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數字資源“免費大餐”後,出版機構下一步怎麼賺錢?

數字資源“免費大餐”後,出版機構下一步怎麼賺錢?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一場保衛生命健康的疫情防控戰在全國打響。雖然恰逢春節假期,各行各業也快速以實際行動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承擔社會責任。出版業在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優質內容供給等方面迅速出擊。在實體書店、電商物流受影響的情況下,各出版機構紛紛憑藉在電子書、有聲書、知識服務、在線課程等領域的積累,投入線上戰疫。不過,對於出版機構而言,這無疑也是對線上服務、融合出版能力的一次考驗。

01 知識抗疫,出版機構線上內容使用率提升

一方面,出版機構紛紛免費公開電子書、有聲書等內容資源。例如,大眾出版方面,人民文學出版社旗下有聲書平臺“人文讀書聲”為讀者提供免費月卡,並與學習強國、掌閱、閱文等數字平臺合作提供免費有聲讀物、電子書。截至2月19日,免費月卡已發放4萬份,價值80萬元。四川文藝出版社也免費開放其在文軒九月網、蒼穹悅讀的在線電子書數百種,與出版社公眾號互動配合宣傳 “免費閱讀,共克時艱,取得戰‘疫’勝利”活動;同時及時策劃製作在喜馬拉雅平臺的有聲專欄——大聲武氣特別節目三期,組織該社編輯與聽眾暢聊如何宅在家中,放鬆心情平安度過。該社對公益活動的點擊及閱讀量進行了跟蹤,上百種圖書的總閱讀量很快達近十萬次。百花文藝出版社利用旗下“百花文藝網”及微信公眾號以及得到等合作平臺,也免費開放多部精品好書和有聲讀物的閱讀權限。截至2月18日,該社已上線數字圖書、數字期刊及有聲作品超百部,百花文藝網平臺訪問量達3萬次。

数字资源“免费大餐”后,出版机构下一步怎么赚钱?
数字资源“免费大餐”后,出版机构下一步怎么赚钱?

花城出版社則在旗下“愛花城”App上以免費閱讀的形式推出了2000~2018年共19年的《花城》雜誌電子版,以及韓少功《修改過程》、李佩甫《平原客》等花城社品牌圖書電子書。此外,“愛花城”App上“花城聽說”頻道還包括多種語音好課,例如作家談寫作技巧、談閱讀,中小學作文技法,作家阿來、李浩等的語音分享。據悉,免費資源公開後,該平臺的用戶活躍度增長40%左右。上海譯文出版社目前也上線近200種電子書和近70種有聲書,參與支持抗疫專題。該社在自營平臺“譯文有聲”上組織了“助力抗疫”專題,全場近70種有聲書免費開放。截至2月10日,譯文社的有聲書在各大平臺的收聽量超30萬。

数字资源“免费大餐”后,出版机构下一步怎么赚钱?数字资源“免费大餐”后,出版机构下一步怎么赚钱?

少兒社也紛紛釋出內容題材更為多樣的線上資源。例如,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免費開放了中少快樂閱讀平臺重點資源庫:中少動畫庫、中少繪本庫、中少科普庫。接力出版社則緊急開發“天鵝閱讀網”公眾號的電子書、有聲書閱讀平臺,上線“同心抗議 接力讀書”專題,提供百餘種電子書、有聲書、互動電子書,並攜手亞馬遜、喜馬拉雅、掌閱等平臺,上線大批免費內容。

另一方面,發揮專業優勢,提供垂直領域在線課程和服務。其中,電子工業出版社免費開放其知識服務系列品牌 “悅”系列知識庫產品,免費開放後,訪問量和閱讀量大幅提高,自1月31日至2月9日,瀏覽量達到200餘萬次,閱讀量90餘萬次。該社還藉助華信教育資源網和華信SPOC在線學習平臺確保教育板塊的內容供給。兩個網站2月3日後瀏覽量驟增,其中華信SPOC每天註冊人數增加20%以上,使用課程及資源學習行為次數大大增加。

清華大學出版社免費開放了旗下高等教育專業知識庫——文泉學堂。2月2日起,該社還聯合15位圖書作者,推出“品經典,趣答題”一天一本書的線上精品導讀公益活動。自1月28日至2月7日,文泉學堂平臺總訪問量近770萬,新增註冊用戶83438人。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慕知悅讀”平臺,1月29日起首批免費開放全場300多種電子書資源。開放當日,“慕知悅讀”APP的下載量、閱讀量就達到平日的10倍以上。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自1月31日開始,開展“共克時艱,助力抗疫,華東師大出版社在行動”系列活動,以“華獅小助手”微信公眾號+APP為支撐平臺,向讀者提供免費線上資源。2月17日起,該社又聯合華東師範大學,積極為支持全國基礎教育在線復課貢獻華東師大方案。根據該社信息中心對後臺數據的監測,發佈“助力抗疫”系列活動後,相關平臺的數據訪問量穩定在日均約50萬人次,與活動發佈前日均約10萬人次訪問量相比,提升了5倍。活動帶來的新用戶註冊數,較之活動前也有約4倍的增長。

数字资源“免费大餐”后,出版机构下一步怎么赚钱?

國家開放大學出版傳媒集團通過“薈學習”平臺等免費提供資源+平臺的一體化服務。1月25日~2月21日,“薈學習”平臺訪問量已超30萬人次。此外,中國工人出版社在全國工會職工書屋建設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策劃“抗擊疫情與書同行”——全國工會電子職工書屋閱讀平臺的免費閱讀活動,自1月29日上線至2月14日,參與閱讀的在線用戶總數超40萬,閱讀種類達13000多種,用戶活躍度增長明顯。期間新增有效用戶1萬多名,均是由閱讀活動吸引來的新用戶。

02 大眾閱讀、公共健康等內容,音頻、直播等形式受歡迎

內容方面,大眾閱讀、公共健康是近期熱點。據中國工人出版社職工書屋辦公室副主任王胤鑫介紹,就職工書屋的情況而言,在內容上,小說、歷史、人物傳記一直是最受用戶歡迎的類型,比如《明朝那些事兒》《白鹿原》等一直佔據榜單前列,即將播出的影視原著《餘生,請多指教》未播先熱,《毛澤東實錄》《乾隆皇帝》等歷史人物類資源也經久不衰。除了上述資源外,團隊針對“抗疫”特別推薦的防疫手冊和健康、心理類書籍,如工人社出版的《新型冠狀病毒職工防護知識50問》《渡過》等也受到用戶更多關注。四川人民社“鹽道街3號書院”等平臺的用戶使用情況也呈現類似的特點。該社數字出版部主任郭健表示,近期比較受歡迎的除了新上線的《依法防控疫情——突發事件應急徵用法律實務指南》,便是小說、個人理財等大眾類閱讀內容。

数字资源“免费大餐”后,出版机构下一步怎么赚钱?

