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生薑一般幾月份種植?該如何種植?

彝州老趙


只要一提起姜,就會讓我想起生活中有句話叫“姜熱而老”。實際上,真正辛辣的姜通常是剛挖出來的。想必,只要是朋友們栽下的,他們都應該知道。所以問題中提到的生薑的種植是最好的幾個月,以及如何種植它。接下來,讓我們分享一下 在這裡種植這種作物的經驗。首先,我們都知道姜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作物。但是我認為在北方和南方的日期是不同的。今天,我要談談北方的生薑種植時間。在我們當地,我們通常選擇在每年的四月左右種植生薑。與南方的播種時間相比,晚了將近一個多月。

所以在生薑的種植過程中,我們當地人通常會經歷三個步驟:土壤管理第一,發芽第二,播種第二,管理第二。然後我將詳細解釋這些步驟。

土壤管理”

也就是說,種植生薑時,我們應該先翻土,讓土壤充分放鬆,然後應用土壤中的肥料,然後我們應該準備一些除草劑噴灑在翻土,叫做“草密封”在我們當地,也就是說,我們應該消除一些雜草的種子階段,以防止以後雜草吸收土壤中的養分,影響生薑的早期發展。

催芽

這一步也很重要,因為它關係到後期姜的出芽率。因此,準備好的姜籽通常要提前放在陽光下曬乾,然後準備一些水,再倒入一些營養液,然後放入水中浸泡。一般浸泡時間為24小時左右,然後取出種子晾乾即可。

“播種”

播種姜籽時,一定要特別注意不要太密。一般來說,我們在當地播種生薑種子時,會先用秤量,也就是說,每畝可以播種950公斤左右,所以種子越多越好。因為這主要是為了後期生薑的良好生長,所以這樣的播種量在我們當地基本上都是這樣的,可以說是播種的實際經驗。

“管理”

一般的管理方法是後期灌溉、噴施和施肥。生薑是一種怕乾旱的作物。因此,當我們觀察到姜有乾旱的跡象時,我們需要在這個時候灌溉。記住,不要一次澆太多水,因為土壤過溼時間長了,也會導致姜根系的一些病蟲害。最後,在施肥過程中一般會有腐爛的跡象,澆水時可清洗施用。


蚊紙娛樂


我出生在魯南的一個小村莊

村子裡都是種的經濟作物

比如土豆大蔥毛芋頭姜等等

父母都是本本分分地地道道的農民

也是種莊稼的好手

我們這個地方種姜喜歡種在小麥地裡。因為姜比較怕曬,而且這樣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我記憶裡每年的暑假,要割小麥了,就用鐮刀把小麥的麥穗割掉,其他的秸稈還完好無損的站在地裡面。這樣難度就非常大。我拿著很大的麻袋,跟在父母旁邊,既要裝滿一袋,又不能把姜苗壓倒或者壓壞。烈日炎炎,那種感覺真的是一輩子不想再經歷。

收穫的時候一般都很冷了。我們這邊稱作拔姜。白天拔了一天姜,晚上還要趕緊把姜放進姜窖裡。用塑料桶,這邊綁上粗麻繩,一般都是爸爸爬下地窖,我和媽媽哥哥在上面,我和哥哥往桶裡裝,媽媽用繩子往下送,就跟打水一樣,只不過全靠人力。一弄就是大半夜。我現在手上的繭子還在。

不過我記得那時的星星特別亮,也深深地體會了爸媽的不容易。寫到這裡很想哭,那麼辛苦的日子,父母都咬著牙堅持過來了。

我害怕姜窖。每年夏天水位升高,就會把我們存放的姜淹沒,這樣的姜就容易壞沒人要了,這樣父母半年的辛苦就打了水漂。每次看到父母愁眉苦臉,我的心都很難過。立志好好學習,掙錢養活他們。可是到現在我也沒能養活他們,反倒是他們經常替我們擔心。

回憶真的是帶著苦澀的。

願勤勞的人們不在貧苦

願農民伯伯種的莊稼多賣一些錢


偏向寂寞尋清幽


生薑又名黃姜,我們這裡習慣稱其為大姜,在我國作為一年生的蔬菜來栽培。生薑原本起源於熱帶森林地區,所以它喜歡溫暖,不耐寒,不耐霜,因此在栽培生薑時,要將生薑的整個生育期按排在溫暖無霜的季節中。那我們一般是在什麼時候播種生薑呢?


一,生薑的適播期

要確定生薑的播種期,需要考慮三個方面的。

一是地溫,地溫太低,熱量不足,幼苗出土慢或者造成爛種枯苗。所以要求在終霜後地溫穩定在16℃以上時進行播種。

二是要考慮適宜生薑生長的天數要足,最好是在初霜前,生薑從出苗到初霜要達到135天以上。

三是要考慮生薑的姜塊形成期最好是在晝夜溫差大而溫度又適宜的月份裡,以利於姜塊的形成和膨大。

因為我們國家的各地氣候條件不同,滿足上述條件的時間也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各生薑產區的適播期也不同,如在南方一些無霜區,生薑的播種期就不太嚴格,在1–4月裡都可以播種。而像我們這裡就不行了,露地播種生薑一般是在穀雨前後,俗有"清明芋頭穀雨姜"之說。露地生薑在長江流域一般是在4–5月份露地播種,而華北一帶露地多在穀雨至立夏播種,高寒地區栽培生薑產量低。

