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21中学青年教师“天团”:为教育未来代言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学校来说,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正是汨汨流淌的活水,能为教师队伍和教育教学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长沙市第二十一中学(以下简称“21中”),就有这样一批教学成绩显著、甘愿奉献、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们。他们奋战在三尺讲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绩,他们坚守在学生身边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爱与关怀,他们活跃在校园活动中展示着多才多艺的综合能力……他们将引领21中教育的未来。

长沙市第21中学青年教师“天团”:为教育未来代言

(夏娟老师。摄影/刘周军)

夏娟(高一英语备课组组长)

充满惊喜的英语课堂,教不是最重要的

读高二时英语成绩在八九十的学生,你认为他(她)的高考英语成绩会是多少?现任21中高一英语备课组组长的夏娟老师表示,可以是140多分。

夏娟2006年来到21中走上讲台,一站已经十二年,在本学年担任高一英语备课组组长之前,她连续六年担任高二、高三的英语教学工作,所带班级在湖南省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中成绩突出。每一堂课都精心准备,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教案、因材施教的夏娟,在谈到教学方法时表示“教不是最重要的”,她更喜欢“To teach sometimes(有时去教).To help often(经常帮助).To inspire always(总是激励)”。

夏娟的英语课常常充满惊喜,上周有母亲节,她就在英语课上给同学们放了一个全英文视频《The World's Toughest Job》;之前物理学家霍金辞世,她也找了相关的英文视频、打印了一些资料给大家看,同学们都很喜欢英语课上前五分钟的这种分享。夏娟布置的英语寒/暑假作业更是让同学们开心不已,比如今年寒假她就推荐了10部英文原声电影让大家看。

作为对一门语言的学习,夏娟认为课外的英语学习也很重要,她鼓励同学们看《英语街》《21世纪英语报》等英语刊物与书籍,也不反对同学们利用英语APP完成一部分学习任务。

在夏娟教过的学生中,曾有两名学生在高二时英语只有八九十分,她就鼓励学生多做课外阅读练习,每天做完给她看一下。到高考时,这两名学生的英语成绩都上了140分。

学生在进步,夏娟也每天在学习,“一天不学就在学生跟前有种out的感觉”。于是同学们眼里的夏老师每天都能带来新的知识和东西,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激励。

长沙市第21中学青年教师“天团”:为教育未来代言

(戴志杰老师。摄影/刘周军)

戴志杰(理科综合备课组长、物理老师)

自制教具、实验,把高冷物理变成趣味魔术

在同学们眼里像魔术师一样的物理老师戴志杰,从教12年来连续带了十届初三毕业生。

戴志杰认为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但现在许多高中生提起物理就头痛,主要是因为没有产生对物理的兴趣,所以他认为初中物理的首要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让物理变得更有趣,戴志杰开始尝试跳出教材中的实验,自己动手做一些其他实验,结果学生的反馈效果非常好。

在给学生讲凝固和熔化时,戴志杰用金属镓做了一个勺子,看起来很硬还能敲碎玻璃,但当他把这个勺子放到学生的手心,镓立刻就熔化了,引得学生啧啧称奇,熔点的概念一下子就变得生动起来。

长沙市第21中学青年教师“天团”:为教育未来代言

长沙市第21中学青年教师“天团”:为教育未来代言

长沙市第21中学青年教师“天团”:为教育未来代言

(戴志杰老师拍摄的水凝固小视频截图。)

为了让学生更深地认识凝固,戴志杰还向同学们展示了一瓶在冰箱里冷冻了两三个小时的纯净水,一般情况下这个时间可以让一瓶普通水结冰,但这瓶纯净水却没有冰。就在同学们百思不得其解时,戴志杰用手晃了晃这瓶子,里面的水瞬间结冰,这短暂的过程又让同学们目瞪口呆。

魔术一样的物理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获得了教育专家的肯定与赞扬。在2013年长沙市青年教师物理教学大赛上,戴志杰利用静电原理,让一束扎在一起的塑料丝像撑开的灯笼一般悬浮在PPR材质的水管上空,从而获得了一等奖。

长沙市第21中学青年教师“天团”:为教育未来代言

长沙市第21中学青年教师“天团”:为教育未来代言

(戴志杰老师不仅做有趣的物理实验,也通过实验教育学生们健康成长。)

