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为什么有的保险业务员总是先劝亲人、朋友买保险?

勿狎昵


回答一下吧,不喜欢和不接受的不要喷我噢。

我在保险公司从业过五年,看透了很多。很多人一谈保险色变,也有好奇的,也有想买的,但是我属于主动送上门的。

为什么会找亲朋好友,首先好说话,陌生人一张嘴谈保险很容易连一句换也说不完受创了。亲戚朋友就不会了,我当时就是希望通过告知的方法,让他们帮我,所以先找他们告知我加入某某公司了,然后需要就找我,顺便我能练习讲讲专业知识。这样我就慢慢扩散了。裂变了。所以只要不骗人不害人,保险没那么可怕。



爱生活的梦梦


保险业务员刚工作时,先劝亲朋买保险,这话是一点也不假。

当今的保险公司业务员,首先她们的有广阔的人际关系,才能更好的从事这项工作,否则,用不了一年,就的打道回府。

我家里的那口子,就在新华人寿保险公司干了四,五年的业务员工作,说实话,从始至终,我在家里一听到她给别人劝参保,听着我立马就头大,实质上,是入保的个人或家庭,从保险公司上市之初,凡是有钱人或有经济基础能力之人,人家早以是买保买的各样险种,是特别的齐全,向现在保险公司的业务员,看着这份工作眼馋,但真开始工作后,她们的眼前或左邻右舍,全是些贫民普通百姓,而这部分群体,他们根本就没有买保的经济基础,是,有一部分人也想给孩子们买点险种,关健的问题是,这样的民众还缺金少银,即便是业务员说的保险美如凤凰,她们也不可能实现买保的愿望,可真正买保人,人家身边有的是可靠人士,就这种状况,一般的普通保险业务员,还真的干不了这份特殊职业。


李德才21


先了解几个保险公司的事实:

1、\t保险公司的考核制度:

保险销售底薪很低,有的甚至没有,只靠底薪不够温饱。不出单就没有提成,一直不出单,只能喝西北风。月、季度、年度都有考核,考核就看业绩,没有业绩就直接走人。

举个例子:某保险公司,24岁的新人员工,前三个月底薪为1500元,考核标准是5000元佣金,也就意味着要完成10000元以上的签单;从第四个月开始,没有底薪,只能靠不停的签单,赚取佣金过活。

2、\t保险公司销售的在职时间占比:

一般的保险公司,在职三个月以内的员工占30%以上,半年到一年的占50%以上,一年以上的可能只有10-20%。

没错,能做到一年以上的非常少。所以保险公司一直都在招人。

3、\t新人签单唯一的选择:

新人在行业内没有客户积累,但是又必须保证签单量,所以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就是唯一的选择。

90%以上的保险从业人员,签的第一单都是自己的直系亲友,父母孩子,老公老婆,兄弟姐妹等等。

保险公司也是不亏的,即使员工很快离职了,这些保险单也已经到手,韭菜也算没白种。


不焦虑俱乐部


保险公司业务员在销售保险产品的时候,为什么总是先劝亲人、朋友买保险呢?主要是以下原因:

第一,保险公司绝大多数业务员都不是公司的正式员工,他们都是编外人员

这一点相信头条上有这方面经历的条友们应该知道。保险公司招正式员工,一般都是走校招路线的,条件都是要求很高的,不是一般人能进去的。但是,为什么有些招聘网上却常年有保险公司的招聘,而且条件都很低,学历中专、大专的都可以,为什么?答案就是,这些职位放出来的,招的都是保险代理人,其实就是卖保险的。这些人和保险公司签订的是保险代理合同,说白了就是保险公司委托他们卖保险的。下图就是某招聘网上某保险公司招聘的截图,你会看到以各种名义招聘,但是本质上就是卖保险的。

第二,保险公司的业务模式需要

那么问题来了,保险公司为什么需要不停地招这些号称业务员的代理人呢?其实就是业务模式需要。保险公司其实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其最关键的地方就是通过卖出各种保险产品来筹集资金,这和银行吸储是不一样的,因此,保险产品销售是保险公司的灵魂。但是,如果招正式员工也不现实,毕竟人员成本太大了,于是保险代理人这种模式就来了。保险公司和这些人签订代理人协议,这些人卖出保险产品后分成,保险公司既可以将成本分出来,也可以通过保险销售筹集资金。