形式上,有聲、直播受青睞。在“愛花城”APP上,“花城聽說”頻道既有作家的新書故事與文化、教育等相關微課,讀者自己也可以錄製上傳音頻,分享讀後感等。對於該平臺的內容使用情況,該社《花城》編輯部副主任、愛花城文學平臺總監陳崇正也提到,線上音頻微課的形式關注度較高。無論是依託喜馬拉雅等平臺還是“人文讀書聲”“譯文有聲”等自建平臺,出版社提供的有聲資源都藉此次機會觸達更多用戶。同時,出版社紛紛派編輯上陣直播或聯絡作者直播,直播形式在陪伴讀者、傳遞信息方面的優勢進一步凸顯。

此外,據記者瞭解,教育方面,優質教輔資源、面向教師的教學指南、素材等訪問量數據可觀,在線視頻、動畫、習題等形式關注度也較高。少兒閱讀方面,動畫、繪本、科普電子書、音視頻,尤其是親子類“哄睡”有聲故事書等受青睞。

03 形勢倒逼資源優化 線上服務能力迎大考

突如起來的疫情直接考驗出版行業的應急能力、數字化進程,此前數字轉型認識仍有欠缺、線上內容資源儲備不足、後期服務能力有限等問題顯現。那麼,此次線上戰“疫”考驗,對出版機構此後線上內容佈局會產生多大影響?

考驗出版機構及從業者對數字出版的認識。在王胤鑫看來,針對疫情開展的活動始終是應急行為,更多的是承擔社會責任而非實現經濟效益。“我並不認為短期內會對出版機構的佈局有多大影響,但它確實是對出版機構線上渠道佈局和數字出版能力的一次檢視,出版機構有著怎樣的佈局決定了在此次疫情中能做的事情。” 同時,從業者對於融合發展的認識會有所增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數字出版中心主任於曉倫直言,此前行業從業者十幾年對數字出版的理解與認識,也許不如這次持續幾個月的疫情帶給他們的啟發深刻。

考驗滿足用戶多樣需求、觸達用戶的能力。中少總社相關負責人表示,讀者對數字內容的需求大大增加,出版機構需要進一步提高數字內容的生產能力、市場營銷能力、渠道開拓能力,把優質內容推薦給更多讀者。他透露,下一步,中少總社在做好快樂閱讀平臺運營推廣工作的同時,除了圖書館等機構用戶,將嘗試通過互聯網平臺和渠道,拓展個人用戶;結合中少總社的內容資源優勢,嘗試開發面向幼兒園、中小學等不同階段的在線課程;學習和借鑑植物大戰殭屍等IP的運營,運用中少總社的自有IP形象,發展線上內容。

同時,我們也清晰地認識到,用戶對於線上閱讀和知識付費的接受度仍有較大空間。百花文藝出版社黨總支副書記、副總經理安子寧提到,此次疫情使讀者通過電子書閱讀提升內在修養的渴求得到進一步釋放。最近該社同事在線上電話會議中紛紛提到親朋好友看到線上內容免費閱讀的消息前來詢問詳情。這些反饋堅定了他們對於線上閱讀和知識付費逐漸被大眾更廣泛接受的信心。

現有資源急需整合和二次開發。國家開放大學傳媒集團副總經理張暾從四方面覆盤近期出版機構在線上戰疫中的努力。一是各出版社藉此次契機紛紛盤點內容資源,對多年來積累的資源有更清晰認知。二是現有資源急需二次開發重新整合,發揮更大價值。三是重心更多向兩端傾斜,即產品策劃+後期服務。四是要保證產品的權威性和科學性。“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一定是需求和產品螺旋上升的關係,用戶的體驗和反饋,必將會給出版機構的下一步發展提供依據。” 在郭健看來,除了對用戶閱讀習慣的影響,此次讀者線上內容的需求也會為線上資源、數字產品開發等帶來更多的政策傾斜。

如何做好後續服務留住用戶,考驗仍在繼續。各類型線上抗疫的活動使大量讀者關注到出版社品牌,更多接觸其線上資源。華東師大社信息中心主任錢淵欣直言,對於出版社而言,突然增加了數十萬用戶,也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如何更好地服務用戶,如何拿出更有價值、更成體系的線上內容,如何通過出版融合使線上線下共同促進,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另一個層面,疫情期間提供海量的免費資源吸引眾多用戶,迴歸正常之後,如何留住用戶,並進一步產生更多的經濟效益,這一切都需要團隊從用戶、產品、服務、模式等多方面進行深入探究。此外,線上內容形式的有限性、盈利問題也是痛點所在。有出版人直言,顯然,目前沒有任何出版機構能夠完全或偏重依賴線上收益。同時,目前出版機構能夠提供的內容資源形式集中在電子書、有聲書等,音視頻、富媒體資源儲備相對不足。

04 線上佈局“下手棋”落在何處?

