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魏延是死于脾气还是死于阴谋?

三国闺蜜


话说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其仿效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打算亲率五千精兵经子午谷速赶长安,一举突破长安和潼关,而另一路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军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出计如此,一向用兵谨小慎微的诸葛亮,以为此计凶险,不易成功,并未采用,后世之人认为诸葛亮疏于此计而错失良机,是失策之举。

作为“子午谷奇谋“的主角魏延,就其经历、性格、人际关系方面,来分析一下魏延之死的几大原因:

魏延说白了就是私兵,归入刘备部下,在入蜀过程中崭露头角,逐步走向名将行列。同关,张,赵一样都为刘备赴汤蹈火,一点点成长起来的,故魏延得到重用也是理所当然的,从牙门将军到汉中太守只花了七年时间(212-219)。足见刘备对其信任程度。

魏延智勇双全,才气过人,有成大事的气概与决心,做事一直也很卖力、很争气,其所镇守的汉中之地一直相安太平。至刘禅登基后,逐步加爵迁升为凉州刺史,丞相司马、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而且授予假节,并进封为南郑侯。

丞相司马的位置可非同一般,乃是丞相诸葛孔明麾下最高武将,假节就等同于后世的尚方宝剑。从这可以看出,诸葛孔明也并非不器用魏延。可为何魏延终未为丞相,没有成为诸葛孔明的继承人呢?这便是他的性格所累,他虽善养士卒,勇猛善战,但自大矜高,搞得下属都不与他接触,高傲自负可见一斑。子午谷之谋未被采纳后,魏延自叹不已,还说诸葛亮胆怯怕事,自己生不逢时,才能难以实现,怨言不断。可事情的真相果真如此吗?子午谷奇谋成功率很低,时机也不成熟,作为军人不服从命令。诸葛亮以其能力与威望,魏延都有怨言,那如果哪一天换个位置,作为远不如魏延的皇上刘禅,如果等到哪天魏延不服刘禅旨意时,谁来制衡他?会不会采用极端的手段?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诸葛亮为托付大臣,为刘禅的皇位考虑,要借机贬谪魏延。

二,在诸葛亮薨逝后,魏延却说的:“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意思就是,丞相殁了,但还有我呢,魏延意思是对的,但一军失主,诸葛亮又是蜀军之灵魂人物,对于全军上下该如何猜度?

三,对于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互争权位,举兵相攻,魏延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可见魏延是何等的不理智,不顾及大国利益,自私自利,虎视眈眈的魏国司马懿岂是池中物,他选择这时候与杨仪起讧,若为司马懿所趁,后果将不得而知。

综上,魏延之死,他性格上的自负,导致上属不敢信任,脾气暴躁,使得同僚避之不及,职位高只源于他的功劳,但他的性格狭隘,情绪化严重,难以走得更远。

所以,一代虎将魏延的悲剧无可避免地产生了。





嘟嘟时光


魏延的悲剧命运,说到底是他孤傲的性格造成的。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分析过,魏延与关羽最像,堪称小关羽。

关羽“刚而自矜”“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魏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关羽因为他的骄傲,被糜芳、傅士仁出卖,最终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

魏延因为他的骄傲,得罪了很多人,大部分人敢怒不敢言,“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最后魏延就是被杨仪这个小人给整死了。

对于魏延的死,诸葛亮没有什么责任。我们看诸葛亮在生前的安排部署。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诸葛亮病重,开始安排撤军事宜。他对魏延很了解,知道他心高气傲,很可能拒绝退兵。所以他安排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这样安排的好处是,蜀军将分为三个部分,魏延在最北边,然后是姜维,剩下的军队在南边。如果魏延愿意一起撤退最好,如果魏延不愿意撤退,那么其他军队可以从容南撤,魏延如果追击,姜维可以顺势抵挡。

我们回过头来,再来看诸葛亮整个安排的最后一句话“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如果魏延不服从安排,大军自己走好了。没有任何要消灭魏延的意思。甚至宁愿舍弃魏延这一部分军队,也不愿意和他兵戎相见,更不愿意用什么阴谋手段诛杀魏延。只想一别两宽,各自平安。诸葛亮对魏延,也算是仁至义尽。

