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宝宝学走路,这3个细节要重视,让孩子走好“每一步”

文l松鼠妈咪(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大家转发分享)

一般在宝宝1岁以后,父母们便开始致力于教宝宝走路了。看着宝宝从刚出生时,连抬头都还不会,慢慢地开始成长,能健步如飞的走路、蹦跳,父母们都会很有成就感,也会感到欣慰吧!

闺蜜茜茜的儿子上个月满1岁了,她说要开始教宝宝学走路,特意打电话叫我过去参观。去到茜茜家,正好看到她正在教宝宝走路。不过,似乎不太顺利,因为宝宝还太矮,茜茜只能弯腰扶着他走,没过一会儿便累得不行。

茜茜直接搬出了学步车,把宝宝放到学步车中,让他自己走。不过,宝宝似乎很不喜欢学步车,没走两步就哭闹了起来,茜茜把宝宝哄好了之后,还是把他放回了学步车中。

本来我想提议继续又大人搀扶,不过茜茜说这样太累了,学步车本来就是给宝宝学步用的,经常用一用应该没关系。

教宝宝学走路,这3个细节要重视,让孩子走好“每一步”

​而且闲聊时,茜茜还跟我说,因为宝宝1岁前似乎懒得爬,所以现在都不怎么会往前爬。她为了赶上一般孩子学步的进度,直接就教宝宝行走了。

这么一听,似乎比较省事。虽然也很用心的教宝宝走路,但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以及错误的教导方式,很有可能导致宝宝的发育出现问题。

一、教宝宝学走路时,3个误区要重视

1、对于宝宝是否会爬,一定要重视

爬行,即先会爬然后再学会行走。可能很多宝宝对于爬并不是很感兴趣,家长们也不是很在意,甚至认为只要宝宝到了该走路的年纪能学会走路就好。

事实上,爬对于宝宝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对孩子全身的肌肉进行锻炼,还能对感觉统合发育有着积极的帮助,可以为之后的坐、行走等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这些锻炼的过程,还可以无形中使孩子的体质增强。

所以,家长们应对于宝宝的爬行予以重视,如果宝宝不喜欢爬的话,可以通过哄逗或者借助玩具等引导宝宝进行爬行。

教宝宝学走路,这3个细节要重视,让孩子走好“每一步”

​2、过于依赖学步车和学步鞋

不少家长在教宝宝走路时,都喜欢让宝宝穿着学步鞋。因为觉得它不仅防滑,还能保护宝宝的脚。

其实,在宝宝学步时,最好能打赤脚走路,这样可以让宝宝的脚能感受到不同材质的感觉,促进宝宝触觉的发育。

现在很受欢迎的学步车,经常使用,对宝宝也是有害无利的。因为学步车能支撑起宝宝的身体,使得宝宝在学步时,全身的肌肉并没有调动起来,平衡能力也没有得到锻炼和提升。

而且,长期使用学步车,会使宝宝的走路姿势变得异常,因为在使用学步车学步时,主要靠脚的摩擦力,借助滑轮前行,姿势与正常的走路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如果家长想借助学步工具增加宝宝学步的兴趣的话,可以买学部手推车,它更安全且不会过多的干预到宝宝学走路的姿势,也一样能增加趣味性。

3、宝宝一摔跤,立刻将他扶起

教过宝宝走路的家长应该都会时常经历宝宝摔跤,一般是怎么处理的呢?是不是宝宝一摔下来,立刻心疼地把他扶起来?还是嫌弃宝宝自己爬起来太慢,干脆自己上手帮忙?

教宝宝学走路,这3个细节要重视,让孩子走好“每一步”

​其实,宝宝学习走路,摔跤是难免的,只要确保宝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不要对宝宝进行太多的干涉。这不仅会让宝宝产生依赖,也会养成惰性。

所以,当看到宝宝摔跤时,可以先观察一下宝宝是否受伤,如果没有,可以在一旁鼓励他自己站起来,给予孩子多一些耐心和信心。

其实,宝宝学习如何走路的过程,并不需要大人过多的干涉。走路是人类的本能,到了年龄,大人只要细心、科学的引导,孩子自然而然的能学会走路。过多的干涉、拔苗助长,很多时候反而会起到反作用,不利于宝宝正常的学步。

比起过多地干预宝宝学步过程,其实,更应该关注宝宝的走路姿势。我们也经常能看到,不少宝宝在学走路时,要么总粘着大人要求抱他,要么就走路很不稳,摇摇晃晃的容易摔跟头,还有的甚至走路像鸭子一样。

这些行为举止,都说明了孩子的走路姿势是不正确的,家长们应该引起重视,并及时纠正。

教宝宝学走路,这3个细节要重视,让孩子走好“每一步”

​二、教宝宝学走路时,这3个细节要重视

1、走路不稳,平衡能力不好

我们时常能看到,有些宝宝走路是呈剪刀布或者蕞步的,走起来跌跌撞撞,很不平稳。虽说宝宝学走路跌跌撞撞是难免的,在这些跌撞中,能让他更好地学会控制自己的脚步和力度。

如果学走路很长一段时间,乃至2岁以后还是这样走路很不稳定的话,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因为很有可能是宝宝的骨架结构出了问题,还要一种可能是小脑出现了问题,导致宝宝平衡能力出现了问题。

所以,在日常教宝宝学走路,还有宝宝自己走路的过程中,家长们一定要细心观察,不可太粗心大意,觉得宝宝一直跌跌撞撞是因为不认真走路等误解。

2、宝宝走路呈X型腿或者O型腿

当宝宝走路呈现X型腿或者O型腿,比如X型腿,因为会使宝宝夹着大腿走路,让宝宝感到不舒服,便变得不爱走路,老喜欢让大人抱着。

而O型腿不会让宝宝感到太明显的不适,所以,宝宝也不会抗拒走路,但走姿也不好看,影响宝宝以后的外在形象,所以还是要多加纠正。

教宝宝学走路,这3个细节要重视,让孩子走好“每一步”

如果这两种走路姿势在宝宝2岁以后还没有恢复正常,给宝宝补充钙和维生素的同时,也可以到医院咨询专业的医生,纠正宝宝不正确的走路姿势。

家长们在纠正宝宝这些不正确的走路姿势时,哪怕宝宝抗拒,也要积极地引导他们,多走路,多进行肌肉负重的锻炼。不可因为心软或者宠爱孩子,便一再退让。

3、宝宝有些跛行时,要注意检查髋关节

有些宝宝走路时,很像一只小鸭子,而且走路速度很缓慢。摔倒后,需要用手撑着地,弯着腰才能站起来,要么就是需要用手撑着膝关节才能慢慢站起来。

这种现象,有可能是因为宝宝是平足,所以学走路的过程需要慢慢地练习。还有一种可能便是宝宝的两侧髋关节先天性的脱位,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宝宝走路像小鸭子,这并不是可爱。其中所反射出来的信息非常多。家长们一定不可掉以轻心,一旦与平常走路的姿势有异,应及时处理。

教宝宝学走路,这3个细节要重视,让孩子走好“每一步”

​宝宝的成长发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成长的每一步都不能太过于着急,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才能走得稳稳当当。

而宝宝的本能也会促使他自己迈开腿,学会走路的。在宝宝的成长过程里,宝宝才是主角,家长们能做的,便是引导宝宝能拥有正确的走路姿势,细心观察孩子是否有异常,让孩子走好每一步,辅助宝宝健康的成长!

在教宝宝学走路时,你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吗?有没有作为过来人的更多建议呢?欢迎分享你的故事,我们一起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