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请中医前辈推荐一本中医方剂书,各大家使用后带评价的,谢谢?

九源地本草精选


《景岳全书》《金匮要略》《图像黄牛经全书》《脉语》《神农本经》《八宝太平秘方》《喉症备览》《华佗先师秘传》《岐黄妙术》《十三鬼穴针法》《万灵方》 《广济秘笈》

《五行生克变化择论》《东武遗稿.四象金匮秘方》《千金翼方.三十卷》《全婴要览》《杏苑生春》《运气针灸五运六气经图翼》《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十卷》……

中医要略乃分阴阳和合 相生相克之玄奇

世人只晓易中玄

多少天机蕴此间

穷参易数若经年

浑蒙迷味梦中眠

冥觉仙留玄图诀

天机悟彻慧光圆

谁闻易外玄玄诀

敲骨吸髓复归元

🙏


悟禅觉醒明心励行


首先要介绍一部在中医领域影响超级大的书,这本书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伤寒论》。那就是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

这本书究竟好在哪?用一句话概括:任何年龄段,任何行业,无论有无中医基础,都可以畅读!

这本书就是这么好,内容全是干货,读一页就有一页的收获,读十页就有十页的收获!

作者张锡纯在民国时期出版这本书的时候,当时是按期出版的,分成一个个小册子。每出版一期,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抢购一空。那时候的老百姓连吃饭的钱都省,懂中医的更寥寥无几,即使这样还都买他的书,可见影响力之巨。而且,书里的方子确实管用,很多不懂医的老百姓买来,用里面的方子给家人治病,疗效都极好!

张锡纯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中医医院,也是历史上第一位走向中西结合道路的人。

你去问任何一位中医大夫:对你影响最大的是什么书?一半以上的人会回答:是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

这本书,业余人士读了能养生,专业人士读了能更精,大人读了能帮助亲朋好友,小孩读了也能成小大夫,土豪买来能增加文化内涵,屌丝买来能看见新希望,扔在街上能帮助他人,摆在家里能镇宅驱病!


牛市养生中医


我不敢妄称前辈,亦非医生。不过自幼酷好中医,也常为自己和家人用中药医病,颇多良效。对于你所提的这个问题,我简要答复如下:

祖国中医药传承久远,博大精深。中医典籍,包括方剂书籍,浩如烟海。要学习和运用中医方剂治病,必先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基本上掌握四诊(望闻问切),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懂得辨证施治。如果仅凭一些方剂治病,无异于胶柱鼓瑟,刻舟求剑,不但治不了病,有时还会发生意外。同一个中医处方,可以治相同之“症”,而不能治相同之“病"。比如同是感冒,症分风寒与风热,治则用辛热发散与辛凉发散之方药。若方不对症,则谬以千里,乃庸医之所为,不可不慎!

言归正传:中医方剂书籍甚多,我这里为题主推荐几夲:

①张仲景之《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②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③清.陈修园巜医学从众录》

④巜汤头歌诀白话解》

⑤清.江笔花《笔花医镜》

⑥清.王清任《医林改错》

⑦民国.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⑧中曰友好医院教授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

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主编《中药制剂手册》

⑩华浩明主编《中华历代补益名方:1438首》

随手写出此十本,有的书中有辨证论治,有医案,有方剂。你可任选几本。


天下第一愚768


不敢称前辈,也不是医生,只是中医中药爱好者。自学生时代开始自学,后因外出挣钱养家,无论何时都没放弃过。如今年纪大了,眼睛记忆力退化了,没办法干也不想学了。

子女也不想干这,还见有心想学者,顺便向你推荐两本现代书籍,供参考学习。

因不知道你的具体情况,老书文言之类学习理解较难,在此只荐共和国成立后出版的:

《药性赋白话解》此书于1960,07北京中医学院中药教研组编辑岀版,详情请阅内容提要。

方剂学《汤头歌诀应用新解》,具体见作者简介。并附内容:保和丸,健脾丸两例。

供你参考。

希望能帮到你。若不满意,就当我自作多情。

吧了







永安270


我保存书己40来年啦,《方剂学》是一本很好的书藉,里面介绍了几百个万剂。从单味到多味中草药组合,讲解了配制意义和方剂治法。君.臣.左.使意义,配方的变化的治疗等等,还有古方剂量的换算。

书中介绍了方剂分类,如清热剂,温里剂,补益剂,解表剂等。讲解了成方中每味药从中的作用,如主攻病症的药为君,辅以君药为臣等。最后是汤头歌,是记住方剂药方的最好口决。书中讲解每剂方中主要症状,脉象舌苔表现。是一本不错的书,值得学习参考。此外我还建义你学习中医诊疗方面的书,我现有《中医内科急诊手册》,《汉方腹诊》

.《本草纲目》等等。



青竹长青君者


诊断学 《望诊尊经》 《四诊决微》 外感病 《伤寒论》和《温病条辨》 内伤病比较多比如 《火神三书》 《脾胃论》辩证类的 《医学心悟 》比较大的综合类的 《医宗金鉴》 不过如果是初学者 还是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教材 入手按照 中医理论 中医诊断 中医中药学 中医方剂学 中医内科学 古医文伤寒论 温病学 中医临床学 各个学科 来学习


fengyu2501


古代方剂太多,难以形容,其实简而言之,常用的大约百余首。如寻现代,首推上海科技出版的院校前五版《方剂学》。其方简,适用,分门别类,如解表,温里,补益,清热等。各有常用方剂数首,融会贯通,日常足够用。其作者又是近代方剂学翘楚,不论初学,还是精益者,都是不可多读的好版本。为基础之基础,可以为日后看其它大家的方剂书,打下好基础。

另外一条路径为寻古,读四小经典的《汤头歌诀》,是古代以师带徒的必读科目(当然也可选别的,因人而异)。其余三典如《濒湖脉学》,《药性赋》,《医学三字经》等也为过去医家必读。

院校版如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都为现代中医必读入门书,以上推荐为第五版的,其它版本可以参看,就说这些,个人之见,不足之处,见谅。



侠隐世界


“请推荐中医方剂书”。光找方剂书,到新华书店医学中医专柜有的是,选择而定。不过只凭方剂就想解决病痛,是片面不可取的。既然话已到此,你要想业余(专业有教程安排)对中医钻研探讨,当然可以,那还是给你推荐全面性的专著。那就是上世纪出版的,山东、成都、上海、广州四大中医药大学教授,联合编写的相关教材书,包括中医简明诊断学,中医药物学,方剂学,内科、外科、骨伤科、妇科、儿科、经络学,解剖学等一整套系统的书籍。点了这么多,就是为了全面掌握是基本要求。


吴召华937


中医书籍太多,比较实用,中医诊断学,方剂学,其次解剖学,这三本书,看懂学通你将成为著名中医郎中,我就学这三部书,后來又到市人民医院进修一年,我名气不大,但对疑难杂病,远近有点声望。这是小小建议供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