而現在保護地栽培生薑,可以比露地栽培提前1–3個月的時間進行播種,可提前到2月中下旬。

以上就是生薑各栽區的適播期,下面就來介紹一下生薑的栽培方法。生薑栽培首先得從培育壯芽開始。

二,培育壯芽

生薑的種芽有壯有弱,從其外部形狀來看,壯芽芽身粗壯,頂部鈍圓,弱芽芽身細弱,芽頂尖細。生薑種芽的大小對生薑生長及產量有顯著影響,因此要注意培育芽長0.5–2釐米,芽粗0.5–1釐米,幼芽肥壯,頂部鈍圓,色澤鮮亮的種芽。

要想培育生薑壯芽,通常要做好曬姜困姜,選種和催芽的工作。

所謂曬姜,就是提前20–30天從姜窖中取出姜種,平鋪在泥地上曬1–2天,傍晚收回屋裡,以防受凍。曬種的好處是,一可提高姜塊的溫度,打破休眠,促進內部養分的分解,從而加快種姜的發芽速度。二可減少姜塊水分,防止爛姜。三是有利於選擇健康的無病姜種。

所謂困姜,就是把曬好的姜种放在室內堆放個2–3天,促進養分分解,然後再放在適宜的地方進行催芽。

選種就是在曬姜困姜的過程中嚴格挑選姜種,選種時應注意選擇姜塊肥大,豐滿,皮色光亮,肉質新鮮,不幹癟,不腐爛,未受凍,質地硬,無病蟲害的健康姜塊做種,嚴格淘汰瘦弱乾癟,肉質變褐及發軟的姜塊。

所謂催芽,就是將姜种放在適宜的地方,保持溫度22–25℃,催出健壯的姜芽。如果溫度過高,長時間處於28℃以上,則所長出來的幼芽瘦弱細長,如果溫度過低,種芽也會細弱。

三,整地施肥

生薑根系不發達,在土壤中的分佈太淺,吸水吸肥的能力又太差,不耐旱不耐澇,因此得選擇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豐富,保水保肥能力強,能排能澆的肥沃土壤。有條件的最好實行3–4年以上的輪作。一般來說,近2–3年內發生過姜瘟病的地塊不可種姜。

選定姜地後,通常是在前茬作物收穫後進行耕翻,經冬季雨雪風化,可以改善土壤結構,增加有效養分的含量。結合耕翻土地,施入大量的完全腐熟的有機肥,過磷酸鈣等。

在播種生薑前,北方姜區是在整平的土壤中開溝深20釐米左右,溝寬25釐米左右,溝距65–70釐米左右的條件溝。而南方地區主要是做高畦栽培,畦寬有很多種,不再詳解。

四,播種

1,掰姜種

生薑在播種前要掰選姜種,一般要求每塊姜上只保個短壯芽,少數姜塊可根據幼芽生長髮育情況保留2個短壯芽,其餘幼芽全部抹去,以便使養分集中供應主芽,保證苗全苗壯。

掰姜種時注意剔出芽發黑或斷面變褐的姜塊,種姜一般掰成1兩至1.5兩的重的種姜為宜。

2,播種方法

生薑在我們這裡都是平擺於姜溝底部,使姜芽的方向保持一致。如果是東西溝向,姜芽一般是朝南,而南北方向的溝,姜芽一般是朝西。有的地方採用豎插法。

3,覆土

種姜排好後,可用工具將壟兩側的土扒入溝內,覆蓋在種姜之上,然後輕輕摟平即可。一般的蓋土厚度在3–4釐米左右,不可太薄也不可太厚。蓋土太厚,下部地溫太低,不利於發芽,如果太薄,則土壤表層土乾的快,同樣影響發芽。播種後澆一遍矇頭水,也可以先澆底水再播種。

4,播種量

生薑的播種量受姜塊大小和種植密度有關,一般來說,高產優質栽培用種塊大,用種量也多,一般畝用姜種400公斤左右,最低不可低於300公斤。

肥沃的土壤,肥水充足的可稍稀一些,反之則密。具體來說,在我們北方姜區,在高肥水地塊,一般採用溝距65釐米左右,株距20釐米左右,畝播5500株左右。

中肥水地塊,一般溝距60釐米左右,株距18–20釐米,畝播6000株左右。

低肥水地塊,一般溝距55釐米左右,株距18–20釐米,畝播種7000株左右。

而在南方地區,又是另一種播種方式,主要的栽培方法有埂子姜,平畦或高畦姜,窩子姜等,播種密度也不一樣,就不再詳述。

五,遮蔭

生薑是耐蔭植物,不耐高溫,不耐強光,因此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姜區,在生薑的栽培中都會進行遮蔭栽培。生薑幼苗期,正處於初夏季節,天氣太熱,陽光太強,空氣乾燥,如果生薑不進行遮蔭,會導致姜苗矮小,生長髮育不良。

生薑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遮蔭方式,有遮陽網,有插姜草,有搭遮陽棚,有用黑地膜遮陽等。我們這裡都是用遮陽網進行遮蔭。遮蔭的時間一般是從5–6分開始,在立秋前後去掉,因立秋後天氣轉涼,光照強度逐漸減弱,也有利於追肥,培土。

