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戰“疫”黃岡 書寫齊魯擔當——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抗...



30天,720小時,43200分鐘。

12批醫療隊,1743人出征湖北。

5批醫療隊,574名醫護人員支援黃岡,累計救治患者(含疑似)609人,治癒出院216人……面對疫情大考,山東這樣答“黃岡密卷” 。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黨中央部署對口支援機制,同舟共濟分擔湖北抗疫壓力,山東對口支援黃岡。2月10日,山東成立以省委副書記楊東奇為指揮長、副省長孫繼業為副指揮長的對口支援黃岡市疫情防控前方指揮部。

帶著責任、帶著使命,帶著全省人民的重託出征黃岡。在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在團風、浠水、蘄春、武穴、黃梅,山東援助湖北醫護人員全力以赴,在戰“疫”一線書寫齊魯擔當。


戰“疫”黃岡 書寫齊魯擔當——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抗...

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黃岡“主戰場”——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


若奔赴一線必不論生死138人逆行南下赴黃岡“孫金林”“到”,“苗婷”“到”,“程世亮”“到”……大年初一(1月25日),湖北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響應的第二天,山東138名醫護人員在濟南遙牆國際機整裝待發。按照國家衛健委的部署,山東省抽調醫護人員組建援助湖北醫療隊,支援湖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接到任務後,他們主動請戰,24小時內,就完成了集結。得知疫情正在蔓延,有著24年黨齡的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第一臨床學院副院長賈新華,1月23日就向醫院請戰。他在“請願書”中寫道:作為一名黨員、一名醫生,我應該也有能力參與到這場戰爭中,我願第一個衝上前線。

戰“疫”黃岡 書寫齊魯擔當——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抗...

1月27日,中共山東省衛生健康委直屬機關委員會同意成立山東省醫療隊臨時黨支部。54名黨員面向黨旗,大家重溫入黨誓詞。馳援湖北,很多醫護人員都是主動請纓。呼吸科、重症醫學科、醫學檢驗科……16城市三級綜合醫院也加入其中。在他們身後是家人的無私支持和默默付出。第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楊晨在醫院發出倡議之後,第一時間報了名,跟她一樣,整個科室爭相報名的有幾十人。臨上飛機,楊晨的老公給她發來了微信:“歲月安好的背後,是你們的付出,我為你驕傲為你自豪,等著你回來。”“若奔赴一線,必不論生死,無怨無悔!”138名醫護人員寫下錚錚誓言,飛向武漢天河國際機場。1月25日深夜11點,到達武漢。1月26日凌晨2:30,山東援助湖北首批醫療隊隊員乘坐大巴車趕到了他們的“戰場”:湖北省黃岡市。


挺進“大別山”開闢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做戰場上的“拓荒者”

疫情如火,黃岡確診人數不斷增加、持續高位。怎樣以最短的時間收治病人,從死神手中搶救生命,成為山東援助湖北首批醫療隊領隊、省衛健委二級巡視員張韜考慮的當務之急。

戰“疫”黃岡 書寫齊魯擔當——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抗...

