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三國演義》小說中,夷陵之戰劉備是想報私仇還是想滅掉東吳?

騎蝸牛走高速


還是荊州!

關羽敗走麥城,最後被東吳斬殺。

曹操赤壁大敗,劉備向東吳借荊州,作為暫時的落腳點,而雄才大略的諸葛亮早在隆中的時候,就把佔領荊州作為三分天下的戰略要地,絕不可以丟。當然荊州的戰略意義是非常巨大的,劉備一直沒有歸還荊州也是基於荊州戰略要地的考慮。

劉備在西川稱帝后,兵強馬壯,馬超鎮守漢中,關羽鎮守荊州,而此時的東吳對劉備的稱帝也是大為不快,設計多次,想要奪回荊州。東吳也想統一天下,曹操更是派兵攻打劉備。

關羽被斬,荊州被東吳佔領,這時的劉備已是皇帝,作為一國之主,首先要考慮的應該是國家,荊州要地不能丟,但要想打東吳,奪回荊州,必須要師出有名,畢竟世人都知道,荊州本來就是劉備向東吳借的。這時的劉備年事已高,統一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在加上週瑜已死,劉備又對東吳知根知底,所以藉著關羽的死,來討伐東吳。

假如東吳沒有除去關羽,劉備只會把東吳留到最後才解決,劉備死後,諸葛亮“六出祁山”,這就是軍事政策,除去了魏國,下一個就是東吳。大家心裡都希望統一三國的是劉備,因為根據歷史文獻,大家把劉備當成仁德的代表,有德的人得天下,那是人心所向,奈何最後還是沒有安漢興劉。

總結:劉備不管是報私仇也好,還是想滅掉東吳也罷,其實都是為了荊州。個人形象利益比起國家利益來,孰輕孰重?他心裡應該清楚。


無成有終


《三國演義》小說中,夷陵之戰劉備是想報私仇還是想滅掉東吳?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在關羽被殺,荊州被東吳奪去後,盛怒之下,傾蜀國之力自己率領兵馬攻打東吳,結果以慘敗收場,史稱夷陵之戰!那麼,劉備這樣做,應該是給二弟關羽報仇的成份大些,因為兄弟結拜時,就是著名的桃園三結義,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一,在《三國演義》中,劉備一直以仁義示人,這次二弟被殺,當然不能坐視不理!

在《三國演義》中,劉皇叔一直是以仁義示人,也就得到天下很多的志士加盟!

對於關羽,張飛,劉備曾經一起結拜的兄弟,歷史上的“桃園三結義”直到今天,都是一段佳話!

當然,兄弟三個人之間的手足情深也確實不一般!一起出生入死,共建功業!

特別是曹操知道關羽的驍勇,曾經是用高官厚祿美女想攏絡他,但是關羽還是要回來追隨劉備!

劉備當然很感動!這才是好兄弟!

得知關羽被殺,劉備怒火攻心,不聽任何人勸阻就親自率兵攻打東吳!



二,怒火攻心下的決定,劉備不明智!

其實東吳在殺了關羽拿下荊州後,也知道關羽跟劉備的關係,也預到劉備會率軍前來攻打,當然提前做了防範!

這個時候,孫權非常的冷靜和審時度勢,知道劉備是傾其實力而來,自然不敢鬆懈,同時也提心曹操乘機混水摸魚,到時腹背受敵後果就嚴重!於是,孫權先向曹操上表稱臣,這樣曹操暫時不會對自己下手,就正面也是全面的跟劉備對敵!

軍事才能卓越的陸遜出奇計,火燒犯了兵家大忌駐軍的劉備!

可憐蜀兵死傷慘重。劉備也駕崩白帝城!



三,劉備也萬萬沒有想到是這樣的結局!

原以為憑自己的實力可以替二弟報仇,奪回東吳搶走的荊州!

沒有想到同東吳對陣,竟然是自己損失慘重,而且自己的大限也將至,劉備痛心之後,更多的是悔不該不聽良言!

