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12歲之前的習慣培養決定孩子的一生,以下4個階段要注意

公安部的李玫瑾教授關於教育孩子的幾個階段有一些訣竅想和各位爸爸媽媽分享。

第一階段:0-3歲 情感撫養

3歲之前要親自撫養孩子,形成依戀的情感紐帶,這個對於孩子擁有穩定的情緒與和父母緊密的親子關係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孩子如果在三歲前不是由爸爸媽媽親自撫養,長大後很難和爸爸媽媽產生特別親密的親子關係,容易產生情感隔閡。

教授:12歲之前的習慣培養決定孩子的一生,以下4個階段要注意

第二階段:3-6歲 性格撫養

或許很多家長沒想到,在3-6歲,其實已經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的教育對於孩子的性格養成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3到6歲,恩威並重,有意識塑造孩子的良好性格。從以下5各方面著手,通過有意識的訓練等,剋制不良性格發育。(1)抑制任性,從孩子3歲。

教授:12歲之前的習慣培養決定孩子的一生,以下4個階段要注意

第三階段:6-12歲 能力培養

然後第三個臺階是能力培養,能力培養就孩子從小學開始你就要觀察他學習狀況,學習習慣,然後包括他擅長的哪些科目,以及他的困難在哪,然後在這過程當中讓他建立一種自信。

教授:12歲之前的習慣培養決定孩子的一生,以下4個階段要注意

第四階段:12-18歲 尊重教育

12歲之上,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期,有極強的自我意識。家長雖然也要幫助他,但孩子自我成長已經開始很明顯了,因為他有自主意識了,為什麼家長會覺得孩子開始逆反?因為孩子的主觀意願的表達和父母之前的干涉會行程衝突,所以父母會有這樣的感覺。

教授:12歲之前的習慣培養決定孩子的一生,以下4個階段要注意

3歲到12歲是孩子情商培養的關鍵期,父母正確的教養方式可以提高孩子的情商。那麼,如何才能養出一個情商高的孩子呢?們常說情商高的人,常常能讓人感到溫暖,而溫暖往往就是同理心的功勞。

教授:12歲之前的習慣培養決定孩子的一生,以下4個階段要注意

同理心是培養情商的關鍵,簡單來說就是換位思考,再簡單點就是把"腳穿進別人的鞋子裡。"沒有同理心的孩子,多少顯得有些冷酷,他們往往無法感知他人的情緒,在這個世界,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大過天,他人的感受無關緊要。情商衡量的是一個人情緒管理能力。真正的高情商,更像是由內而外散發出的涵養,自己舉止得體,同時也讓別人在跟自己相處時感覺舒服,父母和孩子的說話方式,對培養孩子情緒自控能力的影響非常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