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绘画要解决“技”和“艺”的问题,如何平衡好两者的关系?

绘画HTao


基本可以肯定的是,要求画者自觉追求个人的绘画风格,是把艺术家扼杀为画匠的最好办法。老师,至多可以教人以技,不可能授人以艺。技,可以手把手教,但艺却不可能。艺是心灵生长的见证,每个人的心灵所显的成长,是独一无二的,不可能有授的分。技,只是把这种心灵成长表达出来的方法或手法、手段之类的。艺,是心灵成长的见证,是孤独的,是独一无二的。心灵的生长是生命的历程,地上的小苗成长成大树,完全没有人教的事,是属于自然。艺术家和画匠的区别在于,前者有创造性劳动,是自己心灵成长的记录者、描绘者。后者即画匠是模仿者,不能记录自己心灵的成长。如果不能记录自己心灵的成长,虽有画技,也仅是画匠,而不能成为艺术家。所以,毕加索素描不及保姆,但一代绘画大师是毕加索,而非保姆。绘画风格,反映的是心灵成长的特征在绘画中的表现,本属自然,如果刻意追求,无疑是对心灵的杀戳行为,是削足适履。心灵之路,是神秘的;走心灵之路,是孤独的旅行。使绘画技能同心灵同行,也是一门要自觉努力的事情。人,并不缺少丰富的心灵世界,缺少的是与这丰富的心灵世界同在同行的画技,作心灵,及由心灵投射到外在世界的记录者,没有使画技成为心灵之手。由于缺乏心灵之悟性,我看到某些所谓画家的作品,由于面部及眼神,每一幅都一样,虽画成百幅,其实只画了一幅画。左恩的艺术风格,成为不分时代沒有国际的绘画风格,成为我们感到并不陌生的绘画风格,但却也不少佳作,传世之作。为什么?是描述的心灵世界不同。而追求艺术风格的结局只能是怪异而非艺术的生命。绘画本无高下,任何一个成熟画种,都有自己的姣姣者。由于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学生往往在自己艺术创作中,把老师引诱上贼船一般。老师习惯性地指导学生,而受教的学生却在让老师成为扼杀自己心灵成长的记录活动的绘画风格的帮凶。对此,师生理应有清醒认识与觉悟,学习绘画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分水岭。







从北方从日出之地飞来


艺术的第一重境界,是“技”的层次,即要求物象和技法,要求赏心悦目,属于感官享受。

“技”是艺术的基础,这一点殆无异议。只有熟练的技,才能传达出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怀,由此产生艺术价值。中国国画中的工笔画,与西洋画派的“素描”相似,力求于形似,注重写实,对艺术家的技法要求很高。如果画家功底不深,很容易露出破绽。千百年来,工笔画始终用细致入微的笔触和繁复多样的“染法”,将事物描绘得惟妙惟肖。

又如西方绘画讲求“黄金比例”。画家们发现,按照0.618:1来设计人体的比例,画出的人物最为优美。例如,在《蒙娜丽莎的微笑》中,达芬奇就反复运用了黄金分割,比如这幅画的尺寸采用了黄金矩形,如果在蒙娜丽莎的脸部周围画一个矩形,也是黄金分割等等。如果没有这些渗透了科学的“技”,蒙娜丽莎也不会具有穿越百年的艺术魅力。

可见,艺术离不开“技”。但艺术也不能止步于“技”。如果一名画家熟练地掌握了工笔画的十八种染色技法,把物体画得逼真准确,而却少了神韵,大抵也不能称作好作品。如果一名诗人熟练掌握了写诗的技巧,辞藻华丽、对仗工整、用典丰富,可却烘托不出诗歌的意境,这样的诗读起来,大概也乏善可陈,了无趣味。





雅吟画牡丹


绘画要解决“技”和“艺”的问题,如想平衡好两者的关系,首先我们要了解“技”和“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我的理解是先有“技”,然后才有“艺”,“艺”是“技”的升级。人们经常说的所谓“画匠”大概就是因他们“技多艺少”的原因吧。但很多时候“艺”是含有诸多情绪感受和灵感等方面的意思,如创作理念呀,创意灵感等等,而且我认为有关的方法、准则、理论及修养等都属于“艺”的方面,因此“艺”是指导"技”的,而“技”又是支撑着“艺”的成立,如果没有一定的画技,多高深的艺术创作理念和卓尔不群的创意灵感,都不能把它变作现实的作品。反过来如果只有画技,没有一定的创作灵感和理念,就不能让绘画艺术成功地向前大发展。。。这就是我对“技”与"艺”的初浅理解。