在長江以南的姜區,一般是在處暑至白露拆除姜棚,有"端午遮頂,重陽見光"之說。

因此,生薑的遮蔭物拆除不宜過晚,過晚容易造成植株徒長,從而導致產量的下降。

六,中耕除草

生薑根系淺,根系主要分佈於淺層土壤,因此不宜深中耕,以免傷根,宜淺中耕。

農諺說,九鋤棉花十鋤姜。生薑幼苗期長而生長緩慢,又處於高溫多雨的季節,因此雜草的生長特別快,而生薑幼苗根本爭不過雜草,所以很容易造成草荒,導致因肥水被雜草爭奪而去,造成姜苗的不正常生長,從而導致減產。

現在好辦了,播種完生薑後噴施一次除草劑,一般不會導致雜草瘋長。但需注意用量和濃度。

七,灌灌和排水

生薑喜歡溼潤而不耐乾旱,其根系淺而不發達,吸水能力較弱,難以吸收深層土壤中的水分。雨季來臨時又不耐澇。因此在生薑的栽培過程中,必須根據生薑的需水特性合理進行排灌,才能使生薑正常生長。

1,發芽期的需水

首先,播種生薑前後必須澆足底水,以保證生薑順利出苗。在生薑出苗達到70%左右可以澆第一遍水,但應根據當地的氣候,土質及墒情靈活掌握。

生薑的第一次澆水要適當,如果澆得太早,土表容易板結,幼苗出土困難,易造成出苗不整齊,如果澆得太晚,則姜芽受旱,芽尖容易乾枯。

2,幼苗期的需水

生薑幼苗期比較小,生長慢,需水不多但是對水分的要求較嚴格。像我們這裡,生薑幼苗期正處於高溫乾旱的夏季,所以不能缺水。在生薑的生長前期,要小水勤澆。在幼苗生長後期,已進入夏季,天氣乾燥,土壤蒸發量大,消耗水分大,應適當增加澆水量和澆水次數。

在生薑的整個幼苗期,要注意供水均勻,不可忽幹忽溼,如果供水不均勻,不僅幼苗生長不良,而且常會出現新葉扭曲現象,影響姜苗的正常生長。

3,旺盛生長期的需水

在北方姜區在立秋後,生薑就進入了旺盛生長期,生長速度加快,需水量也在增多,為了滿足此時生薑對水分的需求,要根據天氣情況,一般每隔4–6天就需澆水一次,以促進生薑的形成和膨大。至收穫前的3–4天再澆水一次,以利於生薑的收穫和貯藏。

生薑生長的後期,特別怕澇。像我們這裡,進入秋季多雨的年份,一定要注意雨後及時排澇,以防造成澇災。

八,追肥與培土

生薑生長期較長,需肥量大,屬於耐肥作物,期姜塊是逐漸分生膨大的。因此,除了施足基肥之外,還必須進行分期追肥,才能滿足生薑生長對養分的需求。

生薑的全生育期,一般要追肥3次,分別稱為催苗肥,轉折肥或大追肥和壯姜肥或補充肥。追肥以有機肥為最好,化學肥料以高氮高鉀肥為好。並且還要注意鋅肥和硼肥的追施,對增產效果明顯。

生薑姜塊的生長需在黑暗潮溼的環境下,因此要對生薑進行多次的培土,以利其形成和膨大。在我們這裡,生薑一般都要進行2–3次的培土,結合澆水施肥進行。最後將姜壟上的土全部培到生薑的根部,使生薑全部埋在土壤中,溝變壟,壟變溝,最終的培土高度大約在20釐米左右。

如果培土過淺,生薑露頭,不利於分姜和生長,生薑姜塊短,產量低。如果培土過高,生薑塊疏鬆而不緊湊,雖然姜塊長,但因不緊湊結實,從而導致破碎率的提高,對生薑的品質造成影響,不利於貯藏,導致價格下降,也不利於增收。因此,生薑的培土高度要適宜,不可過高或過低。

九,病蟲害的防治

生薑一生之中病蟲害的發生多而又多,如生薑腐爛病,根線蟲病,斑點病,炭疽病,枯萎病,葉枯病,立枯病,病毒病,莖基腐病,姜螟,小地老虎,姜蛆,薊馬等,要注意土壤的輪作,增施有機肥,合理平衡追肥,控制氮肥的用量,增施磷鉀肥,適時進行噴藥防治。

如最令人厭惡的生薑腐爛病,也就是常說的姜瘟病,是生薑生產中最普遍發生的一種毀滅性的病害,嚴重可導致絕產。對於這種細菌性病害,姜農是深惡痛狠,可對它也很無奈。生薑一但發生姜瘟病,幾乎無可救藥,因其傳播速度快,發病期長,危害巨大,防治起來特別困難,目前來說,尚無特別理想的殺菌劑,也沒有特別理想的抗病品種,因此主要是靠農業防治為主,輔之藥物治療,以切斷傳播途徑,儘可能控制病害的發生和蔓延。

