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君主,得《孙子兵法》作者相助,成就霸主

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说法。

“战国七雄”分别为:秦、齐、楚、燕、赵、魏、韩,是无可争议的。

再来说一下春秋时期。

春秋时代,通常用来指中国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即自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

据说是由于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重大事件,按季、月记录下来,一年分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

“春秋五霸”是哪几个国家,就稍微有点争议了。前后总共有六、七种说法,众说纷纭。最通常的说法则有

两种

一种说法是,《史记索隐》—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另一种是说法是 《荀子·王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今天我们就按照第二种说法,来聊一聊“春秋五霸”中的一霸,吴王阖闾。


他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君主,得《孙子兵法》作者相助,成就霸主

春秋时期诸侯国地图


01、吴国起源

先说吴国的起源,吴国是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始祖为周文王的伯父太伯,姬姓,存在于长江下游地区(约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473年),也叫勾吴、工吴、大吴、天吴、皇吴。

吴国国境位于今江苏、安徽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国都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今江苏苏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吴王阖闾、夫差时达到鼎盛。

问题来了,吴国相对春秋时期其他的霸主,晋国, 楚国,齐国来说,疆域弱小,吴国一个小小的国家,竟然也能成为霸主?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至今仍令人膜拜的“战神”了,好了,不卖关子了,他就是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

02、“战神”孙武

孙武是春秋末年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人,其生卒年月已不可考。据史学家根据相关史料推算,他生活的年代大约大约与孔子(前551-479年)同时。一文一武两大思想巨匠,居然生在同时代!奇哉~ 真可谓“时势造英雄”!


他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君主,得《孙子兵法》作者相助,成就霸主

孙武影视形象

孙武出生于齐国军事世家的田氏家族,就是后来的田氏代齐的那个家族。其祖先原是陈国的公子完,因避乱,公子完逃到齐国。齐桓公闻知其年轻有为,让他担任了管理百工的工正之职。公子完在齐国定居后,因陈与田在古代音同意通,故又称为田完。

田完的五世孙即是孙武的祖父田书。田书因伐莒(ju)立有战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食采守乐安,孙武所生活的年代正是春秋时期社会动荡加剧、兼并战争激烈而频繁的时代,也是各种学术、思想及流派兴起、发展的时代,加之孙武军事世家的出身,使得他从小就受到浓厚的军事战争知识的熏陶,也受到各种进步的社会思潮的影响。

大约在公元前532年,齐国的贵族田、鲍、国、高四族之间发生了较大的矛盾及斗争。孙武是田氏的后裔,在贵族阶层的家族斗争中,当然会站到田氏一边。其他家族对田氏的危害和打击,必然也危及孙武。面对这种复杂而险恶的形势,孙武不愿纠缠其中,做卿大夫之间倾轧斗争的牺牲品。因而产生了投奔他国,另谋出路的念头。

大约在公元前518年,孙武离开了齐国,到了吴国。作为普通的云游之士,孙武在吴国避隐深居,一面浇园种地,一面潜心钻研兵书,写作兵书。同时他也在观察吴国的政治形式,等待施展自己才华和抱负的时机,最终完成流传千古的名作《孙子兵法》

03、不甘只当小弟,要当“大哥”的阖闾

当时吴国的君主是吴王僚,吴王宗室公子中,有一位名叫公子光的。公子光门下的门客有一个叫伍子胥的,两位流亡异乡又都是贵族之后的年轻人很快成了知心朋友。

从与伍子胥的交往中,孙武了解到公子光是一位具有卓越的才能与胆识、性格倔强,谋略过人的王公贵族,不禁对他产生了钦仰之情。

公元前515年,伍子胥得知公子光图谋击杀吴王僚后,便向公子光推荐了勇士专诸。在伍子胥、专诸的帮助下,公子光成功地策划了刺杀吴王僚的行动而夺取了王位。

吴国起初是比较弱小的,但是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

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主。

国与国之间,为了争当霸主的战争方兴未艾。吴王阖闾也不例外。


他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君主,得《孙子兵法》作者相助,成就霸主

吴王阖闾在政权得到巩固、国力不断增强的形势下,向外扩张自己的势力以求称霸一方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了。