所以說,劉備雖然是實力不俗,但不冷靜下做的決策,非常的致命!所以兵敗夷州不足為奇!



由此可見:劉備為了所謂的義氣,盛怒下舉兵伐吳確實是非常的不明智!畢竟東吳的實力也是實打實的,特別是碰到了軍事才能卓越的陸遜

更是無勝算!

【古今多少事,都在歷史中!歡迎關注!我是媚之夭夭!】


媚之夭夭


有人說劉備發動夷陵之戰主要是為了給他的好兄弟關羽和張飛報仇的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因為劉備攻打吳國的時候已經是關羽死後的第八年了,如果只是為了兄弟情誼的話,應該發動攻擊更早一些,畢竟八年的時間實在是太過漫長了,能夠幹大事的人是不會為了這些兒女私情和兄弟情誼而放棄長遠的謀劃的,八年的時間已經足以讓劉備從當初的憤怒變為了現在的冷靜思考了。

而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真的的目的其實是為了奪取荊州,佔領局勢上風。對於當時的局勢來說,蜀漢的實力還是非常的薄弱的,如果想要攻打中原地帶的話還是不能夠攻打的,但是奪取荊州這個重要的地方的可能性還是非常的大的。

而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真的的目的其實是為了奪取荊州,佔領局勢上風。對於當時的局勢來說,蜀漢的實力還是非常的薄弱的,如果想要攻打中原地帶的話還是不能夠攻打的,但是奪取荊州這個重要的地方的可能性還是非常的大的。

而荊州對於孫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奪取荊州打壓孫權勢力增強自己的勢力才有可能和曹操所在的魏國相抗衡,雖然現在劉備和孫權聯盟,但是也是雙方利益的催使下才結盟的,這個聯盟只是表面上的和平早晚會因為兩國之間的利益失衡而瓦解的,當然這個瓦解的結局就是劉備蜀國被曹操的魏國給滅掉。

但是如果是成功的把荊州拿下那麼自己的勢力就會增強可以與魏國對峙,這樣子也就不存在被魏國打敗的風險,為了找到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去發動夷陵之戰,劉備想起他的好兄弟關羽,打著為他報仇的名義其實是為了攻打荊州。



風清雲青爭


大家好,我是道友~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劉備稱帝三個月後,劉為了二弟關羽之死,決定揮兵攻打東吳孫權,氣勢強勁。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稱臣,避免兩線作戰,一面任命陸遜為總指揮率軍應戰。陸遜與劉備相持七八個月後,最終於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

個人認為劉備前前後後那麼多年都能夠隱忍下來,靠著自己的謀略和隱忍是成功稱帝了,要說他是一時衝動去攻打東吳,我覺得不太可能。更像是錯誤低估了東吳的防禦實力,在自己蜀川的根基沒完全定下來的的時候就起兵,應該是想接著自己接連勝仗的前提之下,去一舉拿下東吳,哪怕沒能拿下,也是想要重創東吳。

然而此戰,劉備軍幾乎全軍覆沒,陣亡數萬人,《傅子》更是記載吳軍消滅蜀漢軍八萬餘,劉備僅以身免。

劉備逃到白帝城後,吳將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張乘勝追擊,擴大戰果。但此時劉備收攏散兵以及趙雲的後軍來援,永安駐軍接近兩萬,陸遜已經失去攻克永安的機會。再加上他顧忌曹魏方面乘機渾水摸魚、襲擊後方,遂停止追擊,主動撤兵。九月,曹魏果然攻吳,但因陸遜早有準備,魏軍終於無功而返。次年四月,劉備惱羞於夷陵慘敗,一病不起,亡故於白帝城。夷陵之戰就這樣結束了。



史記密談


題中明確說明了以《三國演義》小說作為背景,那麼夷陵之戰,劉備為了報私仇發起戰役的傾向可能要略微大於純滅掉東吳的傾向


在《三國演義》的小說中,桃園三結義的情誼貫穿始終,是超越血親關係的存在


在《三國演義》第十五回,曹操令劉備討伐袁術時,張飛酒後鞭打曹寶惹怒了呂布,被呂布夜襲徐州,導致劉備家小全部陷落。事後關羽埋怨他,張飛愧疚不已,欲拔劍自刎,被劉備攔下,說了一番話:

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吾三人桃園結義,不求同生,但願同死。


這句話要放現在,估計要被廣大女性同胞噴死。


但不可否認,三國裡桃園三結義的兄弟之情,直到今天,也一直是我們所津津樂道的。


羅貫中在書中加入了太多的個人感情色彩。


羅貫中真的是過於偏向蜀國集團了。在他的書裡,無論從哪方面看,他筆下的劉備都是正統,曹魏永遠是國賊,而孫吳方面,可以說是儘量為了填充“三國”這個概念在強行往上湊。


所以在劉備聽聞關羽被東吳所害的情況下,不顧任何的勸阻,鐵了心要傾舉國之力為關羽復仇,別說此時正是蜀國力量達到頂峰的情況下,按羅貫中給的概念,即使是處於敗走荊州的那種時候,如果義弟被害,劉備也理所應當要去復仇才對。


而劉備對於關羽和張飛的感情,也是略有不同的


在關羽和張飛遇害後,劉備都是有心靈感應的,但對關羽的遇害以託夢的方式來進行大段詳述,而張飛遇害後,雖也“心驚肉顫,寢臥不安”,但也只是看見將星墜落,才疑問孔明。


在確切得知二人遇害的情況下,劉備的表現也是大相徑庭:


對關羽:

“玄德聽罷,大叫一聲,昏絕於地。”

“言未已,只見關興號慟而來。玄德見了,大叫一聲,又哭絕於地,眾官救 醒。一日哭絕三五次,三日水漿不進,只是痛哭;淚溼衣襟,斑斑成血。”


對張飛:

先主頓足曰: “噫!三弟休矣!”


武力上關張二人皆為萬人敵,單從領兵能力、統轄一方上來說,關羽的能力要大於張飛,張飛雖也能“義釋嚴顏、智欺張郃”,但比起關羽還是要差一些。所以荊州這個大後方,要關羽來守,劉備才能放心。


劉備滅東吳稱霸的心理作用也是佔很大比重,因為當時形勢導致他已經開始膨脹了。



正如前面所說,關羽被害前,也正是蜀國的國力達到了頂峰的時刻,形勢一片大好。

荊州方面,關羽進兵擊敗曹仁,拔取襄陽。


巴蜀方面,益州穩定,又佔了漢中,逼得曹操兵退斜谷。


此時劉備再也不像當年那樣無家可歸,寄人籬下了,甚至隱隱把金字塔尖的曹魏都拽了下來。


五虎大將+臥龍+鳳雛(雖然說沒了,但也算曾經擁有)的組合,怎麼看天下都是他的了。


偏偏這時候東吳搗亂,不但殺了自己的封疆大吏,把大後方也給奪了。


而且在這之前,已經數次想害自己,曾經給自己一個媳婦又給忽悠回去了。雖然劉備嘴上是說妻子如衣服,但相信早就恨得牙癢癢了。


在劉備心理,目前自己的國力滅掉東吳,不能說易如反掌也是勝券在握了,新仇舊恨收拾個軟柿子,誰也不要勸了。


猇亭之戰,劉備大勝,仇人基本殺了,東吳已經“欲還荊州,送回夫人,永結盟好,共圖滅魏,伏候聖旨。”


大後方還給你,媳婦送回去,跪拜您當皇帝行不?


劉備什麼態度呢?


先主怒曰:“朕切齒仇人,乃孫權也。今若與之連和,是負二弟當日之盟矣。今先滅吳,次滅魏。”便欲斬來使,以絕吳情。


到這裡基本可以看出,這種切齒,其實是帶著稱霸的目的,關羽畢竟不是孫權親手殺的,都可以不顧“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規則要殺使臣了。可見劉備對東吳已經是志在必得了。


劉備雖然不是諸葛亮那樣的智謀之士,但也征戰一生,如果不是在認為必勝的情況下過於輕敵,估計也不導致夷陵之敗。


一隻海龜成功入史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從一個另一個問題來回答,如果關羽不死的話,劉備稱帝,關羽會不會贊成?