自營平臺建設步伐將進一步加快。此次疫情期間,出版機構自營平臺優勢得到凸顯。略去與合作方溝通、遵循大多數規則、利益考量等因素,利用自營平臺,出版機構能夠更快速反應佈局,也能夠更加快速自主地掌握內容資源、活動規則、用戶反饋等信息。以文藝出版為例,無論是花城社的“愛花城”APP、百花文藝社的“百花文藝網”等綜合性平臺,還是新近流行的有聲平臺、知識店鋪等,例如“人文讀書聲”“譯文有聲”等,都成為所屬社迅速佈局線上服務防疫抗疫的主陣地。此次實戰之後,出版機構對於自營平臺的拓展、升級優化方向也將有更明確認識。

資源配置、差異化內容的有效供給待加強。有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的從業者直言,面對突發事件,出版機構各自為戰,資源分散,合作困難。例如,數字閱讀市場中已經上線的防疫內容讀物中,存在一定的重複出版現象。出版機構各自為戰,無法實現作者資源的有效整合,實現一個“超級傳播”的作者和出版物。一方面,主管部門應加強宏觀管理,優化資源配置,實現資源和內容的有效集中,產生最大的社會效益。另一方面,出版機構也應在差異化方面做足文章,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優勢,實現優質的內容的有效供給。

數字內容盈利模式受衝擊,需探索多方共贏舉措。有出版人提到,出版社參與到第三方平臺的各類抗疫活動中,能為第三方平臺帶來流量的同時,是否也可以兼顧出版機構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能否扭轉出版機構為他人做嫁衣的被動局面,將“關係鏈”升級為“價值鏈”,實現多方共贏,成為數字出版行業需要重新考慮的問題。

在線教育領域要重視與線下資源的匹配聯通。隨著疫情的發展,原本扮演輔助角色的在線教育將逐漸成為舞臺的主角。在不少從業者看來,未來,出版行業發揮紙質教材教輔編寫的教師團隊優勢,開發各類線上富媒體資源內容和培訓,或將成為涉足在線教育板塊的數字出版機構的發展機遇。同時,在該領域,線上線下內容資源需進一步匹配聯通的問題會愈加明顯。

加快探索滿足線下豐富場景需求的多樣產品形式。目前成熟的出版融合產品主要集中在富媒體低齡繪本、教材教輔和個別科普和醫療輔助服務場景中。數字出版機構跨媒體內容資源整合度與豐富的線下使用場景以及傳統出版內容體系架構不匹配。出版機構需要進一步探索更為契合線下豐富場景需求的數字資源,優化線上內容生產流程以及優質內容的輸出形式,注重一體化設計,組建、培養專業數字化融媒體編輯人才隊伍。

為詳細瞭解各出版機構線上戰疫的舉措及內容使用情況,記者先後採訪了十餘家不同類型的出版社,邀請線上產品、內容等的負責人、策劃人,覆盤此次以線上服務助力抗疫的舉措和思考,分享各自下一步在線上資源領域的佈局計劃。(受訪者排序不分先後)

【覆盤:形勢倒逼資源產品優化】

錢淵欣(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信息中心主任)

李雙磊(機械工業出版社營銷銷售中心副主任)

劉利(清華大學出版社音像電子與數字出版分社數字教學運營中心主任)

郭健(四川人民出版社數字出版部主任)

【聲音:線上內容佈局“下手棋”】

安子寧(百花文藝出版社黨總支副書記、副總經理)

於曉倫(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數字出版中心主任)

陳崇正(花城出版社《花城》編輯部副主任、愛花城文學平臺總監)

【個案】

電子工業社:加大教育產品研發力度 推動產品更新升級

上海交大社:充分利用學術領域優勢 提升線上線下內容匹配度

國家開放大學出版傳媒集團: 注重資源一體化設計 強化資源後期服務與用戶分析

中國工人出版社職工書屋辦公室:為提高用戶活躍設計的一次實戰覆盤

覆盤:形勢倒逼資源產品優化

01 多維度確保內容供給,線上有聲內容用戶增長明顯

緊急開發,快速上線“同心抗議 接力讀書”電子書專題。面對疫情,接力社第一時間作出反應,組織技術團隊,緊急開發“天鵝閱讀網”公眾號的電子書、有聲書閱讀平臺,上線了“同心抗議 接力讀書”專題,提供免費公益閱讀。免費資源包括《黑狗哈拉諾亥》《狼谷的孩子》等50餘種電子書;《螢火蟲女孩》《鄂溫克的駝鹿》等百餘種百餘集有聲故事以及圖畫書、兒童文學、少兒科普、家庭教育等多種類型。

《鍾南山:

生命的衛士》電子版緊急上線。《鍾南山:生命的衛士》是“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系列第二批中的一本,原計劃2020年5月紙質書先上市,再推出電子版圖書。但在全國抗疫的關鍵時刻,接力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共同組織,將圖書電子版提前上線,免費公益閱讀。

多平臺攜手,為孩子提供公益閱讀服務。接力社攜手亞馬遜、喜馬拉雅、掌閱等多平臺,上線了大批的免費內容,也為全國婦聯在中國婦女網、人民網等平臺推出的"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專題欄目之——戰"疫"讀起來免費提供學齡前兒童故事視頻,給予大力支持。

利用新媒體平臺,為讀者做好服務。接力社在春節過後第一時間,就和金波、小雨姐姐、黑鶴等多位兒童文學作家、閱讀推廣人溝通,利用孩子們都在家的時間,開展線上活動,包括直播、錄製視頻、音頻、微課等等。如在武漢少兒圖書館等分享群裡,接力社邀請作家做線上分享會,其中包括“感受醫者風骨,汲取成長力量——《鍾南山:生命的衛士》圖書分享會”。

有聲書《金波爺爺給給孩子的100首經典童謠》免費播出。春節期間,接力社推出了攜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詩人、童謠研究專家金波主編、北京廣播電臺主持人小雨姐姐一起精心製作的有聲書《金波爺爺給給孩子的100首經典童謠》。疫情發生後,接力出版社和金波老師、小雨姐姐共同商定,將有聲書由付費收聽改為免費收聽。抗疫期間,天鵝閱讀網公眾號於2月3日上線“同心抗議 接力讀書”專題活動,開放有聲故事、電子書的免費收聽與閱讀,一週時間內,訪問量達到10萬人次。《金波爺爺給孩子的100收經典童謠》有聲書於2月15日在天鵝閱讀網微信公眾號免費首播,上線當天播放量上萬次。

近期,線上有聲內容用戶量猛增。一方面,親子類“哄睡”有聲故事書受青睞。接力出版社有聲書專輯《小天鵝睡前故事》2019年7月份正式上線喜馬拉雅平臺,免費收聽。截至2月10號,累計播放量達到69萬次。與三週前相比,播放量翻倍。另一方面,隨書附贈可供掃碼收聽的有聲資源播放量持續增大。“記憶大師”系列,“二十四節氣旅行繪本”“小牛頓科學館”等圖書封底附贈免費有聲資源,掃描二維碼即可免費收聽,數據統計,全年播放量約26萬,疫情期間,有聲資源的用戶訪問量近8萬人次,佔總用戶量的19.8%。