近几年来,戴志杰不断研究各种有趣的物理小实验,还录了三四十个视频放到网络上,希望让更多的学生见证物理的神奇,从而产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不仅在实验中花心思,戴志杰还自学各类教学软件和编程,并运用到课件中,让之前静态的课件动起来、活起来,给了学生更直观、生动地展示。

长沙市第21中学青年教师“天团”:为教育未来代言

(刘一娟老师。摄影/刘周军)

刘一娟(办公室副主任、高1709班语文教师)

曾身肩多职,好的教育让学生发现生活的美好

“我清楚地记得2005年的3月,一个充满着希望的季节,怀揣着小镇姑娘的教育梦,我踏进21中的校门。”在今年5月21中举行的“五四”表彰大会上,刘一娟老师将教育人的情怀娓娓道来。

自称小镇姑娘的刘一娟,在大家眼里是开朗、有想法、有创意的语文老师,是直率、有魄力的班主任和年级组长,是细腻、文笔出众的办公室副主任,是21中六十周年校庆晚会上美丽从容的主持人……同时胜任这么多岗位,刘一娟表示既源于自己对教育发自心底的热爱,更离不开21中的培养和提供的成长舞台。

刘一娟在读小学三年级时,班主任胡老师给她打开了一扇全新的教育大门。课上,胡老师把语文课文改成课本剧、快板等,课后,胡老师带同学们去山里砍竹子、写诗歌。看到刘一娟手指纤长、乐感很好,胡老师还利用课间时间,教她弹脚踏风琴。

这些受教育的经历,让刘一娟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她也立下志向,希望成为像胡老师一样的老师,去教育更多的孩子,让更多的孩子通过教育认识生活的美好和乐趣。

来到21中后,刘一娟勤奋上进,学校委派的任务她总是欣然接受,并尽最大的努力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好做美。从教十三年,她担任了十一年半的班主任,二年的年级组长、并曾同时担任办公室副主任,语文老师,工会委员,初中支部党委委员。她不断地摸索语文教学及德育教育新模式,参加全国语文课堂大赛获得二等奖,参加长沙市演讲比赛获得一等奖,是长沙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青年岗位能手……

长沙市第21中学青年教师“天团”:为教育未来代言

(刘一娟带领大家排练节目。)

刘一娟不仅能讲会说,也会写。她撰写的论文《医者调身,书者调神》等论文曾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追寻永恒的教育梦》等获长沙市教育科学院德育论文一二等奖。

因此,经常有同事问刘一娟:“你是有什么超能量能在这么繁重的工作量下保持如此漂亮的状态?”刘一娟听后总是爽朗一笑。在她心里,从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超能量,只是在喜欢的地方做着喜欢的事情,感觉“每天一踏进校园,空气里的每一个分子都是跳跃的”。因此,同学们看到刘一娟老师,也仿佛向日葵看到太阳,瞬间就浑身充满了活力,脸上洋溢着教育的光芒和希望。


长沙市第21中学青年教师“天团”:为教育未来代言

(舒振华老师。摄影/刘周军)

舒振华(K1608班班主任)

写下与学生的约定,种下责任与规则意识

如果青春有个约定,那就把它写下来,记在心里。

K1608班班主任、政治老师舒振华就有这样一个本子,里面都是学生与她达成的约定或协议,比如“我想换座位,我保证换座位后考入年级前50名,若没达到就请全班同学吃糖”……说起与学生的这些约定,舒振华满脸幸福,认为记下的更是一份信任与责任。

身材小巧的舒振华,内心蕴藏着无穷的教育力量。2006年,本科毕业的舒振华不顾家里的反对,参加了湖南师范大学支教保研的考试,顺利通过后她先支教、再读研,之后留在涟源三中执教一直到2013年,随后她来到21中。

21中爱与责任的教育理念是舒振华非常认同的,她也对学生奉献出全部的爱与责任,花时间和精力来陪伴他们。因为爱人在外地工作,舒振华每天早上七点多带着三岁的女儿来到学校,陪学生上完早自习,她再送女儿去幼儿园,然后回校上课。下午五点多,她又把女儿从幼儿园接到学校安顿在办公室,她继续陪学生上晚自习,经常到晚上九、十点,再带着女儿一起回家。“现在的学生都是有思想和感悟的,你付出的时间精力和真心真情,都能换成学生对你的信任和尊重。”舒振华不仅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还获得了学生的优异表现,班级月月被评为校“文明班级”等荣誉的奖赏。

长沙市第21中学青年教师“天团”:为教育未来代言

(上个学期,学生写满思念与祝福欢迎舒振华病愈归来。)