我們先回顧一下,關羽為什麼會發動襄樊之戰?

關羽的主要任務是鎮守荊州,萬萬不能讓孫吳奪回去或者被曹操所得,這是諸葛亮在三分天下已經定下的重要一環,也是為以後攻打曹操留下了一條重要的道路,如果荊州一直在劉備的手裡,諸葛亮也不會六出祁山無功而返了。還有就是能夠遏制孫吳,在戰略主動權上爭取主動,進可攻,依託荊州為大後方,順江攻擊孫吳,也可以作為重要的灘頭陣地,死死的將孫吳限制在長江之上。但是就在劉備稱為漢中王后,卻派遣了關羽去攻擊樊城。當時的劉備已經取得了漢中之戰的勝利,穩固了巴蜀地區,這個時候如果說想要擴大戰果也可以理解,但是憑藉關羽個人之力,甚至像我們熟悉的五虎上將中的其他四個都沒有動,就靠關羽的部隊硬向前衝,從前期的戰果來看,關羽的部隊向前推進的非常快,但是曹操反應過來,迅速的派遣得力干將前去增援,一下子就將關羽的攻擊之勢給制止了。孫吳也看到了這個有利時機,迅速出兵將荊州奪了回來,並擊敗了回來救援的關羽,成功將其擊殺。

所以說,關羽發動襄樊之戰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執行諸葛亮的“隆中對”計劃,出兵擴大戰果,取得對曹魏的戰略優勢。二是劉備藉機削弱關羽的兵權。關羽跟隨劉備多年,在荊州經營了這麼多年,有自己的勢力圈子,而且天下都知道關羽重信重義,有一定的威望。

那麼,劉備為什麼要削弱關羽呢?

劉備取得漢中之戰後,自封為漢中王,並且上表漢獻帝,這個時候漢獻帝還被曹操扣在許昌,上表也是走個過程,但這是必須的程序。既然進了漢中王,劉備很有可能就想再走一步,當皇上。但是當皇上也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要符合名分、出於道義、群眾基礎,名分劉備是有的,也正是憑藉這個名分,爭取了當時很多人的跟隨和支持,比如糜竺家族,是當時有名的財主,就傾盡全力在劉備身上投資。道義也可以算的上,劉協正在脅迫之中,劉備臨時稱帝,待救出漢獻帝后,再將地位還給他,也行。群眾基礎行不行?我覺的可能有一些薄弱,四川的基礎還不是很強,雖然得到了大家族張松和法正的支持,但是劉璋在四川這麼多年,不可能沒有自己忠誠的勢力。其實劉備最擔心的就是關羽的態度,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關羽肯定會反對,反對不成的話,還有可能投降曹操,畢竟曹操雖然是奸臣,但一直表面上尊崇漢獻帝。或者投降孫吳,對劉備來說,荊州永遠不會再屬於劉備。

關羽的態度非常關鍵,劉備是靠著“人品”兩個字聚集起來的力量,關羽則是其中的代表,曹操給了這麼大的誘惑,關羽都不為所動,就是衝著劉備的人品,“待我入兄弟”。如果關羽投降任何一方,這將是劉備的重大政治危機,“人品”的優勢將不復存在。孫吳也沒有理由在和劉備結成聯盟,而曹操更加名言正順的攻打劉備。

關羽死後,曹丕篡位,劉備名言正順的當上了皇帝,而且劉備是對外宣稱漢獻帝劉協被曹丕殺害,舉國發喪,作為一方霸主,難道情報系統就這麼差勁,連劉協到底是真死還是流放都不知道,我想這是因為劉備願意相信劉協就是死掉了。而且劉備稱帝是經過這個順序的,劉備取得漢中之戰的勝利,稱漢中王,發動襄樊戰役,關羽戰死,聽聞劉協死後,稱帝,發動夷陵之戰。為什麼不為漢獻帝報仇呢,相對比來說,漢獻帝的仇不是更為重要嗎,畢竟那是天下之主。