02 從“發佈端融合”到“用戶端精準”的產業模式過渡

錢淵欣(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信息中心主任)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通過“共克時艱,助力抗疫,華東師大出版社在行動”系列活動,向讀者提供的免費線上資源包括一課一練公開課和奧數教程公開課、《一課一練》各學科第二學期預習課、教師專業發展系列、親子陪護公開課、科學·藝術公開課、雲端博物館、身心健康公開課等七大板塊,內容涵蓋學前、K12、教師教育、社科、教育心理等各類讀物的多媒體配套資源。2月17日起,華東師大社又聯合華東師範大學,基於“華獅小助手”平臺,推出的“華師防疫助學頻道”,三個層面共十大版塊,重點開展面向教師的助教指導、面向學生的助學支持、面向校長的助力發展的行動方案。

著名教輔圖書品牌“一課一練”等K12產品的人氣一直很高。此次“助力抗疫”活動新增了“一課一練公開課”、“奧數教程公開課”等全新優質教輔資源,訪問量數據可觀。原先線上資源較少的學前教育領域,此次也推出了“親子陪護公開課”吸引大量未註冊的新用戶,學前的各類圖書資源訪問量超過了眾多原有的圖書,使華東師大社獲得了龐大的全新用戶群體。2月7日,華東師大社還出版了《抗疫期間中小學生及家長心理防護手冊》,向全網免費推出電子書,並聯合喜馬拉雅推出免費語音版。首日訪問量就突破5萬。

華東師大社積極推動出版融合發展,早在2019年春就上線了“智慧樹”教育出版雲平臺,包括對全社的統一在線資源管理、產品發佈管理等,為出版融合發展提供平臺支撐。疫情之前,華東師大出版社原計劃2020年在“智慧樹”教育出版雲平臺中,開展“用戶中心”及“大數據中心”的研發,完成從“發佈端融合”到“用戶端精準”的產業模式過渡。此次疫情,將這一計劃的推進步驟提前了不少,我們將逐步向“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模式過渡,深入研發“用戶畫像”“個性化學習”等技術,力爭從“用戶端精準”中探索全新的商業模式。

03 協同作者兩週直播上百場

李雙磊(機械工業出版社營銷銷售中心副主任)

機械工業出版社發揮文化單位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的作用,通過全媒體、多平臺為讀者用戶提供各種免費資源和產品。一方面,積極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教”號召,為高校教師線上教學提供方便,機工教育服務網免費提供3000多種高校教材電子版樣章。機工教育服務網上萬種電子課件可供註冊認證過的教師會員免費下載。另一方面,機工教育大講堂上百種直播微課及專欄視頻免費開放,涉及教育、科技、大眾生活各個領域。機工社工程科技數字圖書館6000餘種電子書閱讀權限全網免費開放兩週。疫情期間,機工社還協同作者,兩週內在多平臺同步進行了上百場次的直播,直播通過機工社九州雲播平臺、官方微博、官方頭條號、官方抖音、騰訊直播、天貓、京東、噹噹、有贊等同步分發。

疫情期間,機工教育服務網目前訪客數UV每日過萬,瀏覽量PV每日過10萬。其他各平臺數據均有較大增長。目前電子書、直播課比較受青睞。機工教育大講堂2月7日進行了一場針對高校教師的主題為“這個春天,我們選擇直播教學”的線上直播公開課,12000人次高校教師觀看了直播。

線上抗疫,我們各線上平臺協同聯動,在短期內做了很多工作,為用戶提供了儘可能豐富的各類線上內容資源。同時,也有很多需要繼續改進優化的地方,此次疫情倒逼我們繼續優化平臺建設、完善線上內容資源,加大數字化建設,對目前的資源和產品也是一個好的宣傳契機,同時根據大量用戶需求和反饋,出版社將繼續完善線上平臺和內容資源建設,將數字業務向前推進。

04 面對惡意扒取資源等行為,緊急升級、保衛版權

劉利(清華大學出版社音像電子與數字出版分社數字教學運營中心主任)

1月28日,清華大學出版社快速響應各院校教學需求,積極利用自身優勢,為全國各地師生用戶開放了“個性化的高等教育專業知識庫——文泉學堂”,提供免費閱讀服務與備授課資源保障服務。2月2日起,清華社聯合《曉肚知腸:腸菌的小心思》《唐詩為鏡照汗青》等15種圖書作者,推出“品經典,趣答題”一天一本書的線上精品導讀公益活動。除了經典導讀及免費閱讀外,還專門準備了課後“趣問答”活動。

在文泉學堂知識庫服務開放的高峰階段,遇到了大量惡意爬蟲扒取資源的行為,導致網站狀態極不穩定,嚴重影響讀者們的正常閱讀。為更好地服務讀者,保障服務器正常運行,社內技術部門加班連軸轉對文泉學堂進行改造升級。2月4日後,文泉學堂恢復註冊登錄流程,用戶需先註冊登錄後,方可進行免費閱讀。同時,文泉學堂還採用了防爬蟲防火牆、屏蔽不正常訪問、限制爬蟲網站IP等方式保護自有版權,保證正常閱讀服務不受影響。在此次線上抗疫的過程中,清華社技術部門在受到嚴峻考驗下,頂住壓力,快速響應快速解決,磨練了應對突發困難的能力,也借這次機會重新梳理了工作流程,以有效的技術升級保證了用戶的閱讀體驗。

此次對全國各地開放的知識庫活動,是至今用戶增長的爆發點。由於全庫免費使用,沒有任何收入,但其他未免費開放平臺在沒有任何宣傳的情況下在活動期間C端銷售收入增長200%。

但我們更要注意提升能力,以求更好地抓住這個契機,以更高質量的內容服務更多的用戶。產品佈局方面,2020年,文泉學堂知識庫不但可以為清華社本身的用戶提供個性化與智能化知識服務,形成新的盈利點,也能作為開放性平臺幫助合作版權機構擴大內容資源使用率,對教育出版產業的轉型升級起到推動作用。經過廣泛推廣後,知識庫將使得優質的知識服務能夠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共享,並且過內容開發製作得以進一步優化提升。隨知識庫建設逐漸完善,清華社還將就8個學科方向,不斷引入其他出版單位的優質內容資源,提供正版高品質的數字閱讀和學習服務。

