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想问问全国的教师们,从你们自身的角度出发怎样看待中小学生减负?

岚乔山悦


我是退休教师,但我一直关心着我们的教育。对于给学生减负一事我也想了很多,我总觉得这这提法和对学生的要求是矛盾的。这让一线教师该如何处理啊。把我想法写出来供参考。这个问题里存在三个方面的矛盾,第一教育部提出给学生减轻负担,第二升学考试要择优录取,第三学校要跟老师要升学率。这三项任务都落到一线教师肩上该如何处理?还有第四点,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好学校。所有这些我本人真没有好的方法解决,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想出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来。把我们的教育向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丿丿丿乂乂



好未来小梁老师


我是中学老师,我希望减负。教了20多年了,以前刚工作的时候,我们下午没课的时候可以娱乐比如唱歌打球下棋等,也可以逛街。学生也是经常组织活动,成绩不是也挺好?

现在这样一天到晚像个神经病一样,老师就是上课上课上课,学生就是作业作业作业,成绩也没见好啊!

我还是两个孩子的家长,我也希望减负。看着孩子一天到晚地做作业,心里实在不是滋味。

我当年也没这样啊,不是也考得挺好的?

可是,唉,关键是政策要落实到位啊!


家有儿女初长成呢


我从事教育20年了,来自我这儿的负担根本就没有,现在这些提法反而把我整得战战兢兢,小心翼翼!

我历来坚持的就是:作业太多我批改麻烦,就做不到细心,就不能面面俱到!学生感觉作业多,心里上也会有抵触情绪,容易赶任务式的完成,这不是我所希望的!

其实负担真正来自的是家庭,家庭为啥呢?有来自升学压力?社会环境所逼!

现在我感觉都把压力的出处都归结于我们老师,罪魁祸首是我们老师,真的很冤,身边的老师也没有见哪个天天布置很多作业,特别是小学,作业量很少!说实在的,初中,高中可能确实作业偏多,但科目多,那个可以理解!改革中考难度。高考定终身的制度才能真正解决!我们人口基数大!减负很多时候也只能是一厢情愿而已!


杨锅来了


简单说一下中学乡村教师的情况,学生住校,住宿学校。一周20节课,包括上课、自习辅导和早读,分别是周一2节正课,周二5节课(一节饭后自习,上午两节正课,晚上两节晚自习),周三5节课,周四5节课,周五3节课),再加上每星期都有一个上午或者下午的半天无课日活动3节课(听两节课,研讨一节及备课),每周一召开一次例会(一般都是一个半小时左右)。每周写的文字材料包括(三个教案共六页大纸及反思和二次备课,理论学习一页,集体备课大纸一页包括二次备课,三次作业批改,并写批改记录及补救措施,每周写两节课的听课记录,每天写一页安全流程一页共6页)。

另外还有大门口值班 ,一般一月一次。

课件修改没有办法统计。

如果是班主任,还要开班会,写主题班会记录和制作主题班会PPT。


吧啦咖喱


减负不是喊几句口号、发一通文件就能解决问题的。减负必须建立减负机制,落实具体的减负措施。比如,每个学段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学习的难度等,教育部应该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只要有了科学合理的论证和具体规范的措施,不盲目增加难度,那“增负”也就没有市场了。比如说,小学生学会加减乘除就算达标,你何必要让他学高等数学呢?


在当下,减负只能是一个漂亮的肥皂泡,飞一阵子让人欢呼,不久就会破裂的!小学、初中可以做出“减负”的样子,可一进了高中,要面临高考,哪里还有什么“负”可减,恨不得全送进“衡水中学”去抓紧分分秒秒的时间“增负”呢!因为高考一考定终身,决定考生前途,你不重视有人重视——你不读书我要读,你不上好大学我要上,你吃饭想轻松我吃饭排队都要背书,你会为自己的减负而后悔的!

高考学习科目多,难度也够大,高中就成了为高考拼搏的战场。刚进高一的孩子,老师已经用高考标准来要求他们了!早读到晚自习,每天活得像打仗,周考、月考、联考,竞争无处不在,“增加一分,干掉千人!”竞争够激烈、够残酷的。一部分家长看到孩子这样苦、这样累,就喊减负。但也许另一部分家长却“聪明”得很,恨不得给自己家孩子增负,考北大清华985、211呢!大量的课外补习班不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吗?

的确,有的中小学教学不科学,靠大量布置作业来追求教学成绩,让孩子每天都为作业而苦恼,也让家长焦虑。但学校也是没办法,上级要看一所学校教学质量好不好,学校不得不只抓升学率啊!老师要成绩,不努力不行啊!



除非,考试与学校教育“脱钩”。——学校只负责按教育部规定的教育方针和教学大纲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保证孩子健康成长,达到该学段的学业水平和必备能力即可。至于考试的事,则由上一级学校自主招生,不影响对下一级学校的评估。比如,小学初中义务教育阶段按片区入学,不用中考成绩来评价它们。进高中则由高中自主招生;高中毕业后,要进大学则由大学自主招生,考试成绩与高中教育“脱钩”,让高中真正像高中的样子,而不是高考工厂!

学校解放了,老师解放了,孩子们解放了,家长也解放了,哪还会喊苦、喊累、喊减负呢?

教育部经常喊“减负”,可文件下发之后,各地跟着喊喊口号,也看不到什么大的改变。关键还是需要科学的决策,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不成熟的见解,贻笑大方。


教育问道


减负喊在嘴上容易,但落实到行动上太难,比如,教育文件明文规定小学生不布置家庭作业,可是家长却说为什么不布置家庭作业,没有家庭作业,孩子就会出安全事故,出了安全事故学校来负责吗?好矛盾的话题,不得不说,减负好难!


初心1392026


最关键最主要的是:升官发财的传统文化。


用户7344770182675


减负,是个好想法。但是在社会较激烈的竞争形势之下,不知减得是否真得当!我们有个习惯教育信条,所谓笨鸟先飞。还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诗训格言!学习的跛腿学科还是要补的!就过去的经验来说,比如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在上小学初中时,学校是不教英语的,中考成绩中没有英语成绩,有,也是参考罢!结果在高中阶段,没有学过英语的学生,只能从零开始,他们在高考当中,吃大亏!对于他们来说,早期是减负了,如果可以说,也是减过负的话。高考选拔,淘汰了一批人。有些人,走上复习文化,再次参加高考的路,而主要时间投到加强英语科目的补充方面!当然,激烈的如,曾经的在校小学,初中生,在正常上学的同时,兼报几个校外辅导班,导致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进行疏导压减,也是必要的!





秋季红杨


应该减负全面发展,但是好多家长愿意减吗?中考看分数,高考看分数,教师考核看分数,学校评比看分数,地方政绩看升学率,平民要想鲈鱼跳龙门也得离不开分数,矛盾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