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電影《臥虎藏龍》:江湖武俠的背後是情感與理智的掙扎

前段時間,韓國導演奉俊昊的電影《寄生蟲》,在第92屆奧斯卡頒獎禮上,拿下了4項大獎,包括最佳影片獎,這是有史以來第一部非英語榮獲次獎的電影,一時之間,風光無限,不過電影獲獎之後,爭議時也是此起彼伏,到底是實至名歸還是不過如此,各有各的說法,不過優秀的人事物,都是會被各種議論。

20年前,電影《臥虎藏龍》在奧斯卡上,榮獲了最佳外語片等4項大獎,在國外大獲成功,名聲大噪,也是同樣的爭議聲不斷,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都自己的理解和觀點,而我在電影《臥虎藏龍》中看到了個人情感與世俗禮教的掙扎,江湖武俠的背後,是人情世故的妥協,個人情感的壓抑,傳統觀念的束縛。

電影《臥虎藏龍》:江湖武俠的背後是情感與理智的掙扎

一、被世俗道德囚禁的人,壓制內心真實的情感

李慕白是一代大俠,武功高強,仁義寬厚,是武林當中人人敬仰的英雄人物,然而,只有他自己明白,內心深處無法放下的慾望,他與亡友未婚妻俞秀蓮,彼此相愛,但因為世俗道德,兄弟情義,只能壓抑自己的感情。

電影《臥虎藏龍》:江湖武俠的背後是情感與理智的掙扎

在即將得道時他選擇放棄,因為他明白,得道不是解脫,不是登上了最高境界,而是捨棄了自己全部的愛恨情仇,然而,這些情感他都不願意捨棄,師父被碧眼狐狸所害,這仇他要報,俞秀蓮是他的一生摯愛,這愛他放不下,清心寡慾的君子,內心深處也有慾望,在玉嬌龍身上李慕白看到了,對自由的渴望,對世俗規矩的反抗,對愛情奮不顧身的追逐,他三番兩次要收玉嬌龍為徒,其實也是他對於世俗禮教規矩道義的一次反抗,然而,這只是一種自欺欺人,直到即將離世的那片刻,他才將自己內心的愛意表達出來,可是,已經為時已晚。

俞秀蓮是禮教之下的傳統女性,身在江湖,闖南走北,看似瀟灑自在,其實也是被世俗禁錮,服從道德和禮教的約束,鏢局開門做生意,除了一身武藝,還是靠信譽名聲,為了信譽,她遵守一紙婚約,成了孟思昭的未亡人,即使心中已有所愛之人,也要掩藏內心的渴望,為了已逝的人遵守約定,活成了世俗人眼中完美的樣子。

電影《臥虎藏龍》:江湖武俠的背後是情感與理智的掙扎

她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名聲,也是為了鏢局世世代代的名譽,她太清楚名譽對於女子的重要性了,所以,從一開始,她就是知道偷劍的人是玉嬌龍,但要考慮到她女兒家的名聲,九門提督的家族名譽,所以一直小心妥善處理,她相信這世間萬事皆可商量,都能兩全其美,八面玲瓏面面周到的背後,其實是一種妥協無奈,她不敢追求所愛,一直被動的等待結果,最終她得到了李慕白的表白,然而,一切已經晚了,他們終究還是錯過了。

玉嬌龍九門提督的千金小姐,本該循規蹈矩,遵守父母安排,順從家族規矩,但她自幼被藏匿在玉府裡的碧眼狐狸收作徒弟,傳授功夫,碧眼狐狸的心狠手辣,江湖做派,激發了玉嬌龍內心深處對自由的渴望,她想要擺脫家庭的束縛,自由自在闖蕩江湖,在新疆時,她曾與土匪頭子羅小虎,相識相戀,但她和羅小虎都明白,身份的懸殊,他們的愛情沒有結果。

電影《臥虎藏龍》:江湖武俠的背後是情感與理智的掙扎

從頭到尾,玉嬌龍追求的都只是自由,跟羅小虎相愛,是對於世俗禮教的反抗,盜取青冥劍是她對身份束縛的反抗,逃婚出走,浪跡江湖四處惹出禍端,身份,家庭,名譽,她將一切全都拋棄之後,她依然得不到內心渴望的自由,江湖,不是她以為的江湖,江湖也有江湖的規矩,江湖需要吃飯洗澡花錢,除了不停的趕路就剩下狼狽。

任性自我,狂妄無知的她,隨著師父碧眼狐狸的惡毒暗算,李慕白因她而死,徹底成長頓悟了,她知道自己再也追尋不到自由了,因為她的內心已經被自責愧疚而禁錮,在與羅小虎一夜纏綿之後,她更加確定自己的內心,再也得不到解脫,得不到徹底的自由,縱身一躍,不是她的逃避,而是她誠實的面對了自己的內心,與其在今後的日子中,妥協違心苟活,不如尋求徹底的自由,我覺得電影中玉嬌龍的跳崖,是一種形式主義的表現,暗喻了她已經得道,不念悲哀,不畏寂滅,這是李慕白不敢進入的境界,玉嬌龍做到了,放下捨棄了一切。