所以說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目的不是給關羽報仇,其目的我認為有兩個。一是奪回荊州,這個是最重要的戰略目的。二是讓孫吳俯首稱臣,增加自己的政治資本,在對曹作戰時,取得側翼優勢。


傲虎樓主


從地緣上講,三國時期就是佔據黃河流域的曹操與佔據長江流域的劉備、孫權的博弈。曹操之所以能夠以一博二,就是因為當初的經濟中心尚處於北方。

佔據長江流域的孫權、劉備要和北方的曹操抗衡就必須聯合起來。劉備佔據長江上游的益州,孫權佔據長江下游的揚州,而長江中游的荊州有孫、劉、曹三家共同擁有。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大一統思想深入人心。雖然此時處在曹、劉、孫三方割據時期,但是每一方都明白,將來的趨勢必然是大一統。唯一不同的是,終究是由誰來完成這個統一任務。曹操、劉備、孫權都想擔起這個歷史重任,尤其是劉備,更是以漢朝中興為己任。


從當時的態勢來看,誰擁有荊州的控制權,誰能在在三方爭霸中處於主動位置。最起碼,荊州在關羽時期,一方面排擠孫權勢力的進入,一方面積極北上對抗曹操。

排擠孫權勢力:當初孫權向劉備討要荊州,關羽就堅定的反對者;之後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為了爭取孫權支持,孫、劉雙方平分荊州諸郡,但是關羽還是驅逐了孫權派來上任的官員,不讓染指荊州。

積極對抗曹操:鎮守荊州的關羽面對北方的曹操勢力,除了採取武力防守的措施之外,還積極聯絡曹操內部的反曹勢力,封官許願,雙方遙相呼應,給曹操製造麻煩;當劉備得到漢中之後,關羽開始出兵北伐,爭奪曹操控制的荊州部分,其中襄陽、樊城就是重點。面對關羽的強大攻勢,曹操可謂焦頭爛額,甚至產生了遷都避其鋒芒的打算,最後在程昱等謀士的堅持下,曹操開始派于禁、龐德到前線支援曹仁。接下來就發生了著名的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的故事。


然而就在關羽形式一片大好的情況下,估計坐鎮益州的劉備也時刻準備著,從漢中進入中原策應關羽。結果,就被呂蒙從後面襲擊,關羽身死,劉備的勢力從此退出了荊州。

劉備之所以如此急著南下奪回荊州,就是荊州在《隆中對》的天下規劃中佔據重要的地位。此時乘機奪取荊州,也是最有利的時機。既有為關羽報仇的出兵理由,又有剛得到益州、漢中的乘勝之勢。

然而即使這樣,劉備還是失敗了。可以說,有關羽在荊州的時期,是劉備距離入主中原最近的一個時期。失去關羽、失去荊州,從此劉備失去了入主中原的機會。


安定郡小書生


都不是,為的是給自己長期以來扮演的這個忠義的角色一個交代。

雖然當時魏蜀吳三足鼎立已成,但整體局勢上還是曹魏一家獨大孫武兩家勢小。如果劉備腦門一熱真去報仇,那對孫權來說就是亡國之戰,必會以命相搏,最後不管哪方獲勝必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最開心的是誰?曹魏。而且劉備也沒真心去報仇,咱們看看劉備在關張羽死了之後首先幹了什麼, 關羽是在公元220年死的,夷陵之戰是在公元221年開始,相差了一年。這一年裡劉備在幹什麼?稱帝。公元220年魏王曹操薨,同年,曹丕篡位,史稱魏文帝。自此,東漢王朝算是正式宣告結束。在曹丕登基後不久,劉備單方面宣佈漢獻帝已死,而且說益州遍地出祥瑞,自己作為漢室正統當應天受命,於是便於公元221年登基大寶,史稱漢昭烈帝。不過史書上從來沒有承認過劉備蜀漢是東漢的延續。從這件事上看得出劉備有為關張傷心的跡象嗎?然後再看看劉備伐吳的兵力部署,《三國演義》上寫劉備伐吳的兵力是七十萬,咱們不說正史,就說這演義上也不可能。