在我們這裡,由於生薑連作年限的增加,姜瘟病發生特別嚴重,用一般的防治方法根本解決不了此病,因姜瘟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2年以上,而且所用姜種,所施用的土雜肥等都可能會帶菌,所以對姜瘟病的防範是在是太難了。在我們這裡,凡是發生姜瘟病的地塊,一是不能再播種生薑,二是如果非種不可,那必須進行燻地處理,就是將姜瘟病菌等土壤有害菌通過藥物燻蒸的方法殺滅,但同時也會殺滅土壤中的有益菌,蚯蚓等益蟲,正所謂殺敵一千,自傷八百。所以經過燻蒸的姜田,必須增施有機肥,而且還是經過充分腐熟的淨肥,否則又會感染,花了很多的錢,但卻收效不大,白白增加了種植成本,得不償失。

所以說,對於令人痛恨的姜瘟病,一定要從源頭抓起,如嚴格選擇無病姜種,輪作倒茬,選地整地,施淨肥,澆淨水,發現病株及時剷除,並對病株周圍半米內的姜株全部清除,挖去帶菌土壤,在穴內填埋生石灰殺菌,然後再用乾淨的無菌土填埋等。真是防要細,治要密,用藥及時,防空不留死角。

十,適期收穫

生薑可以收穫種姜,嫩姜和鮮姜。我們就以最常見的鮮姜收穫為例,收穫鮮姜,一般是在初霜到來之前進行收穫,剪掉姜苗,或銷售或貯藏。

如果你是保護地栽培生薑,可以延長收穫期,增加產量,但也要注意適時進行收穫。

總之,生薑栽培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很複雜,主要是因為生薑的生長特性決定的。只要抓好水肥管理工作,及時防治好病蟲害,在幼苗生長健壯的前提下,要做到高產優質還是很有把握的。


努力就好


在農村一直有冬吃蘿蔔夏吃薑的說法,將作為一種主要的菜餚配料以及藥用價值來說,姜都是有著廣泛的用途。生薑一般幾月份種植呢?


大部分地區生薑的種植時間為清明節前後。也就是每年的三四月份開始種植。在北方的一些地方在四、五月份開始種植。


生薑喜歡在溫暖、溼潤的環境條件下生長。當氣溫穩定在16以上開始發芽,姜苗的生長溫度為20~25度。當溫度低於15以下的時候基本停止生長。



生薑種植前,選擇好的種子很重要。要剔除黴爛、乾癟的姜塊。具體來說要選擇50~100克有1、2個壯芽的姜塊。


生薑種植一般有條播與穴播兩種,播種時候讓姜芽的一頭朝上,保持株距30釐米左右,行距40釐米左右。蓋土後可以蓋上薄膜,一般一週左右就可以發芽了。如果墒情不好,要及時澆水。生薑對水不是很敏感,適量澆水就可以。


與其他的蔬菜種植一樣,生薑種植業需要施足底肥,後期在生薑生長的關鍵節點分別兩次加以施肥,讓生薑獲得豐收。


蘇北申哥



生薑一般幾月份種植?該如何種植?我是瑩姐,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生薑,是我們日常炒菜常用到的去腥調料,煮魚呀肉呀都用它,它具有去腥、解毒、溫中的功效,在瑩姐的家鄉,對生薑的吃法有春姜秋蜜之說。對於生薑的種植,南北氣候不一樣,種植的月份也有差異。下面瑩姐就說說我們南方種植生薑的月份。

生薑種植的月份

在瑩姐的家鄉桂南地區,種植生薑的月份是在穀雨前後,也就是4月中旬或4月下旬,北方應該是在5月的中、下旬。

生薑耐陰而不耐強光照,對日照的長短沒有要求,在我們桂南地區種植生薑多以套種的模式來種植。在4月份,我們這裡大部分地方已完成春播,所以套種生薑和其他作物在4月份一起種植,是適宜的。那麼該如何種植生薑呢?

生薑種植技術要點

(一)挑選姜種

在我們這,4月份的溫度高達25℃,有時達到30℃,所以不用催芽,未種前生薑早都自個發芽了。健壯的姜芽可長出健壯的幼苗,挑選時要選芽壯、無蟲口、表皮顏色鮮、肉質色澤不變色的健康姜塊作種姜,這樣才能為後期生長打好良好的基礎。

(二)整地、播種

種植生薑,最好選新茬地,富含有機質,土層深厚,疏鬆透氣的肥土,生薑根系少,分佈範圍小,因此用來栽生薑的土地還需要進行深耕暴曬,使其風化疏鬆,以利生薑根系生長髮育。生薑高產,生長期長,需肥量多,每畝應施腐熟農家肥3000千克作為基肥,和20千克的三元複合肥。

平整土地起壟開溝,壟面寬80釐米,高25釐米,溝寬20釐米,施入基肥與土壤混合後,按15~18釐米的株距進行播種。



(三)生薑施肥

  1. 生薑苗期,生薑的生長期長,故需肥量大,前期由於姜苗不大,需要的肥量少,可以少施或不施。
  2. 結姜期,生薑地下姜塊形成,需要供給充足的肥水促進生長髮育,此時的控上促下的時期,用三元複合肥30千克結合中耕培土撒施,促進根部生長髮育。
  3. 姜塊膨大期,生薑的地下部有向上生長的習性,這個時期中耕培土的土層要厚些,防止姜塊露出地面,施肥應重施鉀肥,尿素次之,磷肥極少結合中耕培土撒施。

