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特斯拉股價暴漲看車企估值變化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

从特斯拉股价暴涨看车企估值变化

2020年初,特斯拉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令人瞠目,其股價在一個多月時間裡連續上漲,累計上漲超過一倍。截至2月19日,特斯拉市值突破1600億美元,已經超過傳統汽車巨頭大眾汽車(約900億美元),成為僅此於豐田汽車(約1900億美元)的全球第二大市值汽車公司。

从特斯拉股价暴涨看车企估值变化

股價飆漲背後的邏輯

根據特斯拉公佈的數據,特斯拉2019年全年共交付新車36.7萬輛,相比上年增長50%。去年最後兩季度的財報顯示,特斯拉第三季度營收為63.03億美元,淨利潤為1.43億美元;第四季度的營收達到73.84億美元,淨利潤為1.32億美元,銷量和利潤雙雙達標。加之上海工廠的順利投產及德國柏林工廠的有序推進,尤其是國產Model 3低價入市,特斯拉在成本控制及產品交付的體系能力已大幅提升。這些都讓投資人對特斯拉的未來充滿期待,反映在資本市場上,就是公司市值的持續攀升。

投資機構方舟基金將特斯拉股價大幅上漲歸因於三個獨立變量,分別是:毛利率將接近40%;符合萊特定律(Wright's Law,產量越高成本越低)資本效率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而提高;自動駕駛能力的演變和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的開啟。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許海東認為,特斯拉在美國市場銷售火爆、中國工廠的快速建成投產、準備將model Y引入中國生產等利好條件,以及擁有一些傳統車企所不具備的創新能力,讓特斯拉獲得了資本市場追捧。“我認為,特斯拉市值的上升是其品牌效應和汽車行業向電動化發展的趨勢導致的綜合結果。”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顧問杜芳慈表示。

羅蘭貝格全球合夥人方寅亮認為,特斯拉這一輪股價上漲,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多空交鋒中,多頭得到了比較好的支撐。多頭的核心觀點是特斯拉有一個比較好的差異化路線,這是傳統主機廠不具備的。實際上目前大部分主機廠,不論規模多大都缺乏炒作題材,缺乏“增長”的故事,特別是高估值的具有科技含量的故事,同質化現象嚴重。特斯拉在造車新勢力中走得最早也走得最遠,本身就是非常好的一個題材,旗幟性、標杆性非常強。“差異化+標杆性企業+豐富的故事”,導致了資本市場對特斯拉的追捧。

特斯拉股票飆漲之後,此前持續看空特斯拉的摩根士丹利分析師亞當·喬納斯(Adam Jonas)開始“翻多”。他在最新報告中表示,最樂觀情況下,特斯拉股價將升至1200美元。同時,亞當·喬納斯也強調,看多特斯拉是基於一個“激進的假設”,即特斯拉可能贏得全球電動汽車市場30%的份額。該假設包括了特斯拉到2030年將交付400萬輛汽車,以及向其他汽車製造商提供包括電池和電動機在內的動力系統的市場預期。

科技創新附加值不容忽視

在做多者看來,特斯拉的估值不應以傳統汽車公司計算,而應與微軟、蘋果等科技創新公司看齊,應該將其自動駕駛技術以及Robotaxi業務考慮在內。這與當年蘋果公司發佈首款iPhone相似,特斯拉的電動車將重新定義智能汽車,營收也不僅僅是汽車銷售而是包含軟件收入。投資機構方舟基金預測,特斯拉2024年的預期股價可上升至7000美元,前提是特斯拉屆時的年銷量達到710萬輛,且Robotaxi業務將產生遠高於優步等網約車平臺的高利潤。

招商證券報告認為,汽車行業進入新舊動能轉化階段,估值體系逐漸發生變化。傳統汽車進入平穩增長階段,週期性逐步增強,天花板已經形成。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智能駕駛車企,當前處於高增長初期,這類車企以及其產業鏈,理應享受高估值溢價,持續不斷的產能釋放將帶動行業持續上漲。