伍子胥,是楚国大夫伍奢之子,名员,字子胥,春秋时吴国的大夫。公元前522年,其父伍奢被杀,他逃亡经过宋、郑等国进入吴国。

伍子胥之初奔吴,说吴王僚以伐楚之利。公子光曰:“胥之父兄为僇於楚,欲自报其仇耳。未见其利。”於是伍员知光有他志,乃求勇士专诸,见之光。光喜,乃客伍子胥。

伍子胥刚逃至吴国时,向吴王僚陈说伐楚的益处。公子光说:“子胥的父、兄被楚王所杀,他劝您伐楚是为了报自己的私仇,对吴国并无好处。”伍子胥这才明白公子光别有目的,子胥寻找到一位名叫专诸的勇士,介绍给公子光。光十分高兴,才把子胥当做门下宾客对待。

吴王十分清楚,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战胜在当时已十分强大的楚国。为此,他十分渴求得到一位良将的辅助。

这时,伍子胥向他推荐了孙武。伍子胥在吴王面前极力称赞孙武将是真正可以“折冲销敌”的大将和人才,于是孙武终于出场了。

04、西破强楚

在发展生产、增强国力的同时,阖闾经常与孙武、伍子胥等人一起商议如何加强战备,谋划破楚大计。

孙武调整了吴国军队的编制,将吴军改编成三军,加强了陆战奔袭的训练,以适应战争的要求。

吴军经过充分的准备,于公元前506年秋九月举师伐楚。吴军按孙武的既定线路,从淮河平原越过大别山,长驱深入楚境千余里,直奔汉水,威逼郢城。

途中,他得知囊瓦率军贸然渡河决战的消息后,就临时改变了计划,想率军南下,以便抢在吴军前面守备郢都。在雍澨地区,两军相遇。

双方在这里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吴军士卒身陷死地,皆拼死作战以求生;楚军在沈尹戌的指挥下,也挺戟挥戈,浴血奋战。双方经过三场激烈的战斗,最终吴军获胜,楚军主将沈尹戌阵亡,属下大败而逃。

雍澨一仗结束后,吴军已基本消灭了楚军的主力,攻陷郢都可以说是毫不费力的事了。十一月二十九日,阖闾、孙武、伍子胥率领吴军攻陷了郢都。吴王终于实现了破楚入郢的夙愿。

孙武指挥的这场破楚入郢之战,历史上亦称之为“柏举之战”。在这场战争中,由于孙武事先创造了大举袭楚的有利条件,选择了有利的进攻方向,成功地避开了“攻城”这一最大的难关,因而能使吴军最终胜利地进入了郢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05、阖闾霸业梦成,“战神” 孙武隐退

吴军占领楚国的都城后,阖闾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竟然鼓励吴军在郢城中大肆掠夺,因而引起了楚人的不满。公元前505年,楚大夫申包胥到秦国求援,借来了秦军配合楚军对吴作战。秦军打败了吴将夫概所率军队,使夫概受到阖闾的痛责。夫概便偷偷溜回了吴国,自立为吴王。在种种不利形势下,阖闾、孙武、伍子胥等率吴军撤离了郢都回到吴国。

