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中的二月二,龍擡頭的日子裡,看看古人這一天做什麼

中國曆來是以農耕文明為基礎的國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幾千年的華夏文明。二月是一年農事活動開始的季節,因此二月二也稱之為“春耕節”,每年的二月二各地有不同習俗,古代詩詞中也有許多關於二月二的描寫。

詩詞中的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裡,看看古人這一天做什麼

二月二日出郊

【宋】王庭珪

日頭欲出未出時,霧失江城雨腳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雲猶含態石披衣。

煙村南北黃鸝語,麥壠高低紫燕飛。

誰似田家知此樂,呼兒吹笛跨牛歸?

【譯文】

太陽將出而未出的時分,大霧遮住了江城,又變成細雨霏霏。

忽然天又變晴,捲起帳幔露出了群山;雲彩朵朵,好像山石披上了白衣。

村落間到處聽到黃鸝囀鳴,麥壠間看到紫燕在上下翻飛。

誰能像農人一樣知道此中樂趣?他們正招呼兒童騎牛吹笛把家歸。

【註釋】

雨腳:即雨線之意。

隴:古同“壟”,土埂。

【作者】

王庭珪(1079~1171)字民瞻,自號瀘溪老人、瀘溪真逸,吉州安福(今屬江西)人。性伉厲,為詩雄渾。乾道八年(1172)病逝,終年92歲,去世後葬於安福縣山莊鄉下沙村長甫村後山腰,胡銓撰寫墓誌銘碑。王庭珪是兩宋之交的重要詩人。他個性剛直,辭官歸隱,曾因詩送胡銓而被貶辰州。靖康之變而後他表現出對國家憂患和民生疾苦的極大關注,有著強烈的愛國情感,詩文詞創作都取得了較高成就。

詩詞中的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裡,看看古人這一天做什麼

二月二日

【唐】 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

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譯文】

二月二日新雨初霽,小草和田畦裡的菜都發出了嫩芽,

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而十字碼頭,一群身著輕衫牽著駿馬的少年正徐徐走著。

【作者】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詩詞中的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裡,看看古人這一天做什麼

二月二日挑菜節大雨不能出

【宋】張耒

久將菘芥芼南羹,佳節泥深人未行。

想見故園蔬甲好,一畦春水轆轤聲。

【譯文】

每年的二月二這天,都要採來青菜燒一鍋肉菜湯。而今年的二月二雨大路滑,不能出去挑菜做羹了,只好坐著家中,回憶故鄉菜園中那生長茂盛的蔬菜,彷彿又聽到引來春水的轆轤的聲音。

【作者】

張耒(1054—1114年),字文潛,號柯山,亳州譙縣(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時期大臣、文學家,人稱宛丘先生、張右史。代表作有《少年遊》、《風流子》等。《少年遊》寫閨情離思,那嬌羞少女的情態躍然紙上,讓人羨煞愛煞,那份溫情美妙真是有點“濃得化不開”。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詞有《柯山詩餘》。列為元佑黨人,數遭貶謫,晚居陳州。

詩詞中的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裡,看看古人這一天做什麼

二月二日

【唐】李商隱

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

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

萬里憶歸元亮井,三年從事亞夫營。

新灘莫悟遊人意,更作風簷夜雨聲。

【譯文】

二月二日這一天春遊到江上,春風和暢陽光送暖樂曲悠揚。

花蕊如須柳芽如眼婀娜多姿,紫蝶黃蜂盤旋飛舞情意更長。

客居萬里之外常思迴歸故里,柳伶鄭處供職已有三年時光。

江上的新灘不理解我的心意,風吹雨打屋簷似的嘩嘩作響。

【註釋】

二月二日:蜀地風俗,二月二日為踏青節。

東風:春風。

笙:一種管樂器。它是用若干根裝有簧的竹管和一根吹氣管裝在一個鍋形的座子上製成的。

花須:花蕊,因花蕊細長如須,所以稱為花須。

柳眼:柳葉的嫩芽,因嫩芽如人睡眼方展,所以稱為柳眼。

無賴:本指人多詐狡獪,這裡形容花柳都在任意地生長,從而撩起遊人的羈愁。

元亮井:這裡指故里。元亮,東晉詩人陶淵明的字。

亞夫營:這裡借指柳仲郢的軍幕。亞夫,即周亞夫,漢代的將軍。他曾屯兵在細柳(在今陝西咸陽西南)防禦匈奴,以軍紀嚴明著稱,後人稱為‘亞夫營”、“細柳營”或“柳營”。

遊人:作者自指。

風簷雨夜聲:夜間簷前風吹雨打的聲音。這裡用來形容江邊浪潮聲的悽切。

【作者】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詩詞中的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裡,看看古人這一天做什麼

撐腰糕

【清】蔡雲

二月二日春正饒,撐腰相勸啖花糕。

支持柴火憑身健,莫惜終年筋骨勞

【譯文】

二月二這天春意正濃,大家互相勸說著吃隔年的花糕可治腰痛。擔柴挑米憑的是腰板結實,有了健康的身體就不怕終年勞作。

【作者】

蔡雲,字立青,號鐵耕,江蘇元和人。嘉慶九年甲子貢生。有《借秋亭詩草》六卷、《吳歈百絕》一卷。

詩詞中的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裡,看看古人這一天做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