05 發揮矩陣式融合出版品牌優勢

郭健(四川人民出版社數字出版部主任)

四川人民社於2018年組建了“鹽道街3號書院”團隊,建立了矩陣式融合出版品牌“鹽道街3號書院”,主要生產產品包括出版有聲出版物、電子閱讀產品、音視頻產品、主播電臺、動畫手遊、課件教具、電影電視以及文創周邊等,已完成121種融合產品,如“金牌解說·共享文創雲”(有聲文旅覆蓋380個景區)、喜馬拉雅同名電臺(887集音頻)、我愛我的祖國(動畫、手遊、學習平臺)、追尋者(紀錄電影)、分鐘科學(100集科普視頻)《歡樂中國節》AR出版產品、人機共同創作的文幻類作品《將逝之詩》、“過節耍成都”之有聲旅遊護照、會說話的成都文旅撲克牌等。抗疫期間,“鹽道街3號書院”所有電子書免費對讀者開放,並授權所有合作的第三方平臺電子書全部免費。在2020年,我們將加大線上內容和產品開發等方面的投入,出版更多讀者喜聞樂見,雙效益俱佳的融合出版產品。

聲音:線上內容佈局“下手棋”

01 進一步開發線上營銷渠道

安子寧(百花文藝出版社黨總支副書記、副總經理)

除了“百花文藝網”(www.baihuawenyi.com)及微信公眾號等線上宣傳平臺,免費開放的精品好書和有聲讀物的閱讀權限;百花社旗下各刊編輯密切關注作家創作,在《小說月報》微信公號發佈了《湖北作家專稿|災難激活了我們也許已經淡忘了的潛能與勇氣》,在百花文藝微信公號發佈了有聲詩朗誦《你是戰士》,弘揚歌頌奮鬥在抗擊疫情這條特殊戰線上戰士們的英勇行為,受到讀者關注。在開放的圖書資源中,現實題材力作《海邊春秋》、影視熱播劇同名小說《推手》《和平飯店》等均受到較多關注。

百花社近年來注重媒體融合發展和線上平臺建設,專門成立新媒體中心,搭建了以“百花文藝網”為中心的文學新媒體出版平臺。我們將大力做好新媒體平臺的建設工作,進一步開發線上營銷渠道。一方面,增加數字版權產品上架數量,多開發重點作品;另一方面,在現有紙質書基礎上開發“互聯網+”的新媒體形式,積極嘗試利用快手、頭條、抖音等短視頻平臺開展線上交流活動,把優質內容更好更廣的傳播出去。

02 嚐到自營平臺“甜頭”,繼續實施全版權戰略

上海譯文社提供的電子書,以微信讀書為例,《血疫》《槍炮、病菌與鋼鐵》等於1月28日獲抗疫專題推薦,期間《血疫》總閱讀人數從3萬增長到近10萬; 《槍炮、病菌與鋼鐵》總閱讀人數從10萬增長到13萬。亞馬遜kindle自疫情發生後推薦的“病毒防禦書單”中,《血疫》《鼠疫》《槍炮、病菌與鋼鐵》閱讀量均達到全站Top10。此外,這些作品在掌閱、噹噹、雲閱讀等平臺均有突出表現。同時,上海譯文社有聲書2周內店鋪服務人次增長7456%,收聽次數增長了13661%。從1月31日起,“譯文有聲”還聯手《世界時裝之苑》雜誌在ELLEactive007上首次上線兩本有聲書《傲慢與偏見》和《地下巴黎》,10天內,近萬名聽眾收聽了這兩部作品。截至2月10日,譯文社的有聲書在各大平臺上收聽量超過30萬。

這場戰“疫”促使我們加快開發數字產品,同時關注自營平臺的建設。一是《血疫》《鼠疫》《槍炮、病菌與鋼鐵》等電子書由於供貨及時、宣傳到位,在紙書物流停滯的時期滿足了讀者閱讀的需求;二是2019年,上海譯文社開設了自營有聲書平臺“譯文有聲”,能夠在第一時間主動組織抗疫專題,使我們嚐到了自營平臺的甜頭;三是此次線上抗疫也迫使我們更多地採用互聯網手段與讀者進行互動,考驗了線上運營能力,“上海譯文”“數字譯文”“譯文有聲”等公眾號在此期間多次發推文宣傳抗疫活動,平均閱讀量在2萬左右。

疫情對出版業帶來深遠影響,尤其在出版形態、內容推廣、獲客能力方面,必將更加走向數字化、互聯網化。然而,專業出版單位提供優質內容資源的本質不會改變。譯文社在未來的工作中仍會繼續承擔社會責任,也會堅定不移實施全版權戰略,做到紙、電、聲一體化,服務好有不同閱讀需求的讀者。除此之外,隨著自營平臺的上線運營,我們還會在教育領域有所嘗試,努力嘗試開發多年齡段的外語學習課程。

03 專業社應進一步拓展服務個人的內容產品

於曉倫(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數字出版中心主任)

抗疫期間,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向公眾免費開放了《中國社會科學文庫》數據庫產品,包含出版社最新出版的近15000種優質學術電子書資源,同時還向”掌閱” ”亞馬遜Kindle””得到”等平臺提供了《疫苗的史詩:從天花之猖到疫苗之殤》電子書,該書在各大平臺均被較多用戶關注。《中國社會科學文庫》主要面向高校圖書館和科研機構提供服務。讀者一般通過機構局域網訪問數據庫,查閱學術資源。數據庫訪問量會隨著學校的開學放假等週期呈現波狀分佈。按照常規,春節期間本應該是訪問量偏低的,此次面向公眾免費開放訪問後,註冊用戶數與日訪問量均大幅提升。

