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他是我國第一位重症醫學博士,在武漢"消失"30多天後,登上頭版頭條!

2月21日,一位"消失"了一個月的"國字頭"重症醫學專家

出現在《新華日報》頭版頭條。他就是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邱海波

他是我國第一位重症醫學博士,在武漢

"我們稍微抓緊點,最多隻能一個鐘頭"——這是邱海波坐下來後對來訪記者說的第一句話。邱海波是全國著名重症醫學專家,1月20日他臨危受命,奔赴湖北武漢,作為國家衛健委醫療救治專家組重要成員參與抗疫戰鬥,擔負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指導等多項工作。至今,他已在武漢戰鬥了一個多月。

我國第一位重症醫學博士,把論文寫在ICU病床前

身為我國第一位重症醫學博士,邱海波教授帶領的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已成為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綜合性ICU,是江蘇省乃至全國的重症患者救治中心。所謂重症醫學,就是"鬼門關"前最後的"救命場"。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湖北,尤其是重症、危重症患者集中的武漢,再一次成為邱海波的"主戰場"。

"每天都查房,觀察重症和危重患者的治療反應。今天上午看了兩個醫院病區的60個病人,其中遇到一例氣管插管脫出,緊急換了管。"邱海波言語中"輕描淡寫",但稍有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給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換呼吸插管,被傳染的風險有多大。從踏上武漢的第一天起,他每天輾轉金銀潭醫院、武漢市肺科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等

重症集中收治醫院的病房裡,類似的情況遇到遠不止一次。

他是我國第一位重症醫學博士,在武漢

重症收治醫院是"前線中的前線"。站上了"最前線",邱海波還要衝在"最前面"。俯臥位通氣技術治療對多數危重症病人有效,操作時要將插管患者翻身。這樣的"力氣活",邱海波跟專家組親自上陣,一起動手。"ICU裡幾乎所有的重症病人都是'盯'出來的,呼吸機和各種器械、用藥劑量一點一點調,不然人就沒了。"邱海波說。

"醫生醫生,就應該是臨床醫生。你不到床邊不看到病人,永遠不知道疾病的特點,不可能網上搜搜就能看好病!"把論文寫在ICU病床前,寫在戰"疫"最前線——這正是邱海波的學術精進之源。從2003年非典疫情到2005年四川省豬鏈球菌病疫情,從2008年汶川地震救治危重傷者到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從2010年玉樹地震、2011年溫州動車事故、2013年H7N9禽流感疫情到2015年"8·12"天津特大火災爆炸事故……再到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防控阻擊戰,每一場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身為黨員的他,都是第一時間踏進"主戰場",衝到"最前線",多次擔任國家醫療隊救治專家組組長,為搶救重症患者作出了重要貢獻。

敢諫真言,多次當面向孫春蘭副總理彙報工作

2月初,武漢新冠肺炎新增患者快速增加。在社區走訪中,專家組早早關注到了居家隔離的風險。"在漢口醫院發熱門診,每天400—500名發燒患者。這些患者散落在家庭中非常危險。"專家組立即建議,改造武漢的賓館、體育館,作為收治輕症患者的場所。"要床等人,不能人等床!"邱海波說,這就是建設方艙醫院的最初構想。

他是我國第一位重症醫學博士,在武漢

疫情防控全國"一盤棋",權威專家就是大棋盤上最舉足輕重的"棋子"。派出"國字號"專家組,就是要向國家提供最專業的研判建議和應對良策。在武漢期間,邱海波和專家組成員多次當面向孫春蘭副總理彙報工作。一些建議當場拍板,迅速實施,成為打贏武漢戰疫的關鍵之舉。

剛到武漢時,邱海波負責巡查定點收治新冠肺炎的3家醫院,重症病房一床難求。向孫春蘭副總理彙報時,他建議重症醫學科、呼吸科專家下沉到重症病房擔任醫療組長。這條建議很快落實,大批專家迅速下沉,更多重症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重症患者缺床位、缺ICU醫生……根據病情演變及患者急劇增加的現狀,邱海波和專家組成員又向有關部門緊急建議,除了3家定點醫院外,武漢市區大型綜合醫院也應以收治重症患者為主,同時調度全國重症醫學團隊馳援武漢。這條建議,很快為亟需救治的重症患者騰出了1000多張床位。全國各地醫療力量馳援湖北的"大局面"也迅速形成,截至目前,全國調動的醫療力量已經遠遠超過汶川地震。

專家下沉、全國馳援、方艙醫院——大局漸定之時,回過頭再看,這3條極具戰略意義的建議,為決戰決勝打下堅實基礎。

他是我國第一位重症醫學博士,在武漢

邱海波教授(中)在武漢指導救治

"現階段的重點就是降低病死率。""雖然叫新冠病毒,它也是冠狀病毒的一種,已經有了治療路徑。""要特別關注有基礎病的老年人,治療關口一定要前移。""除非進ICU紅區需要N95、防護服,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戴外科口罩就夠了。"……每一次發聲,邱海波都直面疫情關鍵,直擊社會關切。這既靠專業,更需勇氣。

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江蘇援黃石醫療支援隊醫療救治組(專家)組長黃英姿眼中,導師邱海波是一位"有著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學者,危難時刻敢於擔當,敢諫真言。

2003 年,邱海波是南京非典病區治療專家組組長,帶領醫護人員創造了非典病人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的驕人紀錄。而這次在武漢,邱海波和團隊更是不畏險阻,堅守生命的最後一道防線,也在抗疫一線形成了重症治療的江蘇經驗。


本文部分素材來自:東南大學官微、現代快報+ZAKER南京、新華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