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芋之鄉——安徽泗縣

中國山芋之鄉——安徽泗縣

山芋又稱紅薯、番薯,是一種高產且適應性強的糧食作物,作為一種傳統食材,與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關係密切。在安徽省泗縣,人們對山芋懷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山芋飯、山芋饃,離了山芋不能活"已成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印記。該縣大路口鄉位於風景秀麗的新汴河南岸,是泗縣山芋的核心產區,有著"中國山芋之鄉"稱號,因此山芋粉絲加工是該鄉的主導產業。

泗縣襟連沿海,背靠中原,與江蘇徐州、宿遷接壤,地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淮河生態經濟帶、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三大國家戰略疊加區,是安徽的東北門戶。全縣總面積1856平方公里,總人口96.2萬人,轄15個鄉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泗縣當塗現代產業園)。區位優越,交通便捷,343、104國道和303、329省道穿境而過,泗許高速、徐明高速全線貫通,宿淮鐵路客貨運開通運營。合新高鐵、通用機場等項目穩步推進。泗縣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早在夏朝即始建制,原為泗州府所在地,古稱虹鄉、泗州。在全國全省有著獨特的世界文化遺產隋唐大運河"唯一"活態遺址、國家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泗州戲、中國山芋之鄉、中國金絲絞瓜之鄉、石龍湖國家溼地公園、中國藥物布鞋、皖東北革命根據地"七大名片"。

歷史文化:

戲劇

泗州戲

泗州戲與江蘇徐州一帶流行的柳琴戲是同屬一個劇種的不同流派,在淮北地區盛為流傳。此劇起源於江蘇海州(今江蘇省東海縣),發展於安徽省泗州,故稱。

據傳,泗州戲起源於清乾隆年間海州一帶的"太平調"。後被獵人傳唱,稱"獵戶腔",因唱腔尾聲翻高八度,也稱"拉後腔"。由於唱腔優美,聽唱者不思寢食,趕場聽看,似"魂"被唱腔拉去,故又稱"拉魂腔"。後因連年災荒,張氏在海州一帶沿門賣唱,發展為現在的淮海戲;葛氏流浪於蘇北魯南一帶賣唱,發展為柳琴戲;而邱氏則於淮北泗州一帶傳藝賣唱,名為"唱門子"。因以狗皮繃成手鼓,串門扭唱,故稱"扭鼓子"或"走鼓子"。

清末民初,泗州戲已由說唱階段發展為兩小戲(小生、小旦)、三小戲(小生、小旦、小丑),出現了職業性的班社。正式登上舞臺後,受京劇的影響,腳色行當大致與京劇同。

瑤劇

瑤劇又名揚琴戲,是泗縣獨有劇種。瑤劇的前身是曲藝琴書(俗稱揚琴或墜子)。建國後,縣委和縣政府組織藝人挖掘和整理劇目、唱腔。瑤劇團除巡迴演出於泗縣城鄉外,還常活動於安徽的淮北、淮南大部分地區及山東、江蘇、河南等省的數十個縣市。1966年,瑤劇團與泗州戲劇團合併為泗縣文工團,瑤劇停演。自此瑤劇藝術後繼乏人。

曲藝

泗縣曲藝有"道情"、"蓮花落"、漁鼓、山東快書、快板書、相聲、數來寶、評詞、拉洋片等10多種形式。其中歷史最早的是道情、蓮花落、鼓詞等,明末時期民間就有演唱。但傳習者少,近年己瀕臨失傳。最受群眾喜愛、生命力最強的是大鼓、琴書,一直盛行城鄉。

大鼓

清末由山東傳至淮河兩岸,泗縣流行的是說唱大鼓。說唱者右手擊鼓,左手持兩枚月牙形銅板,也有少數用拍板的,自說自唱,說唱並重,演唱以長篇歷史演義和英雄傳奇為主,俗稱"刀馬詞"。傳統書目《封神榜》、《雲臺中漢》、《說唐》、《東周列國》、《楊家將》等影響較大。現代題材的書目較少,多為短篇。

琴書  又名"揚琴"或"墜子"。泗縣琴書為山東琴書南路,約有200餘年歷史。  琴書的表演形式有單口、對口和多口三種。清末和民國初年多為一人演唱,俗稱"單腳戲",以唱為主,偶有對白。對口最為流行,多口僅見於舞臺演出。  琴書唱腔柔和、優美、長於抒情。泗縣琴書藝人有柴門和儒門(又稱"陸門")之分,柴門歷史較久,系山東藝人李永傑、李成所傳。儒門為泗縣藝人陸成修所創。

音樂

泗縣流行的民族樂器較多,有弓弦樂器(二胡、墜子、板胡、京胡等)、彈撥樂器(三絃、柳琴、月琴等)、吹奏樂器(笛、蕭、笙、嗩吶)以及打擊樂器。流行的樂器曲以嗩吶曲最多,如《百鳥朝鳳》、《梅花三弄》、《八板》、《叫句子》、《小炮臺》、《滿江紅》、《炮子臺》等,多達數十種。

舞蹈

泗縣流行的民間舞蹈,主要是漢族舞蹈,如龍燈、獅燈、車燈、旱船、花挑、秧歌、高蹺、花鼓燈、蚌舞、跑驢、獨杆轎、馬叉、蓮花落、面具舞等。其主要特點是熱情、剛健、明快。一般在春節、元宵等傳統佳節表演,當地人稱之為"玩會"。

文藝

版畫  泗縣民間版畫以木刻最為流行,石版畫少,一般為舊式書房印製書籍的簡單插圖和封面。

雕刻工藝  泗縣雕刻工藝多用於傢俱和建築裝飾,常見為磚雕、木雕、石雕3種。

剪紙  泗縣剪紙類型多樣,如窗花、繡花鞋花樣、枕頭花花樣、童衣繡花花樣、女裝花邊花樣等等,題材廣泛,花鳥魚蟲、家禽家畜皆可入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