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繼寧夏大學後,又一所西部211被爆考研壓分,網友:常規操作

自2月20日考研初試成績密集公佈以來,考生們主要呈現以下四種狀態:

第一,高分段考生忙著聯繫導師,好像得到導師的正面回覆就一定能上岸似的。第二,低分段考生沒有太大的情緒波動,想必早已預料到無緣複試的結果,準備另謀出路;第三,成績與往年國家線(校線)相差不大的考生,內心是最焦急的,盼著分數線早點出來,最好還能夠降一點;第四,成績與預期相差很大的考生,希望複核能夠出現奇蹟,並質疑自己專業課是否被壓分了。

繼寧夏大學後,又一所西部211被爆考研壓分,網友:常規操作

比如說寧夏大學,就因為多名考生的《中國文學》科目拿到0分、個位數分數,而被質疑故意壓分上了熱搜。

繼寧夏大學後,又一所西部211被爆考研壓分,網友:常規操作

上過學的應該都清楚,像《中國文學》這樣以主觀題為主的考試科目,在卷面滿分150的情況下,僅拿到個位數分數,甚至還有0分考生,著實沒法不讓人質疑,尤其是準備已久的考研。不過,在五天內的三次回應中,寧夏大學都堅持聲稱“試卷核分無誤,不存在惡意壓低第一志願考生成績以招收調劑考生的情況”。其中,最新一次回應是由當地教育考試院組織的聯合複合組確認的。

繼寧夏大學後,又一所西部211被爆考研壓分,網友:常規操作

寧夏大學風波還未平息,同樣來自西部地區的211高校——廣西大學也被爆考研專業課壓分。廣西大學的這門科目是《電路理論》,從考生的反映情況來看,150分的試卷,及格的很少,50分以下的居多。而且,這些考生英語、政治和數學成績都還不低,所以並非“裸考生”或“學渣”。

對於網傳的寧夏大學、廣西大學的考研壓分,有網友評論“這是B區211高校的常規操作”,這名網友甚至還列舉了2019年雲南大學生物、化學等多個專業的例子。那麼,考研壓分現象真的存在嗎?在筆者看來,雖然每當被質疑時,高校方總是矢口否認,但它已經是考研圈的一個潛規則。

繼寧夏大學後,又一所西部211被爆考研壓分,網友:常規操作

對於任何一所高校,包括清華、北大在內,不論是本科還是研究生招生,都希望有更優質的生源。生源質量上去了,高校的教育教學會更加輕鬆,人才培養質量也會同步提高,受益面是非常大的。

像寧夏大學、廣西大學這樣的西部211高校,雖然有名校光環,但受地理區位和專業實力的限制,很難成為985、211名校本科生的考研首選,第一志願考生多來自當地或周邊的普通一本或二、三本院校。筆者從不否認本科層次較低的學校也有人才,但整體與名校還是有較大差距的。

繼寧夏大學後,又一所西部211被爆考研壓分,網友:常規操作

那麼,壓低第一志願考生專業課成績如何達到提高生源質量的目的呢?接下來舉個簡單例子便一目瞭然。

考生A本科學校為普通二本,考研目標是西部的一所211高校B。考生C本科學校就是211,考研目標是中部的一所985高校D。

如果B對A的專業課成績進行壓分,那麼很有可能會導致A過不了國家線而無緣複試。A的數量多了,B就自然會有不少接受調劑生的資格。D由於是985名校,所以C即便出身名校,非常努力地拿到了初試高分,但依然有無緣複試的風險。

繼寧夏大學後,又一所西部211被爆考研壓分,網友:常規操作

近年來,在就業形勢持續嚴峻的大環境下,C的數量也隨之增多,考不上D的也不在少數。這些C如果還想繼續讀研深造,那麼有空餘調劑名額的211高校B,自然會佔據優勢。由此,B就通過壓A的專業課分數,達到了提高生源質量的目的。不過,B可就慘了,總分或單科過不了國家線,連調劑的機會都沒有。

綜上案例所述,判斷一所高校有無壓分現象,看它錄取的調劑生是否足夠多即可。如果你是準備參加考研的同學,建議在選學校時提前瞭解其過來人的評價和口碑。當然,“壓分”從高校的角度來看,也即是改卷時把緊尺度,嚴苛按照標準答案來對應給分。

繼寧夏大學後,又一所西部211被爆考研壓分,網友:常規操作

對於部分高校考研初試存在專業課壓分現象,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