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風俗類作文怎麼寫?作文老師給孩子支招:不能簡單堆砌材料


節日風俗類作文怎麼寫?作文老師給孩子支招:不能簡單堆砌材料


每當到了節日,孩子們總是幾人歡樂幾人愁。

為啥呢?老師們特別愛佈置一些節日風俗類的作文。

有的孩子信手拈來,寫得順風順水;有的的孩子呢,覺得節日不就是吃吃喝喝、玩玩樂樂嗎?有啥可寫的,於是節日作文一拖再拖,拖到實在拖不下去了,再來個“大搬運”,把有關某個節日的材料搬到稿紙山,然後交差了事。

那麼有沒有辦法,既可以讓孩子學會查找資料,又能寫好作文呢?

有。我們通過一篇例文點評,講解和總結有關節日作文幾個方法:


節日風俗類作文怎麼寫?作文老師給孩子支招:不能簡單堆砌材料


節日風俗類作文怎麼寫?作文老師給孩子支招:不能簡單堆砌材料


節日風俗類作文怎麼寫?作文老師給孩子支招:不能簡單堆砌材料

這是一篇關於這次春節的作文。我們先來說說兩個優點:

01.用心找資料


小作者查找了《呂氏春秋》中有關打掃衛生的習俗,引用部分內容,使得文章讀起來有一定文雅味和書卷氣。


02.注意到了各地風俗的歷史演變


如,文章提到了門神的演變,從開始的桃木,到後來的張飛關羽人物形象;還提到了貼福字等。這對於豐富文章內容起到了一定作用。


對於這篇文章,我個人的修改建議主要有3點:


(1)增加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為什麼?因為這篇文章的素材主要是查找來的資料,不是自己經歷的事,所以如果忽視了感受和想法,就可能變成了資料堆砌。


舉個例子,比如查找資料的過程中,當我們得知古人有疏浚明渠暗溝的習俗,就可以可以想想自己有什麼感受或者想法。


你看,是不是覺得古人比我們還要講究呢?或者說,真有趣,古人連明渠暗溝也要打掃,這背後或許有一些更有意思的原因。如“除陳布新,消除一切晦氣。”


查找資料是第一步,想想自己的感受是第二步,而且是更重要的一步。這樣,文章才會體現你的所思所想所得。


節日風俗類作文怎麼寫?作文老師給孩子支招:不能簡單堆砌材料


(2)文章結構還可進一步優化


題目為《春節風俗》,因此後面寫到這次疫情,你可以結合風俗來寫。


啥意思呢?就是有哪些風俗因為疫情原因,這次不能繼續,或者發生一些臨時變化。

比如,晚輩給長輩拜年,這個習俗是不是有點不一樣了?大家都改成微信拜年,在視頻中互道祝福,不登門不送禮,但是理解和感情依舊。


甚至可以寫點抖音裡面“驅趕拜年者”的小視頻內容,點出特殊時期習俗也是可以變通的,文章就更有意思了。


(3)用詞要準確


用詞準確反映出我們對事物的認識,對問題的看法是否到位。


比如,開頭第一段應該是總領全文的,所以應該寫成“下面就聽我來說說風俗吧”,而不只是掃塵。


又如,下文中的“國家讓人們不能出門”,改為“為了大家健康,有關部門號召大家儘量減少出門。”“空氣中有很多病毒”應該為“我也嚇壞了,感覺空氣中似乎有病毒。”其實,沒那麼嚴重。


節日風俗類作文怎麼寫?作文老師給孩子支招:不能簡單堆砌材料


我們小結一下,寫好節日風俗類作文的2個方法:

1.用心查找資料

所謂用心,一是要根據節日和自己當地的實際情況,尋找符合要求的材料,同時也要比較和挑選最適合的內容;而是查找資料的時候,一定學會體會和思考,隨時記下自己的想法,以便於寫作文時更融合在語段中。

這樣,不至於材料和主題分離。

2.結合生活寫出對材料的感受和想法

材料如同食材,不經過加工就搬到桌子上,很難食用。

一種感受,就是寫出古今的對比變化。比如,春節拜年,現在多了微信紅包這種方式,孩子們應該有自己獨特的體驗和感受。

另一種感受,就是結合社會事件來寫。

例如,一些重要的社會事件。這次的疫情,對於節日風俗有什麼影響呢?

引導孩子去體會,去思考,寫出屬於自己的節日作文。


往期精選: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