(四)生薑需水量

生薑的根系不發達,耐旱,怕澇所以對水分的要求很講究,在生長期間土壤過幹或過溼,對姜塊的生長膨大都不利,都容易引起發病腐爛。

生薑需水量最多是在結姜期和膨大期,在生薑生長期間,如果遇到過於乾旱的時節,進行小澆水,使土壤溼潤即可,不可大水漫灌,防止因水分過多浸漬根部。

生薑的病害

生薑的主要病害是姜腐爛病,也叫姜瘟病,這種病多發生在立秋前後,雨水多的時節,而且地勢低窪,排水不暢的地塊易引發此病。染上此病的生薑地塊,不但會造成生薑減產,有的甚至絕產。為了杜絕該病的發生,應做好以下防治工作:

  1. 實行輪作,生薑種植的前茬最好選擇水稻田,在水的浸泡下,水稻田裡的地下蟲害根本無法生存。
  2. 選用無蟲口,肉質顏色鮮、芽壯的種姜。
  3. 選擇地勢高,利於排灌的地塊種植。
  4. 施用農家肥一定要充分漚制,腐熟。
  5. 如果田間發現有病株,一定要及時剷除,連附近的生薑植株也一起剷除掉,避免蔓延;病穴要撒施石灰,再填充新土。

桂南瑩姐


生薑栽培技術

生薑簡稱為姜,又稱作黃姜,屬於姜科姜屬可形成地下肉質根莖的栽培種,在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所栽培。同時生薑還具有很大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能夠為農民種植農作物起到提升效益的作用。想要生薑栽培達到高產優質的目的,則需要掌握一定的生薑栽培技術,合理安排茬口進而保證生薑產量。下面結合恩施地區生薑種植經驗,來說一說如何高效地栽培生薑。

生薑栽培季節

生薑是喜溫暖、不耐寒的蔬菜作物,所以在種植生薑的時候必須安排在溫暖無霜的季節才行,具體來說確定生薑的播種期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 十釐米的地溫穩定在十五攝氏度以上,初霜到來前收穫;

  2. 一般要求生薑適宜生長時間在一百三十五天以上,特別是根莖旺盛生長期,要有一定天數的最適溫度,才能夠獲得較高的產量。

根據上述要求我國大部分有霜凍的地區都可以適時播種,如播種過早,則低溫較低且出苗慢容易造成爛種或者死苗;如播種過晚,則生長期會縮短且產量降低。但是因為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氣候差異較大,所以生薑播種的時間也有著差異:兩廣地區因為全年氣候溫暖溼潤,一到四月份均可以進行播種;長江流域則在每年的四月下旬到五月上旬播種;華北地區在五月中旬播種。

可以說生薑的適期播種是獲得高產的前提,播期與產量密不可分,在適宜的播種期內播種越晚,產量越低;而採用保護地栽培生薑應該適當提前播,延期收穫可以顯著提高生薑的產量。生薑栽培的方式多種多樣,但總體來說露地栽培投資比較少、管理相對簡單,所以露地栽培技術應用最為廣泛,故以其舉例說明如何栽培生薑。

生薑栽培技術

選種與育苗

  • 生薑種的選擇


經過幾千年的生薑栽培,現有的生薑品種較多,所以應該結合各地區生產和地理環境的差異選擇長勢好、產量高、適宜本地區栽植和市場需求量大的優良品種。姜種選擇不得當,最後會造成出苗不整齊、長勢弱的情況,嚴重影響著生薑的產量和質量。在選用種姜的時候應該選用姜塊肥大、豐滿,且皮色光亮、肉質新鮮不幹縮、不腐爛且且無病蟲害的健康姜塊。

  • 育苗

培育好生薑壯芽是獲得豐產的基礎,而影響到芽是否肥壯的因素有以下三種:

  1. 種姜的營養狀況。恩施地區有句俗語叫“母壯子肥”,通常情況下凡是種姜健壯鮮亮的,新長的姜芽多肥壯;如果種姜乾癟瘦弱的,新長的姜芽多瘦弱;

  2. 種芽著生的位置。生薑存在著頂端優勢,所以種姜上部芽及外側芽多數肥壯;而基部芽和內側芽多瘦弱;

  3. 催芽的溫度和溼度。在二十二到二十五攝氏度溫度下催芽,新生芽健壯;如果催芽的溫度過高,長時間處於三十攝氏度以上,則新長的芽瘦弱細長。催芽時溼度過低,種芽易瘦弱。

  • 培育出壯芽的方法

培育出壯芽是姜種植過程中重要的一個步驟,具體可以分為以下三方面:

  1. 曬姜。在播種前一個月(北方地區多在清明節前後,南方地區則在春份前後),將姜種洗乾淨泥土,平放在外空地或草蓆上晾曬一到兩天,夜間則需要收進室內以防止受凍。但要注意曬姜不能過長,當午間陽光強烈的時候可以用草簾等遮陰,以免姜塊失水過多,出芽瘦弱;

  2. 困姜。等到姜塊曬好以後,再將其置於室內堆放三到四天,用草簾或者農膜覆蓋。這樣做的目的是促進姜塊內的養分分解,使得姜種出芽時肥壯;

