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虎藏龍》:李安對武俠片的開拓和致意,武俠夢的真誠呈現


《臥虎藏龍》:李安對武俠片的開拓和致意,武俠夢的真誠呈現

《臥虎藏龍》

19年前,《臥虎藏龍》榮獲7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等4項大獎,這一紀錄迄今為止還未被中國其他電影打破。雖然它為中國武俠電影帶來了新的啟發,引領了中國商業電影的蓬勃發展。但當時影片在國內上映時收穫的好評其實遠不及國外,人們對它的印象更多的是停留在令人賞心悅目的畫面上,李安重新詮釋武俠片的誠意在當時並沒被中國觀眾照單全收。

時隔多年,影片的口碑和熱度在中國卻不降反升,豆瓣上更是常年高居8分以上。很多人都是後知後覺,在重溫影片後才看出《臥虎藏龍》真正要體現的味道,終於明白李安為何能憑藉此片在奧斯卡上大放異彩。

美國電影理論家波布克曾說:對於成熟的導演,每一個視覺畫面上都有他的簽名。

《臥虎藏龍》也是如此,每一個精心雕琢的鏡頭中,都流露出了李安在追逐武俠夢時,對武俠片的大膽開拓和真誠致意。

今天我們就從影片中詩意武俠的創造來源和李安對俠義世界的詮釋,來看他是如何將心中的武俠夢呈現出來的。

《臥虎藏龍》:李安對武俠片的開拓和致意,武俠夢的真誠呈現

《臥虎藏龍》武打片段

一、詩意武俠的創作來源

李安拍攝《臥虎藏龍》的初衷很簡單,那就是圓兒時的武俠夢。在他心裡,武俠除了武打,應該還有意境。李安想拍出一部富有人文氣息的詩意武俠片,而在當時,港臺武俠片打造的武俠世界,極少能與真實情感和文化產生關聯,人們往往習慣將它停留在感官刺激的層次,無法提升。

為了達到心中要追逐的武俠世界,李安沒有選擇傳統的武俠片方式拍攝,而是另闢蹊徑,悄然營造出一種詩意的武俠意境。李安不僅對服裝、音樂有著極高的要求,更通過對打鬥場面的獨特設計,背景氣氛的選擇和營造來達到這一目的。

比如影片中和玉嬌龍有關的幾場打戲,不僅讓人大飽眼福,在打鬥的過程中也自然地流露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徵和情感糾葛。

影片中,玉嬌龍和羅小虎的感情變化是通過一場對戰完成的,他們

從敵對到曖昧的關係被融入到了武打動作中。而玉嬌龍和俞秀蓮在鏢局中精彩的打鬥動作,則生動地刻畫了她倆從相愛相惜的姐妹情,到不得不分道揚鑣的決絕之心。玉嬌龍和李慕白的幾次過招也是推動情感發展的關鍵,他們的對打動作不僅凸顯了一方惜才的心情,也刻畫出了另一方桀驁不馴的性格,同時也營造出了一種無法言語的情愫湧動。

在動作中刻畫人物情緒,融入劇情發展是李安對武打動作的重新演繹,這使得武打場面不再是單純地以體現動作精彩為目的,在理性的動作中表達感性的情緒,不僅讓影片看起來如行雲流水般順暢,更處處透露著一種詩意的美感。

《臥虎藏龍》:李安對武俠片的開拓和致意,武俠夢的真誠呈現

玉嬌龍和俞秀蓮鏢局打戲

除了重新詮釋武打場面,背景的刻意營造也是打造詩意武俠世界不可或缺的因素。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到胡金銓導演,李安之所以選擇這樣的方式詮釋他的詩意武俠意境,主要是受他的影響和啟發。胡金銓是60、70年代武俠片首位將藝術和武俠融合在一起的導演。在電影藝術還沒成型前,將中國文化影像化一直是他努力的目標。雖然當時電影技術的發展還很初級,但胡金銓一直堅持用藝術的眼光,不惜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電影中探索這一表達形式。

在他的影片中,不僅能看到情感和動作的融合,還能感受到對場景選擇的重視。可惜這一表現形式後來並沒被其他電影很好的傳習,因為相較於藝術性,更多人在意的是電影的娛樂性。而李安卻看到了胡全金在影片中傳遞的價值,被他的藝術觀念深深折服,所以他取其精華,在原有基礎上對這一表達形式進行改良和提升。