爱学生的同时,舒振华对学生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希望他们能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树立规则意识,敬畏规则,以后走向社会,才会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有同学上学迟到,第一次、第二次她会问原因、谈话,曾有个同学在一周内迟到了三次,舒振华与其家长沟通后,给这个学生放了一天“假”。离开了班集体,这名同学在家里“休息”的这一天特别心慌,迫不及待地想回到学校。从那以后,这名学生再也没有迟到过,舒老师笑称这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上个学期,舒振华生病住院了一周,出院后回学校的那一天,她走进教室看到同学们绘制了一个非常大的海报,醒目地写着“舒老师,欢迎回家”、“舒妈妈,爱崽想你”等字,她感动得热泪盈眶。

虽然被学生称为舒妈妈,舒振华表示平时也喜欢跟同学们开玩笑,同学们喜欢的零食、游戏、段子等她也都了解,和学生聊起这些的时候,就会年轻很多变成学生口中的舒姐。

长沙市第21中学青年教师“天团”:为教育未来代言

(曹航宇老师。 摄影/刘周军)

曹航宇(C1602班班主任)

体育老师做班主任,用跆拳道精神鼓舞学生

“我的体育专长是跆拳道,激励学生时我有时会告诉他们,在跆拳道比赛中,只要你还站在比赛场上,就要敢打敢拼,就算对手比你高、比你壮,也要用力去拼搏。”C1602班班主任曹航宇是一位体育老师,2016年研究生毕业后进入21中工作。

去年当曹航宇得知要出任C1602班班主任时,他想的只有如何做好班主任、带好班级。第一次做班主任,曹航宇有什么想法和难题,都会第一时间向年组组长、老班主任、老教师们学习请教。请教之外,曹航宇和其他班主任一样,每天七点多就到学校,下午快七点才离校。初二的学生面临生地会考,曹航宇就中午也守在教室,观察学生的状态,与学生交流谈心。现在的C1602班班风纯朴,学习氛围浓厚,曹航宇也多次承担校内外公开课,撰写的教育论文多次获奖。

长沙市第21中学青年教师“天团”:为教育未来代言

(今年5月长沙市第二十一中学表彰校园十佳青年教师。)

“四大工程”构建教师团队,青年名师引领教育未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家长们心里,好教师就是好学校。在21中校长陈新春心里,他希望每一位从21中走出去的学子都具有儒雅气质、责任意识、健康身心、科学精神、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等学校文化的烙印,老师作为这一烙印的“设计者”,这些素养也必须都有。

据了解,目前在21中,年龄在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有78人,占教师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也因此,陈新春认为这支青年教师队伍的好与坏、优与劣,直接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学校的发展,21中也对青年教师队伍的成长非常重视。

陈新春介绍,21中围绕文化立校、质量强校、人才兴校、特色亮校来推动学校的全面发展,一直关注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成长,打造了教师队伍的师德工程、青蓝工程、名师工程、温暖工程。

其中,师德是教育发展的前提,落实国家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关键在师德。21中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具备学校的核心文化——爱心与责任。

青蓝工程,以老带新,希望新老师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以说,夏娟、戴志杰、刘一娟、舒振华、曹航宇等青年教师均是青蓝工程的受益者。

让刘一娟至今印象深刻的是,她来到21中后在教学第一天迎接学生报道时,她的师傅张伟军老师全程在旁边看着她,不仅给了她很大的安全感和信心,也在课后第一时间给了她建议和指导,帮助她迅速地度过了初入杏坛的小慌乱和不适应。

在21中,每位青年教师说起自己的师傅,都满是感恩与自豪。夏娟老师拜了英语教研组长王琴为师,戴志杰的师傅易建军现在已经是21中的副校长,舒振华更是同时有两名师傅,彭利君老师教她担好班主任之职,现任21中纪委书记傅军帮助她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在青蓝工程的带动下,21中的青年教师成长迅速,陈新春很希望在这支队伍中不断出现名师。其实,在广大师生和家长们的心里,夏娟、戴志杰、刘一娟、舒振华、曹航宇等一大批青年教师教学成绩突出,教学方式新颖,已经初步形成了各自鲜明的教学风格,有了相当的知名度,是一定范围内的名师了。

去年是21中建校第六十周年,站在一甲子的潮头展望未来,陈新春期待这些优秀的青年教师们,能够担当起更大的责任,奋发有为,引领21中教育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