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汽車上市 中國版「特斯拉」夢想還太遠

北京時間昨晚9點半,蔚來首位員工、ES8首位車主李天舒等12名蔚來用戶一起敲響了紐交所的開市鍾,但開盤即破發,超跌14%的股價表現堪稱“流血”上市。作為國內造車新勢力的“領頭羊”,蔚來汽車成了中國電動汽車赴美上市第一股,也是繼特斯拉之後第二個在美國進行IPO的大型電動汽車製造商。

估值不及預期“低價”上市

紐交所大門前掛起了蔚來汽車“Blue Sky Coming”的標語,幾輛蔚來汽車排成一排,這樣的氣場讓蔚來的粉絲們頗為振奮。從今年8月13日正式遞交IPO招股書,到9月12日正式上市,蔚來汽車僅用了30天的時間。

此次蔚來汽車IPO發行價定為每股6.25美元,位於此前給出的定價區間6.25美元至8.25美元的底部,但昨天開盤報6美元,隨後股價一度跌至5.35美元。截至發稿時,股價回升至5.98美元。按發行價格計算,蔚來汽車的估值約為64億美元。而在IPO流程開始時,蔚來汽車希望的估值高達200億美元。

根據蔚來最新招股書,蔚來汽車最高募集資金在10億美元上下,與之前的招股書中擬籌資18億美元相比,縮水近一半。此外,據報道,日本軟銀集團有意在蔚來IPO中購買2億美元股票,但在其即將上市的節骨眼兒上,被曝出將不參與首次募資。

進入紐交所前,蔚來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表示,估值是由市場決定的,不管是什麼樣的估值,都是對公司價值的認可。“我們希望為投資者帶來回報,我們確實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來盈利,但是我們對團隊未來健康發展很有信心。”為了體現“用戶企業”的理念,李斌及蔚來高管均不在昨天的敲鐘人之列。

雖然對於蔚來的價值,投資者並未給出預想中的高度,但蔚來的市值已經達到比亞迪當前總市值的三分之一左右,甩開了長安、眾泰、一汽轎車、江淮、海馬等一批已上市的自主汽車品牌。

虧損高交付難急需“輸血”

2014年11月,蔚來由李斌、劉強東、李想、騰訊、高瓴資本、順為資本等頂尖互聯網企業與企業家聯合發起創立,被視為國內造車新勢力的第一“新貴”。首次公開募股前,蔚來創始人、董事長李斌為第一大股東,佔比17.2%;騰訊為第二大股東,佔比15.2%;高瓴資本為第三大股東,佔比7.5%。

去年年底,其首款量產車型ES8正式上市,價格在50萬元左右,但其交付能力備受質疑。蔚來招股書顯示,截至8月28日,蔚來一共生產出2200輛ES8,已交付1381輛,還有1.5萬輛訂單待交付。

在國家推廣新能源汽車背景下,藉著互聯網造車的“東風”,蔚來汽車獲得資本青睞。此前,蔚來共經歷了A1輪至D輪的6輪融資,共募集資金24.52億美元(約169億元人民幣)。但這樣的融資速度,還是趕不上其“燒錢”的速度。

數據顯示,蔚來汽車在2016年、2017年的淨虧損分別為25.73億元人民幣、50.21億元人民幣,今年上半年虧損33.25億元人民幣。蔚來汽車在成立4年後急切上市的最主要原因,也是迫於資金壓力,需開闢更加持續、直接的融資通道。

美股似乎對科創公司向來寬容。眾所周知,特斯拉一樣是常年虧損、存在產能困擾,卻是資本市場的“香餑餑”。自上市以來,特斯拉一直保持著驚人的市值,一度超過500億美元,成為美國市值最高、全球市值第四的車企,僅次於豐田、戴姆勒和大眾。不過,今年以來,特斯拉也麻煩不斷,持續被分析機構調低股價預期,說明高度依賴補貼政策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現狀遠不及預期。

造車新勢力“窗口期”縮短

眼下,造車新勢力普遍遭遇錢荒,投資機構不再像去年那樣瘋狂追捧,而車輛研發、線下體驗店擴張、互聯網營銷等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撐。

同時,隨著國家新能源補貼的逐步退坡,國外車企加大新能源佈局,留給造車新勢力的“窗口期”越來越短。據悉,到2020年新能源補貼全部退出時,一些造車新勢力可能還來不及量產交付,補貼就沒有了。同時,特斯拉已確定在國內獨資建廠,奔馳、寶馬等老牌車企也都盯上了國內的新能源市場。

有業內人士分析,汽車屬於工業製造業,需要強大的製造業積澱,並不是理想加融資那麼簡單。赴美上市可以暫時緩解因為投入過多而導致的資金緊張,但能否拯救蔚來,還難以斷定。

在傳統車企中,一款新車從研發到最終量產上市大概需要3年至5年,即使是備受追捧的特斯拉,也一直備受產能不足和盈利壓力的困擾。據悉,蔚來汽車內部對其未來五年的市盈率目標定為10倍,但在其奢侈的燒錢模式下,能否走出生存危機有很大不確定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