明白了它们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就能找到解决“技”与“艺”之间的平衡点。到底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呢?事实证明它们两者之间谁也不能没有谁,应该两手一起抓,不能顾此失彼,在学习的前期和中期(入门、初级基础、中级基础)应大力加强“技”绘画技能方面的全面和严格的训练,如临摹传统中有代表性的古画作品,掌握古贤运用笔墨的要领,还有构图布局特点和营造画面神韵气象格局的手法等等。还有色彩、造型、速写和素描也应该有合理的课程安排等等,国画系特别要熟练掌握好“有书法特点的线条”在练习中的运用,还要用符合中国画特式的速写技法到大自然中广泛搜集创作素材(不用照相机)。。。

高级阶段特别强化艺术理论研究、树立审美观念,增强人文素养,学会赏析艺术名作的基本方法,提高鉴赏美的能力,系统了解艺术作品的整个创作过程中作者独特个性和心理活动及一般性规律,也就是多在读画、赏画方面下功夫,中国画与西画有很大的差异就是画家需要学很多绘画以外的古典诗词歌赋和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从以上的文学艺术作品,甚至是音乐、舞蹈、雕塑建筑及影视作品等等多方面汲取一定的营养和创意灵感而运用到绘画学习和创作中。。。

制定教学和学习计划都是要讲求科学、理性和客观实际的,而实施起来是要求灵活机动的,所有技能的训练和理论研究、学员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之培育等等在各个学习阶段都可能要合理穿插进行,没有一成不变的要求初中级阶段不学理论研究的规定。整个教学过程都可以因为需要而随时首尾兼顾的,这样才可以使“技”与“艺”得到真正的平衡。

总之,“技”与“艺”同样重要,缺一不可。只有两者有机的紧密结合一起,才能创作出高水平的艺术作品,才能满足人们一些心灵方面和情感方面的安抚需求,才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这样的艺术作品才是成功的艺术作品。嗯,从中我们隐约感到学画、学艺术除了要求特别勤奋和努力之外,还是要有一定“天赋”哟,否则“技”与“艺”真的不容易平衡啊!共同努力吧!以上拙见不喜勿喷,希望对大家有用吧,谢谢阅读!

梦幻画派创始人陈展鸣

二O二O年二月二十五日


陈展鸣


技:是敲门砖,是通过别人千千万万的经验和方法在有限的时间里了解或者得到的学习过程。

艺:是自我价值的升华和突破,你的天赋,人生阅历,和你在自我修炼思考的过程的时间的坚守,才能有“艺”的升华。

今天科技的发展绘画要解决技术问题不难,为技术和技法的只能叫美术工作者,和艺术没有关系,只是在现代工业标准中学到的规律而己,复制粘贴,每幅作品一个规律,缺乏绘画者内心和思考的内涵。

“艺”是绘画过程中的升华,绘画,是人类最古老的本能表现,发展到今天,绘画艺术己经历了所有应该经历的创新和变革,也许所有绘画都在思考画什么,怎么画、尤其现在科技的发展要想在像与不像上是无法取代相机。

架上绘画现在己经不在是技术活了,那些学来的历史手法和过时的形式己经和当下人类的环境格格不入了,换个角度,把艺术升华到更高的层面,一定是用更多的思想和感情在架下来表达更多的思考和手段,每个艺术家有自己的经历和思考,真正的绘画艺术一定是每个艺术家会找到自己思想结合的方法,所以作品后面的解读才能对应作品的理解,引导你产生共鸣。

陈蜀作品








陈蜀


这里其实不存在平衡的问题,这两者没有任何冲突。艺术最终是表达,技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举个例子小孩子没有经过系统的绘画学习,但能画出艺术感很强的作品,很多画师经过长期的技法训练也只是在替代照相机的功能。

技法的问题固然是很好解决的,只要你足够勤奋,愿意花时间去学习、训练,终能孰能生巧。但往往这也是很多绘画者的终点,主要原因可归为几点:

一、审美的缺失,简单地说就是眼界太低,好的作品看的太少,对美的东西缺乏感知力,这不乏有先天因素。

二、生活阅历的缺失,很多艺术家都喜欢说到灵感二字,其实就是对于生活中的人、物、事的感悟及思考,所以艺术家做出多奇怪的事情都不要觉得不可思议。

三、从来没想过表达,这一类人只是以此作为谋生的职业,所以他们没有自己的东西,他们服务于市场经济。

吴冠中曾说过选择绘画这门艺术就是殉道,很多人刚开始学画都有一个很好的初心,走着走着就迷失了,如果不能表达自己东西,它还有什么意义呢?





