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新型肺炎死亡病例过千,尚无一例病理解剖,大家怎么看?

車德莉


为了以后的医学发展,解剖是发展医学,人民要健康,国家一定要大力发展医学,科研医学博士!


寒雪556822111


新冠肺炎患者的病例进行尸体解剖,这的确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不过据权威媒体报道,2月16日凌晨3时许,全国第1例新冠肺炎逝世患者遗体解剖工作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完成,并成功拿到新冠肺炎病理。下午18点45分,全国第2例新冠肺炎逝世患者的遗体解剖工作也在金银潭医院顺利完成,这两具解剖病理材料目前已送检。

很多人都有疑问,为什么要做病理解剖?下面用2003年那一场非典的事情给大家解释一下:2003年从广州爆发的非典型肺炎,又名SARS,在这场疾病刚开始的时候,一直认为病原微生物是衣原体(简单理解就是一种没有细胞膜的致病微生物)。直到第一军医大学病理学家丁彦青教授对SARS死者尸体进行了病理解剖之后,才得到这是一种非典型性病毒的结论,后期认识到是一种以前未曾认识的冠状病毒。那么,看到这里,大家说尸体解剖重要不重要?

应该说这两具患者尸体的病理解剖可能会加深医学界对于新冠肺炎这种疾病更深的认识。众所周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被感染患者80%的都是轻症患者,但剩下的10%~20%的患者都是中重症患者,而且这些中重症患者治疗起来十分棘手。在现代医学为主流医学的今天,医学领域的从业者也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如何更好的制定治疗方案。应该说,我们会随着这两具病例尸体的解剖,对于这种新型疾病有更多的认识。


张之瀛大夫


截止今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国死亡1524人,日本死亡一人,菲律宾死亡一人,为什么没有一例解剖的呢?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分析原因:

一是死亡解剖需要征得家属的同意,要有家属签字并在场。大部分家属不会同意对尸体进行解剖。还有一部分,死者家属由于发病治疗或者隔离等原因,无法到解剖现场。

二是死亡的患者传染性很强,没有十分可靠的措施,保证在整个解剖过程中病毒不传染他人。

三是通过CT扫描、核磁共振等医疗设备可以很直观的对人体特别是肺部病毒侵犯的程度全面了解。通过对患者血液分析,已全面了解新型冠状病毒,不需要立即通过解剖的方法研究病毒。

无论怎么样?作为医学研究也好,科学实验也好,活体检验和尸体解剖是缺一不可的,相信会有尸体解剖的奉献者。患者本人同意解剖,并有遗嘱,也是可以进行解剖的。

据可靠消息2月16日凌晨3时许,全国第1例新冠肺炎逝世患者的遗体解剖工作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完成,并成功拿到新冠肺炎病理。18点45分,全国第2例新冠肺炎逝世患者的遗体解剖工作也在金银潭医院顺利完成,这两具解剖病理目前已被送检。由解剖获得的新冠肺炎病理,对于探索新冠肺炎患者临床的病理改变,疾病机制等有重大帮助,从根本上寻找新冠肺炎的致病性,致死性,给未来临床治疗危重症患者提供依据。


奶爸K


你说的不是实际情况。

有位院士带学生每天解剖两例新冠尸体,发现该病除肺以外,对人体的肝、肾、心、脾等重要器官都有严重损害。

所以,国家反复修订治疗指导,现已颁布到第六版了。

对新冠病尸解剖的研究肯定不会停止,只是不予公开公布而已。但是,从报道的一些细节中是可以寻找到蛛丝马迹的。



尘垚4


首先这个问题由专业的医务人员回答更为合适更为科学。

个人就谈一下非专业者对此问题的粗浅认识。第一主要还是人们想留个全尸的传统观念所致,对于大多数死者和亲属而言都不愿意被解剖得肢离破碎。

第二中国现在做什么事都讲究走流程,这九曲十八弯并叠加层层的坎注定是条慢长而艰辛之路。个人认为,这不是严谨的工作作风,因为它办事效率太低,很多事都贻误殆尽。有层层推委没有担当之嫌。

第三来自医疗资源设施本身配置不合理及医疗技术不能满足需要所致。


出淤莲子


在医疗上对普通患者进行尸检要经过各种程序,何况要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尸体解剖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尽管进行病理解剖更有助于我们研究新冠肺炎,但是仍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个人总结如下:


1、首先尸体解剖能进行的第一步,就是法律上必须有直系亲属的签字同意。如果没有直系亲属的同意,任何机构和个人都不能对尸体进行处理,违规处理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中国自古就有一句话“死要留全尸”,出于对尸体都的尊重,没有特殊情况,极少有人同意进行尸体解剖。


2、进行尸体解剖的人员要有资质,也不是任何一位从事医疗行业的人能胜任。能够进行尸检的地方也都是政府部门规定的,不是任何一家研究院、医疗场所可以进行。


3、新冠肺炎患者是具有传染性,对具有传染性的尸体进行解剖更是难上加难,要考虑很多问题:

①.目前国内能达到传染病解剖的只有北京地坛医院,武汉等地方解剖室还没有达到这个标准;

②.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要比普通医护人员更为严格。为防止病毒扩散,每一步都要极为严谨,至少要保证参与解剖的人员不会被感染。

③.解剖后尸体的处理可能是这几个环节中相对比较容易办到的,但是也不要忽视。

④.最后一点就是,一定要有政府的正式批复,医院的正式文件,这样才会大胆的进行解剖。

不过据报道,全国第1例、第2例新冠肺炎逝世患者的遗体解剖工作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完成,并成功拿到新冠肺炎病理。十天左右可以取得病理报告,这对于研究新冠肺炎的致病性、致死性病理,给未来临床治疗危重症患者提供依据。


以上为我个人观点,若有补充,可以相互交流。


神经外科张大夫



雄视天东


很多人对病理解剖的意义不太了解,我们都知道CT下肺的样子:磨玻璃影,但是磨玻璃影对应的损害是多种多样的。有一句话叫做眼见为实,只有在显微镜下看过病变细胞,我们才能更深入了解病毒对肺的损害情况。

2月16日在国家法律政策允许下,并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凌晨3时许,全国第1例新冠肺炎逝世患者的遗体解剖工作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完成,并成功拿到新冠肺炎病理。

18点45分,全国第2例新冠肺炎逝世患者的遗体解剖工作也在金银潭医院顺利完成,这两具解剖病理目前已被送检。

由解剖获得的新冠肺炎病理,对于探索新冠肺炎患者临床的病理改变、疾病机制等有重大帮助,并能从根本上寻找新冠肺炎的致病性、致死性,给未来临床治疗危重症患者提供依据。

病理解剖将为我们解答这些问题:

(一)病毒攻击的靶器官有那些?到底呼吸道还是消化道,为什么患者会有腹泻及呕吐?除了呼吸系统以外,新型冠状病毒对运动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分别有什么影响。

(二)新冠病毒的感染损伤和之前的SARS、MERS有何相同及不同地方?

(三)患者的免疫系统遭受了怎样的打击?骨髓像有什么变化?为什么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分类会减低?

(四)病毒感染后组织有那些病变?肺部磨玻璃样改变哪里来?病毒隐藏在身体哪处?

(五)患者的治疗在某些部分是否有用?对未来治疗药物的有什么启发?

(六)为什么有些好转病人病情又突然加重甚至死亡?

(七)患者最终死因?有什么循证医学的依据?

个人理解之前解剖工作开展不利的因素: 1. 法律法规,医学伦理学要求,家属的同意 2. 操作者的职业素养,操作技术要求 3. 实际操作的场地,消毒通风等问题 4. 解剖操作过程必然有感染术者的危险性,怎么避免 5. 剩余组织的处理方式


罗医生健康说


一个非法买卖野生动物的,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能在武汉非法经营这么多年,靠的又是什么人呢?能在武汉大摇大摆不遮不掩的非法买卖野生动物,管理者对非法买卖野生动物却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最后祸害了全世界还不应该治罪吗?



爱国恨滩


病理解剖的我觉得是非常有用的,一般来说,病理解剖对我们认识疾病,尤其是了解这个疾病是如何导致人体死亡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新型肺炎导致人体死亡以后,我们才用病理解剖才是最准确的金标准。


病理解剖有几个事情,我们要明确一下,第一个,病理解剖是一件非常严谨并且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事情。但是我非常支持早期不做病理解剖,因为我们在早期并不能明确这个病毒的性质,也不清楚人体在死亡以后病毒能够存活多久,如果盲目地进行病理解剖的话,不仅对这个病理解剖的工作人员会产生很大的风险,也会造成这个疾病的传播。


所以我认为处在有效的防护措施下,而且我们对病毒的传播和这个特性的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这段时间,前线的工作人员积累了一定经验的情况下,这个时候我觉得采取病理解剖是个合适的时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