魏延却不这样想,他不但自己要留下,还要大军一起留下继续攻打魏国。他的想法当然是好的,但是他的能力显然不足。他连蜀军内部都压不平。杨仪第一个不服他。

两个人,两支军队就掐了起来。魏延和杨仪各自向成都派遣信使,说对方造反。

刘禅搞不清状况,于是询问身边人,结果重臣们都担保杨仪而怀疑魏延。

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

这就没法弄了。都因为平日里脾气太爆、人缘太差。


上将嗳福斯


两者兼而有之。

对蜀汉来说,魏延是一位正面人物,他为蜀汉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他长期镇守汉中,巩固了蜀汉的北部边疆,多次跟随诸葛亮北伐,对北伐战略有自己的主见,资历和威望逐渐提高,魏延把北伐大业作为自己的终生追求。但是魏延脾气倔强,得罪了不少人。在诸葛亮死后,他对大军停止北伐,撤回成都的做法想不通,这就激化了他与杨仪等人的矛盾,而杨仪觊觎丞相一职,忌贤妒能,是用阴谋手段引诱魏延烧毁栈道,最后杨仪派马岱斩杀魏延父子。


谷老师


引言:魏延是蜀汉继关张马黄赵外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他的死对于蜀汉来说也是一大损失。魏延的死一直是蜀汉的冤案,魏延没有谋反的迹象,却被冠上谋反的罪名被杀。细细看史书的记载,魏延的死是死于与长史杨仪的矛盾,这里面当然与魏延孤傲的脾气有关。

堪当大任的镇远将军 稳固镇守汉中近十年

魏延本是刘备部曲(私人武装)出身,在刘备入川过程中屡立战功。拿下汉中后,刘备破格提拔牙门将的魏延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负责汉中的防线与安危。汉中是成都的北边门户,重要性不言而喻,刘备没有提拔选择张飞而是选择魏延,足见刘备对魏延的器重与信任。


魏延在汉中近十年,打造了坚固的汉中防线,通过错手诸围,在外围险要之地多设重兵,自己居中指挥救援。魏延死后负责镇守汉中的王平也是依据这个防线成功抵挡住了曹爽的十万大军,保证了汉中的安危。

魏延文武兼备,刘备善于识人、用人,魏延以自己的实力表明了刘备并没有看错自己。

魏延与杨仪水火不容 在诸葛亮死后矛盾激化

魏延在军中跟随诸葛亮数次北伐,作为先锋大将屡立战功,威望也是仅次于诸葛亮。但魏延作为武将,是有些瞧不起文人的,当时很多人对魏延都是敬而远之,唯有长史杨仪与魏延争锋相对,两个关系势同水火。

魏延作战勇猛,身先士卒,杨仪分管粮草后勤,诸葛亮生前吝惜两人的才能,也数次劝解两人,但都没什么用。两人的矛盾在诸葛亮死后彻底爆发。

诸葛亮临终安排杨仪、费祎、姜维等人撤军的事情,并让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就不要管他了,大军要按计划撤退回汉中。魏延素来在军中威望高,本来诸葛亮死后,军中大权应该由魏延接替,但诸葛亮死后,北伐也宣告失败,魏延是主张继续北伐的,所以诸葛亮并没有安排魏延参与退军的大事计划。

魏延得知后,表示诸葛亮死后丞相府的官员可以护送灵柩回蜀,但大军要听从他的安排,继续北伐。加上让费祎告知让魏延断后,魏延当场表示反对,我是军中主将,怎么可能受杨仪的指派,做断后的将军呢?这里魏延孤傲凌人的性格一展无遗,诸葛亮的遗命魏延也没有当回事,如果魏国司马懿趁机来攻打,这数万北伐大军不知还能不能回去。

这时杨仪不顾魏延护送灵柩往汉中撤退,魏延率先带领部将赶回汉中,并烧毁栈道,派兵阻挡杨仪而杨仪同样派王平去抵挡魏延,王平的一席话成功瓦解了魏延军队,魏延不得不带着数骑逃往汉中。两人互相向朝廷上表,指责对方谋反,但刘禅听从蒋琬、董允等大臣的意见,都相信杨仪而怀疑魏延,魏延在逃亡过程中马岱追上斩杀,事后,杨仪夷灭了魏延三族。