弘毅书画学堂


诚复!

“技”和“艺”相辅相成。

有技无艺,为匠者!如:瓦匠、泥匠、木匠等等。

有艺无技,为无技可依者。如:光说不练的“你、我、他”,终了,一事无成!

绘画 技和艺的分配为:7:3合适。

比如:你想练中国的国画,并想有所造诣,那中国的美术史、书画大成的作品总要欣赏过目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生平要了解一二,以理解人物的精神世界和作品的意义传达。

以上,供参考!


熊叁


通过美术教育营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这是美术教育的目标和教学方向。心理学认为,创造力以某种心理、行为能力的表态形式存在,它从主体角度提供并保证个体产生创造产品的可能性。认知能力是构成创造力的心理能力要素,技能则是创造力行为能力要素的主要成分。这就是说,创造力的培养与技能训练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统一的。尹少淳先生说:“艺术灵感与艺术技巧共同构成了创造力的完整内涵。”因此,在美术教育中片面地强调艺术灵感的培养而淡化技能技巧的学习,或者片面地强调技能技巧的学习而忽视艺术灵感的培养都是错误的,艺术灵感与艺术技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只重视理性知识和技能传授,把传授专业技能技巧作为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根本途径,从而抵消和压抑了直觉的认识作用,也抹杀了学生的艺术灵感和天赋。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美术教育则认为:艺术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刺激潜藏在每一个学生心灵中的天生的冲动,即创造、探索、处理材料的欲望。因此,美术教育应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意(灵感)。但长期的美术教学使我们发现片面强调创意或技能一个方面,都是欠缺的。只注重的灵感培养,缺少艺术技巧的学生将无法很好地表现自己的艺术创意,这样学生会逐渐失去对绘画的兴趣。而只注重技能的培养就更不对了,这与现代教育思想格格不入。由此可见,美术教育的目标不能单一地定位在某一部分上,否则整体必将受损。因此,我们主张学生艺术灵感与技能和谐地发展,只有使两者和谐地发展才能使其相互促进,进而促进整体的发展。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把绘画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艺术灵感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生技能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陈老师爱画画


这是一个比较专业的问题,什么行业都有技和艺的问题,技是术,艺是思想,而对于画家来说:"一件作品不单有熟练的技术还要有思想的表达,有一句话叫由技入道,那我就从个人经验上谈起。分享一下个人的创作经验。

我选的第一件作品,创作的时间在十七年前,虽然看上去技术还可以,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有白先生的影子,只是稍有变通,从表现性和个人风格上都没有自己的东西,那时我的作品整体上也没有什么个人思想,还是一个探索期,而画家一生解决的是技和艺的关系,也就是通过技能完整的表达自己的艺术境界,画家只有从古人那学习一些用笔方法,从他们身上汲取一些经验,自己还要从写生中善于发现,这大体是解决技的问题,而艺是一种思想一种境界,这就看技外的学问了,一般对于画家提高艺术境界是多元的,要从姊妹艺术中吸收营养,努力提高自己的修为,让自己的眼界宽广起来。

第二张作品画于2018年,这时思想成熟起来,从笔墨到境界有了统一性,有了完整的个人风格,技和艺是一件事情的两端,我们常说的熟能生巧还不能体现在绘画上,弘一法师的书法也是如此,我们在看他出家前的一些作品时,技术上没有问题,但没有真正的从作品中体现自己的思想,而他后期的作品就完全不同了,书法的用笔圆融,开合自然,"艺″和"技″得到了融通平衡。

绘画是一门大学问,作者要解决"技″和"艺″的平衡要深入生活,还要努力提升画家本人的思想境界,王阳明讲的"知行合一″也可用于此,我的观点己分享,欢迎一起交流,谢谢!





