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戰時期的“黑科技”97式迫擊炮,實際性能如何呢?看看吧

日本二戰時期的“黑科技”97式迫擊炮,實際性能如何呢?看看吧!

1939年12月,在激烈的桂南會戰崑崙關爭奪戰中,中國軍隊第五軍第200師師長“海鷗將軍”戴安瀾,就是在督師進攻中被迫擊炮彈重傷,彈片貫穿左臂。而致傷這位抗日名將的日軍武器,就是關口上日軍第五師團第21旅團三木聯隊裝備的“九七式”迫擊炮。

日本二戰時期的“黑科技”97式迫擊炮,實際性能如何呢?看看吧

作為六個老牌的常備師團之一,今村均中將的第五師團擁有優先換裝的權力,每個步兵大隊編成內的迫擊炮小隊,都於1938年開始裝備新型的“九七式”迫擊炮。因為這款性能良好的迫擊炮是日軍在1937年5月才開始研製的,經過必要的測試、評估和生產環節,直到次年才開始批量裝備部隊,初期交付數量並不很大。

其實日軍的迫擊炮研發很是落後於歐洲各國軍隊,早期裝備數量甚至不如中國軍隊,主要原因在於一線步兵大量裝備各型“擲彈筒”,包括“十年式擲彈筒”、“八九式重擲彈筒”、“九八式榴彈發射器”等武器,再加上性能不錯的九二式步兵炮也裝備到了大隊級,所以日本陸軍認為步兵伴隨火力已經是足夠的。

日本二戰時期的“黑科技”97式迫擊炮,實際性能如何呢?看看吧

然後日軍再以山炮、野炮大隊、聯隊甚至重炮旅團的編制,提供戰場壓制火力,從而使火力體系“基本完整”。然而在1931年以後的東北戰場上,日軍才發現火力配置大有問題,即擲彈筒的射程太近、精度不夠,只能在近戰中發揮作用,而步兵炮仍然有些笨重且​數量不足(大隊步兵炮小隊通常只有兩門),對1000米左右的目標進行打擊時,火力頗感尷尬。

相反,以東北軍零散力量為主要戰鬥力的抗日義勇軍,卻廣泛使用各型號迫擊炮,給日軍造成了相當殺傷,尤其是在中等距離上,日軍的各型擲彈筒根本打不著。而在對付小股抗日遊擊隊時,鬼子又不可能拖著炮兵聯隊、大隊的重型火炮,由此,制式迫擊炮的研發被緊急提上日程。

​最早批量裝備關東軍的是“九四式”迫擊炮,1934年完成試製(日本皇紀2594年),1936年列裝。這是一款口徑為90mm的滑膛迫擊炮,射程達到3800米,總產量450門。從口徑來看,該炮的殺傷力是足夠的,但由於研製倉促,它存在兩大致命缺點:第一是射速太慢,第二是太重:全重達到159公斤,非常不利於步兵攜帶,所以前線日軍叫苦不迭。

日本二戰時期的“黑科技”97式迫擊炮,實際性能如何呢?看看吧

於是1937年5月起日軍兵工部門開始設計研發新式迫擊炮,至當年11月完成測試,命名為“九七式”迫擊炮(日文又稱“九七式”曲射步兵炮,皇紀2597年),1938年起裝備部隊,產量大約為600門。該炮主要技術參數:最大射程2850米、最大射擊仰角為+45—+85度、最大射速20發/分鐘、準確口徑為90.5mm、全重只有67公斤。

特點是射擊時死角小、射速快、威力大、重量輕、體積小、便於機動、結構簡單、易於操作、造價低廉。

​“九七式”迫擊炮結構非常類似於美軍的M1型81mm迫擊炮,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炮身、座板和可調式兩腳架,不僅重量較輕,而且發射硝煙和炮聲都比九二步兵炮要小,前線反應普遍較好,所以算是二戰日軍比較成功的一款步兵伴隨火炮,但無論如何算不上什麼“黑科技”。該炮主要發射100式高爆榴彈,換裝後的每個步兵大隊所轄迫擊炮小隊基本編制為四門。

日本二戰時期的“黑科技”97式迫擊炮,實際性能如何呢?看看吧

比較搞笑的是,雖然前線日軍給予了該炮相當的好評,但是日本陸軍高層卻並不感冒,主要原因是“九七式”的高射速導致彈藥大量消耗,其與日本陸軍一貫追求的戰術目標(以最低彈藥消耗取得最大戰果)相違背,這就跟鬼子不太鍾愛衝鋒槍是一個道理。比如在崑崙關戰役中,三木聯隊所屬的三個迫擊炮小隊很快就打光了炮彈,又由於從南寧到崑崙關的運輸線已被新22師切斷,這幫鬼子炮兵只好埋藏迫擊炮改當步兵。

​正是在日本陸軍高層的干預下,“九七式”迫擊炮雖然在技術上比較成功,但產量卻十分有限,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資源吃緊,九七式”迫擊炮改為主要配發給二線部隊或是偽軍使用,並嚴格控制彈藥配給。一線作戰單位則改為裝備1939年研製的“九九式”迫擊炮。

特殊的情況是,只有“海洋師團”的聯隊炮小隊,才全部裝備“九七式”追擊炮,主要原因為“九七式”迫擊炮的輕便對有利於兩棲作戰。

日本二戰時期的“黑科技”97式迫擊炮,實際性能如何呢?看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