吴军撤兵后,秦、楚联军终于收复了郢城。此后,楚国渐渐地走向衰落。在以后的几十年间,吴国已经不再把楚当作强敌,转而与齐国、越国、晋国争夺霸主地位。

随着孙武辅助吴王西破强楚创造的辉煌,孙武显赫的名声达到了顶点,同时孙武似乎也走到了功名的尽头。此后,孙武的名字便从各种史料中消失了。

人们猜测孙武从此便远离了各种争斗,隐居于江南的青山碧水之间了。

也有人认为孙武可能是在伍子胥被吴王夫差错杀以后才隐居山林之中的。

总之,孙武从此远离了人们的视线,不再理会谁胜谁负,谁输谁赢。


他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君主,得《孙子兵法》作者相助,成就霸主

然而,他的兵法著作却留传下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结语

吴王阖闾的野心,加上“战神”孙武的辅助,让长江流域的小国吴国终于西破强楚,成就“春秋五霸”之一的霸主之位。

吴王阖闾时期,以楚国旧臣伍子胥为相,以齐人孙武为将军,确定先破强楚,再服越国的争霸方略,采取分兵轮番击楚之策,频频攻楚于江淮之间大别山以东地区,使楚疲于奔命。

吴王阖闾九年(前506年),吴军在孙武、伍子胥率领下,从淮水流域西攻到汉水,五战五胜,攻克楚国都城郢都,迫使楚昭王出逃。后楚臣申包胥入秦乞师,在秦廷哭了七天七夜,才使秦出兵助楚复国。

吴王阖闾十九年(前496年),吴王阖闾在与越国的槜李之战中,被越大夫灵姑浮挥斩落脚趾,重伤而死,后葬于苏州虎丘山。

而孙武的隐退,吴国在吴王阖闾之子夫差的手上还逞强了一阵子,最终因大意被“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所灭。


他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君主,得《孙子兵法》作者相助,成就霸主

但是吴国一小国,在《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的辅助下,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也是一番传奇。

说明在古代,小国在有梦想,又得到天纵奇才的军事家的情况下,也是能“逆袭”的!

吴国西面击破强楚,攻入楚国国都郢城,北面声威壮大,兵锋扬名震动了齐国、晋国两大强国,扬名于诸侯,孙子在其中出了不少力的。

孙膑传

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当然吴国的逆袭是多方面因素的原因。

政治方面当时的吴国虽已强大起来,但仍有不少困难:譬如常受江河海水的侵害,军事防御设施尚不完备,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没有保障;国家粮仓还未建立,荒地也未充分开垦;西边的楚国已成为雄踞中南的泱泱大国,南边的越国也有很强的实力,对吴国构成威胁。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具有政治胆识的阖闾广纳人才,任贤使能,采纳良策,听取民声。他任用了楚国旧臣伍子胥,听取其振兴吴国的建议。阖闾任用伍子胥为行人(外交官),伯嚭为大夫,共同参议国事。 经伍子胥推荐,阖闾亲自召见军事家孙武

,与孙武讨论晋国六卿强弱,孙武献出了自己的军事著作兵法十三篇。当时正是吴国振兴霸业之机,阖闾读了很感兴趣,拜孙武为将军。

经济方面:阖闾命伍子胥主持修筑阖闾大城, 阖闾还设置守备,发展生产,积聚粮食,充实兵库,为称霸诸侯作准备。经过几年的努力,吴国不断发展壮大,百姓丰衣足食,乐于为国家而献身。为了给楚国点颜色看,他一举灭亡了楚的附庸徐国,楚国对此也无可奈何,眼睁睁地看着他在徐国称王。

军事方面:阖闾登上王位后就接受了伍子胥“从近制远”的建议,即先破楚、后图越,同时结好北方诸国,并以此为吴国的战略方针。

训练吴国的士卒,以适应与中原诸侯国作战的需要。又

重用军事家孙武,提高战术素养。加紧制作锋利的宝剑,以供战争之用。一切准备就绪,阖闾首先把矛头指向了强大的楚国。

后记

孙武归隐田园之后的百余年,又一起著名军事家孙膑出现了,他是孙武的后世子孙,在齐魏争霸中,协助齐国战胜了因魏武卒横行天下一时的魏国。

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 第五》

《尉缭子》卷一·天官第一

《十七史百将传 卷一》 .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荀子·王霸》

《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第一》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第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