《中國社會科學文庫》用戶主要為哲學社會科學科研人員及高校在校師生。此次免費開放期間,用戶多以試探性訪問和休閒閱讀為主,閱讀方向偏重歷史、傳統文化以及法律、經濟報告等實用性較強的內容。《中國社會科學文庫》的內容資源按照碎片化後重組關聯的方式進行呈現,引導讀者由一個生動的知識點一點點擴展到對一本書的閱讀,更符合用戶的認知習慣。讀者如想深入研究,還可查找同一類主題的相關資源,系統也會向其智能推薦相關資源。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初完成並上線了《中國社會科學文庫》、《中國社會科學年鑑數據庫》、《中國近代影像資料庫》等線上數據庫產品。截至2019年底,三大數據庫已有600餘家機構開通使用,實現銷售收入近1000萬元。

此次突發事件考驗的是出版機構的戰略眼光及快速響應能力。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面對疫情,我們快速部署與響應,完善了《中國社會科學文庫》針對個人用戶的功能開發。我們會以此次突發事件為發展的契機,進一步推進出版社的融合發展戰略,樹立在線思維,改進傳統出版流程,提高數字產品研發的能力。此外,我認為專業出版社還應加大針對個人用戶的互聯網產品開發的力度,比如有聲書、知識付費、在線課程等產品。這方面大部分出版機構距離“喜馬拉雅”、“得到”等互聯網平臺的差距還較大,應多學習他們的產品研發和市場運營能力總體來講,出版機構普遍靠線上內容產品實現大規模盈利還尚待時日,應該調整機制,練好內功,順應用戶需求變化,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水平。

04 對合作平臺的依附性制約線上內容提供

近期,根據四川文藝社版電子書點擊量的數據,《慢讀秋雨》《萬物生靈——馮驥才給孩子的散文》《大地的語言——阿來散文精選集》等名家散文大作的閱讀量較高;《局外人:鼠疫》也因為和疫情相似的主題而受到關注;另外情節曲折有閱讀快感的推理小說如四川本地推理小說作家松鷹的作品《杏的復仇》《白色迷霧》等受到歡迎。

此次線上抗疫,出版機構對合作平臺的依附性較強,線上內容提供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未來需要更積極地開發適應線上平臺的優質產品,掌握更多的主動性。此次考驗也會促使出版社今後更重視紙質產品的立體開發,以及線上內容的產品開發,加大對這一領域的投入。並且要關注互聯網出版的發展前沿,對每一類和出版內容相關的新形式、新平臺都要給予充分關注,能儘早的進場,而不是在已經充分發展後,才被動的加入其中。

2019年,四川文藝社成立了大聲武氣工作室,主要圍繞著四川文藝社新書,做朗讀推薦有聲欄目。2020年會有一個大的改版,目前已經推出了新欄目“編輯們的茶話會”,該欄目將以做出好的節目IP為追求,跳出單純為本社圖書推廣的侷限,觸及更多話題,包括社會熱點話題、出版行業話題等。積累一定經驗之後,我們還將嘗試把這個欄目視頻化,盡力打造流量IP,使其成為有價值的品牌資產。

05 探索“音樂+人工智能”的線上教育內容

陳崇正(花城出版社《花城》編輯部副主任、愛花城文學平臺總監)

花城出版社在“愛花城”App上以免費閱讀的形式推出了2000-2018共19年的《花城》雜誌電子版,以及花城社品牌圖書電子書。電子書暫定開放時間為一個月。此外,“愛花城”App上“花城聽說”頻道沉澱了許多語音好課。“愛花城”是一個小而美的App,目前註冊用戶為13萬,其中2200多人為認證作者。除《花城》雜誌電子版和花城版好書之外,我們也還按照教育部的統一要求將花城版的音樂教材也上線供學生免費下載。同時,花城社新媒體也積極參與疫情互動,誕生了“10萬+”的推文。

所有的危機必然也蘊含著機會。這樣的免費饋贈也為我們帶來了一些流量,讓更多的人知道“愛花城”平臺。長遠來看,我們希望有更多的人來使用這個產品,“愛花城”近期也會有一次重要的迭代。2020年,除了繼續完善“愛花城”的各項功能和內容建設之外,我們希望在線上教育課程方面有一些新的推進,也在探索“音樂+人工智能”的模式,利用花城出版社在音樂教材方面的優勢,開發一款藝術測評的產品“花城藝測”,該產品目前已經進入公測階段。

個 案

01 電子工業社

加大教育產品研發力度 推動產品更新升級

近期,為圍繞線上抗疫,電子工業出版社免費開放了旗下“悅”系列知識庫產品,並通過教育板塊華信教育資源網和華信SPOC在線學習平臺提供大量免費資源和服務。

其中,“悅”系列知識服務產品是電子工業出版社有限公司的知識服務產品系列品牌,依託電子工業社優質數字內容資源開發建設的,由悅讀、悅學、悅知、悅智四個產品板塊組成。其中“悅讀”是電子書在線閱讀系統,包含2萬餘種電子書;“悅學”是多媒體教學資源庫系統,包含100餘門課程資源, 輔助學生在家學習,響應教育部“停學不停課”號召;“悅知”(E知元)是電子技術類知識庫系統,包含電子技術領域4000餘項標準,3萬餘篇論文,600多個典型電路設計包;“悅智”是智能製造知識服務系統,包含智能製造領域特色資源。“悅”系列知識庫產品主要面向高校、科研院所、圖書館等B端用戶。其中,悅讀悅學悅知3款產品截至2019年12月已經在全國有270餘家試用機構;悅智發佈於2019年10月。免費開放後,訪問量和閱讀量大幅提高,自1月31日至2月9日,免費開放期間瀏覽量達到200餘萬次,閱讀量90餘萬次。其中“悅讀”電子書閱讀量最大,單書最大閱讀量1.5萬餘次。

華信教育資源網提供約3000多本圖書瀏覽、樣書申請、資源下載等服務,華信SPOC在線學習平臺提供了為師生使用的200餘門在線精品課程及供教師使用的1000多門SPOC教學課程服務。兩個網站2月3日後瀏覽量驟增,其中華信SPOC每天註冊人數增加20%以上。

對於此次疫情對出版機構線上內容提供能力的考驗,該社華信教育研究所副所長肖博愛表示,各出版社很早就在線上佈局相關內容,出於讀者積累多年的閱讀及學習習慣,線上遠遠落後於線下內容產品規模,此次疫情使師生囿於實際情況限制,注意力更加集中在線上閱讀學習,將會潛移默化改變其原有習慣,同時促進出版社加強對讀者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內容提供方式,也將會隨之給出版社帶來新的機遇。出版社將會加大線上資源、線上內容、產品形式,以及線上線下有機結合方面的投入和佈局,讓出版社產品更加符合讀者需求,也是出版社新一輪在線上及線上線下提供混合式內容服務發力的好機遇。

