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六)熊市价值投资的春天(第二部)

第二章价值发现靠双脚!

第一节之二:预测未来需要独立调查研究

字数:1694字 阅读时间:3分钟

(连载六)熊市价值投资的春天(第二部)


下面的这些内容是我自己在这一次茅台大博弈中,我调查研究的几个对广大投资者有参考意义的真实经历与大家分享。当时在中国的舆论场上,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无论是大报还是小报,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白酒业内,到处传播着茅台酒卖不动,茅台酒没有需求,茅台从此走下坡路,茅台完蛋了等观点

下面的这些媒体文章是2013年~2015年间遍布于互联网上的关于贵州茅台酒卖不动,企业经营陷入困难的报道。

网易财经:《茅台卖不动:批发商1个月只卖3瓶 称靠它会饿死》

“在水屯市场专门做茅台酒批发生意的老柳现在的铺面已经被方便面和饮料堆满,一些之前进来而没有卖动的茅台酒被堆在角落里,箱子上面已经落上了灰。老柳说,限制三公消费的威力太大了,现在一个月卖不到三瓶,‘我也不指望这个了,要指望这个就饿死了。’”

搜狐网:《茅台尴尬没人买,经销商跪求被淘汰》

光明网:《茅台酒价格下降的空间还远没到头》

“在禁止铺张浪费等‘八项规定’推出后,茅台酒的价格暴跌了6成,其股票价格也缩水严重,以致出现了曾几何时需要求爷爷告奶奶送厚礼才能取得经销资格的经销商,出现了‘给茅台高管送礼是为了减少配额’的现象。‘廉政一搞,茅台跌倒’。也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今官场的廉政建设,还远未达标。因此,主要由公款消费的茅台酒的虚高价格,也远未回归到其合理的市场价格的范围之内。”

北京商报:《茅台卖不动“沦落”电话推销 》

新浪网:《茅台专卖店老板吐苦水:老顾客见我如见鬼》

文中专卖店老板说:“开个茅台专卖店吧,剔除门面费用和人员工资,前几年一年赚个百把万是不成问题的。但今年基本要倒贴钱了。他们老的经销商800多元能从厂家拿到货,我们这些新开的店,990元进的货,现在倒贴,960元还卖不动,你说赚什么钱呢?开张才三年,房子租约当时一签5年,觉得能长期做,这摊子还得守着。”说话间,专卖店老板打开桌上的电脑,原来他也是茅台股票忠实持有者,K线图清晰地显示,2012年7月16日,茅台的历史高价是266.08元,而2014年1月8日茅台的本轮最低价是118.01元。专卖店老板说:“前两年卖酒赚的钱,这半年多全赔在股票上了,从哪来回哪去。哪年能解套只有天知道。还好,比中石油好,中石油现在跌得只剩1/6了。”他自我安慰说。

面对这样的舆论环境,如果你身处其中,由不得你不相信,你无法挣脱这种舆论所制造的悲观气氛和压力。我身处其中,也看到了这些报道,但是我不相信,因为我心里有一种本能的想法,茅台酒是好酒,人们想喝好酒,这是人性的需要,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需要。如果说茅台酒没人要了,那就意味着人们不再向往美好生活了,这不可能,但是博士、教授、研究员、基金经理、媒体记者、行业人士都说茅台酒卖不动,茅台酒没人要。于是我决定亲自前往茅台镇做实地调研。

拿着简单的行李我出发了,飞机降落于大山之间的遵义机场后,再乘汽车赶往茅台镇,路两边的景色非常秀丽,青山被树木所覆盖,浮云仿佛就在眼前,一抬手就能抓到,西南地区颇具特色的民居在路两旁,散落于树林中。多么美好的景色啊!茅台镇这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西南小镇,今天在资本市场,在中国舆论场上被描写为毫无前途,已经走入不可逆转的衰退,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连载六)熊市价值投资的春天(第二部)


(我在茅台镇调研时拍摄的茅台镇景色)

在贵州茅台股价低迷的2014年,赤水河静静地流淌,河水清澈见底,两岸景色令人神怡。我将在这里通过走访调研、交谈、观察,核实一个事实:到底茅台酒是不是如同媒体所说的已经没有人买?我的命运将决定于调查结果!最终的事实将会是什么样的?我猜测着各种可能的结果和情况。我把目光从赤水河流淌的河水投向了远处的群山!西南的大山云雾缭绕,景色的确优美,我的调研从何处开始?我需要一个调研方案。

矗立赤水河边一个多小时后,我形成了调研方案。我决定首先进入茅台包装车间进行调研,通过观察茅台包装车间的产量,包括工作人员的作息时间来观察茅台的销售情况,因为有一个基本事实,茅台酒最终投放市场之前,都是在茅台包装车间完成包装离开茅台公司进入市场的,所以茅台包装车间的工作量大体是茅台酒的出厂量,而茅台酒的出厂量大体上能够推测出销售量。于是我决定把本次调研的时间精力重点放在茅台包装车间,在包装车间驻扎,在茅台包装车间守候。

(连载六)熊市价值投资的春天(第二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