第三,通过向身边亲朋好友推销保险是代理人们最开始的销售途径

保险业务员们也就是代理人如果没有卖出去保险,一般都没有收入,所以,他需要做的就是卖出保险,这样他才有佣金。因此,这些人首先就从身边的亲朋好友推销,毕竟随着大家保险意识的提升,总归有人会买嘛。当然绝大多数人会很烦这类人的,许多人得知身边人有卖保险的,都会将他在朋友圈中剔除,以免这类人烦自己。

总之,这些号称保险业务员的代理人之所以会向身边的亲朋好友推销保险,主要还是身边的人是其潜在的业务来源,现实逼着他去这么做,然后保险公司通过这种卖保险的方式筹集资金。


煮法听讼


首先,并不是有的业务员,而是所有的销售人员,你会说我知道的某某某都没有,那只是时间没到,仅此而已!
为什么先卖给亲戚朋友,很简单,杀熟!只有亲戚朋友才会给你面子,才会不好意思拒绝你一趟一趟的去人家家里坐着。每个保险销售都有人情单,还有自己家里全部买了,为啥?洗脑成功了呗,让你觉得不买就是在害自己,不买就是对家人不负责,对亲戚朋友不负责!潜意识必须让人家买上,我是为她好的概念!


不可否认身边也有理赔案例,但是都是少的,保险也肯定会赔,赔什么人呢?赔买保险之前是非常健康的人群!你要是有点毛病你自己觉得没事还是很多年之前的,你都没当回事,甚至都忘了,但是只要没说这个事,你理赔的时候就会出现在问题!没如实相告嘛[捂脸],除了癌症,意外!其他套路很多很多,也会有销售员说,你不如实相告肯定不陪嘛,拜托想一下,一个人打生下来谁不生病,谁能记住所有生过的病。再说我要是能保证以前生过的病对现在的我没影响,如果能保证,我还买啥保险,活到99都木问题,要你保险何用!
总之一句话,保险套路太多,不是不能买,是买时慎重!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a2367ccbd51e473e8b0d657d6f5f66dc\

三千生活录


我就有一个亲戚,她是卖保险的,她给自己的小孩每个人都买了几份保险,她应该是被保险公司洗脑了吧?我觉得正当的保障是应该有的哦,如果有这个条件给小孩买一份也差不多了,她给每个小孩都买了很多份,要不就是保险公司嗯,有业绩要求,如果达不成的时候,只有给自己充量了,只有给自己家人买保险了


倪之光


保险是一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好东西。它的核心功能是保障,也就是说,用少量保费,在意外,疾病等风险来临时,得到最大的补偿,减少家庭因为意外或疾病造成的更大支出。因此,保险应该是每个人都必须拥有的保障产品,就如同经济护身符一般。目前保险公司设计的产品中,有保障型产品,如重大疾病,意外医疗,普通住院医疗保险,意外保障…;同时也设计了保费很高的理财性保险,这种产品很有迷惑性,似乎是保障兼理财,其实这种产品的保障功能极小,理财功能也极小,是保险公司用于投资获得保险公司利润的最好产品(回馈给客户的理财所得非常低)。业务员最喜欢叫卖的这种高保费的所谓理财产品(这种产品,折算业绩高)。这种销售模式,不仅跑偏了保险以保障为核心的功能,也给客户后期的理赔带来了隐患。中国保险业尤其个人寿险发展20多年来,保险公司一直处于业务员流动大的状态,70%的业务员处于临时过渡状态,非专业化操作普遍,在保险公司急功近利的要求下,保险公司的新人培训更多是以利益为诱导,而不是以具体客户的实际收入、职业、家庭结构,承受能力为基础,设计合理、科学的保障组合产品。业务员多以佣金高、常卖和会卖,或保险公司导向卖的产品套卖给各个不同客户,这就是为什么客户参加保险前业务员一次次上门说服,参加保险后,一旦出现风险,客户无法获得自己期待的理赔的原因。这也是中国保险业几十年来的发展路径,而不能实现专业化服务。因此,自己在买保险时,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提出保障需求,根据不同保险业务员设计的产品,判断出最专业的销售人员,提出服务需求,选择最合适的保障或理财产品。


扬州五亭桥


碰保险行业至少可以说明两个问题:

1、这个行业很重要,与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才会很多人参与谈论。

2、还不完善,有很多值得改善的地方,包括顶层设计者,基础工作者,主管部门等参与者。

保险为什么都是从卖给亲人和朋友开始?

保险相对其他商品来说,还是太抽象和复杂,冒然的去找陌生人去推销还是很困难,没有一个信任的建立,人家是不会买保险的,说知道你是不是想其他保险代理人一样忽悠呢?