下一步,電子工業社教育板塊在原來的基礎上,將會加大投入,加大教育產品研發力度,可能將原來積累的某些個別點式突破成為面式發力、或者說謀求規模式的佈局。而電子工業社融合發展部副主任王德勝也透露2020年將繼續完善悅系列產品的資源更新和技術維護升級;為更適應用戶需求,推動悅讀悅學手機版正式上線發佈。

02 上海交大社

充分利用學術領域優勢 提升線上線下內容匹配度

為滿足疫情期間的用戶需求,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結合自行開發的數字資源平臺“慕知悅讀”和“交小星”APP、“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和“交大教學出版資源”微信公眾號做內容推廣。慕知悅讀是由該社重點打造,圍繞自身海量資源進行內容聚合的平臺,以電子圖書、有聲讀物、語言點讀、視頻微課為主要形式切入點,以理工醫學、社科人文、外語學習為主要內容切入點,將上海交大社的優質資源進行數字化開發,為用戶提供豐富而多樣的知識。交小星是在慕知悅讀運營中針對出版社教育資源開發的垂直板塊,2019年7月投入開發,2019年9月正式對位推廣,主打“交大之星”和“星級訓練”等重點品牌資源,受眾群體為K12用戶。

“慕知悅讀”平臺,1月29日起計劃至2月底,首批免費開放全場300多種電子書資源, 包含經管、社科、人文、理工、教育等不同領域;據悉,開放當日,“慕知悅讀”APP的下載量、閱讀量就達到平日的10倍以上。同時,該社免費提供一批有聲書和音視頻資源,如新高考英語解讀等公益課、英語中高級口譯音頻、剪紙課、小拖鞋奇遇記等趣味音頻等。為響應“停課不停學”號召,上海交大社在“慕知悅讀”App上開闢了“停課不停學”教學電子版專欄,免費推出出版社本版教材和教輔的電子書以及部分教學配套資源,服務高校師生,提高在線教學質量。首批資源預計2月20日前統一上線,共包含62本電子書及其配套的有聲點讀和教學ppt等內容。目前,根據開學需要和疫情防控情況,暫定該專欄內各類資源將免費開放至今年4月底。

此外,該社還在春節期間上線了優質的視頻微課,主要以“交大之星”和“星級訓練”品牌系列圖書為基礎,提供線上增值服務課程。目前課程類別包含語文、數學、英語、物理、作文等不同類別。在這些課程中,“小古文系列視頻微課” “小學數學應用題系列”以及“初中英語星級訓練系列”受學生及學生家長歡迎。以“走進小古文·閱讀與訓練”為例,策劃團隊邀請名師,結合G1-G6年級教材,精心選擇了30個小主題,對內容進行深度解讀,內容實用性強,學生使用率較高。

據慕知悅讀等產品的策劃部門上海交通大學電子音像出版社相關人員介紹,慕知悅讀和交小星APP在面對用戶時,是兩個不同的平臺,但在後臺管理上,共用一個平臺。自2020年1月29日開展免費活動至記者採訪當日,用用戶數增幅達69%,閱讀量增幅達80%,成果顯著。

此次考驗也讓出版社看到,在線教育領域,學校、老師和學生對於各類教學資源使用的迫切需求,這類資源不僅僅包含單純的電子化教材,還包含ppt、音視頻等各類形式的教學輔助資源。未來,如何利用出版社自建平臺,做好線上線下教材教輔資源的開發和使用,如何通過優化實現紙質教材和數字化教材教輔的配套使用,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據悉,目前,除了電子書、音視頻之外,上海交大社的線上資源開發還包括點讀書、詞卡和題庫等多種形式,如《趣圖巧記小學英語1000詞》點讀書、“交小星”品牌教輔系列等。相關人員表示,上海交大社會充分利用自身在學術領域的優勢,做好教材教輔資源的線上開發。

03 注重資源一體化設計 強化資源後期服務與用戶分析

張暾 (國家開放大學出版傳媒集團副總經理)

為服務線上抗疫、凸顯社會責任擔當,國家開放大學出版傳媒集團從五個方面發力,提供資源+平臺一體化服務。

一是向武漢疫區學員免費提供課程。國家開放大學出版傳媒集團依託“開放雲書院”平臺免費向武漢電大學員提供10多個學科、150多個專業的近 500種數字教材,以及3 000多種視頻、音頻、題庫等數字化學習資源的閱讀與學習支持服務。

二是免費提供在線課程與服務。通過“薈學習”平臺向院校及培訓機構師生提供在線課程與服務,通過“薈學習直播通”SPOC專屬平臺+課程資源+直播通一體化定製服務,全方位服務與支持院校機構線上教學,幫助全國師生搭建“空中課堂”,實現“停課不停學”。

三是免費提供防疫知識系列課程。遴選出10 000餘分鐘精品視頻資源,整合為防疫知識系列課程,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其中,“知識抗疫——國開出版傳媒集團優質國家出版基金”專題,遴選歷年來獲國家出版基金支持的音視頻出版物,內容涵蓋安全、生物、製造、航空等多個領域,資源總計約600餘集、16 000餘分鐘。

四是製作心理疏導微視頻在多平臺播出。期間,集團音像事業部邀請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教授胡佩誠、北京大學醫學部講師蘇英,以及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教授張莉3位專家,圍繞“疫情期間的心理問題分析與疏導”“疫情期間的自我心理防範方法”“疫情後的心理重建”3個主題,錄製了13個微視頻,在學習強國、愛奇藝、嗶哩嗶哩等多平臺播出。

五是錄製“開學防疫第一課”為開學做準備。集團音像社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合作,邀請該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張流波和傳染病處呼吸道傳染病室主任馮錄召,針對高中生和大學生群體科學、正確地認識新型冠狀病毒,並進行合理、有效的防控,錄製了“開學防疫第一課”課程。

