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预防瘟疫?这些手段令人叹为观止,很多招至今然在沿用

据统计,自西汉以来的两千多年,我国一共发生了321次瘟疫。尽管如此多灾多难,但因为治疗及预防及时,中国历史上从来没发生过西班牙大流感 、黑死病等重大瘟疫。

古人如何预防瘟疫?这些手段令人叹为观止,很多招至今然在沿用

当然,尽管如此,古代中国人在防治瘟疫也是一部成长史、曲折史、血泪史和有效史。

疫者,以其延门合户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我国古代最早记载的疾疫发生在春秋时期,鲁国曾爆发大疫。当时人们几乎不了解疫病的原因。通常认为是瘟神作祟,或是阴阳不合所致。

从汉代开始,我国的疫病记载出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两汉疫病共有13次,流行年份约为20年。

魏晋南北朝时共有17次,流行年份约为40年。到了明朝时期,疫病出现暴增趋势,在276年间,疫病流行年份就有118年,几乎每隔一年就有一次疫病。

而到了清代更为恐怖,仅官方的记载的疫情就高达134次,平均两年一次,而且疫病中的死亡人数也在剧增。

古人如何预防瘟疫?这些手段令人叹为观止,很多招至今然在沿用

史据悉,上疫病死亡人数最多的是金朝时期的汴京大疫。

当时的汴京大疫发生后,不到两个月时间里,汴京城共死了近百万人。

无独有偶,到了明代瘟疫成了人们的杀手锏。永乐年间的瘟疫,有十万人死于非命; 正统年间,有四万人死于疫病;景泰年间,有两万人死于灾难;正德年间,有九万人死于暴亡; 万历年间和崇祯年间,瘟疫更猛,死者竟到了不可统计的地步。清代时期,鼠疫、天花和霍乱横行,依然是死亡无数。

尽管如此,古人还是一点一滴地积累了疫情控制手段。主要手段如下几个方面:

古人如何预防瘟疫?这些手段令人叹为观止,很多招至今然在沿用

第一,史上名医名家发挥“定心丸”作用。

比如说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仲景就是以治疗“伤寒”病成名的,他的著作《伤寒论》有对多种传染性疾病不同时期的治疗方法,书中的方药至今沿用。而神医华佗用青嫩茵陈蒿草治疗流行性“黄胆病”的疗法,后来民间流传“三月青蒿能治病,五月六月当柴烧”。现代研究从新鲜青蒿中分离出青蒿素,成为一个治疗疟疾的新药。明代的李时珍,清代的叶天士,晚清的吴瑭等医学家都被称之为治疗瘟疫的专家。

总之,这些名医名师为抗防治瘟疫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是他推动了中国医药学的发展。

第二, 官府组织医官全力救治。

从汉代起,就有官方为疫区和患者免费提供医药的记载,以后各朝各代都如此效仿。到了唐代以后,朝廷组织防治瘟疫就已成为制度,地方官员全力配合医护人员,救死扶伤。宋朝期间,瘟疫发病时政府组织医生为患者义诊,免费发放中药,并开仓赈济。明清时期,根据疫情等级,由医官配置汤药或膏药,给患者按病下药。有时太医院也会参加,民间也会自发组成免费的医疗队。

古人如何预防瘟疫?这些手段令人叹为观止,很多招至今然在沿用

第三,及时隔离控制疫情蔓延。

中国古代医家很早就认识到一些瘟疫病的传染性,并发现隔离具有传染性的病人是必要的预防措施,于是设立隔离病坊,切断瘟疫的传染源,阻止疾病传播。

据悉,唐朝时已有麻风病的专门收治机构,收容机构叫“疠人坊”,将传染病人强制集中到某一处进行隔离。而到了宋代时的收容机构叫“安济坊”,明清时又设立“避痘处”。

第四,发明了人痘接种术。

从公元980起,中国医学家通过数百年时间,发明了人痘接种术,既用天花病人身上痘疹疱里的痘浆、痘疮结痂、或是用天花病人穿过的沾有天花痘浆和痘疹的衣服,去感染未患过天花的人。

古人如何预防瘟疫?这些手段令人叹为观止,很多招至今然在沿用

第五,进行相关的检疫与免疫。

控制瘟疫的重要环节是建立防疫管理系统。宋太祖时规定,所有被派往到边塞的将官,都要带随行医官负责防疫和健康。元朝设立了民间的医户制度,医户是政府许可能从事医疗活动的民户,户籍由太医院管理,一旦瘟疫发生,医户要参加治疗。而到了清代时,人员检疫开始盛行,清代海港检疫制度是在同治年间确立的。光绪年间,广东鼠疫爆发,上海海关对所有旅客进行体检,并要求旅客提供“免疫通行证”。公共租界被彻底打扫,建立了相关的消毒站,避免疫情的蔓延。

古人如何预防瘟疫?这些手段令人叹为观止,很多招至今然在沿用

第六,加强普及防疫常识宣传教育。

两千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就讲述了很多预防疾病的常识和方法。唐朝时把瘟疫的预防知识和简单的药方刻录在石板上,放置于病坊、村坊和路边,以示民众,供紧急情况时使用。清代就提出用水消毒的方法。晚晴在霍乱的防治中,对环境和食物消毒提出要求。对于人们的日常排泄物,要敷上细碳屑。对任意倾倒垃圾者,官府通常会给予重罚,甚至会被关押。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它措施,如完善医疗机构,推广医学知识以及破除迷信等。

古人如何预防瘟疫?这些手段令人叹为观止,很多招至今然在沿用

总之,古人在疫病控制上,并不坐以待毙,他们从对瘟疫的蒙昧到清晰,从畏惧到征服,摸索出一些有效的防治手段,大抵是有效的,很多招现代依然在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