魏延与杨仪都是权利的牺牲品

据《三国志》记载,魏延逃亡的时候没有向北而是向南逃亡汉中,魏延的本意是杀杨仪,夺回军队的大权,如果魏延谋反可以直接去魏军军营,魏延在汉中镇守多年,对汉中一带了如指掌,估计司马懿当时直接拿下汉中都不会没有啥问题。

杨仪丑陋的小人嘴脸在魏延死后暴露无疑,指着魏延的头颅骂道“庸奴,安能作恶否”。杨仪以为自己资格老、能力强能接替诸葛亮的丞相位置,哪知诸葛亮早就安排了蒋琬。杨仪未受到重用后曾向费祎表达自己的怨恨,如果在诸葛亮死后投降魏国,早就高官厚禄了,怎么落到这个田地呢?因这种言行被贬为平民后,仍然不知悔改,上书抨击时政,言辞激烈,最终落到自杀的下场。

两人为争夺权力,都成了权利下的牺牲品,诸葛亮也深知两人的品性,所以不会把大任交于他们当中任何一人。

结语:魏延之死,更多的是因为自己孤傲的性格,不仅与杨仪不和,与其他的将领和大臣也有不睦比如刘琰,诸葛亮在世时还能容忍和包容,诸葛亮死后魏延威望更高,就更加的目中无人了。杨仪本可按照诸葛亮的遗命不去管魏延,却也趁机要除去魏延,诬陷魏延谋反,两支军队差点火拼起来,亏得王平的制止,杨仪是假公济私的真小人。所以说魏延既是死于自己的性格也是死于杨仪的阴谋。

我是紫气东来,喜欢的朋友记得关注我哦!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一起探讨。


爱说历史的紫气东来


只要是有本事的人,多少都有点脾气,就像历史上的魏延,不但脾气不好,还特别的挑剔,他是一个勇猛过人的人,矜持高傲,因为和刘备的关系很好,起初很多人都让他三分,包括诸葛亮,但是杨仪却不买账,两个人水火不容,只要是在一起,就会吵架,吵得凶的时候甚至会拿出刀剑比划,一个武将在文官面前这样,当然就不只是杨仪一个人看不惯他。诸葛亮去世之后,杨仪就把谋反的罪名扣在了魏延的头上,在《三国演义》中被描写的更是过分。

《三国志》中描述魏延是咎由自取,他的性格实在是太火爆了,他平时不注意积累人脉,把蜀汉朝廷上的人都给得罪了,以至于当时魏延和杨仪同时告对方谋反的时候,朝廷上居然没有一个人为魏延说情,这也就是所谓的“性格决定命运”。

诸葛亮当初北伐的时候病重,就知道自己大限将到,他断定自己死后群龙无首,魏延肯定不会听任何人的指挥,尤其是自己的接班人姜维还没站稳脚,所以就把杨仪等人叫来,交待了自己死后的撤兵计划,让魏延负责断后,如果他不听从命令,就不要管他,部队直接出发。

诸葛亮死后,魏延果然不听任何人的命令,他说丞相虽然死了,但还有我魏延可以作战,为什么要撤军呢。不管三七二十一,自己开始部署战略继续北伐。本来诸葛亮死后是指定杨仪当总指挥,但是魏延和杨仪一直都不合,魏延除了不听指挥以外,还公然跟他斗气,把国家大事抛到脑后,只宣泄个人的愤怒。

是阴谋吗?