據外媒報道,特斯拉正在研究“可擴展的分層能源分配網格”的技術,該技術可能會改變電網分配太陽能的方式。迄今為止,特斯拉的能源部門,主要涉及部署分佈式太陽能發電和能源存儲資產。去年,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表示:“特斯拉能源正在成為分佈式全球公用事業,並可能超越汽車業務。”

在2019年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馬斯克表示,太陽能屋頂是特斯拉重要的產品線之一,預計2020年太陽能屋頂的市場需求將會非常強勁,僅美國每年就有400萬個新屋頂“誕生”,全球範圍內有1億套房屋可使用該產品。他還多次在社交媒體上更新關於太陽能屋頂業務的動態。

“加入太陽能屋頂業務團隊吧!”這是馬斯克2月16日在社交媒體上轉發的一條鏈接標題。馬斯克同時宣佈,特斯拉今年將在全球拓展太陽能屋頂業務,並將很快進入中國和歐洲市場。早在2017年,特斯拉就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更名申請,將註冊名稱中的“Motors”(汽車)一詞去掉,由“Tesla Motors,Inc”變更為“Tesla,Inc”。

方寅亮認為,種種情況說明,馬斯克更多希望他打造的不僅僅是一個汽車企業,而是一個高科技創新企業,包括純電動汽車、分佈式能源、太陽能業務、自動駕駛軟件及服務等。

从特斯拉股价暴涨看车企估值变化

汽車+能源閉環值得學習

方寅亮認為,從汽車銷量角度看,特斯拉與那些傳統車企相比,體量還比較小,小的體量更容易獲得比較快速的增長。傳統車企在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時,有眾多的掣肘,如新能源產品擠壓原有車型市場空間,需要考慮如何平衡車型、車價等。特斯拉作為造車新勢力,並沒有傳統體系的顧慮,在新能源汽車開發上更有發揮空間。

恆大研究院認為,隨著垂直整合程度的加深,特斯拉正不斷開拓業務邊界,但也面臨產能、產品安全與質量、現金流等方面的問題與爭議。特斯拉未來所面臨的競爭對手不僅僅是大眾、豐田等傳統OEM,更有谷歌、英偉達、Uber等高科技企業,還有石油巨頭、中國傳統車企與造車新勢力,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仍存變數。

有分析指出,特斯拉將成為一家全球化車企。Model 3在美國市場已經成為現象級的產品,當務之急在於憑藉自建工廠和低價政策將成功複製到中國市場,快速搶佔市場,並著手推進Model Y以滿足SUV用戶的需求。此後特斯拉還將推出電動卡車Tesla Semi、電動皮卡Cybertruck。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將達到3500萬輛,特斯拉年銷量將達到300萬輛,海外市場營收佔比可能超過50%。

國內諸多造車新勢力正在奮起直追,未來特斯拉在電動化領域的領先優勢可能被逐步縮小,核心競爭力在於智能化、無人駕駛技術、數據和品牌。從智能手機發展史來看,外觀和供應鏈都極易被模仿借鑑,但蘋果的利潤卻超過所有競爭對手總和,核心在於自研的A系列芯片、iOS系統,並打造應用生態和高端品牌。特斯拉通過自研自動駕駛芯片和人工智能算法,並配合數量最大的車隊不斷提供用於深度學習的真實路況數據,特斯拉將擁有比其他競爭對手更高的算法迭代效率。未來一旦特斯拉的攝像頭路線被證明可行性,相對於激光雷達路線將體現出極大的成本優勢。

從長期來看,汽車服務和能源服務將成為特斯拉新的增長點。特斯拉已經建立了全球範圍的直營店和充電網絡,通過OTA不斷向用戶推送新的軟件與功能,特斯拉正持續構建線上+線下、汽車+能源的服務閉環,這一點值得所有主機廠學習借鑑。

全國產經平臺在疫情期間緊急設立全國疫情信息平臺,如有發佈需求,請聯繫霍老師,電話:18511001888;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