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二十一天養成好習慣純屬扯淡!疫情“居家打卡”摧毀孩子自律系統


二十一天養成好習慣純屬扯淡!疫情“居家打卡”摧毀孩子自律系統


二十一天養成好習慣純屬扯淡!疫情“居家打卡”摧毀孩子自律系統

從沒有

哪個光彩照人的

好習慣,

是在

二十一天養成的。

如果有,

那就是神話。

二十一天養成好習慣純屬扯淡!疫情“居家打卡”摧毀孩子自律系統

疫情當前,很多老師和家長生怕耽誤宅家學子的學習,要求父母在家配合孩子的學習,於是藉助微信、釘釘等社交軟件,“研發”除了名目繁多的“打卡”活動——

語文打卡;

數學打卡;

英語打卡;

科學打卡;

勞動打卡;

運動打卡;

閱讀打卡;

升旗打卡;

看新聞打卡;

手抄報打卡;

身體狀況監測打卡;

……。

至於為什麼要用這些“打卡”來“教育”孩子,施教者自然也有自己的邏輯和理由——

家庭得教育很關鍵;

孩子需要父母老師的監督;

孩子的學習需要家校配合;

孩子的好習慣是在家裡養成的;

打卡可以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堅持二十一天就可以養成好習慣;

……。

上面說的前幾條內容都有道理,但這些說法並不能證明“這樣做了就是好的家庭教育”,畢竟好的教育就是因材施教。

更荒唐的是最後兩個關於養成好習慣的觀點,因為幾乎所有的“打卡”都在鼓吹一個所謂的真相——

堅持二十一天就能養成好習慣

二十一天養成好習慣純屬扯淡!疫情“居家打卡”摧毀孩子自律系統

不得不說,這就是一個彌天大謊,但信其有不信事實的人不在少數,甚至有些施教者都會信誓旦旦地告訴你——只要這樣堅持下去,就會有收穫。

“收穫”的確會到來,但每家父母和孩子的“收穫”卻大不相同——

有的父母確實見證了孩子的變化,變得越來越主動學習,於是“打卡”這種科學的方法功不可沒;

有的父母發現孩子把打卡當成了一項任務,就像你要到單位刷臉錄指紋一樣,只是能偷懶就偷懶吧;

有的父母因為通過屢試不爽的“打卡”,窺見了孩子提前到來的叛逆,於是認為孩子太不懂事、不愛學習,更需要堅持二十一天;

……。

二十一天養成好習慣純屬扯淡!疫情“居家打卡”摧毀孩子自律系統

瞧,這就是事實!

按照這種觀點指引的路走下去,很有可能有一千個相同的“打卡”內容,就會培養出一千個持有不同“打卡”態度和習慣的學生,但“堅持二十一天養成好習慣”受益的孩子鳳毛麟角,廢的就是絕大多數孩子。

與之相反的是,見到孩子每天“堅持完成打卡”緩解的就是父母、老師和這種教育程式的焦慮

這就好像單位每天都會通過刷臉錄指紋管理員工考勤,但依然沒有養成你週六周天早起的好習慣,疫情期間那些每天睡得醉生夢死的父母和孩子,一起床就開始為了完成形形色色的“打卡”忙的焦頭爛額,就是對這種子無知的觀念莫大的諷刺。

“打卡”救不了你的孩子,也救不了父母和老師的焦慮,更不是好習慣的始作俑者。

二十一天養成好習慣純屬扯淡!疫情“居家打卡”摧毀孩子自律系統

有的人看過這篇文章之後很可能會大加反駁,因為——堅持“打卡”,孩子還是鞏固和學到了一些東西、孩子還是有了一些自覺性、知道改寫作業了、……,這就好像是在說“我每天按時上班錄指紋就能確保我養成休息日早睡早起的好習慣”一樣滑稽。

但還有人會反駁,我就是在嚴格管理的軍隊養成的好習慣,看看我現在每天不是按時早起嗎?但這樣坐井觀天的說詞忽視了一個重要的事實——有大把大把的人一旦離開嚴格管理的環境,一切又回到了從前,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

他終於可以為自己的生活做主了

二十一天養成好習慣純屬扯淡!疫情“居家打卡”摧毀孩子自律系統

“堅持二十一天養成好習慣”的“打卡”或是其它的行為,破壞的是孩子自律系統的自我建構

道理很簡單,因為這是擁有教育權力的施教者的意志,而非孩子的發自內心的意志體現

即便是動物,生活在這樣類似於“必須堅持每日打卡”彙報學習成果的環境之中,也會心情鬱悶,只是我們不知道罷了。

發自內心的自我選擇是一切意志品質的來源

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導孩子走向一條自我覺醒之路,而不是學會做習慣的奴隸,學會“打卡”。

二十一天養成好習慣純屬扯淡!疫情“居家打卡”摧毀孩子自律系統

“好習慣”的深層動因是自律,自律的深層動因是一個人對自我掌控的自信,一個人對自我掌控的自信恰恰源於發自內心的嘗試、體悟、思考和積累。

這是規律,從不以施教者的意志為轉移。

倘若真有孩子從此不願再“打卡”了,更不相信所謂的“堅持二十一天養成好習慣”,那隻能說是“一刀切式”愚蠢教育的束手無策和失敗。

錯誤的觀念,註定導致錯誤的教育方式。


二十一天養成好習慣純屬扯淡!疫情“居家打卡”摧毀孩子自律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