如果魏延坚持北伐的话,还有道理可言,历史可能会被改写,结果他撤兵的速度比杨仪还要快,垫后成了前锋,最让人瞧不起的是他的士兵走过的路之后,还摧毁了栈道,把桥梁也拆除了,是真正的过河拆桥,完全不管杨仪和后军的死活。


跑回去后还恶人先告状,主动跟刘婵说杨仪谋反,杨仪气急败坏,只好说魏延也谋反。刘婵是个没主意的人,于是就问身旁的人,到底是谁谋反,结果所有人都在说魏延的坏话,刘婵就也认为他有谋反的倾向,这是他死的原因之一,主要就是自己的脾气不好。

要说阴谋,其实杨仪并没有暗中布下过阴谋,只不过是当初魏延先说了他谋反,他被逼急了没办法,才谎称魏延谋反。恰好因为魏延的脾气火爆,人缘不好,所以大家都帮着杨仪,使得刘婵相信了。


纵观蜀国的战略,可以说很稳,但是魏延的谋略每次都跟决策者不一样,就算是没有诸葛亮的遗命,也没有和杨仪的仇恨,他的死也是必然的,因为脾气不好,又是将士,必然会跟很多人结下梁子。

不过历史是很公正的,魏延去世以后,史学家还给他正了名,认定他是没有谋反的,但是人头已经落地了,说什么也是徒劳的。


春秋乱舞


千古笑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合格的将领

首先肯定魏延的作战勇猛会带兵,屡立战功,拜将封侯,是一名优秀的将领。

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被刘备升为牙门将军。

刘备攻下汉中,又提拔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镇守汉中十年。刘备即位后,封为镇北将军。

刘备死后,多次随诸葛亮北伐,拜凉州刺史,封都亭侯。可见在蜀国受到刘备跟诸葛亮的重用,这是对他个人能力的一种肯定。

臭脾气害了自己

越有能力的人可能越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魏延战功卓诸的将军,却不懂得谦虚谨慎,狂妄自大,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就不断有怨言。魏延每次随军北伐,都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万兵,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如同前汉将领韩信的例子,但诸葛亮一直不许,所以魏延经常说诸葛亮胆怯,恨自己之才不能尽用。

诸葛亮深知这一点:地位高有能力但不听话这样的人是可怕的,自己活着时能管住他,自己死后估计一手遮天了。所以诸葛亮去世后,秘不发丧,杨仪令费祎前往揣摩魏延意图。魏延回答道:“丞相虽然身亡,但还有我呢,怎么能因一个人的死而荒废天下大事呢?再说,我魏延是何人,怎么能受杨仪摆布,做断后的将领呢?”

可见魏延的狂妄自大,即使是诸葛亮也并不太放在眼里的,以后别说昏庸的刘禅了。

同时平时自己高傲自大跟同事的关系一般,与杨仪刘琰等不和。

孙权就曾评价他:魏延竖牧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

不幸言中,诸葛亮死后他不服从军令,被马岱杀死。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魏延的评价十分准确:

“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魏延以勇略任,并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可见并没有什么阴谋,都是自己的性格害了自己,跟吕布的命运差不多。身为将军最重要的服从命令与忠于主子,其次才是能力!做人也是一样,与人为善,少树敌!方可长久!


不宜之处大家多多交流!


千古笑


魏延是三国时期蜀国重要的将领,长期以来他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就是一个墙头草。其实蜀国后期,魏延对蜀国来说已经非常重要,当时刘备刚刚和曹操进行过殊死争夺,拿下了东川的汉中,掌握了西蜀的门户,当时大家都认为刘备会派张飞驻守汉中,但没想到刘备却派遣魏延驻守汉中,军中一片诧异。

魏延向刘备许诺承若: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后来,魏延也确实把汉中打造的固若金汤,后来的王平、姜维都是在魏延建立的防守体系上守卫汉中的。

正史中关于魏延的死因有两种说法:

根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诸葛亮死后,杨仪派遣费祎去打探魏延的意图,魏延得知诸葛亮确实死了就说道:丞相虽死,但我还在,应继续北伐。但杨仪并没有采纳魏延的意见,杨仪想要退军,但魏延不同意,并先杨仪一步,烧掉了退军沿途的栈道,还上书刘禅弹劾杨仪有叛乱之心,但杨仪也写了一封举报魏延的信,刘禅拿到信之后,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大臣们一致认为魏延造反的概率比较大,依魏延平时的作派和性子,他在朝中得罪了不少人,可以说魏延的性格决定他后来的命运。

