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話題︱疫情期間去醫院的4點建議

新冠疫情期間怎麼去醫院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什麼程度才有必要去?要不要做一些特殊準備?去了醫院又該怎麼防護?那些需要定期拿藥和檢查的病,又該怎麼辦?

尤其是一些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對這些問題更是關注。為此,我們特地幫讀者梳理了下面4點建議。


抗疫話題︱疫情期間去醫院的4點建議


疫情期間,總的原則是除非必須立即就醫的急症、危重病症,儘量少去醫院。

北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方保民提示大家,有輕微咳嗽、流鼻涕、低熱等症狀,最好先不去醫院,在家對症吃點藥,呆上3-5天。如果病情有好轉,就沒有必要去醫院了。

患基礎疾病必須用藥的,像慢阻肺、 高血壓、糖尿病等,可以到社區去開藥,不一定去大醫院,還可以讓家人幫忙去開藥;和醫生有聯繫的患者,則可以通過電話等方式先諮詢一下。

抗疫話題︱疫情期間去醫院的4點建議

像類風溼關節炎、潰瘍性結腸炎等病情穩定、定期應用生物製劑的自身免疫病患者,可以在經治醫師指導下,短時期改用口服治療方案,或適當延長給藥間隔,確有必要才到醫院接受治療。

有些慢性病患者需要每週或每月定期到醫院接受治療,怎麼辦?按照北京協和醫院組織編寫、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協和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大眾防護問答》提示,這類患者可以在經過醫生評估風險後,再接受入院和治療。

另外要注意的是,疫情期間發現不明原因發熱的患者,還是要先去發熱門診篩查,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根據情況就診。


2、如果非去不可,先做點準備


抗疫話題︱疫情期間去醫院的4點建議

必須去醫院的,也不用過於憂慮,提前做些防範和準備即可。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戴口罩,到一般門診就診,正確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就可以了,如果去發熱門診,最好佩戴醫用外科口罩。

抗疫話題︱疫情期間去醫院的4點建議

有條件的,不要坐公交車和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儘量選私家車前往醫院,來去的路上都要佩戴口罩。就診過程中,也要減少陪診人數。

去醫院前,可以先通過電話瞭解目標醫院的就診流程,儘可能提前預約。現在有不少醫院都能通過互聯網預約,是很不錯的方式。

這些行前的準備,能幫助我們儘量減少在醫院逗留的時間。



抗疫話題︱疫情期間去醫院的4點建議

到了醫院,更應該全程佩戴口罩,儘可能和周圍的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

勤洗手,保持手的衛生;

不要頻繁接觸公共物品;

避免用手摸口罩外側,更不要去接觸眼睛、鼻孔和嘴巴;

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手肘或衣襟捂住口鼻。


抗疫話題︱疫情期間去醫院的4點建議

檢查和治療過程中,聽從醫生安排,只做必要的項目,其他項目和操作可以擇期或者延後,能居家治療的就不用住院,即使住院,除了必要的外出檢查和治療,也不要離開病房。

就診中如無必要,不要去發熱門診、急診、呼吸科門診等特定科室,減少交叉感染的幾率。

抗疫話題︱疫情期間去醫院的4點建議

近期媒體報道,有醫學研究團隊已在新冠患者的糞便中發現新冠病毒。那醫院的廁所還能不能用呢?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表示,目前還沒有證據說明新冠病毒存在糞口傳播,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仍是主要傳播途徑。只要戴口罩、勤洗手,注意防護,醫院的廁所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4、回到家中,及時消毒


抗疫話題︱疫情期間去醫院的4點建議

患者和陪同家屬就診返回家後,要馬上進行清潔和消毒。

具體包括更換衣服,用肥皂、洗手液和流水洗手,也可以含酒精的免洗手消毒劑清潔雙手。同時,對其他暴露部位,比如面部等也要進行清潔;換下的衣服儘快清洗。

就醫後的一段時間,儘量減少外出活動、避免接觸其他人,做好自我觀察。


新華社/成都日報/四川省第五人民醫院官方網頁

校對︱阿凡

圖︱自網絡

養老在線

新養老 ❄ 新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