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資產荒+恐慌來襲,“固收+”投資策略受到熱捧

資產荒+恐慌來襲,“固收+”投資策略受到熱捧


引言:投資最害怕的是什麼?



資產荒+恐慌來襲,“固收+”投資策略受到熱捧



——文章內容——


2月20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佈新版LPR第七次報價,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別下調10個BP、5個BP。這也是自2019年10月報價下降以來,時隔三個月後再次“降息”。


另一方面,受疫情疊加春節及豬肉週期等多重因素影響,1月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5.4%,漲幅比上月擴大0.9個百分點,創2011年11月以來新高。


其中,食品菸酒類價格同比上漲15.2%,影響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約4.52個百分點。食品中,畜肉類價格上漲76.7%,影響CPI上漲約3.38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上漲116.0%,影響CPI上漲約2.76個百分點;鮮菜價格上漲17.1%,影響CPI上漲約0.45個百分點;水產品價格上漲3.8%,影響CPI上漲約0.07個百分點;蛋類價格上漲2.4%,影響CPI上漲約0.02個百分點;糧食價格上漲0.5%,影響CPI上漲約0.01個百分點;鮮果價格下降5.0%,影響CPI下降約0.09個百分點。


其他七大類價格同比全部上漲。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務、醫療保健、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分別上漲4.8%、2.3%和2.2%,交通和通信、衣著價格分別上漲0.9%和0.6%,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分別上漲0.5%和0.2%。


一邊降息放水,一邊物價飛漲,造成兩大直接後果就是


一、短期資產荒


直接體現在債券利率上:


資產荒+恐慌來襲,“固收+”投資策略受到熱捧


如上圖本週三大類270天超短融發行利率均實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在利率下行週期下,金融機構也已經普遍能感覺到“資產荒”的壓力,這種感受反過來更加強化了商業銀行信貸投放的積極性。


央行公佈2020年1月份金融數據顯示,1月份新增社融規模5.07萬億,創單月曆史新高,同比多增3883億元。由於今年在1月24號開始就進入春節假期,5萬多億的社融規模超市場預期。


二、短期情緒恐慌


情緒恐慌不止發生在國內,由於疫情在全球蔓延,恐慌似乎也如病毒一般擴散

2月25日,鳳凰財經報:疫情席捲全球!道指期貨跌超1000點, 恐慌指數VIX狂飆近50%, 美債收益率創43個月新低


2月26日,新浪財經報:全球股市暴跌,恐慌指數2天狂飆63%,外資連續4日出逃,上演大逃亡


另一方面,黃金價格狂飆,來到2013年2月以來的高位


資產荒+恐慌來襲,“固收+”投資策略受到熱捧


金融市場硝煙滾滾,像極了慘烈廝殺中的戰場。

投資者猶如無頭蒼蠅,避險情緒到達高點。


這種大背景下,“固收+”的資產配置策略受到追捧。

“固收+”資產配置策略簡單理解為按一定比例配置低風險固定收益產品(如債券)+較高風險浮動收益產品(如股票),這樣能夠在降低風險的同時獲得較高收益的可能性。

據第一財經報道,目前市面上基金公司的“固收+”產品逐漸豐富,近期公募基金債券“固收+”策略產品更是風靡,業內人士認為,作為“固收+”模式的代表,注重絕對收益的偏債混合型基金,或將有效承接理財產品的市場地位。


以銀華匯利為例,公開資料顯示,該基金成立以來淨值穩健增長,年化收益達9.47%。銀華匯利基金2017年初開始採用“固收+”策略,歷經2017年股牛債熊、2018年股熊債牛的行情切換考驗,成為公募基金中2016年以來,唯一一隻每年收益均超過5.5%的產品。


信託行業也發生類似情況,如近期的一些基建類信託項目,就出現了一週成立兩期的情況。


“我們要選擇確定性最強的策略,而不是預期收益最高的策略。基金產品不可能‘保本保收益’,但很大程度上可以選擇控制回撤比較好的手段。也就是說我們願意為了確定性而放棄了一些更高收益的可能。”基金經理鄒維娜如是說。

確定性強!這就是文章開頭所設問題的答案。

投資最令人擔心的是什麼?不確定性。

不確定性會引起恐慌,恐慌使得系統性風險提高,給投資帶來毀滅性打擊。

而這也是“固收+”的資產配置策略受到追捧本質。如今疫情的發展形勢尚不明朗,急需低風險確定收益的固收類資產作為定海神針“穩定軍心”。



——後記——


相信隨著理財行業的不斷髮展,投資理念的不斷進化,“固收+”投資策略逐漸為大眾所接受。疫情終極過去,但“固收+”投資策略的春天才剛剛到來。


文章參考:第一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