比如,影片中最重要,也是最出彩的竹林戲,就是從胡金銓的影片《俠女》中得到的靈感。李安不僅以竹林為拍攝背景,利用它的色彩和錯中交疊的空間感提升影片的視覺效果,還將武打場面移到了竹林上端,既創造了武打動作中的"舞"感美,也使武俠片富有了藝術性和有詩意。

對此,李安也曾坦誠,《臥虎藏龍》不僅是對心中武俠世界的創新和超越,也是在追本溯源後對胡金銓導演的致意。

《臥虎藏龍》:李安對武俠片的開拓和致意,武俠夢的真誠呈現

胡金銓《俠女》中的竹林戲


《臥虎藏龍》:李安對武俠片的開拓和致意,武俠夢的真誠呈現

李安《臥虎藏龍》中的竹林戲

二、李安心中的俠義世界是什麼樣的?

在李安心裡,武俠不僅是儒俠和美人的俠義世界,更是中國人寄託情感和夢想的世界。

《臥虎藏龍》不再強調以單純的打鬥為主,劇情和寓意也是影片要表達的重要元素。和以往傳統的武俠片表達方式不同的是,李安在影片中大刀闊斧,採取了一系列創新動作,重新刻畫主角性格和反面人物形象,並在人物身上融入大量的情感和慾望,對"江湖"做出獨特的見解和詮釋,而這也是影片初始不大容易被理解和接納的原因。

1. 重新詮釋、刻畫江湖裡的人物性格

影片中最受爭議的角色應該是玉嬌龍,她的個性塑造是顛覆人們對武俠傳統認識的關鍵。

玉嬌龍第一次和秀蓮相遇時,一心向往傳說中的江湖。因為在她心裡,那裡代表自由,無拘無束,而秀蓮卻告訴她江湖遠沒想象中的好玩。後來,玉嬌龍用親身經歷證實了這點。她逃婚後跑去找秀蓮,大鬧聚星樓,單挑江湖眾人,雖然在外人眼裡玉嬌龍是不懂"江湖"規矩的,可透過玉嬌龍,我們卻覺得,明明是那幫滿口道義的"江湖人"故作神秘、主動招惹麻煩,打不過,卻硬要倒打一耙,聚眾孤立栽贓玉嬌龍,那場打戲彷彿就是對"江湖"的一種嘲笑。

故事中玉嬌龍對江湖的所有好奇和幻想,也代表了我們每一個人對江湖的想象。而李安通過玉嬌龍的好奇和初涉江湖的窘境,將江湖真實地展現出來時,又頗有一股戲謔的味道,這是李安對傳統"江湖"表達形式一次大膽“挑釁”。

《臥虎藏龍》:李安對武俠片的開拓和致意,武俠夢的真誠呈現

玉嬌龍大鬧聚星樓

除此之外,

影片還刻意打破人們對反派角色的固有印象,讓鄭佩佩飾演碧眼狐狸,也是對傳統武俠片詮釋壞人的一種突破。而影片對反面人物惡的詮釋,是通過環境和個性造成的心靈扭曲來完成的。這樣的詮釋方式不僅是對現實生活中人性的真實還原,也使劇情更具有說服力。正是李安對角色的重新刻畫,觀眾才意識到,原來武俠世界中的"江湖"壞人並不一定要通過流於表面的外貌來展示。

他曾說:選擇鄭佩佩飾演反派,既是武俠電影的顛覆,也是致意。就如同對胡金銓導演的致意一樣。

《臥虎藏龍》:李安對武俠片的開拓和致意,武俠夢的真誠呈現

鄭佩佩飾演的碧眼狐狸


2.刀光劍影裡是江湖,人情慾望裡也是江湖

對於李安來說,武俠世界,最重要的是講情與義,當情感來時,如何處理愛恨,才夠義氣,這對"俠"的詮釋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比起刀光劍影,情感和慾望更是李安要表達的江湖,人們影片的爭議更是因此而達到了高潮。

儘管玉嬌龍的叛逆和桀驁不馴有她年齡和身份背景為歸因,但人們還是很難接受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會有這樣的女子存在。尤其是玉嬌龍結尾的跳崖,更成了影片最大的迷,這個結局還曾一度被認為是故弄玄虛的噱頭。