  3. 催芽。姜種催芽的方法很多,各個地區可以根據當地種植生產實際進行選擇,目前較為常見的有室內催芽池催芽法、室外土炕催芽法和電熱毯催芽法。但不管採用哪種催芽的方式,都應該做到:前期高溫催芽,溫度保持在二十八到三十攝氏度;中期平溫催芽,溫度控制在二十五到二十八攝氏度;後期低溫煉芽,溫度保持在十六到十八攝氏度。

整地和施肥、播種

  • 整地和施肥

因為生薑根系不發達且在土層中分佈較淺,因而在生育期內既不耐旱也不耐澇。所以在選擇姜田時應該選擇地勢較高、土層深厚且有機質豐富、灌溉設施良好的微酸性肥沃土壤最為適宜。如果條件適宜最好能夠進行輪作,但是如果地塊三年內發生過姜瘟病則不能進行生薑種植。

選擇好姜田後,需要在前茬作物收穫之後進行秋耕曬垡,然後等到第二年解凍後再耙一遍,並結合耙地施入農家肥。前面說過生薑的生育期比較長,所以必須施足基肥,通常情況下每畝施入三千千克腐熟的優質農家肥、過磷酸鈣五十千克和硫酸鉀五十千克。為了起到防治地下害蟲的作用,還可以每畝用百分之三的辛硫酸顆粒劑兩千克拌土十五千克撒勻,然後再次把地耙平。

  • 播種

南北方生薑播種方式有所差異:北方地區多采用開溝播種,即在整好的地塊上開溝距五十釐米、寬二十五釐米、深為二十釐米的播種溝;南方地區則一般採用高畦栽培,即做畦寬一點二米,畦間溝寬三十釐米、深二十釐米左右的高畦,種生姜三行,通常每畝播種三千株左右。播種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 掰姜種。播種前進行掰姜種,即將經過浸種的大姜塊掰成五十到七十克的小塊,一般一塊只需保留一個壯芽,少數可以根據情況保留兩個。掰種的時候如果發現幼芽基部發黑或者掰開的姜塊斷面褐變應該予以淘汰,種姜越大,出苗越早,通常每畝需要用姜種四百千克;

  2. 浸種。為了防止種姜帶有細菌,在播種之前還需要對姜塊進行浸種,常用的浸種方式有:用百分之一的波爾多液浸種二十分鐘;用甲醛一百倍浸種六小時。此外也可以用植物生長調節劑進行浸種,具體做法為將掰好的姜种放在五百毫克每升的乙烯利溶液中浸泡十五分鐘;

  3. 澆底水。因為生薑發芽慢、出苗時間較長,如果土壤水分不足將會影響到幼芽的出土和生長且在出苗期間澆水容易造成土表結板、影響到出苗。因此為了保證幼芽順利出苗,必須在播種之前澆透底水,即在溝內施肥之後進行一次澆水,澆水量不能過大否則不利於下地操作。

等到底水下滲以後就可以將種姜按照二十釐米的株距擺放在溝內,通常有平播法和豎播法兩種。平播法是將種姜壓入土中,使得姜芽與土面相平且姜芽的反向要一直;豎播法則是將種姜一律豎著插入泥中,這種方法不易於扒老薑。

  • 覆土和地膜覆蓋

播種之後為了防止因為日曬傷害到種姜幼芽,所以應該立即用土壤覆蓋住姜塊。覆土宜採用壟上的細沙土,覆蓋的厚度在四到五釐米,不能夠太厚否則會影響到姜芽出苗;也不能夠太薄,以免落幹。

地膜覆蓋具有:可以起到提早播種、延長生長期、提高產量和增溫保溼、抑制雜草生長等各種左右,從而達到省工省力,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具體的做法是在生薑播種覆蓋土壤後,趁著土壤溼潤時噴灑除草劑且噴藥後還需保持地面溼潤。然後將地膜拉緊蓋於溝兩側的壟上,地膜邊上用土壓緊,一般一幅地膜可以蓋兩行。等到種姜出苗後、幼苗在膜下長到兩釐米時應該及時將幼苗上方的膜劃破放苗,並用細土將苗孔周圍蓋好以利於保溫和保墒。

田間管理

  • 光照管理

生薑屬於耐陰性作物,不耐強光和高溫,但是其幼苗期又剛好處於夏季高溫季節且天氣炎熱、光照強烈,故需要對生薑進行遮陰管理。露地栽培生薑遮陰的方式多種多樣,但不管採用哪種方式都要遮光百分之六十到七十,使得姜苗處於“花蔭”環境下即可。入秋天氣轉涼以後需要及時去除遮陰物,以加強生薑的光合作用和養分積累。

  • 水分管理

在生薑發育的不同時期,對水分管理所採用的辦法也不相同,具體為:

  1. 發芽期水分管理。出苗率達到百分之七十時開始澆第一次水,澆水後需要及時中耕保墒。澆水的時間不能夠過早或者過晚,過早土壤容易結板造成出苗困難,澆得太晚則幼苗容易受旱乾枯。發芽期可以根據土壤墒情澆灌第二水,但此期不宜澆水過多、過勤以起到保持地溫的作用;