劉備所帶的將領除了黃忠以外,其餘的是馮習、張南、傅彤、張翼、趙融、廖淳、關興、張苞等。除了黃老爺子兩個二代以外,剩下的哪位認識?全是一些不出名的將領,真正年輕力壯的一個沒帶。這真是去報仇的?七十萬大軍這些人帶的了嗎?所以說這七十萬大軍水分太大。劉備的目的不過是想把關羽丟掉的荊州再奪過來而已,當然能打打秋風是好,但是並沒有長驅直入攻打東吳的打算。而且還做了最壞準備,就是一旦失敗,損失也不會很大,這一點可以從最後的戰損上看出來。《三國演義》寫的是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看起來慘烈,可到底死了多少人之字沒提。劉備與其說是全軍覆沒,不如說是隊伍給打散了聚不回來。如果蜀漢真損失了七十萬大軍,不用曹操動手,孫權直接過去接收就行了,益州百姓有沒有七十萬都不一定。

綜上所述,劉備之所以打東吳,不過是爭爭面子,打打秋風,演演戲。雖然結局不好,但也沒超出他的預料。只不過天不假年,劉備在公元223年就病死在白帝城。也不知是老天無眼還是老天有眼,反正劉關張這哥仨磕頭許下的心願,最後算是完成了。


人世繪


關羽敗走麥城而被擒殺的消息傳回益州,讓劉備十分震怒,憤恨之下不顧眾臣的反對,直率領七十萬大軍水陸並進。但可惜的是,出征之際,張飛在閬中被部下所殺,讓劉備最初的計劃破滅,只好從陸路進攻東吳。

那麼,發動伐吳戰爭的劉備,他究竟是怎麼想的呢?

其一,為了維護人設和誓言,必須伐吳

劉備在起義兵之前,無論是否是他口中的漢室宗親,說到底還是一個販賣草鞋的商販,根本名義什麼大的名聲。

而在古代,我們都知道,當時的世人是很注重名聲和自己的形象的。所以,在看到亂世要來臨之時,劉備為了提高自己的聲望,讓自己有機會出人頭地,他不僅遇人總喜歡把漢室宗親掛在口上。因此,雖然是白身,連個孝廉都不是,但就漢室宗親一身份就提高了劉備的層次。

隨後,劉備開始營造自己的人設,對自己義結金蘭的兩位兄弟,情同手足,兄友弟恭;對待能人賢士會注重禮儀,禮賢下士;對待豪俠和勇猛之人,就會放低身段去結交(畢竟他是漢室宗親,總會給別人不是一個層次的感覺。畢竟,漢室宗親的身份還是蠻有格調的);而到了後來,手上帶有士卒的時候,劉備很體恤他們;對待老百姓更是仁德。

因此,通過這一系列的手段,讓劉備仁義的人設傳播開來。之後,劉備更是通過對北海孔融,徐州陶謙等及時援救,有了“及時雨”的隱姓稱號。如果不是這樣,後來的劉璋也不會請劉備入川了。

<strong>

隨著劉關張的不斷崛起,他們在桃園義結金蘭的誓言也廣為人知。因此,當關羽被斬殺的消息傳回成都時,劉備除了憤怒之外,或許還有點茫然吧。畢竟,關羽的死不僅損失的是蜀漢的戰鬥力,更是讓三人的誓言再一次被擺在了世人面前。所以,為了維護自己幾十年一直營造的人設,以及為了守護當時的誓言,劉備必須伐吳。否則,張飛怎麼肯罷休,而其他人又是怎樣暗地裡誹謗他?故而,劉備必然不會讓自己的人生留下這麼一個汙點。

