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继石油之后,又一项国际大宗商品的贸易结算开始用人民币了

祝贺,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又前进了一步!继不久前,中国与俄罗斯、伊朗达成了“石油可以使用人民币结算”之后,又一项国际大宗商品的贸易结算可以开始用人民币啦——铁矿石。

祝贺!继石油之后,又一项国际大宗商品的贸易结算开始用人民币了

中国与巴西、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交易可使用人民币啦

据报道,中国宝武旗下的宝钢股份与巴西的铁矿石巨头——淡水河谷公司完成了长协项下部分进口铁矿石的人民币开证跨境结算。此外,中国方面还在继续“鼓励其他各国出口商在与中国进行贸易时,多采用人民币跨境结算”。

南生注意到,就在2019年10月份的时候,中国的铁矿石买家已经和澳大利亚的力拓达成了“以人民币计价的方式,并签订了铁矿石贸易合同”——这也是澳大利亚第一份以人民币计价的供应合同。

祝贺!继石油之后,又一项国际大宗商品的贸易结算开始用人民币了

巴西、澳大利亚此举无异于使得人民币在购买国际大宗商品的“话语权”进一步扩大,而且也进一步有利于中国买家节省成本、规避汇率风险,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南生注意到,以前中国企业购买石油、铁矿石的流程是这样的:国外卖家以美元为报价,并且也只接受美元。比如:一批商品价值1亿美元,这需要我们中国买家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然后支付给卖家。

这里面就有个汇率风险。比如买卖双方在达成交易时,是7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如果到付款时,变成了7.1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由于以美元为标价,且以美元为结算依据。卖家收到的美元不变,但中国的买家却因为汇率的原因多支付了人民币。

祝贺!继石油之后,又一项国际大宗商品的贸易结算开始用人民币了

现在改成了可以使用人民币,则意味着:在洽谈价格时,标注的是人民币,结算也是人民币。那对中国的买家来说,就不用担心汇率的风险了——相反,石油和铁矿石卖家却承担了相应的风险。

为什么巴西、澳大利亚愿意呢?

既然中国买家的风险减少了,巴西和澳大利亚的卖家风险增长了,为什么对方愿意呢?首先是他们与中国的贸易中是“可以使用人民币”,不是“必须使用人民币”。具体到每一项交易双方会协商,想必前期仍会以美元为主要交易货币。

祝贺!继石油之后,又一项国际大宗商品的贸易结算开始用人民币了

其次,中国是巴西、澳大利亚的最大贸易伙伴,彼此之间的交易额很大。对方多收一些人民币,不怕没地方使用。而且,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是波动的,在某些情况下(如预期以后人民币会升值的时候),接受人民币反而有利于资产的升值。

第三,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必然是上升,作为全球重要的大宗商品买家,中国的提升话语权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在这一点上配合中国,多和中国进行贸易,接受一些人民币,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