  2. 幼苗期水分管理。生薑的幼苗期因為植株較小,故需水量相對較少;但是因為根系不發達,吸水能力較差,所以需要做到小水勤澆。澆水的時間以在夏天早晚最好,暴雨過後需要注意及時排澇;

  3. 旺盛生長期水分管理。立秋以後生薑植株開始進入旺盛生長期,地下部根莖迅速膨大且對水分的需求量加大。所以在這一時期需要每隔一個星期澆水一次,入秋後雨水增多注意及時排澇。

  • 追肥管理

生薑的生長期較長,所以除了施用基肥外還需要根據生長狀況進行合理追肥。

  1. 發芽期主要依靠種姜養分生長,無需追肥;

  2. 幼苗期植株需肥量不大,但是幼苗期比較長,為了使得幼苗健壯生長通常在苗高三十釐米左右時進行第一次追肥,稱之為“小追肥”。具體做法為隨澆水每畝施用腐熟的糞肥五百千克、尿素十千克和硫酸銨二十千克;

  3. 七月底到八月初植株進入生長旺盛期,此時應該結合除草或者拆除地膜施二次肥,具體做法為每畝施用餅肥七十五千克、尿素三十千克、硫酸鉀十千克、硫酸銨零點五千克和硼砂零點二五千克。九月中旬進行第三次追肥,稱之為“補充肥”,具體為每畝追施硫酸銨十五千克、硫酸鉀二十千克。

  • 中耕除草

“九鋤棉花,十鋤姜”,由此可以知道中耕除草對於生薑管理的重要性,在生產上應該結合灌水和施肥,每月中耕一到兩次,以起到疏鬆土壤、促進根系發育的作用。因為生薑屬於淺根作物,所以在生產商不能夠進行深耕,通常來說:在撤膜之前無需中耕;出苗後結合澆水或雨後中耕兩次。

  • 培土

生薑根莖生長膨大需要黑暗、疏鬆和溼潤的環境,為了防止根莖膨大露外,需要進行次培土。第一次培土一般在立秋前後結合大追肥和拆除姜草時進行,培土的厚度在三到六釐米之間;此後每隔二十天,結合澆水、追肥進行第二、三次培土,逐漸加寬、加厚壟面,為根莖生長創造適宜的土壤環境,還可以起到穩定植株、防止倒伏的作用。

以上就是關於生薑種植時間以及如何種植小講。在生產實際中還需要做到及時收穫,且收穫時根據種姜、嫩姜和老薑分類收穫,以獲得更高的收入。生薑是一種較為耐儲存的農作物,也可以根據市場環境和價格採用地窖式儲藏方式,等到價格上漲後再進行銷售。總之科學合理種植生薑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高收益,只要方法恰當就能夠達到。


愛茶者九號


今天早上看到隔壁家兩口子在地裡刨了一個大坑,走近一看,原來是在焐姜,地邊還有一些新鮮的姜葉,看樣子他家的姜是才挖的。

現在都臨近年末了才挖姜,而且我發現有的地裡還沒有挖,還站立著姜的植株呢,既然現在才挖姜,那麼,生薑一般在幾月份種植呢?


我發現,種植生薑的時間,是受地域影響的,一個地方種植的時間和一個地方種植的時間都不相同,但總體上相差不大,也就前後一兩個月的時間。

就北方來說,他們種植生薑的時間是,在立夏至小滿這段時間播種,霜降收穫,即五,六月份。而我們南方則在清明前後種植,即三,四月份。也有個別的人家騰不出地種時,會延遲一兩個月,所以收採的時間就會晚一點。

我們知道,姜是一種喜溫暖,不耐寒,不耐霜凍的蔬菜,在整個生長期都必須在溫暖無霜的環境下才能生長。所以種植的時間不宜過早,也不宜過晚。

播種太早,氣溫不夠,地溫較低,出芽較慢,容易爛種,死苗。過晚的話,則縮短了生長期,使姜塊不能正常發育,從而造成減產。

那麼該如何種植呢?在這裡,小丫主要以我們南方種植生薑的方法來介紹給大家,我們這裡種植生薑主要由以下幾個步驟來進行。


一,選種

選種是種姜獲得豐產的首要環節,只有健康健壯的母姜,才能長出茁壯的幼苗。挑選姜種要看著肥大豐滿,皮色光亮,色澤新鮮,不幹縮不腐爛的姜,把肉質變色,發軟的姜剔除。

在我們這裡,通常在立春後姜就發芽了,也可以把發芽的姜塊挑選出來,剔除瘦小的姜塊,剝去上面的泥土,進行晾曬一到二天,然後就可以播種了。

二,整地

為了減少病害,提高產量,最好選用生地,若是種過蔥,蒜,豆的地最好,但如果是種過茄子,辣椒等茄科作物的,就不宜種植生薑了。

選好姜地後,在翻挖時就要施入大量的農家肥,然後整平耙細,起壟。種植前將肥料施入溝內,與土壤拌均,肥料可以是尿素,過磷酸鈣,或者是複合肥。

三,播種

把姜掰成小塊,必須要求每塊種姜上保留一個健壯的芽,然後把其餘的抹去,這樣才能保證以後苗旺。種姜時把姜塊放在溝底,使芽的方向一致,注意芽要朝上。

姜塊的位置擺置好後,蓋上一層薄土,不宜過厚,只要蓋住姜塊即可。為了能早日發芽,還可以在土上覆蓋一層稻草或者蒿葉。

四,管理

生薑為耐陰植物,天氣炎熱,出苗後可以適當的用遮蓋物遮擋,我的家鄉則是在姜出苗後,在地裡套種一些蔬菜來遮擋。這些蔬菜生長迅速,能給幼姜遮光,可以一舉兩得。

這裡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必須在姜塊出苗後才能套種,如果還沒等姜出苗,就套種其它蔬菜的話,若大量澆水,會導致地下姜快腐爛而不出苗。

