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亡了,都怪文玩

老舍曾經在《正紅旗下》寫過,即使是在清朝最後的幾十年,清人也依然沒有將文玩拋之一旁:


上自王侯,下至旗兵,旗人會唱二簧、單絃、大鼓與時調。他們會養魚,養鳥,養狗,種花和鬥蟋蟀。


同樣,溥儀《我的前半生中》也有乾隆帝玩核桃的記載:


在養心殿後面的庫房裡,我還發現了很多有趣的“百寶匣”,據說這是乾隆的玩物。


大清亡了,都怪文玩


可見在清朝,文玩受眾不能說不廣泛,上至九五至尊,下至旗人百姓,都很喜愛文玩。


而此類清人所玩之物,又有皇家十把玩之稱。


咱們今天就來說說其中前幾位。




大清亡了,都怪文玩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一.核桃


核桃始於漢代。


據《名醫別錄》記載:


此果出自羌胡,漢時張騫出使西域,始得種還,移植秦中,漸至東土。


而作為一種手把件,文玩核桃寓意吉祥,在玩賞之中還有健腦,修煉毅力等功效。


因此在明清兩代極為興盛,深受上流社會喜愛。


相傳明朝皇帝朱由校就特別喜歡把玩核桃,並且還自己手工雕刻,留下了“玩核桃遺忘國事,朱由校御案操刀”的事蹟。




大清亡了,都怪文玩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二.葫蘆

眾所周知,葫蘆乃道教聖物。


如《後漢書·費長房傳》就記載:


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於肆頭,及市罷,輒跳入壺中…


其中費長房乃入得《神仙傳》的道教著名的神仙人物。


葫蘆在我國文化中的地位還不止於此。


詩經《豳風·七月》有云:


七月食瓜,八月斷壺。


詩聖杜甫也以葫蘆入詩,書寫心緒。


束薪已零落,瓠葉轉蕭疏。

幸結白花了,寧辭青蔓除。


可見,葫蘆在我國古代具有豐富的文化寓意,十分討彩,因此在清代貝勒爺圈子裡是十分流行的把件。




大清亡了,都怪文玩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三.佛珠


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唸誦記數的隨身法具,本稱“念珠”,用以消除煩惱障和報障。通常分為持珠、佩珠、掛珠三類。


對佛珠最早的記載來自《木槵子經》中佛陀對波流離王的開示。


若欲滅煩惱障、報障者,當貫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隨……若復能滿一百萬遍者,當得斷除百八結業,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泥洹,永斷煩惱根,獲無上果。


佛珠是僧人們修行對陪伴,也是文人的風情。


唐代詩人曹松《水精念珠》有詩云:


等量紅縷貫晶熒,盡道勻圓別未勝。


幾度夜深尋不著,琉璃為殿月為燈。


它隨著部分貴族對佛教的信仰,和對文化的態度,也逐漸成為了上流社會的風尚。




大清亡了,都怪文玩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四.菩提


玄奘法師《大唐西域記》雲:


菩提樹者,即畢缽羅之樹也。


到了宋代,菩提子的種類則有所擴展。


《妙臂菩薩所問經》曰:


金剛子,蓮華子,木槵子,及硨磲諸寶等為珠,凡持誦時,真言印契,收攝其心......


直至今日,菩提子已經泛指可以用來穿製成數珠法器或者文玩手串的許多亞熱帶堅果類植物種實,總計有200-300種之多。




大清亡了,都怪文玩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五.玉石


玉石在我國的使用歷史十分悠久,且文化地位極高。


古籍《尚書》中就寫到:


火炎昆岡,玉石俱焚。


可見玉石開採年代之久遠。


而玉更是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君子之德行。


如孔子曰: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


因此在古代,同玉石有關的詩歌也是極多,如大詩人陸游就寫過:


釵頭玉茗妙天下,瓊花一樹真虛名。

酒酣忽作檀公策,間道絕出東關城。


在蒙元時期,蒙古族的配飾文化和漢族文化互相滲透,玉石便因其傳統寓意,而成為了文玩圈被世家大族爭相追捧的搶手貨。




大清亡了,都怪文玩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六.紫砂壺


兩宋年間飲茶,論茶風氣盛行,梅堯臣就曾寫過: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


堪稱千古絕句,講的就是用紫砂陶壺烹茶的藝術。


而現代意義上的紫砂壺則據傳最早出自明代龔春之手。


吳梅鼎《陽羨瓷壺賦》有云:


餘從祖拳石公讀書南山,攜一童子名供春,見土人以泥為缸,即澄其泥以為壺,極古秀可愛,所謂供春壺也。


可惜供春壺並沒有保留到今天,但卻留下了“栗色暗暗,如古今鐵,敦龐周正。”這句繪聲繪色的描述,引得無數達官顯貴對其愛不釋手。


大清亡了,都怪文玩


飲茶用具,自是雅緻事物,而若真論講究,茶具中又以紫砂居首。


如《長物志》記載:茶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


紫砂文化收藏價值奇高,故造假橫行:化工,模具,灌漿,機器,各種假貨充斥市場,玩家稍不留神就會吃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