人生在世,事事都有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玉嬌龍生性叛逆,一直在為自由而反抗禮教束縛,盜取青冥劍,大婚當日逃婚出走,闖蕩江湖四處招惹是非,最後惹下大禍,明白人心險惡,知道過錯無法彌補,她終於明白了規矩的意義,知道了人都要為自己負責。

可是隻為了規矩禮教而活,那人生又有什麼意義,李慕白在入世與出世之間徘徊,捨不得放下又不敢面對,盛名之下,是被責任道義壓抑的情慾。

俞秀蓮是禮教道德的服從者,甚至擁護者,她不僅自己服從,還在維護世俗人眼中的和諧,面對玉嬌龍的反抗,她一邊慈祥呵護一邊溫柔勸導,說服玉嬌龍就該認命就該服從,可是到最後,李慕白死後,她對玉嬌龍說:

"無論你對此生的決定為何,一定要真誠的對待自己。"

電影《臥虎藏龍》:江湖武俠的背後是情感與理智的掙扎

<strong>其實這也是她對自己所說,白白錯過了年華,失去了摯愛,她才明白自己從未真誠的對待過自己。

二、 青冥劍究竟意味著什麼?

李安導演說過: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青冥劍,放不下的,誰又能真的放下,鬆不開的,誰又舍真正鬆開!"

對於李慕白而言,青冥劍是他的成就名聲、是他的江湖恩怨、也是被他壓抑的慾望,他以為將青冥劍送給京城的貝勒爺,就能夠放下一切恩怨情仇,脫離江湖糾葛過平淡的日子,然而,事與願違,青冥劍被盜,引發一系列的事故,江湖再起波瀾,李慕白以為自己可以放下,其實這不是放下,而是在壓抑情感,將身份榮譽情感全都捨棄,降低自己的慾望渴求,可是這樣並不能得到真正的平靜,誰都無法阻止自己的慾望,壓抑只會讓感情更加強烈。

<strong>為了尊重已故摯友的情誼,他壓抑了對俞秀蓮的愛,從此過著清心寡慾,修身養性的生活,成了江湖中赫赫有名的蓋世大俠,浩然君子,但這些並不是他渴望。

在得道的邊緣徘徊,探索到連自己師父都未曾到達的境界時,他得到的不是快樂,而是前所未有的悲哀,他終於明白自己渴望的不是超脫世俗,而是入世迴歸,就像我們很多人都渴望征服高山,可在到達山頂之後,卻沒有想象中的喜悅,有的只是高處不勝寒的寂寞,辛苦爬山一場,才明白山下的生活才最適合自己。

李慕白蹉跎半生,人到中年,才明白自己想要的就是這滾滾紅塵中的平凡寧靜,當他在竹林中,從玉嬌龍手中奪回青冥劍後,又毫不在意的丟下懸崖瀑布中,青冥劍只是一把劍,江湖地位只是虛名,李慕白只是活在旁人心裡的符號,從來不是活生生的人,萬人敬仰的一代大俠,道德至上的正人君子,自己卻並不快樂。

<strong>青冥劍是絕世寶劍,但終究是身外之物,榮譽名聲道德,都是自我捆綁的無形繩索,玉嬌龍的出現,激發了他內心深處的慾望,但這種慾望在我看來,不是情慾而是對自由的嚮往。

玉嬌龍桀驁不馴,自我任性,是世俗禮教下的反叛者,跟土匪羅小虎相戀,偷盜青冥劍,新婚之夜出逃,身份名譽家人全都棄之不顧,對於她而言,青冥劍就是她的江湖夢,她夢想中的江湖是一把寶劍,四處闖蕩,江湖兒女,快意恩仇,可是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九門提督府是牢籠,禁錮了她的自由,她要遵守規矩,服從安排。

步入江湖之後,依然有各種各樣的江湖規矩,所謂的英雄好漢,不過是一群相互吹捧的老油子,她手持一把青冥劍,在客棧中力戰群豪,一戰成名,虛榮心得到極大的滿足,可是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原本錦衣玉食的千金小姐,四處跋山涉水風餐露宿,點完菜後還要算算荷包裡的銀兩,這才是現實生活,江湖沒有快意恩仇,自由隨性,有的是江湖險惡,臥虎藏龍,刀光劍影,身不由己。

電影《臥虎藏龍》:江湖武俠的背後是情感與理智的掙扎

師父碧眼狐狸會為了報仇,而算計謀害她,李慕白為了救她而中毒身亡,錯誤犯下了,就不能彌補,她終於看到了真正的江湖,惡毒與俠義,小人與君子,最後,她也放下了,青冥劍與江湖夢,都頭來都只是一場空,她的慾望,追求自由的慾望,已經隨著李慕白的死,徹底消失,天地之大已無她的容身之處,江湖夢終究只是一場夢,青冥劍也只是一把劍。

三、 世間之大,處處皆是江湖

小說《笑傲江湖》中寫道:"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會有江湖!"