其二,為了面子,劉備定然出兵

雖然劉備的臉皮夠厚,性格夠隱忍。但是,這個時候的劉備已經不再是涿郡那個賣草鞋的劉備了,作為一個之君,劉備的一舉一動都會代表著蜀漢整體的臉面。況且,利益歸利益,可人終究是要為自己掙一口氣。

<strong>

蜀漢和東吳當初之所以能夠聯盟,是因為當時二國還弱小,必須連結起來才能夠抵擋氣勢洶洶的曹操。況且,當時二國的主要利益爭奪點,說到底還是在荊州方面,但大頭還是歸孫權一方。

也許孫權沒有想到劉備集團的臉皮這麼厚,在赤壁之戰剛玩,劉備集團就開始搶佔荊州南部四郡,很大程度上瓜分了荊州的利益。

荊州南部四郡,在蜀漢手裡,就可以抵禦曹魏和東吳,有了一個進出中原的隘口。而在東吳的手裡,完全可以控制長江的中下游,為江東設下一到很長很堅固的防禦線。同時,也阻礙了蜀漢進出中原的腳步。

所以,對於南部四郡,二國一直存在爭議點。但是,當時的劉備集團為了緩住東吳,只好稱拿下益州後再歸還四郡。

事實上,劉備集團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在發展一段時間後,便率兵進入益州了。可是,益州還未完全拿下,東吳方面便單方面的撕毀盟約,和曹魏聯盟來進攻蜀漢,致使荊州的鎮守大將關羽死亡。

站在劉備的角度上,劉備並沒有錯,而是孫權不守信用,不尊重劉備的臉面。所以,劉備為了給自己爭回臉面,必須伐吳。

其三,荊州南部四郡必須在蜀漢手裡,不然心有所不安

荊州四郡的重要性在其二已經指出了,其意義不可謂不大。而且,在諸葛亮的“隆中對”中,諸葛亮就明確向劉備指出了荊州的重要性,甚至比益州的還大。而法正的“漢中策”更是對“隆中對”進一步的深化,對荊州的防禦線做出嚴謹的規劃。

所以說,荊州在蜀漢手裡,是關乎到國家的長久發展,以及是一統中原,光復漢室的關鍵。

總而言之,劉備興起的伐吳之戰,不僅僅是因為要維護自己的人設和三人的最初誓言;亦是劉備為了給自己和蜀漢掙回一口氣,讓蜀漢的外交不墮於別國;更是因為蜀漢的手裡必須要有荊州,否則,蜀漢將會寢食難安。


韶華傾夢


劉備以借給關羽報仇的名義,去實現他統一天下的目標。

東漢末年,皇帝勢弱,群雄並起,是一個時勢造英雄、成英雄的年代,任何有志向的人都會有在這個亂世成就一番功勳的想法。

劉備就是一位有志向的人。他出身低微,一界草民,沒有背景。但他從桃園三結義之前便自稱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來給自己加上皇族血統標籤,也就證明從那時候起,他已經開始在逐步實現自己抱負了。

經過與關張的結合,經歷了剿滅黃巾,討伐董卓,三讓徐州,投靠劉表等一些列事件。劉備雖然沒有像袁紹,曹操等建立穩固的勢力範圍,但也讓自已積累了一定的政治基礎,保留了與他人一爭高下的希望。能在各路諸侯的夾縫中生存,實屬不易。

真正讓劉備看到成王稱霸機會的,是諸葛亮的加入。他的戰略路線,政治目標從此更加清晰和實際。

赤壁之戰讓他的地位提升,借荊州讓他的地盤穩固,得西川讓他的帝業實現。此時作為帝王的劉備,只差統一天下這一個政治目標了。

在劉備已步入垂暮、生命有限的情況下,這一目標對他就顯得十分迫切與重要!即使沒有任何他方原因,他也會主動尋找機會與東吳或曹魏展開一番爭奪,哪怕失敗,也要臨死一搏!關羽的去世,正好讓東吳撞到了他統一大業的槍口上,夷陵之戰劉備是一場意外的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