写意东瑞


技和艺的问题实际是理论与技法问题。

中国绘画源远流长,中国自出现绘画以来,绘画理论也跟着绘画的发展逐渐的完善,绘画使得文人墨客对绘画理论中的"法"的总结越来越完善,而理论的逐渐完善也促使着中国绘画的发展。

美术观念与美术活动是同生共存的,但是,美术观念上升为理论形态,则迟于美术实践。这是因为,一方面,早期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差,另一方面,理论的表达和记述也只有在相应而必须的文字出现以后才有可能产生。

中国传统美术理论的出现可以上溯到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如孔子的“绘事后素”、庄子的“解衣磅礴”、韩非的画“犬马最难”等,在《考工记》中关于工艺和建筑方面的论述,从中已见出美术理论的萌芽。但这些理论都非专门论述,多是片言只语。4世纪以后,以东晋顾恺之的“传神”、“迁想妙得”和南齐谢赫的“六法”以及南陈姚最的“心师造化”为代表的理论,奠立了中国美术(绘画)理论的基石。此后,唐代张彦远对绘画笔法、构思、功能及书画同源等多方面的论述,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五代荆浩的《笔法记》,宋代托郭熙之名的《林泉高致》,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苏轼与元代赵孟、倪瓒等人的文人画理论,明代王履的《华山图序》,计成的《园冶》,以及清代笪重光的《画鉴》、石涛的《苦瓜和尚画语录》、郑燮的艺术见解,都在各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前人的理论,而发展了以书画为主的中国美术理论。中国美术特别是中国绘画和书法理论,代有迭出。20世纪以来,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庞薰、王朝闻等在传统美术理论的基础上,扩大研究领域,更新研究方法,对美术理论作了新的发展。

中国传统美术理论崇尚和谐、中正,其范畴多为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如形与神、情与理、虚与实、刚与柔、正与奇等。

技和艺相互依存,并且艺要大于技。






墨文轩书画


根据多年的美术从业及创作经验来说,“技”和“艺”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要想平衡好两者的关系,就要去做到在某一种领域对技,艺的绝对了解。我们比如说美术领域吧。

首先任何一门艺术都是在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扎实的技术,任何艺术都是空谈,都是免谈。这点一定是最先明确的。当然,对于绘画领域来说,画的再好再出众,也就是大家平时说的很像很逼真,那仅仅是停留在技术层面,只是一个画匠,而不能称之为艺术家。艺术之所以被人们追捧是因为艺术有独特的审美方式,艺术家可以通过技术制作作品,通过在作品中融入艺术,使受众产生共鸣,从而得到美的审美体验或者说内心共识,这便是艺术的审美功能。所以从艺术的创作角度和受众体会作品的角度来讲,技术是绝对的比艺术要占更大的地位,因为如果一个状物一个人都画不像(不能通过扎实的技术表现作品)画者如何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又和他来的和受众有良好的审美互动交流体验呢?

其次从艺术从业者成长过程来说,技术和艺术两者的比例应该是对半开的,注意这里说的是特指某些在艺术领域已经有一定成就的人。因为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曲不离口,刀不磨要生锈,再好的技术不练时间久了就生疏了,就荒废了。因此技术绝对是要经常练习的。同时艺术性也是艺术从业者能否创作出好作品的重要条件。艺术性是艺术创作者的修养,心态,审美情趣,性格爱好,综合素质的的全面映射。它是偶然的,有很大的偶然性,同时也是必然。因为艺术从业者要有好的作品,光靠模仿和习作是不行的,一定还要有本人主观的思维下的结合了艺术性的再创造,这样的艺术作品才有生命,才经得起时间和大家的推敲。所以技术和艺术在这个角度来说是占相同比重的。

最后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果没有娴熟的技术,是不可能体会到本领域所谓艺术所带来的审美体验的,因此技术一定是占大头的,可是次时更多的体验式技术的枯燥和幸苦,的确,要经得起繁华必先忍的住寂寞,技术练习的枯燥和乏味是会伴随艺术一直存在的,不论什么阶段一定是存在的,我想不同的应该是不同阶段对于它的心态吧。

总而言之一句话,技术是基础,艺术是升华,任何阶段两者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唯一区别可能是所占比重不同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