1月28日晚11點,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迎來首個新冠肺炎患者,由山東醫療隊收治。27日戰前動員後,張韜就帶領部分專家立即趕到黃岡市傳染病醫院,深入防控新冠肺炎臨床一線,結合隔離病區的條件和佈局特點,指導、配合當地醫護人員,進行了技術指導和流程的重新優化。空間小、通道窄,條件簡陋,沒有重症ICU,床位不夠用,成為黃岡市傳染病醫院的“短板”。彼時,黃岡市委、市政府果斷決策,緊急徵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將其改造成1000多張床位的疫情隔離點。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是黃岡市中心醫院的新院區,之前主體工程、室內外裝飾裝修大部分完成,原計劃今年5月整體搬遷使用。1月27日19:30,山東醫療隊全體隊員全面進駐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這也是第一支進駐該醫療中心的醫療隊。“剛進去時感覺就像一個建築工地。”病房裡空蕩蕩、沒有病床、沒有設備、沒有取暖,來來往往不斷忙碌的裝修工、建築工、志願者讓山東大學齊魯醫院主管護師李穎霞印象深刻。為了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改造,黃岡市當地連夜抽調大批施工人員和志願者進駐施工改造。山東省第一批援湖北醫療隊是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的“拓荒者”,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1號樓4層,山東醫療隊隊員與當地醫務人員、工程人員密切配合,統籌協調、嚴格標準,克服各種困難,經過30小時的奮戰,完成了建立“三區二通道”等基礎設施改造,以及各項清洗消毒工作,開闢了兩個隔離病區,共100張床位,其中12張用於重症監護,基本具備收治病人的條件。1月28日晚11點,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迎來首個新冠肺炎患者,由山東醫療隊收治。當晚,首批病人從黃岡市中心醫院、市傳染病醫院開始轉運,開啟了山東省援助湖北醫療隊全面抗擊疫情阻擊戰的新篇章。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成為黃岡市城區最大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收治隔離點,也成為山東醫療隊的“主戰場”。而就在當天下午5:00左右,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138人登機啟程,奔赴黃岡。


吹響“衝鋒號”進入“主戰場” 從死神手裡搶生命


“我們是在跟時間賽跑,是從死神手中搶奪生命!”經過一夜“激戰”,張韜依舊堅守在崗位上,疲憊的話音裡透著堅強。

6個小時的時間裡,山東醫療隊接收了50名黃岡市病情最重最複雜的病人,讓大家有些措手不及。

“大部分患者都非常著急,來了以後坐到床上就一個勁地在喊,難受、身體疼、我想輸液、我想吸氧、快救救我,這樣也促使我們心裡非常著急。”回憶起當晚的情形,山東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張家棟仍心有餘悸。

作為醫療隊隊長的賈新華,第一個24小時幾乎未閤眼。從1月28日深夜開始,他就一直在病房忙碌,對病人開展病情評估、開處方、查房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深夜。“我回到賓館以後,當時就一個感覺,整個人幾乎就跟散架了一樣,如果一閉眼的話,可能就要睡著了。”賈新華剛想躺下休息,病房又打來電話,一位全家感染新冠肺炎的老年患者因為老伴去世情緒特別抑鬱,拒絕接受任何治療。

賈新華穿好衣服,重新回到醫院,坐在患者的床邊,像拉家常一樣,拍拍她的肩膀,然後握住她的手。

這位病人當時患有嚴重的低氧血癥,伴有高熱胸悶乏力,如果不及時處理,病情將迅速惡化。賈新華一直守在患者床邊,就像老人的孩子一樣陪她說話。

白天與黑夜早已沒有了界限。從1月28日早上7時上班起,醫療隊副隊長楊汝燕已經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忙碌了31個小時。她在普通醫療組,主要以病情相對較輕的患者為主,整個山東醫療隊像是上緊發條的機器,一經啟動就停不下來。

1月29日凌晨1:25,山東醫療隊在這裡建立的第一個重症ICU病房迎來第一位重症病人。患者呼吸急促,血氧飽和度50%左右,情況危急。

李穎霞作為醫療隊重症護理三組的領班,從1月28日晚上9點開始,就不敢再喝水了,怕中間上衛生間耽誤救治時間。李穎霞和她的“戰友”立即給患者高流量輔助呼吸,建立靜脈通路,因患者血管穿刺困難,兩位年輕護士穿刺未成功,李穎霞主動上前,穿刺成功。

大家齊心協力,互相幫忙。經過積極處理,患者情況逐漸穩定。

凌晨1時40分收了第二位患者,2時15分又同時來了第三、第四位患者……


第一位患者出院第一位重症患者拔掉呼吸機

越是艱險越向前。在集中救治患者的前3天,醫療隊安排醫療組組長值班,以應對各種情況,確保患者安全。在重症患者救治方面,制定了ICU收治標準和流程,統一了藥物治療方案和非藥物治療措施,努力實現患者救治的規範化。