無論是在過去的古代,還是到如今的現代,江湖其實一直都在,電影中的人物角色,其實也在隱喻著現代人的問題與煩惱。

玉嬌龍代表著人的少年時期,長久的被父母家庭管制壓制天性,有些本事就目空一切,以為逃離了家庭的枷鎖,到江湖中就能闖出一番成就,過上自己夢想的生活。她以為的江湖是:

"江湖是不是很好玩?到處都能去,遇見不服氣的就打。"等她真正走出家門,才明白生活不易,武俠小說只是故事,現實中的江湖人也要吃飯花錢,家庭身份是壓制束縛也是一種庇護照顧,<strong>只是我們每個人在年少倔強的時候,總會辜負了最愛我們的人,仇恨那些真心幫助自己的人,反感那些指出自己錯誤問題的人,聽不得,容不下,到最後落得一身的傷口,才明白開始對這世間有些感知。

俞秀蓮代表著成年人的世故,她明白走江湖,押鏢送貨,靠的並不是真功夫,而是人脈關係,信譽名聲,只有遵守規矩,按照規矩做事,路才能走得更長更久,她將人情世故把握得恰到好處,地位尊重不是靠功夫高低,而是在江湖這處大染缸中,面面俱到做到滴水不漏,可是這完美的背後也是虛偽,成熟穩重的成年人,可以是值得學習的領導,但不是可以交心的朋友,因為他們的顧慮防範太多,根本交不了心,俞秀蓮一直遵江湖裡的規矩,不敢表露真心,到最後,摯愛離世才明白,應該真誠的面對自己。<strong>這就是成年人的無奈,家庭、名聲、身份,都是他們的一部分,人在江湖,很多事情身不由己。

李慕白代表著中年人的徘徊,出世還是入世,他在二者之間糾結掙扎,修煉得到就是出世,可是那也意味著斷情絕愛,無喜無悲,成為正真的世外高人,到達前輩師父都未曾到達的高峰,但他依然感受到寂寞,這意味著他內心的慾望依然存在,他無法放下碧眼狐狸害死師父的深仇大恨,也無法放棄跟自己深愛的女子攜手到老,因為這些慾望,讓他得不了道,只能繼續當個人人敬仰的大俠,繼續被江湖規矩道義倫常束縛,剋制自己的內心慾望,這一切他都看得明白清楚,但依然放不下,得不到,苦苦掙扎,自我煩惱,就像現在很多中年人,<strong>在社會職場中打拼多年,有了一定的成就地位,但已經走不到高處,也沒有辦法脫離現狀,只能繼續為生活四處奔波,想要孤注一擲遵從內心的夢想,但家庭責任讓他不敢輕舉妄動,他是多數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可內心的壓抑苦惱無人知曉,直到生命的盡頭,才直面自己的內心。

其實電影中,最懂得江湖是京城裡的貝勒爺,人在朝堂身為皇族,但對於江湖依然掌握在手,他跟九門提督玉大人的一段話,就可以看出來他才是真正的入世高人:

"內城好說,外城就雜了,三教九流,往來人等,整治京畿不能隻眼看著朝廷,江湖上也要有所聯絡,九門提督才坐得穩。剛柔相濟,方得治道"。

電影《臥虎藏龍》:江湖武俠的背後是情感與理智的掙扎

貝勒爺是朝廷和江湖關係的平衡者,他不是江湖人,可江湖人卻能為他所用。青冥劍被盜,玉府的嫌疑最大,但礙於身份關係,貝勒爺不能直接出面,就將事情交給俞秀蓮處理,拿回青冥劍保全所有人的名聲,皆大歡喜。

玉大人起初不以為然,對於江湖人更加看不上,自認是正派名門,可是當他自己的女兒逃婚出走後,還是要求貝勒爺動用江湖關係找回女兒。這是諷刺也是現實,誰都不知道自己在什麼時候,就要求人辦事,與其臨時抱佛腳,不如平時處理各自的關係。

江湖,處處皆是,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職場還是學校,各個年齡段,都會面臨各式各樣的問題,被各種各樣的規矩管制,人情世故的捆綁,誰都無法擺脫,唯一能做的是隻有平衡週轉。

結語:

李安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導演,從他最早的"家庭三部曲"開始,我就被他的電影深深吸引,他用最溫和含蓄的方式,探索家庭裡的矛盾,兩代人的代溝,傳統世俗觀念和個人情感抉擇,正如電影《臥虎藏龍》,故事發生在恩怨糾纏的古代江湖,但探討的問題也屬於現代人,刀光劍影,不僅僅是江湖當中的真槍明劍,也是人情關係裡的你來我往,我們生活的環境也是江湖,誰都逃離不了外界的規矩約束,一昧追求身心自由,衝突全部束縛,反抗一切規矩,看似瀟灑自由,實則自我任性不負責任,到最後傷人傷己,可是如果被世俗禮法禁錮,為了道義倫理而壓抑內心情感,那人活著也沒什麼意義,只是一具順從禮教的行屍走肉。

這就是李安導演一直以來探討的問題,如何平衡理智與情感,壓制和放任都是一種極端,只有真誠的面對自己的情感,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才能得到身心的自由和快樂。

電影《臥虎藏龍》:江湖武俠的背後是情感與理智的掙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