而怒吼,或不满而责骂时,他都是在用情绪勒索贝丝,他不一定想伤害她,但这样的方法能让他如愿以偿。

所以《致命女人》中女人为何杀夫?贝丝给出了她的答案,"杀夫"只是事情的表面,本质是女性自我自尊的觉醒——你可以不爱我,但不可以不尊重我,甚至抹杀我的梦想和人格。

小结:

《致命女人》用独特的"杀夫"角度去探讨女性在婚姻中的遭遇,如贝丝过着表面精致的贵妇生活,在外人眼里是羡慕不已的美好婚姻,其实也有着为人所不知的千疮百孔;

故事让我们看到,全职太太所负荷的不只是做不完的家务活,还有来自丈夫、自己和社会倒灌而来的负面情绪,无形的腐蚀让贝丝的精神生活成了荒漠,促使她不得不思考若没了丈夫,自己究竟能怎样活着?

所以这部剧并非提倡女权主义,而是重在体现女性的善良、坚毅和宽容,虽然处于弱势,但她们敢于改变、勇于探索,依然在寻找自我、自尊和梦想的路上前行。



《依恋: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卑微》作者:苏珊·福沃德,琼·托雷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