除了關注患者的病情,面對患者的焦慮和恐懼,每一位山東醫療隊員都懷著“離病人再近一點”的想法,走近他們的心裡。打水、餵飯、洗頭、幫助大小便、拉家常……在賈新華看來,離病人更近一點,與他們傾心溝通,才能讓他們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接受治療。

2月4日下午3點15分,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山東醫療隊賈新華、莊步輝和治癒患者王夢鈴一起走出了醫院病房,由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在黃岡治癒的首個患者出院。

今年21歲的王夢鈴是黃岡市團風縣人,黃岡市中心醫院護士。猝不及防的感染曾讓她做了最壞的打算。1月29日凌晨5點,她從黃岡市傳染病醫院轉入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

曾一度絕望的王夢鈴,在山東醫療隊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照顧下,讓她有了盼頭。普通救治醫療組組長莊步輝為她開了中藥,調理身體,促進康復。

戰“疫”黃岡 書寫齊魯擔當——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抗...

1月19日,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5位新冠肺炎治癒患者集體出院。

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在大家不捨晝夜的努力下,經過醫護人員7天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王夢鈴連續兩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無發燒、咳嗽等症狀,各項生理、生化指標均正常,在2月4日出院。

如今,王夢玲已經在老家完成出院後的自我隔離。她告訴記者,最想回到醫院戰鬥,也最想獻出自己的血漿去救治其他新冠肺炎病人。

第一位患者出院,給了大家極大鼓舞和必勝的信心。提高治癒率、降低死亡率,也成為ICU病房所有醫護人員努力的方向。前些天,一位52歲新冠肺炎患者插著呼吸機被轉診到這裡,已經出現嚴重的呼吸衰竭狀態,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下,患者的呼吸機能得到很大提升,經評估,已經可以自主呼吸,ICU病房的負責人任宏生為他拔掉了呼吸機。

“想吃飯!”這個聲音成為任宏生醫護團隊這些天聽到的最鼓舞人心的聲音,如今這位重症患者已轉為輕症。

好消息不斷。2月11日上午11時,由山東支援湖北第二批醫療隊救治的首例妊娠合併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這也是第一例湖北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妊娠合併新冠肺炎出院的患者。

與此同時,山東援助湖北第九批醫療隊107人於2月11日晚到達黃岡,按當地實際需要下沉到黃岡市所屬的浠水、黃梅、團風、武穴、蘄春五個縣市,分別到所在地醫院、病區,協助開展醫療救治工作。

山東醫療隊克服各種困難,科學安排人力、技術、物資資源, 爭分奪秒推進病人救治工作,出院的患者越來越多。


提高治癒率降低死亡率醫療隊再建第二個ICU病房

2月12日,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ICU病房內,9床新冠肺炎危重患者陳先生對山東醫療隊的護士說出了他的肺腑之言:“我要有三個這樣的兒子多好啊。我們不是親生父子,勝似親生父子!他們對我的照顧,我真的從內心表示感謝。”

在陳先生的治療過程中,山東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醫護人員對他悉心照顧,讓他病情逐步好轉,倍感溫暖。陳先生口中的“三個兒子”是指整天與他朝夕相處的山東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一個是重症監護室的90後田龍營,陳先生形容他“成熟,很好”,一個是高善紅,一個是李其元。“這三個人對我的護理,作為患者我是非常非常之感謝。”陳先生說,有這三個人在,“我可以大膽睡覺、大膽吃飯。他們三個當班的時候,我心情就好多了,我也可以跟他們開開玩笑。”

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提高、死亡率下降、出院病人增多,讓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不過,救治重症、危重症患者仍然是當前最緊迫的任務,籌建新的ICU病房迫在眉睫。

戰“疫”黃岡 書寫齊魯擔當——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抗...