知識抗疫系列、出版基金系列、心理防疫微課系列、開學第一課等產品,都是通過 “薈學習”平臺承載。該平臺給各高校、職業院校以及培訓機構在疫情期間提供全方位、數字化教學解決方案,支持在線教育、混合式教學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為院校及培訓機構師生提供在線課程與服務。而薈學習直播則通過SPOC專屬平臺+課程資源+直播通一體化定製服務,全方位服務與支持院校機構線上教學”。在“薈學習”平臺上,還彙集了國家開放大學的海量優質課程資源和出版集團的優質音像、數字化資源。

不到半個月,已有26家院校或機構與24名個人就“薈學習SPOC”平臺的資源與服務與集團進行了聯繫和對接;24家院校機構確定與“薈學習直播通”平臺合作意向。“疫情之下的心理與健康”系列微課在學習強國、愛奇藝、嗶哩嗶哩、喜馬拉雅、懶人聽書等新媒體投放之後,一週左右播量已達16萬次。

國家開放大學出版傳媒集團現擁有多種出版資質,圖書、音像、數字、期刊,未來的內容出版從形式上肯定會突破載體的限制,跨媒體、多媒體將是出版常態。我們在線上內容和產品開發方面的總體思路

是,第一,依然要以優質內容為核心;第二,將更加註重形式創新,根據內容和需求確定媒體;第三,通過資源的一體化設計,實現媒體互補;第四,強化資源的後期服務與用戶分析,形成出版閉環。

04 為提高用戶活躍設計的一次實戰覆盤

王胤鑫(中國工人出版社職工書屋辦公室副主任)

1月27日,全國總工會向全國廣大職工和工會幹部發出《關於抗擊新型肺炎疫情的倡議書》。響應倡議,在全國工會職工書屋建設領導小組的領導下,中國工人出版社即刻著手策劃“抗擊疫情與書同行”——全國工會電子職工書屋閱讀平臺的免費閱讀活動。由中華全國總工會部署指導、中國工人出版社主辦的全國工會電子職工書屋是工會系統的數字閱讀平臺,目前已經形成了包括閱讀網站、PC客戶端、移動端APP、微信端、數字閱讀觸屏等較為齊備的軟硬件終端全覆蓋。

通過與資源提供商協調溝通,在原有閱讀資源基礎上,團隊決定將其中15000種資源免費開放給大眾,並於第一時間開設了“抗疫”閱讀專區,上線了最新的“抗疫”書籍,重點推薦了疫情、衛生、心理、健康、休閒等各類型的資源。在不影響各級工會組織抗擊疫情具體工作的情況下,團隊還在網上直接面向職工網友開展了“抗擊疫情,防控有我”的系列徵集活動,徵集素材涵蓋圖文、寄語、音視頻、朗誦徵集等。此外,工人社也在第一時間出版了《新型冠狀病毒職工防護知識50問》圖書和音頻版。該讀本的電子版和音頻版在電子職工書屋上線的同時,也向各級工會組織和廣大職工群眾免費提供。讀本正式出版後,工人社還通過職工書屋向全國參與抗疫的一線企業職工、湖北武漢境內的志願者免費配送了26000冊。

1月20日,鍾南山教授在接受中央電視臺採訪時指出武漢新冠病毒肯定存在人傳人情況後,全國疫情形勢急轉直下。1月21日,工人社就搭建疫情期間免費閱讀平臺進行了初步探討;1月22日即春節假期前夕,對此項工作進行了專門研究,並立即作出部署。

一是實施方案的擬定、可行性分析。就免費閱讀活動來說,按照電子職工書屋原有的模式,通常需要通過工會向職工開放閱讀權限,於是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向抗擊疫情一線的重點單位、向疫情重災區贈送一批閱讀賬號,向抗擊疫情一線的職工隊伍提供免費閱讀服務。但就當時狀況看,當務之急是面向那些宅在家中的大眾讀者開放閱讀權限。於是,我們進而考慮了三種方案,一是針對湖北地區開放所有產品端的所有資源,二是面向全國開放微信端的所有資源,三是所有產品端面向全國開放部分資源。最終決定將免費閱讀範圍定為全國,又考慮到版權、體驗、影響力、技術等因素,最終確定了方案三——電子職工書屋所有產品端開設“抗疫”頻道並向所有用戶開放閱讀權限。

二是開展工作中的實際操作過程。

資源數量、推廣模式、技術維護運營……免費閱讀活動對我們而言提出了對內對外方方面面的挑戰。首先從版權使用規範來講,電子職工書屋作為一個數字閱讀平臺,提供的不僅僅是工人社自有的資源,更多來自各個版權方。我們第一時間聯繫了40多家版權提供方,最終得到的可開放資源數為15000種。其次,所有產品端同步開放對於用戶來說體驗更好,並且也能借助此次活動提高電子職工書屋的品牌影響力。當然,技術上可實現也是最基礎最必要的方面。在這次疫情發生之前,電子職工書屋剛剛完成3.0版本的全新改版升級,增加了普通用戶的註冊渠道、支持頁面的靈活可配置等,能更好地支持平臺的運營工作,恰好為此次活動打下了功能基礎。原本計劃在年後開始運用的新版設計,碰上疫情,不得不提前開始。

雖然針對疫情開展的活動本意並不是為“拉新”,我們也不會因此改變電子職工書屋的定位和初心,但它確實是在我們為了提高用戶活躍度設計的基礎上,提供了一次實戰機會。通過覆盤,我們得到了一些啟發,譬如什麼樣的資源更受大眾歡迎;總結了一些不足,比如作為公益活動宣傳還不夠有力;也收穫了寶貴的“戰鬥”經驗,提前進入了工作狀態,對下一步線上活動的開展也有了更深的認識和思考。

但總的來說,出版機構針對這次疫情出版的內容仍然是基於傳統的編輯方式,再進行數字化加工,最後藉助其他線上渠道發佈。關於編輯能夠通過數字化工具直接編輯生成內容並通過自身的線上渠道進行發佈的設想已經有很多年,出版機構在這上面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去佈局。或許實現這樣的方式以後,在遇到一些特殊情況時,我們能提供的內容會更加迅速和多樣化。

記者 /張聰

2020年1月圖書銷售排行榜來啦!

2020年主題出版六方面選題重點,中宣部定了!

盤點2019館配市場 2020競爭日趨激烈

©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