两方军队相遇,王平斥责魏延有造反之心,魏延一部听后溃散而逃,魏延失去了军队的依托,便朝汉中方向逃去,杨仪命马岱追杀,魏延被马岱斩杀。

另一种说法就是在《魏略》记载的:诸葛亮临终前将军队大权交给魏延,魏延率蜀军缓缓后撤。因为杨仪和魏延意见不和,杨仪看魏延掌握了大权,杨仪很是不服,于是就在军中造谣,说魏延要谋反,要去投降魏国,然后率领手下亲信人马突然发难魏延。魏延猝不及,不得已逃向了汉中,结果被杨仪派遣的马岱追上杀死。

由此来看,魏延不是死于背叛,而是死于军中夺权,并且都和杨仪有关,看来魏延确实是被杨仪所杀!


公元前


魏延是死于作死。

诸葛亮生前十分重用魏延,奈何这家伙没脑子。诸葛亮星陨五丈原,死前已经安排好了撤退的事,结果他不同意,雄心万丈,想要带兵继续北伐。但是没人鸟他,五万大军直接跑路,留下魏延几百号人,你要打你打吧!魏延急火攻心,烧到了脑子,直接跑到汉军前面,把栈道烧了,把路给断了,将大部队置于危险之中。你说这不是作死吗?然后王平登高一呼,群起而攻之,善养士卒也没用,直接嗝屁。


接下来说法源自于裴松之,说是死于阴谋,我觉得不怎么靠谱,但是很有意思。大家可以看,但是别信,哈哈哈!


杨仪和魏延一文一武,是诸葛亮生前的左膀右臂。但是杨仪和魏延的关系却势同水火,每次见面必定会吵起来。魏延能行军布阵,有勇猛过人,还深得诸葛亮器重,短短几年时间就升到了蜀汉军界的顶峰,速度比直升机也不遑多让,所以魏延就十分的狂傲,目中无人,人缘极差。而杨仪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心思灵敏,能说会道,刘备非常吃他这一套,所以非常赏识他,升迁也很快。杨仪这个人虽然很聪明但是气量狭小、性情高傲,根本看不起魏延这种浑身肌肉的大老粗。


这两人性格不合,但是偏偏要在一起工作,时间久了,矛盾就越来越深,诸葛亮生前尽力调和,但是当他死后,积压的矛盾就爆发出来了。


诸葛亮临死之前,召集所有军中要员开会,当众宣布把北伐大军的指挥权交给了魏延,但是却同时嘱咐:"我死后,千万不要发丧,大军要如同我省钱一样,缓缓退入汉中。"也就是说,在退回汉中之前,魏延继承人的身份不能公开,只能暗中指挥。而诸葛亮生前时,一直是姜维和杨仪负责出面指挥,所以在司马懿追来时,依然是他们出面。


杨仪原本以为诸葛亮会把衣钵继承给自己,结果没想到是魏延这个匹夫,没有什么比眼睁睁的看着仇人踩在自己脑袋上更让人难受的了。杨仪对魏延的恨达到了顶点,所以就计划铲除他。


北伐大军一路返回,在走出秦岭栈道,退入斜谷道口时,魏军威胁已经解除,魏延决定在此给诸葛亮发丧,并宣布诸葛亮生前对自己的任命。


杨仪哪能看到魏延走上顶峰,于是集结自己的党羽:王平和马岱,准备以最直接简单的方式除掉魏延:构陷魏延投敌叛国,假诸葛丞相遗旨诛杀魏延。


杨仪也是个军事天才,至少在消灭魏延时时机把握的妙到毫巅。趁着魏延为发丧忙碌,王平率领无当飞军直攻魏延大营,高呼:"魏延投敌叛国,奉丞相遗旨诛杀之!"


魏延部下措手不及,且军心涣散,所以节节溃败。魏延带着亲信且战且退,而方向正是北方的魏国。所以人们更相信魏延已经叛国了。无当飞军一往无前,魏延撑不住,只好给后主刘禅休书一封,然后带领几个儿子骑上快马,逃向汉中。可惜,当在他们面前的是马岱的西凉骑兵。魏延最终死在虎头桥旁,而且是死在了自己人手里。魏延到死都不明白,自己什么时候叛的国?