亲人、朋友虽然不知道你卖的保险到底是什么,至少对你这个人还是有比较深的认识的,如果你一直都是个靠谱的人,大家第一印象,觉得你卖的这个保险也是靠谱的,如果你不是个靠谱的人,也卖不出你的保险。

还有就是人情在这里,亲人和朋友也许拉不下这个脸就买了,这点也是反复被证明很有效果的,因此,做代理人,前辈们会告诉你从身边人下手。

其实,放到其他行业亦如此,正常思维,大家在买什么东西的时候,也会想想有哪个熟人再卖。

比如:买衣服,看能不能比别人更优惠些,买房子,看能不能拿到内部折扣价。

但保险有个最特别的点,价格都是定好的,且必须到主管部门银保监审核或备案,没有啥折扣或优惠啥的,能少的部分,就是销售人员的佣金。

给亲人、朋友推销保险,正确的态度很重要

有部分代理人,自己去了保险公司没几天,保险都没怎么整明白,就开始死缠烂打身边的朋友、亲人,也不考虑他们的感受,只想完成自己的业绩,这是自私自利的行为,我们应该抵制。

如果亲人、朋友本来就是保险规划,这个时候你的出现,还能用你的专业帮助到他们,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绝对是一件好事。

总之,把保险买给亲人或朋友本身没有错,就怕错在只顾自己不顾他人。


三木话险


首先纠正一下:不是“有的”业务员,而是“几乎所有的”业务员都是先从身边的人做起。

为什么呢?

业内有一个很“高大上”的口号:首先把爱心(保障)送给身边的人。

这个口号赋予了业务员一种“高尚”感——因为我推销的是好东西,所以,一定要率先介绍给亲朋好友。这样,在面对亲朋好友时潜意识里就“理直气壮”——“好东西”啊!

这是从调试心态上讲。

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作用:

第一、亲朋好友基于信任,更容易成交,从而增强从业信心。

第二、新人刚入行业务不熟悉,而亲朋好友包容度高,通过他们来练习和提高业务水平。但是,好多业务员的认识没有提高到这个层次,仅仅把目光放在了“成交容易”上边。

第三、通过亲朋好友拓展客户市场,比陌生拜访更容易,能助力事业发展。

无疑,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对业务员都是有利的。

然而,“亲朋好友”们有时可能就烦恼了——今天姨妈做保险,明天姑妈做保险,后天表妹表弟又做保险......这些人都从亲朋好友开始,生活就不“安逸”了。支持了这个,那个也得支持啊!可是“支持不起”啊!

在我看来,大家也不必烦恼。因为支持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一定是买保险才叫“支持”。比如,已经买了很多保险,可以帮助介绍点客户等等。

其实,不只是做保险是先从亲戚朋友开始,好多行业推销都是如此。这叫做“熟人经济”,很正常的。


保险仁家


我看了一下下面的回答啊,突然有了一种想喷人的冲动,但是我很冷静。我先说一下,没有干过保险的大哥大姐们就不要在这里胡诌了,好吧。

在北京90%的人找工作第一句就会问咱公司有五险一金吗?交不交社保对很多求职来说很重要,社保和商业保险都是保险,为什么很多人相信社保却总说商业保险是骗人的呢,其实不就是社保是国家推出来的嘛,社保也是保险啊,而且国家也在大力推广商业保险,所以保险对我们的生活是有意义的。建议大家去百度一下标准普尔图。

下面来说一说为什么大部分保险业务元总是先劝亲人、朋友买保险。

第一,其实大部分保险业务员都是先给自己买,再劝亲人买。因为业务员在学习了有关保险知识,认识到保险的意义所在,所以他愿意把保险这个金融工具介绍给亲人,当然有些人会过度推销,我是不认可的。

第二,确实很多人进入保险行业没有客户,没有业绩,就给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讲保险,让他们买,会有很多声音说保险就会杀熟,在朋友这买完保险就不干了,骗朋友的钱。这种人就是想的太多,他们不想自己买份保险对自己有什们利益好处,他们想的我朋友让我买保险是不是就是想挣我的钱。他们就只会想我朋友就是要挣我的钱,从没有想过我朋友让我买份保险,让我和我的家人有份保障,当风险来临时时有保险公司为我承担风险。

送你一句话:“评论区90%的人都在抨击保险,那说明还有很多人不了解保险,我们的行业前景一片大好,我们就是保险文化的传播者,如果有一天没人抨击保险了,那我么就失业了,加油。”

当然我也欢迎所有人来挑战我,进行一番唇枪舌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