之後的管理就是除草,中耕,合理澆水,追肥培土等一系列的管理。以上內容是小丫家鄉種植生薑的一些經驗,若有不同建議,歡迎留言探討。


泥糖小丫


生薑的播種時間-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

生薑播種前要精選姜種,剔除黴變,腐爛,乾癟的病弱姜塊。種姜要選擇50—100克有1—2個壯芽的姜塊為好,太大的姜塊也可播種但需種量大,成本高,可以用刀切或用手擗開,但傷□應用草朩灰或石灰消毒後再播。

生薑播種前最好用藥劑浸種催芽,方法將種姜攤開晾曬1—2天然後用1:l:120的波爾多液浸種10分鐘,然後將種姜撈出後,用潮砂子將其層層堆碼好用薄膜覆蓋,厚度約30—40公分,使溫度保持在20—30攝氏度,8—10天即可出芽,報據芽子的大小、強弱分級播種。每畝用種量300—500千克。


鄉村青年小王


生薑在每年的4到5月上旬進行種植,比較合適,但對於溫度較高的河谷地區,可將播種的時間提前,在每年的3到4月上旬就可以進行種植,在種植時需要提供16到25度的適宜溫度,雖然太大的姜塊可以播種,但需要總量比較大,而且成本也比較高。

種植方法

將家裡買來的,已經發了芽的生薑切成幾個小塊(本來就比較小的不用切了),每小塊姜帶1,2顆芽。

02

將生薑放進家裡的小水盆或者陶瓷盆,可以用沙土來種的,埋進去就好了,適量澆水,避免陽光直射

或者一般的泥土也可以種,埋進去就好了,適量澆水,避免陽光直射(種植生薑的盆子深一些比較好)。

03

當莖葉長到6~7釐米時,就要搭架去頂,讓枝葉沿著架子向上生長。兩個月後,土中的塊莖開始盆膨脹,此時要給予充足的光照、水肥,提高產量。

特別提示

種植生薑的盆子深一些比較好





混日子的快樂菜鳥


生薑是我們生活當中很重要的一味調味食材,雖然說沒有聽說過炒著薑片吃的,但是在做菜、煲湯的時候好像也少不了要放上點生薑。我們當地有冬吃蘿蔔夏吃薑的說法,現在是冬季好像不太適合吃生薑,不過一年四季,我覺得沒有哪個季節能真正做到一點姜都不吃的。既然生薑在我們的日常烹飪當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我們就今天就來說一說,生薑種植方面的知識。

種植時間

生薑的種植一般在每年的春季,四五月份的時候播種,到秋天的時候收穫,生薑喜歡溫暖溼潤的氣候,不耐寒也不抗旱。生薑發芽的最適宜溫度是在25度以上,要注意一旦受了霜凍那麼發芽的可能性就為零了,所以生薑在四川、廣東等地種植的比較多,但是在我們山東這裡也有部分種植的。

選種

在清明前後要準備種植生薑的時候,第1步要做的就是選種,種子如果選的不好,那後邊的生長趨勢就是可預見的。選姜種的時候一定要剔除那些,黴變的、腐爛的和看起來乾乾巴巴摸起來肉質發軟的姜塊,一定要選那些有1—2個壯芽的姜塊,姜塊最好是不需要太大塊的,均勻大小就好,太大的種植成本高,太小的品質可能又不好,所以要科學精心選種,可以將挑選的比較好的大塊姜種用手掰成好幾個小塊兒,然後在傷口處塗抹一些石灰或草木灰,這樣做的目的是消毒。



催芽

準備好了姜種之後,為了能夠讓生薑儘早的發芽,接下來就要進行催芽這一步驟。將生薑放到太陽底下晾曬,但是不要直直的暴曬太久,這樣可以減少生薑中的水分,防止其腐爛,通過提高姜皮表面的溫度能夠更有利於其發芽。

栽種

種植生薑可以採取條播或穴播兩種方式,在種植前可以先在土壤內少澆些許水,保持土壤溼潤,將生薑的姜芽朝上播種,株距為30釐米左右,行距大概約40釐米,播種上之後,再輕輕把土蓋上,最好再在頂上蓋一層稻草,這樣既可以保溼保溫,又能夠防止太陽暴曬。



後期水肥

按照這些步驟種上生薑之後,一般八九天就會出芽了,到地裡去看一看是否有需要補種的,水分不易澆的太多,即使炎熱乾燥需要水,也是少澆為好。第一次追肥一般是在生薑長到20公分左右的時候進行,根據生長情況施肥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