即將集體進入隔離病房的山東醫療隊醫護人員。

2月16日,根據黃岡市的救治需求,山東省支援湖北第二醫療隊負責的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7樓西病區需要被全面緊急改造成ICU病房。

16日下午,重症病區負責人周蕾和王英帶著隊員開始了這場“搬家”行動,將原來的60張普通病床改造成18張床的ICU病房,並且開闢了治療室、處置室、汙物間等。

“我們已有偏重的病人,可能需要做有創的機械通氣,需要做更高級生命支持的時候,我們因為沒有重症的床位,也非常著急 。”周蕾告訴記者,開設病房之處收治的是普通和普通偏重的病人。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病人的不斷增加,“病種”發生了改變,輕症以及普通型病人在減少,普通偏重、重症以及危重病人的數量在增加,這部分人更需要進行集中救治。

加上山東醫療隊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開設的首個重症ICU,ICU病床已達30張。正在ICU接受治療的90歲和89歲年齡最大患者,在醫療隊的精心救治下,目前病情穩定。

截至22日20:00,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目前在院重症患者6人,危重症患者14人。五個縣(市)重症患者46人,危重症4人。

“山東醫療隊重症監護病房是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規模最大、開展治療技術難度最高、救治危重患者人數最多的病區,已成為黃岡市抗擊疫情阻擊戰的關鍵力量。”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第二批隊長、山東省立三院副院長李丕寶介紹。

戰“疫”黃岡 書寫齊魯擔當——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抗...

元宵節當天,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第一批隊長賈新華和其他醫護人員查房,並將即將出院的消息告訴一家三口。


使命當前馳援不斷山東成立支援黃岡前方指揮部


疫情沒有結束,援助一刻不停。2月13日下午,山東省對口支援湖北省黃岡市疫情防控前方指揮部暨第十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從濟南遙牆機場啟程,飛赴湖北黃岡疫情防控一線。

此前,2月10日,山東省委召開常委會,會議研究了《山東省對口支援湖北省黃岡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工作方案》,決定成立以省委副書記楊東奇為指揮長、副省長孫繼業為副指揮長的對口支援黃岡市疫情防控前方指揮部。指揮部工作納入省委新冠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統一指揮,要求在第一時間到湖北黃岡市開展相關工作。

2月22日,針對黃岡市重症患者較多、縣(市)定點醫療機構ICU床位設置不足等情況,山東省對口支援黃岡市疫情防控前方指揮部會同黃岡市委、市政府和有關專家,研究提出了援建ICU床位等一攬子措施,決定在先期投入3200萬元資金支援黃岡市最大的定點醫院——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建設20張ICU床位的基礎上,再追加近1億元,用於支持對口支援的團風、浠水、蘄春、武穴、黃梅5縣(市)定點醫院和黃岡市婦幼保健院增設80張ICU床位。另外,山東援助的5臺負壓救護車也於日前運抵黃岡,並第一時間分配至團風、浠水、蘄春、武穴、黃梅5縣(市)定點醫院。

隨著捐贈的15套遠程醫療會診系統安裝到位,山東還將成立專家組對支援5縣(市)進行“一對一”技術指導,對所有重症和危重病例落實“一例一方案”要求,全力幫助當地提高治癒率、降低病死率。

截至22日20:00,在黃岡的山東醫療隊累計收治新冠肺炎病例(含疑似)609人,治癒216人。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累計救治385人,治癒160人;五個縣(市)累計救治224人,治癒56人。 疾控方面累計完成2819份疑似樣本檢測,累計完成消殺面積39萬平方米,累計流調100名病例,追蹤密切接觸者915人。

危難之處顯身手,截至目前,山東共派出援助湖北醫務人員12批次、1743人。在戰“疫”一線,大家扶危渡厄,義無反顧用自己的行動踐行“健康所繫、性命相托”的醫者精神。在這場無聲的戰役中,我們不會錯過勝利。正如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嶽茂奎在日記中寫道:黃岡的新發病例越來越少,出院病人越來越多,我們已經吹響了反攻的號角!堅持就是勝利,我們已經看到勝利的曙光!(孔冠軍 劉洋 孫希磊)



戰“疫”黃岡 書寫齊魯擔當——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