魏延一代名将,可以说是三国后期最闪亮的将星,结果就这样死在了自己人的阴谋诡计之中。虽然后来魏延的奏表送到了刘禅手里,但是同时到的还有杨仪的奏表。两封奏折内容完全相反,刘禅派蒋琬去查证,但是还没走多远,就传回了魏延已被诛杀的消息。


成王败寇,魏延被扣上了谋反的大罪。而后来真相明朗,蜀汉史书也没有为他平反,因为那是一个政治集团的脸面


文史漫谈


导语:

魏延的死,一直以来都是存在争议的。所谓争议的焦点,无非就在于他是否死有余辜。他的死是诸葛亮生前安排好的,还是杨仪策划的一场阴谋呢?

我认为魏延之死,跟诸葛亮无关,主要是杨仪的阴谋所致。因为诸葛亮没有任何理由杀掉魏延,魏延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也没有表现出任何谋反的迹象。

01魏延是季汉王朝最后的大将,诸葛亮不可能舍得杀了魏延。

刘备打下汉中以后,对汉中太守的职位,一直在考虑用谁来担任。大多数人都支持张飞,毕竟是集团元老,又非常有能力。可是刘备偏偏选中了后起之秀的魏延,这说明了两件事。

  1. 首先刘备十分信任魏延的忠诚。他认为魏延对自己是百分之百忠心的,否则刘备绝对不会将汉中这个益州的门户交给自己不信任的人来把守。
  2. 其次刘备十分信任魏延的能力。魏延在荆州归顺刘备以后,一路跟随刘备夺取益州,夺取汉中。这个过程也是刘备考验魏延的过程,证明他的确很有能力。

魏延也没有辜负刘备的期望,他镇守汉中多年,按照自己的精心部署,使得汉中之地,丝毫没有受到曹魏大军的袭扰侵犯。

此后五虎大将陆续去世,魏延成为了季汉帝国为数不多的猛将。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魏延主动从汉中太守的职位上撤下来,非要跟随诸葛亮北伐。

可见魏延对季汉是非常忠心的,有能力又如此忠心,难怪刘备和诸葛亮都很器重魏延。魏延和诸葛亮在子午谷奇谋之上虽然有过激烈的争辩,但是这不会影响诸葛亮欣赏魏延这件事。

诸葛亮行事小心,所以他不支持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但是诸葛亮觉得魏延是难得的人才,所以绝对不会对魏延下手。

延大怒,搀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三国志》

诸葛亮明白,当时的季汉王朝,最缺少的,那就是出色的将才。好不容易几十年的功夫熬出了这么一个魏延,他怎么舍得就这么杀掉呢?

由此可见,诸葛亮没有杀魏延的任何动机。诸葛亮只是不希望魏延统领全局,从而使得他将季汉大军全部带入坑罢了。

02魏延与杨仪之间仇恨太多,杨仪小人得志自然要公报私仇。

在诸葛亮去世以后,杨仪得到了一个指令,那就是悄悄带领大军撤离前线。这个时候杨仪以诸葛亮的名义,让魏延在大军后面断后。

诸葛亮一死,按照官职和军衔,整支大军最有发言权的当然是魏延。可是这个时候魏延却被安排到了断后的工作上去。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亮適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因与祎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三国志》

魏延果然生气了,他认为这是杨仪在捣鬼。虽然他知道要撤军回去,但是不能就这么回去,要回去也是自己带领大军,杨仪一个小小的丞相长史,凭什么号令三军呢?

所以魏延在解释不清的情况下,只好采取了比较极端的做法,他将回去成都的栈道给烧了,就是防止大军提前回去。

那么整件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诸葛亮果真安排魏延断后了?杨仪的确被诸葛亮托付成为大军的领袖?