其實從影片對玉嬌龍的性格描寫,和其他人的劇情發展看,最後的縱身一躍恰恰是最順理成章的結局。

《臥虎藏龍》:李安對武俠片的開拓和致意,武俠夢的真誠呈現

玉嬌龍和羅小虎


最初,碧眼狐狸想一生一世收玉嬌龍為徒,卻不小心被超越,玉嬌龍惶恐地說:我看不到天地的邊,所以將目光投向了青冥劍和更遠處的江湖。雖然秀蓮待她情同姐妹,處處呵護,可玉嬌龍攪亂了江湖,秀蓮便端出為人處世的規矩,勸其回北京冰釋前嫌,玉嬌龍當機立斷與她反目。雖然羅小虎的自由自在吸引了玉嬌龍,但他空有一腔熱情和美好,說好的風風光光迎娶,卻變成偷雞摸狗和生拉硬拽,玉嬌龍哪會再留戀?即便境界高深、武功蓋世的李慕白慧眼識珠,有誠意要收她為徒,但他一旦拿出要帶她回武當規戒心性的姿態,玉嬌龍也是不屑的。

玉嬌龍看似驕傲"任性",其實是對世俗的一種掙脫。而反觀每一個曾規勸過她,試圖“降服”她的人,結局又是什麼樣的呢?

秀蓮和慕白雖身為江湖中人,卻無法掙脫道德對自我的壓抑

,苦苦等待,默默守候,直到生離死別才幡然悔悟,可一切都已晚。碧眼狐狸雖天性不喜規則,卻也繞不過對武功的執著而導致心靈扭曲,最終命喪九泉。

《臥虎藏龍》:李安對武俠片的開拓和致意,武俠夢的真誠呈現

俞秀蓮和李慕白

"江湖裡臥虎藏龍,人心裡何嘗不是?刀劍裡藏兇,人情裡何嘗不是?"

刀光劍影裡是江湖,人情慾望裡也是江湖。

玉嬌龍不守世道,追逐心中的江湖,是因為一心向往自由,剛好天賦過人又武藝超群,所以,想到什麼就去做什麼,誰也無法約束。又因看透了人世間無處不在的規則和自我壓抑,以及人們為此付出的代價,玉嬌龍沒跟任何人走。因為她發現心中嚮往的江湖根本不存在,所以為了遵守本心,從武當山頂一躍而下。而當她跳下去的剎那,人們似乎也看到了心中那個追逐本真和自我的自己。才明白,原來,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玉嬌龍。雖然玉嬌龍無法以這樣的心性存活於那樣的年代,但她來過,擾亂了所有秩序,也攪擾了人們的心湖。這樣的結局是李安對俠義世界最美好的寄望和最自然的抒發。

《臥虎藏龍》:李安對武俠片的開拓和致意,武俠夢的真誠呈現

玉嬌龍跳崖


三、結語

波蘭著名的導演克里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曾說:

我們永遠都無法預知一部電影的結果,每部片子都有一道窄門,我們只能憑著自己的判斷力決定是否應該跨進去。

李安也是如此,憑藉著自己對武俠夢的崇敬接拍人生中第一部武俠片,卻大火,只因對武俠片始終有一種愛恨糾纏。他愛武俠,是因為它是中國壓抑社會的一種幻想,一種潛意識的抒發和情緒的逃避,可又恨它過往的粗糙和不登大雅之堂。所以李安不想重複對武俠的固有認知在前輩的經驗上,取其精華,大膽打破傳統的表現形式,重新詮釋解讀,無限接近心中的俠義世界,對武俠電影盡到了最大的誠意。現在看來,《臥虎藏龍》的確是中國武俠片中當之無愧的經典之作。

如果說李安對武俠世界的大膽開拓,就像玉嬌龍抱著小虎的心誠則靈、帶著秀蓮的見己本心縱身一躍一樣,看似是離去,其實是新的開始。

那麼影片也是在借用俞秀蓮和李慕白一生的遺憾告訴我們:

無論對此生的決定為何,一定要真誠的對待自己。

雖然不知前方是什麼,但每個人都應如此:尊重自己、尊重夢想,才不枉來這繽紛世界走一遭,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