我认为事情应该是这样的,当时诸葛亮奄奄一息,他知道他死后,军队中地位最高的肯定就是魏延了

  1. 但是魏延行为比较偏执,如果他执掌全部兵力,说不定会导致季汉全军覆没。为了季汉的未来,为了要保存实力。诸葛亮必须要找一个稳妥之人将大军安全带回去。
  2. 这个时候他只能依靠身边的杨仪,所以诸葛亮将大军交给杨仪带回去,应该是真的。只不过让魏延断后这种屈辱的事情,应该是杨仪安排上去的。
  3. 诸葛亮已经断了魏延的兵权,他没有必要再让魏延受到如此大的屈辱。
    毕竟人家过去是封疆大吏,现在怎么可能给一个丞相长史断后呢?

所以这一安排应该是杨仪加戏了,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让魏延反抗。一旦魏延反抗,那杨仪就坐实了魏延谋反的事情,由此可见,杨仪是要公报私仇。

03魏延全家被刘禅诛杀,事后杨仪被刘禅弃之不用。

在魏延眼里,像杨仪这种读书人,他是完全瞧不上的。所以每当杨仪提出什么建议的时候,魏延纯当是没听到。

初,仪为先主尚书,琬为尚书郎,后虽俱为丞相参军长史,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惟年宦先琬,才能逾之,於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於五内。时人畏其言语不节,莫敢从也,惟后军师费祎往慰省之。仪对祎恨望,前后云云,又语祎曰“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祎密表其言。十三年,废仪为民,徙汉嘉郡。仪至徙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仪自杀,其妻子还蜀。---《三国志》

换一般人也就算了,不跟魏延置气。可是杨仪偏偏还是个暴脾气的文人,他立刻要跟魏延开撕,结果魏延每次都是抽出刀来威胁杨仪,甚至几次搞得杨仪当众哭泣。

  • 这种耻辱的确是常人难以接受的,更何况杨仪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呢?所以说杨仪必须要报仇雪恨,结果就导演了这么一场魏延谋反的戏码。
  • 魏延是个武将,他搞不懂文人玩政治的这一招,最终掉入了杨仪所设下的陷阱。
    杨仪诬告魏延谋反,刘禅信以为真,将魏延全家斩杀。
  • 到后来这件事稍微有些明朗的时候,刘禅恍然大悟。他虽然没有过多责罚杨仪,但是也没有重用杨仪。杨仪心里自然又不是滋味了。

按道理说帮助国家解决了如此叛贼,当然要得到重用,毕竟挽救了十多万士兵的性命。由此可见刘禅对杨仪是有意见的。

刘禅意识到了杨仪的错误,但是他自己不想认错,所以打算慢慢处置杨仪,毕竟魏延全家已经被杀,如果落个杀害功臣的罪名,那刘禅自己也麻烦。

总结:魏延谋反没有翻案,杨仪自杀倒是大快人心。

魏延的案子在季汉一朝始终都没有被翻案,即使魏延是无辜的,那也不能翻案,为什么呢?因为知道真相的人,其实就那么几个人。

如果刘禅真的给魏延翻案了,那魏延就是忠臣。刘禅这个皇帝诛杀了忠臣一家,岂不是证明了刘禅是昏君?所以他不会做这种糊涂事。

只不过罪魁祸首杨仪必须要处置,所以刘禅只给了杨仪一个中军师,没有任何统兵权。杨仪为此愤愤不平,甚至扬言,当初如果他带着大军投降曹魏,哪里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这件事可不得了,杨仪的话被费祎原封不动地告诉了刘禅,刘禅大为恼怒,将杨仪非罢官流放,后来又关了起来。无奈之下的杨仪只能选择自杀。


江湖小晓生


六次北伐与历次一样,魏延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又一次扮演了丢人角色,引诱司马老儿入上方谷,可是一烧之下未曾成功。然后就轮到了那件事,孔明死了。

演义里,魏延是先要求由自己统兵继续与司马老儿交战,在杨仪和姜维、蒋琬商定退兵后悍然起兵追击,然后被诸葛亮安排好的马岱杀了。一切都理所当然,一个有勇无谋的叛将被神机妙算的孔明杀了,着实呱呱叫,大快人心。我最初也有此快感。可是看了《三国志》后,越看心里越不是滋味:“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使自发。亮适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因与祎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祎给延曰:‘当为郡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祎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觇仪等,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延大怒,(才)[搀]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邀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初,蒋琬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行数十里,延死问至,乃旋。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